有的放矢地及时分析高考卷对于我们在备考明年高考的语文复习、预习是很有益处的。下面我分析一下今年高考的阅读题,给同学们一些学习上的建议。
注重文体信息与整合能力
这是今年高考针对信息化社会需要而体现的一个趋势。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掌握语言载体工具,提高获取与传递信息的能力,这是未来信息化社会对语言敏感力越来越高的要求。日常训练时,要注意运用一些基本方法。比如:
1.注意锁定信息搜索范围(包括相关语段、题目、注释、出处)2001高考卷第19题问辛弃疾在《摸鱼儿》中“为什么说‘闲愁最苦’?”如果考生注意辛弃疾《摸鱼儿》词牌下的一行小序“置酒”两字,想想辛弃疾为何提及“酒”字,便会豁然开窍:他受排挤难有作为只能借酒浇愁聊以度日,所以说“闲愁最苦”。今年第27题问:甲文“安能容湖”的“湖”指什么湖,有同学信笔答“龙湫”,没有推敲“宕在山顶,龙湫之水,即自宕来”一句释放的信息是:本文内容是写考察龙湫之源———“宕”的经过。而注释②分明写着一行小字:“宕:也写作‘荡’,这里指雁荡山顶的雁湖”。因此,注释、出处千万不可疏忽。
2.注意筛选关键语句
大多问题可从文本中找出原句作答,或有关键性词语提示信息点。如第1题:“第3段中的‘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所说明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这个诗句是紧承第3段首句“物来无影,影乃光之所为”之后的支撑句。且在这个诗句后有“就是这个道理”几个字。因此,答案就很明显指向“物来无影,影乃光之所为”一句。还有第6题、第27题,也都可从文本中找到关键词句提示自己回答。
3.利用语段结构关系,帮助理解如第7题,判断对王洛宾引用的小和尚故事的用意理解最恰当的选择题。这个材料的信息搜索范围在文本第二段。第二段是个总分总框架式语段:开头记者提出王洛宾如何看待“拥者辉煌”的话题,中间王洛宾讲述小和尚几年如一日用脑袋开门、关门,才在比武中显示超人本领的故事,最后用“所以”这一标志语引出结论:“不要妄想一下子做很大的事情”。这种总分总结构式有助于对语意做出判断:备选答案B(“辉煌存在于持续不断的努力中”)最为切合。
4.树立整体意识和要点意识。
先浏览文本并能用一句话概括大意;在解答各小题时,要联系全篇大意来考虑或对照。要利用文中的标志语,弄清语段内容要点;概述表达时要点必须全面完整,一个不能少。如:第3题,概括第④段“目光有光压”的内容要点。第④段是一个总分式语段,文中的“当然”是表达转换的标志语,其前后内容分别说明压力大与无压力这两种情形都不好。用这样的方法解题,信息量与准确度都不会有问题。
注重片段作文训练
上海高考每年都有一二道限定“80字左右”的主观表述题目,或写评析、或谈感悟。今年高考第16题就是写一则感悟片段(5分):请由“桥”展开联想,谈谈你对“桥”的感悟(80字左右)。我们日常练笔不妨写写“x”的联想,门、灯、水、风、电……的联想片段;还可作些描写、想象、对话、缩写、变换表述等片断系列训练。
多读一些传世古诗词
文言诗文方面,多读一些传世古诗词是很有必要的,不仅仅能有效地应对名句默写,也可增加人文积淀,“饱读诗书气自华”。
而文言文语段体例仍保留人物传记文学惯例,不妨有系统多读一些史传类的读本,如《<资治通鉴>精粹选读》,培养文言语感,当是明智之举。文言语句的翻译,应该有意识落实“信、达、雅”三个字。今年文言翻译只有一题,两个句子,一句重在“开合”这个偏义词的准确翻译(“信”);一句重在“奈……何”句式的顺畅翻译(“达”)。平常训练注意文言句子的几个“点”,如通假、活用、句式等,打好扎实的基本功,高考文言文就会发挥出优势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