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课题纵横
文章标题: 《梅林中学语文味研究专辑》
出处:语文味课题组    作者:梅林中学语文组   阅读次数:33784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梅林中学语文味研究专辑

深圳市第三届中学语文教学论坛论文

 

 

语文课堂·“语文味”

 

 

 

 

课题导师:程少堂

    问:陈祥俊  陶印宝  钟国诚

    编:马恩来   

责任编辑:王 

 

 

梅林中学语文组

 

 

 

 

 

 

 

 

 

 

 

 

“语文味”——呼唤语文教育本色的回归

 

 

                               马恩来

 


 

语文教育正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正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语文教育。长期以来处于政治附庸地位的语文教育,忽视了语文教育自身的特性和功能,失却了语文教育的本色。语文课也因此远离了感性和激情,迷失在凝重的理性和空洞的说教里。“语文味”的提倡,正是呼唤语文教育本色的回归。对此我们有几点初浅的体会。

 

提倡“语文味”,就是要净化语文课堂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语文的政治功能曾经强化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从教学大纲到教学文本,无不体现出政治功利主义目的。语文德育被越来越狭隘化,思想政治教育几乎成了全部内容。而真正体现语文教育特性的文学功能被挤压在狭小的角落,少得可怜的文学教育又多半围绕政治来进行,语言表达没有一丝调和,除了揭露就是批判,缺少温馨的人情和平和的心态,使学生习惯于用一种绝对对立的眼光看待他人和世界,逐渐变得冷漠、偏狭和刻板。强权和政治使语文成为空壳,失去原味。失去语文味的语文教育必然造成学生思想感情的严重贫血,也因此造成“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严重流失”。

这种情况,近几年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观,但是我们又不能不看到语文教育陷入另一种误区——本意在于提高学生素质,或者为了丰富课堂内容,大量的非语文元素源源不断地涌进课堂:简略的背景交代变成历史演义,作家作品介绍变成人物掌故;只要课文内容稍有牵连,天文地理都可扯进去,一幅天象图挂在黑板上,可以滔滔不绝讲解半天,语文教师俨然是博学多才的学者,语文课仿佛成了综合课。为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课堂上“为媒体而媒体”,形成声像的轰击,用声像的欣赏代替语言的品味,以屏幕画面代替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为了激发学生语文兴趣,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将语文课堂变成舞台,让老师或学生扮演教材中的某一角色,形式主义的过度表演,完全使语文课“变味”。再加之政治课堂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观教育亦是语文教育的永恒目标,是语文教育必须担当的责任。语文教育实在承担了太多的异样任务,肩负太多重大使命,使我们深切感受到它的无法承受之重。在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的今天,我们发自心底呼吁:不仅要给学生减负,还要给语文课“减负”!给语文课减负,就应该净化语文课堂,将非语文元素请出去。让“语文味”回归课堂,让语文教育成为真正能体现自身特性和功能,拥有自身追求目标的严谨科学的人文学科。

 

提倡“语文味”, 就是要有情感的激荡

 

随着语文教育中文学功能的强调和突出,文学作品在教材中占有的比重日益增大,文学教育成为语文教育的重点。因此把握文学特性,注重情感的激发与感染,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提倡“语文味”,就是强调语文课富有情感,要让丰富的情感激荡于课堂。

情感的迸发,来自于文学作品本身。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那些名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就是饱蘸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著作者的心血和生命。他们的情感体验,激起了读者感情上的共鸣,而情感的生发又是理解作品的催化剂。朦胧素淡的清幽,峥嵘崔嵬的奇特,云蒸霞蔚的壮丽,把我们带进诗的意境,令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那些或可悲可壮,或可亲可爱,或可哀可怨的人物形象,他们一个个走进读者心中,让人去感悟,去思索。

而我们目前又不能不看到,我们的文学教育大都远离了情感。教师“肢解式”的分析,取代了学生对课文整体感悟,冷静而客观的讲解使作品变得索然无味。在许多教师眼里,文学教材也不过是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例子(文本),不过是考试范围内的内容而已,教师更多想到的是如何将文学作品中的知识点灌给学生,想到的是各种考试可能从哪一方面,哪一段出题,怎样才能使学生拿分或不丢分。因此有些老师甚至模仿考试出题的方法,将活生生的文学作品转化为一道道僵硬死板的标准化试题。所有学生的眼里只有一个“哈姆雷特”,所有的作品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难怪有的学生说:“我在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哭了,而老师在讲它时,我却睡着了.”

确实,我们的语文课,不乏精辟,不乏知识,缺乏的是激情,是感染,缺乏的是“语文味”。现代教学论把语文教学划分为两个领域: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二者相互渗透,互为因果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很显然,我们现行的语文教育因缺乏情感而很难成为一门完整学科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语文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必须以多向思维取代单向思维,以学生的感悟代替教师冷静的分析,将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同时,教师的情感投入是至关重要的。很难想象一个感情内敛,表情僵硬,语言干瘪的语文老师能够出色地上好一堂语文课。语文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语文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浪漫主义情怀。语文教师必是一个感情丰富并学会“煽情”的人。他能够准确 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从而产生和谐共振的“增力效应”,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提倡语文味,就是要有美的震撼

 

