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5月5日电(记者禹志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1岁的大连男孩李杰馨近日在第四届中华经典文化研究交流会上表演了正、倒背诵《老子》81章的绝技,他的表演赢得了海内外经典教育专家、学者的热烈掌声。
李杰馨介绍,自己接触经典文化诵 读还不到一年,《老子》已经能够倒背如流,他向记者描述,在他脑海里,《老子》的内容就如同一本书打开在那,背诵起来一点也不费力。
记者在长沙召开的第四届中华经典文化研究交流会上了解到,让少年、儿童诵读《老子》、《论语》等中华文化经典正是经典教育的重要内容。来自贵州金沙县新化乡幼儿园的李洪文说:“我从事的是学前教育,此次是想来感受经典教育的精华,用来指导幼儿教育,发扬、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他告诉记者,他在幼儿园里已经试着让儿童诵读古诗词和《三字经》《幼学琼林》之类的古文。
有关专家认为,少年时代是人格发育的关键时期,3岁至13岁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年龄段,在此期间加强左右脑记忆力的开发和知识训练十分重要。主要以孩童为对象的经典教育目前正在大陆兴起,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已于1998年6月发起并实施了“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按照计划,到2010年,全国至少将有500万少年儿童直接参与,影响3000万成年人,通过宣传等能使1亿以上的中国人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致力于经典教育事业的湖南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刘孝听表示,诵读文化经典是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必修课。他说,孩童时期诵读文化经典将给他们带来一笔宝贵财富,经典诵读不强求死记硬背,也不要求孩童现在就能完全理解,而是通过轻松愉快的诵读活动,使孩童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并获得智能锻炼和人格培养,从而终生受益。
共有200多名中华经典文化教育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第四届中华经典文化研究交流会,他们总结了全国各地经典文化研究的新成果和经验,探讨经典文化教育的新渠道、新模式和新方法,并研究如何进一步推动经典文化教育健康、规范、科学地发展。来自台湾华山书院、香港国际经典文化协会、马来西亚马六甲文教基金会的专家也参加了这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