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的日子
荔香中学 袁虹
一阵鸟鸣婉转清脆。
睁开迷朦的双眼,阳光已从窗帘的缝隙里钻到房间,雪白的墙壁,雪白的被子与枕头,长方型吸顶灯的暗格依稀可见。挤进房间的阳光越来越热闹,似乎要唤醒弥散在空气里的睡眠味道。
除了鸟鸣,听不到其他的声音,这种安静在我以往的闹市生活里无疑只是童话。
此刻,我就在童话世界里醒来。
拉开窗帘,盈满窗口的是那棵大香樟树朝气蓬勃的绿。鸟儿隐身在茂密的树叶里,看不出是几只,也看不到它们的形迹。樟树的叶子又发出些嫩绿的新芽,在朝阳里犹如片片碧玉。
猜不透这棵樟树有多少年了,三层楼的高度使它看上去非常伟岸,它并不粗壮,褐色的躯干刻满深深的褶皱,沧桑里透着成熟的力量,它的树冠好像巨大的绿伞,密密实实地编织成我窗外飘逸的风景线。
时值暑假,身心俱疲的我来到了安徽巢湖半汤疗养院,住进这里已经几天,还没消除陌生感。但却把这棵大樟树当成了朋友。记得第一天护士带我进了这个房间的时候,开了门,就见到了窗外这片绿,于是,满心欢喜。
太阳高照的时候,小鸟儿就休息去了,晚起的蝉儿热闹起来。不知道这棵大树栖息了多少生命,蝉鸣的气势不亚于一场百人大合唱,尤其到了中午的时候,你听吧,那嘶嘶哗哗的声音如奔腾的海浪,由远及近,又由近远逝;如飘来的仙乐,忽而急促,忽而悠扬;又如扫落叶的狂风,从天边吹来,竭尽全力收拾秋天的堆积,去迎接晶莹的寒冬……
蝉鸣的日子不再是匆忙的,从容地伏在窗台,或者卧在枕上,夏天里的蝉鸣就组成了天籁之音,满满地占踞了我的耳朵,占踞了我的头脑,在这样的声音里,放飞思绪,天马行空,虽然人生地不熟,却丝毫也不寂寞。
蝉鸣的日子也不再是酷热的,热闹的大樟树使七月不再流火,唰唰的蝉鸣清风样的掠过,正午的阳光就消失在如盖的绿叶里。
大樟树下有棵柏树,苍绿,遒劲。可能是阳光见得不多,也可能是管理庭院的人疏忽了它的造型,它的枝叶都堆积到了身体的下方,使它在挺拔的樟树衬托下看上去有点臃肿,有点可怜。
庭院里的树木很多,最抢眼的是小径旁边的两株紫薇,它们开得正艳,为绿得化不开的院落添上了两抹红晕。紫薇花是粉红的,不染一丝尘埃般的纯净。一串串,一团团,细看去,它的花朵很是特别,并不是由一瓣瓣花瓣组成,而是粉色的银耳般的形状缀成葡萄串样的花朵,落花处结成碧绿的圆圆的果实,叫人喜爱。
紫薇树向西,是一池荷塘,水面上簇拥着大大小小的睡莲。清晨,睡莲开满池塘,雪白的、粉红的,绽放在晨曦的荷叶上如诗如画。蓦地想起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油然生出一些感动。这个小镇,月亮没有锈色,星星也格外明亮,于是,就想在月亮升起的时候来看睡莲开放,来感觉荷塘月色里的情怀。
终于,半轮朗月跃上树梢,池塘的蛙鸣如鼓,声势取代了知了的合唱。月空澄净,万籁俱寂。绿色的樟树、松柏都变成了如黛的影子,山峦一般起伏在空中。
没有路灯,月光游弋在四周,迷蒙、恬淡。向池塘看去,却没有看到朱先生那月下的田田的叶子,眼前是一片墨色,有水的地方发着墨色的光点,荷叶就是大片大片的墨影了。我极力想着先生的所见,轻吟起“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在美文的陶醉中,我睁大眼睛盼望着奇迹的出现。
奇迹没有出现,层层叶子依旧是团团墨色,舞女的裙当然看不到,却受到了蚊子的围攻,嘤嘤嗡嗡的蚊子歌唱着,撞击我的脸颊、手臂和脚裸,它们在我的周围袅娜地舞蹈,在我的身上留下一粒粒红色的明珠,荷塘月色下,我成了蚊子的偶像!
蚊子的狂舞袭击着我的幻想,朱老先生当真看到了荷塘月色里的妙景么?此刻的我身处江南,荷塘里不乏莲叶下的脉脉流水,可我为什么就没有感觉到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韵味呢?是月光不够清朗罢?是我心不够虔诚罢?是因为这池塘里的睡莲不够妖娆罢?
轻叹,转身。
依稀现出了先生描述的情景:“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于是,我也像先生一般,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想,什么又都不想,平时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何等的自由啊。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相信,此刻的荷塘一定开满莲花。
是的,这独处的妙处,这尽情享受的月色,不正是童话里的彩页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