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领域的日益渗透与舒张,审美教育也因此在语文教育中更显重要。新大纲亦把“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作为突出的教学目的。在语文审美教育中,语文审美教育媒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承载着施教者所传递的审美教育信息。这里既有进入语文课文范围内的五光十色 、多彩多姿的审美形态和审美范畴,也有语文独有的语文美。如汉语言的音乐美,汉字的形美、意美,文章的结构美、意蕴美,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美。同时,还有充分体现教师教学自由创造的本质力量的教学美。如教学过程美、教师教态美、教学节奏美、教学语言美等。在诸多的美的形态中,教材(文本)美和教学语言(表达)美,无疑最能产生震撼力。

毋庸置疑,人教版高中《语文》修订本,比较忠实地体现新大纲要求,文学作品比重的增加,强调了语文教育的文学性和人文性,选文也更贴近时代和现实,这是一种可喜的进步。但是,编选者似乎仍然缺乏一种包容的气度和更深的远见。选文应有民族的、现代的、世界的、人类的多元开放的眼光,让学生接触多民族、多国家、多地区的作家作品,接触不同思想、不同流派和不同风格的作家作品,开拓广阔的视野,并在比较、撞击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走出原先较为狭窄的精神洞穴放眼世界文明的天光云影,领略中华民族的精神风采,从文本的言语中去倾听伟大心灵的搏动,感悟言语世界的奥秘,领略真善美的真谛。因此,文本之美不仅于形式,更在于内涵,宏博而深邃的内涵更具有美的震撼。

教学语言,作为传输知识信息的载体,不仅是联结教与学的纽带和桥梁,而且是教师传情播情、诱发美感的最主要的手段。

教学语言 应该是在逻辑语言、科学语言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升华而形成的、为浓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韵律和谐而又优美动听的语言。它能够使教学中经常出现循循善诱、娓娓动听、声情并茂、回味无穷的美学效应。那些僵硬死板的文句、单调而无节奏的语调、冷冰冰毫无感情色彩的词语是绝不会产生美的语言。倘若教师教学时能够做到叙述娓娓动人,丝丝入扣;描写绘形绘色,声情毕肖;说明事实明了,简洁清晰;议论深刻有力,逻辑性强;抒情如出肺腑,亲切感人,那么,学生就能够享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状、如闻其声、如嗅其味的巨大美感。臧克家先生在谈到他当年在中学的教学经验时说,他的教学语言都是“以诗的几乎是疯狂的热情向学生们灌注,尤其是在讲诗的时候,他们的热情被点燃了火,大家在燃烧,感情像一股暖流”。这样的教学语言自然就成为教师馈赠给学生的一种艺术美的享受,使学生在美学氛围中志得神怡,情怀激荡,如嚼橄榄,回味无穷。

提倡“语文味”,就是要求教师馈赠给学生更多的美的享受。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首先应是驾驭语言的高手,能自觉铸炼教学语言,同时,对美的教学文本,要积极深入地研究、理解和挖掘。要通过品味语言去体会作品的韵味,感受作品的氛围和意境。只有这样,讲授的时候,才能把遥远的内容讲得亲切而生动,把深奥的道理讲得浅显而易懂,把枯燥的东西讲得有趣而有味。这样的表达,这样的教学语言,才能产生美,才能具有美的震撼。

“语文味”的提倡,并非是提倡者特意标新立异,它只是用一种很普通很明白的概念,涵盖语文教育的性质特征,并针对语文教育的现状,呼唤语文教育本色的回归。倘若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充满了“语文味”,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够享受更加广阔而自由的精神空间,一定能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里,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他们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素养也一定会因此获得极大的提高。

 

 

【本文参考文献】

①程少堂:《“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讨》(《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12期)

②引王尚文语

③ 韩向东:《破除功利思想,弘扬人文精神》(《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年,第5期,页9)

④ 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⑤ 王尚文等《新语文读本·编者的话》(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页3)

⑥曹明海《感应与塑造——语文审美教育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年,页211)

(此文于2001年12月6日在香港第四届中国语文课程教材教法国际研讨会上宣讲


 

 

 

 

 

 

 

 

 

 

 

 

 

 

 

 

 

 

 

警惕先进理念下的虚假性

 

马恩来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它是针对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借鉴西方教育研究成果所提出的。新的学习方式摒弃传统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毫无疑问,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时代的呼唤,是个性学习的需要,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上,近年来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正在努力实践这一先进理念,不少教师大胆改革,勇于探索,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我们又不能不看到,有些教师由于对这一基本理念理解深度不够,或由于对某一学习方式自身局限性认识不足,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不少误区,出现不少偏差。

  

(一) “自主”的泛化必将导致“无主”

学习是个体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积极自主行为,只有学习者在学习中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自觉性,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具有强烈的学习责任感,才能保证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并有可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由于长期进行“他主”的、被动的学习,学生缺乏独立的见解和主张,缺乏对学习和生活作出自己的选择的能力,也放弃了对自己的活动对象和过程进行“支配和控制的权利”。也就是说,长期的依赖性,使之几乎丧失了独立性和自主性。如果在这种背景下,开展“自主性”学习,势必陷于学习的无主、盲目和无所适从的境地,“自主”学习显然是虚假的。

   有的学生不能约束自己,无节制地沉湎于学业以外的活动,缺乏“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的能力,乱用了对自己活动对象和过程“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如果让这些缺乏起码学习自觉性的学生开展自主学习,那也是骗人的。

      我们不少教师喜欢走极端,倡导自主学习,便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自己当“不管部长”,让学生放任自流,总结经验时竟说:“我们进行课改最大的变化是:以前是老师牵着学生走,现在是学生牵着老师走”。

显然,倡导自主学习,绝不能从形式入手,更不能忽视学生的学习个性而强求某一种模式。那些急功近利、形而上学的东西不是我们所倡导的。

我们认为,倡导自主学习,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加强学习的自立行为。于漪老师说:“关键在培养学生求知的浓厚兴趣与内在动力,激发他们酷爱读书,指导他们学会读书。”王尚文教授则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自觉的“语文意识”,并以此为起点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合作学习无法替代个人学习的地位和作用

合作学习,是指在学生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加强合作:人与人的合作,人与自然的合作,群体与群体的合作。对于今天的学生,从小就开始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许多教师尝试运用多种模式进行合作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以生生互动为主要取向的小组合作模式,根据一定的合作性程序和方法促使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从而利用合作性人际交往促进学生认知、情感的发展。

但是,并非所有的学习任务都得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才能完成,个人学习仍有着合作学习所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在传统语文教育中,诵读、感悟、涵泳、体味、积累等诸多方法,都是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所形成并经千百年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而这些方法更主要体现在个人的学习上。如果我们一味强调合作学习功能,而忽视个人学习的作用,则显然不是科学而完整的学习策略。因此,我们倡导合作学习的同时,必须结合其他互补性的方法,使之产生更大的效能。那种“一法统天下”的做法,绝对没有前途的。请记住马克·吐温的告诫:当你手中唯一的工具是一把铁锤的时候,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在你看来,都变成了铁钉。

 

(三)甄别探究性学习的真伪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探究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长期以来,学生所习惯于接受性学习,习惯于由教材、教师把别人“已知”“已会”“已有”的东西传授给自己。这种接受性学习所带来得“被动性”、“强制性”和“简单重复性”,严重制约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倡导探究性学习,就是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探索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和能力的途径。

可是,我们不少教师对探究性学习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探究性学习就是要和科研人员一样,搞发明创造,撰写论文论著。因此在一些学校里,由教师和少数学生组成课题组“攻关”,争取在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评比中获奖,却忽视大部分学生的存在。也有一些学校将之视为“研究性学习”和“综合性学习”,大搞跨学科“研究”,将大量的非语文元素引进语文课堂,语文课成了“大杂烩”。

 

面对诸多认识上的误区,许多有识之士深表忧虑,如“语文味”的提倡者程少堂先生直陈某些语文课,披着先进理念的外衣,大搞虚假的自主,虚假的合作,虚假的探究,使语文课异化变味,远离本真。

因此,我们一定要明确倡导新型学习方式的立意所在,拨正学习的方向,培养全体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体验到获得新知和能力的乐趣。

 

(本文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9期)

 


 

 

 

 

 

 

 

 

 

 

 

 

 

 

 

“语文味”:离我们有多远

 

马恩来

 

 


 

摘要:“语文味”的理论在语文课改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其提倡者试图整合优秀的语文教育理论和实践,构建一个语文教育哲学和语文教育美学范畴的全新理念。不少专家认为:它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义和精神,对当前的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具有十分明确的指导意义。然而,在它的价值和影响日益彰显的今天,我们又不能不看到:不少语文课,仍然存在大量异化变味的现象——“语文味”依然远离我们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语文味”  课程标准   反思课堂   异化变味

 


 

 

程少堂先生提出的“语文味”的理论已有一年有余。在这并不太长的时间里,已产生相当大的影响。第二届深圳市中学语文教研论坛进行了专题研讨,“语文味”受到与会者的积极响应;在(香港)第四届中国语文课程教材教法国际研讨会上,少堂先生和笔者的两篇关于“语文味”的论文演讲获

得了海内外学者的关注;前不久在中学语文新课标实验探索暨全国中语会单元教学研究中心第三届年会上,全国中语会理事长张定远先生、副理事长陈钟梁先生对“语文味”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给予了充分地肯定和赞扬,并建议召开全国性的研讨会。

“语文味”的理论或概念的提出,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是因为“它是用一种很普通很明白的概念,涵盖语文教育的性质特征,并针对语文教育的现状,呼唤语文教育本色的回归。”它“鲜明地具有当代语文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少堂先生给“语文味”作了这样的描述性的界定:“所谓‘语文味’,就是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所决定的语文课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个性魅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师生双方得到共同发展。”他指出:“‘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他强调“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丰化和磁化语文教学过程,是使语文课具有‘语文味’的核心”,并围绕这个核心“教出情感、美感和语感的同时,积淀传统文化、丰富生存智慧、提升人生境界”。很显然,“语文味”的提倡者试图整合优秀的语文教育理论和实践,构建一个语文教育哲学和语文教育美学范畴的全新理念。

“语文味”的理论在语文课改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专家认为:“它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义和精神,对当前的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具有十分明确的指导意义。”事实的确如此,近年来,深圳市语文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可喜局面。少堂先生身体力行,率先实践他的“语文味”的理论,一堂“语文味”十足的实验公开课《荷花淀》给人不仅仅是观念上的强烈冲击,更是一次心智的洗礼和启迪。他的勇于探索和实践的精神,鼓舞着深圳语文教育工作者大踏步地迈向语文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作为“语文味”课题研究的实验基地的梅林中学大胆实践创新,推出三堂全市高三语文教学观摩课,获得了本市和兄弟市同仁的好评;翠园中学刘人云老师主持的“语文‘343’课堂创新设计实验”和滨河中学王满英老师领衔的“语文‘自助—互动’反刍式教改实验”,均在努力实践“语文味”的理念,获得丰硕成果,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

毋庸置疑,随着语文课改的进程,“语文味”的理念必将日益深入课堂,产生更广泛更深刻的影响力。然而,我们又不能不看到:由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传统观念和思维的影响,由于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要义理解上的误差,也由于语文教师个体素质和理论修养上的差异,不少语文课,仍然存在大量的异化变味的现象——“语文味”依然远离我们的语文课堂。试列举如下:

(一)政治功利主义仍在大行其道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语文的政治功能曾经强化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从教学大纲到教材文本,无不体现出政治功利主义目的。语文德育被越来越狭隘化,思想政治教育几乎成了全部内容。语文课堂也成了为领袖人物歌功颂德,向党国权威顶礼膜拜的场所。这种情况,在近些年有了很大程度地改观,人文精神和文学功能的张扬宣告语文作为政治附庸的远离。然而,在强调多元互谐和主体个性的今天,仍然出现一些难以理解的现象。如教材文本仍有不少歌颂领袖、矫情滥情的文章,小学六年级教材中的《一夜内工作》就是其中的一篇。作为共和国总理夜晚批阅文件,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义务,就好象教师晚上批改学生作业一样,有何功德可歌颂?有何精神可赞美?编者昏昏,教者昭昭,在一堂公开课上,施教者却充满深情地(实是矫情)让学生捕捉出文章的中心句“多么辛劳,多么简朴”,然后让学生朗读这两句,男生读了再女生读,单个读了再齐读,最后教师深化中心句:“我们的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多么的伟大啊。”实在很难想象,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编者和教者为何还要向我们孩子灌输封建的皇权意识?培养他们盲目个人崇拜的因子?

这种政治仆化语文的现象,甚至蔓延到第二课堂。在“经典诗文吟诵大赛”上,某校选送一个《中华民谣》的节目,将几首政治性极强的歌曲的歌词串起来,吟诵之际,搬将出三代领导人的巨幅画像,最后以“庆祝十六大胜利召开”的口号结束。“经典诗文”,就这样被政治功利主义无情亵渎。

诚然,语文教育不可能完全排斥政治因素,我们也应该重视语文的教化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但更应以丰富的人文内涵去熏陶感染学生,在“教出情感、美感和语感的同时,积淀传统文化、丰富生存智慧、提升人生境界”。而绝不是让政治主宰语文课堂,使语文再度成为政治的传声筒和附庸。在一个逐步走向民主和多元的社会里,我们一定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坚持自己的独立人格,教师不要跪着教学,学生也不要跪着读书。

(二)“综合性学习”所产生的误区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还指出要“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毫无疑问,“综合性学习”对于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有着积极意义。但是由于认识理解的差异,不少人陷入一个误区:语文老师应成为杂家。

陶成生先生举出这样一个课例:有位教师教学《叫三声夸克》,由于文章是科普读物,文中涉及诸多物理学术语。教学过程中,这位教师花了近半节课的时间,介绍这些术语及它们的关系,运用多媒体投影出原子结构图,用不同色彩来表明原子和原子核,以及诠释基本粒子和原子核的关系等等。也许这位教师的正是在开展“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的“综合性学习”。然而这样的教学形式却不能不令人思索: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有科学知识或其他方面的障碍时,是否要语文教师来解释?假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有解释其他学科知识的义务,那么其他学科的教师又干什么?语文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的区别又是什么?由此,我们不禁深思:语文教学到底要教学什么内容?

当然,语文课程中可以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我们也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培养他们探究科学的兴趣,但语文教学决不能越俎代庖。有识之士断言:语文教师不应该成为杂家,语文教师也永远成不了杂家。

那种视语文课为其他学科的“拼盘”或“保姆”的“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典型的异化,而杂家主宰的语文课堂只能远离语文学科的本真,失去“语文味”。

(三)文本解读的僵化和概念化

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的集中体现,是一种静态的文本。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文本的过程,是由静态转化为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教师、学生)通过观照客体(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由于主体的差异性,解读的结论就是千差万别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给学生导航,以自己的解读过程影响学生的解读。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材在文本之上建立了一套顽固的、强大的解释体系。它教条、僵化、贫乏、单一、概念化,它把学生与文本的联系隔开了,它甚至取代文本,使教师在解读中失于牵强和盲从。最典型的是《项链》主人公路瓦栽夫人的形象解读,某些参考书至今仍然坚持认为她是一个被资产阶级虚荣心腐蚀而导致丧失青春的悲剧形象,我们的教师也很少从人性的角度去怜悯她的遭遇,赞美她诚实、坚韧的美德。事实上,由于我们部分教师的思维定势和观念陈腐,在传统篇目的解读中依然存在概念化倾向。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抒发的情感,仍说是大革命失败以后知识分子的苦闷;巴金的《灯》仍说是表达对共产党所领导的解放区的向往。即便是对新课文的解读也未摆脱过去时代的影响,如《世界最美的坟墓》一文,介绍列夫·托尔斯泰,说他受到基督教“勿以暴抗暴”的思想局限等等。

毫无疑问,语文教学改革亟待教师的观念更新和思想解放,惟其如此,教师才能在文本解读中担当起主导作用,从解读的单一走向解读的多元,指导学生尽可能地“走近文本、回归文本、拥抱文本”,从而“引导学生走出原先较为狭窄的精神洞穴 ,放眼世界文明的天光云影,领略中华民族的精神风采,从文本的言语中去倾听伟大心灵的搏动,感悟言语世界的奥秘,领略真善美的真谛”。  

(四)缺乏激情,缺乏美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著名特级教师黄玉峰借用荷尔德林的“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一名言,提出“愿我们诗意地教语文”,要让语文教学洋溢浪漫主义情怀。“语文味”的倡导者也强调“要有情感激荡于课堂,要有美感震撼于课堂”。

然而,我们不少语文课犹如一潭死水,教师感情内敛,表情僵硬,语言干瘪,声调平缓,节奏单调;学生则目若呆鸡,昏昏欲睡。一堂课下来,老师叫累,学生也叫累。其实我们很多教师不乏学识,不乏内涵,课堂上也不乏精辟,缺乏的是激情,是感染。许多教师缺乏教学个性,一个重要原因是从不敢把自己的教学中的情感冲动告诉学生。

我们要激发学生语文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必须以多向思维取代单向思维,以学生的感悟代替教师冷静的分析,将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语文教师必是一个感情丰富并学会“煽情”的人。他能够准确 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从而产生和谐共振的“增力效应”,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我们还应加强教学语言的锤炼。不少教师将生活语言混同教学语言。生活语言自然随意,不够严谨,缺乏韵律,缺乏美感。而教学语言应该是在逻辑语言、科学语言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升华而形成的、为浓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韵律和谐而又优美动听的语言。它能够使教学中经常出现循循善诱、娓娓动听、声情并茂、回味无穷的美学效应。

因此,用情感激荡课堂,用美感震撼课堂,应是语文教师所致力追求的目标。

(五)多媒体——语文教学的“双刃剑”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现代化教学的发展趋势和必然。课堂生动性和直观性的加强,教学容量和信息量的扩大,其功能和作用绝不可低估,尤其有些阐释性和展示性较强的学科,多媒体几乎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语文教学中恰当而适量地运用多媒体,也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但是,我们有些语文教师,忽略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忽略了教材文本的不同特点,忽略了课堂教学的不同要求,一味地使用多媒体,甚至为“媒体而媒体”。因而用声像的欣赏代替语言的品味,以屏幕画面代替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笔者前不久听了一堂散文教学的公开课,那堂课共演示了三十余张幻灯片,内容十分丰富,容量很大,画面制作也很精美。授课者想必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由于幻灯片太多太杂,切换过快,令人眼花缭乱,别说留给学生多少时间和空间,就连教师因紧迫切换出的幻灯片与讲述的内容也不一致,破坏了教学思路,打乱了教学节奏。一堂课下来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实,散文教学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文本语言的赏析,品味作者创设的意境,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这就要求我们重点引导学生去诵读,去品味,去感悟,尤其要多读。张定远先生认为:“教出‘语文味’,就要引导学生读,反复读,决不只一遍、两遍。”当然,为了突出强调、拓展迁移适当用几张幻灯片也未尝不可,但切忌滥用。如那堂课里连教师一些表述性的文字内容也用幻灯片演示就更显多余了。

由此可见,“多媒体”对语文教学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效果显著,使用不当,适得其反。同许多新生事物一样,多媒体不能搞“一窝蜂”、“一刀切”。更何况每位教师都有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都有自己的个性特长,许多教师不用多媒体同样能上出优质课。因此,在常规教学评价体系中,要求多媒体课占多少比例,教学比赛中使用多媒体占多少分,都是欠妥当的。

显而易见,语文教学中“语文味”不浓或变味的现象还有很多,以上列举的只是比较突出的几种。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语文教育改革逐渐深化,“语文味”与同其他先进的教育理念一样,正在实践中日益显示其价值与影响。我们在前进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能倾听到改革的隆隆的脚步声,也都能感受到致力改革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但我们深信: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奋斗,洋溢着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个性魅力的语文课一定越来越多,原汁的浓郁的“语文味”充满课堂一定为期不远。

 

【参考文献】

 

① 程少堂:《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17期

② 马恩来:《“语文味”:呼唤语文教育本色的回归》,《深圳教学研究》2001年,第4期,

③ 刘人云:《“语文味”与〈语文课程标准〉》,《刷新课堂》华龄出版社,2002年,85页

④ 程少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语文味儿”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深圳教学研究》2001年,第4期,下同

⑤ 刘人云:《“语文味”与〈语文课程标准〉》,《刷新课堂》华龄出版社,2002年,81页

⑥ 陶成生:《语文教学承载不了这样多的重任》,《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12期

⑦ 陶成生:同上

⑧ 王尚文等:《新语文读本编者的话》,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3页

⑨ 黄玉峰:《愿我们诗意地教语文》,《语文学习》2002年,第12期

⑩ 曹明海:《感应与塑造——语文审美教育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211页

 

 

(本文在深圳市中语会2002年年会上宣读并发表于《深圳教学研究》2002年第4期和《福田教育》2003年第5期)

 

 

 


 

 

 

 

个性化与语文味

 

秦建新


 


 

摘要:语文味的提出是语文教学个性化需要的产物,语文味的生成呼唤语文教学的个性化,即学科的个性化、教师的个性化、学生的个性化。民主教学是语文教学个性化的思想基础,语文味需要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关键词:个性化、语文味、民主教学

 


 

 

一、个性化的丧失与语文味的匮乏。

 

语文味的倡导者程少堂先生曾经说过,别的学科之所以没有提出“历史味”“数学味”之类的要求,是因为它们没有或者很少有语文教学那种严重的“串味”现象。在阐述语文味的概念时,他又指出,语文味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的和谐统一”。从这些意义上来说,语文味的提出也是语文教学个性化需要的产物。事实上也是如此。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的语文课之所以没有达到语文味的境界,其主要原因就是太缺乏个性化的张扬了。

就其学科个性而言,虽然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特点已经成为了共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片面地追求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使语文课走上纯教化道路的现象仍然存在,片面地追求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使语文课陷入程序化泥塘的例子也为数不少。这样的语文教学,由于割裂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也就失去了语文学科的个性,淡化了语文教学的语文味。更有甚者,因为文本中存在着一些自然科学的知识,就把语文课上成了地理课、生物课、物理课、化学课等等,那就根本不是个性化的问题,而是语文学科的沦丧和语文味的彻底消亡了。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问题更是不容乐观。我们常说过去犯了“教师中心”的错误,总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极端地讲,那时的教师应该是很有语文教学的个性了。但是,一套教材、一套教参走遍天下的局面,却使得他们基本上在做着简单的移植工作。他们的语文教学个性被束缚了,语文味的高峰体验也就无从谈起。今天是倡导“学生中心”的理念了,然而,又有不少人走向极端,高喊着什么现在是“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于是,在自我的迷失中,既失去了语文教学个性化的追求,又抛弃了语文味的基本体验。我们不敢想象,那些连教师都找不到语文味感觉的课堂是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

至于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问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过去是根本提不上议事日程的。学生没有了语文学习的个性,当然也就没有了语文学习的独特体验,他们的语文学习也就没有什么语文味可言,这也许就是许多学生不喜欢语文学科的主要原因。在倡导语文味的今天,我们还要警惕“教师中心”的惯性思维的困扰,杜绝只强调教师教的语文味评价而忽视学生学的语文味感受的现象发生。因此,程少堂先生还特别强调:“语文课教出语文味是手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出语文味,最终具有人生幸福感才是目的。”

 

二、个性化的张扬与语文味的生成。

 

既然个性化的丧失导致了语文味的匮乏,那么,如果我们重视语文教学个性化的张扬,就有利于语文味的生成了。因此,在追求语文味境界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推动学科的个性化、教师的个性化和学生的个性化。

1、  张扬学科的个性,纯化语文味生成的教学环境。

语文课就是语文课。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牢牢树立起语文学科的意识,使一切教学工作都围绕着语文学科的教学需要来展开,从而纯化语文味生成的外在环境。对于文本中存在的那些自然科学的知识,我们要学会为我所用,把它们作为拓展语文味魅力的沃土,使学生认识到许多自然科学知识的表达和阅读也是多么富有语文味。这样,语文课的教学就不会“串味”,反而会美味远播。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切实认识到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特点,纯化语文味生成的内在环境。人文性也好,工具性也罢,它们都只是语文学科不可分割的一个特点,只有全面地把握,才不会导致语文味的窒息。

2、  张扬教师的个性,发挥语文味生成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者,语文味的生成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现在,教材的版本走向了多样化,相关的教案也是形式各异,配套的教师用书也提供了丰富的可选内容,语文读本的选择余地也很大。所有这些,都为教师的教学个性化的发挥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的教师只要本着语文味的追求去做好教材的处理、教学的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就能够更好地为语文味的生成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多种教学手段的出现也为教师的教学个性化的发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重视学科个性,把握文本特点,结合教学要求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教学必然会营造出更加浓郁的语文味。

3、  张扬学生的个性,激活语文味生成的主体意识。

张希希先生在谈到“课堂交往需要的满足策略”时说过,“一般来说,学生的课堂交往需要主要有社会接纳、决策及亲和需要三种。”我们如果能够满足学生的这三种需要,就有利于“形成学生群体特有的课堂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个体的人格、智力和创造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主动满足学生的“社会接纳、决策及亲和需要”,使他们在“人格、智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的基础上,张扬自身的语文学习个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把他们引导到整个教学活动的参与中来,使他们主动地感受到语文教学的语文味魅力,为语文味的进一步生成培育肥沃的土壤。

 

三、民主教学是个性化的思想基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想通过张扬个性来促成语文味的生成,首要就要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即民主教学观念的凸现问题。关于民主教学的观念,魏光军先生有过这么一段精彩的论述:

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必须创设平等的、民主的氛围,保护学生探求的知识性。对学生在求知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错误。重在帮助分析,弄清其出现的原因,和学生一道来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只有对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持保护的态度,学生才具有安全感,思维才可能敏捷活跃,才能充分发挥出创造的资质和潜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育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在对待师生关系这个问题上,必须拥有为学生服务的“公仆之心”,教师一定要把自己的心灵世界向学生敞开,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由“长者型老师”彻底转变为“朋友式老师”,一切与学生有关的事,都和学生商量着办,时刻注意抑制教师的“自我中心”意识。

当然,这里阐述的还只是张扬学生个性的民主观念。我们要促进语文味的生成,还要重视张扬学科个性和教师个性的民主观念问题。就学科个性化而言,我们必须认识到,所有割裂语文学科特点的举措,所有把非语文味的东西强加给语文课堂的做法,都是缺乏民主意识的表现。语文学科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我们应该理解它,尊重它。至于教师的个性化,也需要民主观念的呵护。对每一个语文教师以及他们的每一堂课的评价,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一个不变的标准来衡量,要允许他们有自己独到的语文味体验。程少堂先生曾经上过《荷花淀》一课,他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来解读课文,不也是使大家深切地感受了一番语文味的熏陶吗?对于语文味的境界,程少堂先生有过这样的诠释:“‘味’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是一个高层次的概念,也是一个不容易说清楚的概念,而且一旦说清楚,往往就是‘不够味儿’或‘味道不足’,所谓‘大羹无味’。”既然如此,我们对教师的个性化问题是否应该多一份宽容,多一点民主呢?

有了民主的观念,也就有了个性化的张扬;有了个性化的张扬,也就有了语文味生成的一个窗口。在语文味的探索中,让我们武装起民主的观念,高举着个性的大旗,努力开拓前进吧!

 

参考文献:

1、课程改革需要深入理解K12新闻网

2、《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新起点》程少堂

3、《论有效课堂交往的策略张希希

4、《素质教育立足课堂》魏光军


 

 

 

 

 

 

 

 

 

 

 

 

 

 

 

 

 

 

 

 

 

 

 

 

 

 

 

 

 

 

 

 

 

 

 

 

影 响 与 超 越

 

——从历史的角度审视“语文味”理论

 

赵盟

 


 

 

程少堂先生提出“语文味”这一新的概念以来,我自己也思考了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阅读了目前发表或交流的有关“语文味”的文章。读了这些文章之后,我自己有这么一个感觉,就是大多数老师在就“语文味”而论“语文味”,或者把“语文味”建构在一篇具体的文章上,鲜见“追本溯源”类的文章。我们知道,大凡一个崭新的理论体系,都是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最后“爆发”出来的,而不是凭空想象,灵光一闪的。所以,我想从中国语文教育史这个角度,结合有关美学思想,简略探讨“语文味”这一说法提出的历史内涵。

 

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代语文教学探“语文味”的初衷

 

程少堂先生在《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语文味”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一文中说道:“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硕果累累,语文教育改革家群星璀璨。但是这又是一片迷乱的时空,应试化、技术化,使语文教学失去了自由、自我与自尊;语文教学的机械化与模式化又使它丧失了本真与个性。”可见,倡导者是在目前“语文异化”的局面下,提出“语文味”的。其实,我们纵观整个中国语文教育的历史,可以看出语文教育从一开始就缺乏“语文味”。

如果站在宏观角度,以历史的眼光审视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无非都是为封建社会培养统治人才,是形形色色统治手段的附庸。到了西汉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语文教育成为经学的附庸。隋唐以后科举制度兴起,语文教育又成为科举的附庸,所以处于这种地位的语文教育势必使语文失去了“自由、自我与自尊”,更谈不上什么“本真”、“个性”。

《礼记·大学篇》中,总结教育的作用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从一开始语文教学就是经学、史学、伦理学等学科的“大杂烩”,并不是一门有着自己独特味道、独特个性的专门学科,这一思想可谓根深蒂固,其影响甚至可以推延到二十世纪后半叶,它直接导致语文无法发展成为一门具有完整体系的独立学科,扼杀了语文所应有的个性,这样的语文教育导致的结果是“学而优则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局面。唐时,“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被人们奉为经典。可是,作为语文学科,应是“道”、“业”“惑”的和谐统一,是一个具有较高理论层次的综合性概念。可现实却是很多人狭隘地理解了这个思想。语文教育就是“传封建道德”“授书本知识”“解未来统治人才的惑”。一个充满睿智的思想被实践地面目全非。

语文教育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愈来愈背离其轨道,发展到明清以后,也就自然而然出现了“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这无疑是对本来就不正常的语文教育火上浇油。清代顾炎武将之与臭名昭著的“焚书坑儒”相比,怒斥“八股之害,甚于焚书”。也就是说,语文教育一开始路就走的不正,其产生的影响也是难以估量的。毫不夸张地说,在我们当今的语文教育中仍有它的影子。有的人将语文课上成了德育课,满堂的思想教育、知识归纳、解答一些知识性问题等等,似乎没有走出既有的条条框框。据此,程少堂先生在《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新起点》一文中指出“目前的语文教学存在许多表面化、形式化、绝对化的倾向。”并且“坚决反对一切形而上的东西”。

正是在如上这种初衷的驱使下,他提出了“语文味”的理论,并将“语文味”的最高形式界定为“主要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涵养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这无疑具有高度的理论内涵和深远的指导意义,是一个立足实际又高于实际的理性概括和综合性概念。

 

从语文教育转型期的近现代语文 

教学探“语文味”的特点

 

程少堂先生认为,以“语文味”为核心内涵的“语文教育美学是以反映汉语言文学特点的中国古典美学理论为理论基础”,倡导者很明确地将“语文味”定位在“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上,这无疑是一个恰切的定位。朱光潜先生在《美感与快感》一文中说:“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我想,我们的语文教育不仅需要美感,更需要现实中的快感,显然,我们的一些语文教学往往忽视了教学中的快感。所以,“语文味”强调“审美快感”这一特点有着深刻的实际意义。

语文教学发展到了近现代,出现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那就是从“经学、史学”转到了“中国文学(国文)”上来,这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里程碑。从历史史实的角度看,语文真正的独立,当在1912年,当时的教育部设立“国文科”,1919年五四运动后,“国文科”的教学内容进一步丰富,并且更名为“国语科”。这里想特别一提的是,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可以说是语文教育的一个福音。在此之前倡导“言文统一”,“言”即“文”,“文”即“言”,严重扼杀了语文作为独立学科应有的味道,老师的讲,学生的听、写,都是“之乎者也”类的死板、僵硬,语文教育全然成了刻板说教、死记硬背的代名词。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赋予了更多的语言自由,同时也赋予了语文一种新的生命和机遇,语文也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程少堂先生说“由于汉语言文字的特殊审美个性所决定,汉语文教育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它的审美个性就是语文味。”那么,我想说,这一审美个性得充分体现,应该是在新文化运动以后,之前它的审美个性只是体现在一篇篇文章中,而不是体现在语文教学中。

毕竟,这一时期是语文教育的转型期,很多旧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消除,新的观念还在一步步的探索之中,叶圣陶、朱自清等思想家、教育家,立足实际,摇旗呐喊,提出了一系列改进语文教育的新思想、新方法。如叶圣陶提出“读写结合”的原则,朱自清做了语文略读的指导等等,都是一种新的尝试和努力。这些思想和观念归纳起来,其实都可以归入“语文味”范畴,诚如程少堂先生说的“语文味是一个没有丝毫的学究气,但却是一个博、大、精、深,涵盖面极广、内涵极丰富的概念”。

通过近现代语文教育转型期的种种变化可以看出,“语文味”正是屏摒弃甚至抨击了一些旧有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同时又吸收融合了一些新的、先进的思想,共同构建了这一崭新而又深厚的理论体系,所以它是“中国语文哲学或中国语文美学中的一个理论范畴。”,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囊括了多个意义、有着深厚理论底蕴的概念。

 

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当代  

语文教学探“语文味”的前景

 

当代语文教育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语文味”也是其中之一,我们可以通过梳理当代的语文教育来看“语文味”的发展前景。

当语文教育进入当代,随着大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其本身也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迁。首先值得一提的是,1950年,语文教育才正式有了“语文”这一名称。随后,开展语文教学研究,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工作在语文教育领域如火如荼地展开,上到《人民日报》社论,下到各学校的教研组,都在积极探讨语文的教学工作,一些专门的语文教育研究会也相应成立,《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等语文专业刊物应运而生,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交流园地。正当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欢天喜地,语文教育即将有大的改变时,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不久之后的“文化大革命”,一些人给语文课扣上了“政治课”或者“革命文艺”等帽子,完全扭曲了语文的本来面目,语文教育事业遭到了重创,现在我们的课堂还有政治气息浓厚的弊病,不能不说是那时侯埋下的祸根。到了1978年,语文教育又迎来了一个春天,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又重新抖擞精神,投入到新的语文事业中去。

1980年,重新修订的《全日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其中有这么一个强调,“语文课在进行读写训练的同时,还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语文课的特点进行,必须在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读写训练也必须以正确的观点为指导,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撇开其他东西不说,我想,这里面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语文课有自己的“特点”,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根据语文课的特点进行”,而一些实践者,只是看到了语文课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点,而没有看到“语文课应该有自己的特点”这一层。也就是说,忽视了语文课的“语文味”,而使语文课有了“政治味”、“历史味”等等。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一些新的理论、思想、方法不断涌现,如“四遍六步”法,“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教学方针”,“启发式教学”等,显示出人们对语文学科教育规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而且认识也逐步全面、完善。90年代后期至今,语文教育领域又进行“大语文教育”的探索,就是打破单一的封闭的课堂教学的狭隘空间,在社会生活中,拓展开放式教育的空间,努力寻求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融合。这种融合却被许多人理解为各学科的“拼盘”,是“大杂烩”式的语文课。

“语文味”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诞生的,程少堂先生指出,“语文课不是德育课、审美教育课、语言课、文学课……”,“我们也不能把语文课杂化为上述学科知识的拼盘”,“语文课更不是其他学科的‘保姆’”,“语文教学不能机械化、模式化”等等,可以看出,程少堂先生的眼光是敏锐的、及时的,他想用“语文味”把语文教学引上一个科学的、理性的道路,同时给语文教学指出一条符合语文课特质的教学方式,这无疑体现了倡导者的远见,也体现了倡导者是经过了缜密的思考,当然,任何新思想的出现,都会有掌声和骂声,不管怎么说,我想,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语文味”应该有一席之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语文味”是一个新生儿,它还需要很多人来呵护、支持,当然任何一个人都会有它的缺点,“语文味”也不例外,吸取它的精华服务教学是爱护支持它,指出它的缺点让人们吸取教训也是爱护支持它。尽管“语文味”还很不完善,就连最基本的概念界定还不能统一(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也不能说清,或者不需要说清),但我想随着研究的深入,它一定会开花结果,长大成人,有所作为。

 

阅读资料:

1.  程少堂:《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语文味”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载《深圳教学研究》2001年第4期。

2.  程少堂:《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新起点》,载2003年7月16日《中华读书报》。

3.  朱光潜:《谈美》,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4.  刁瑞珍:《中学语文教学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在合作学习中渐染“语文味”

 

明开华


 

 


 

现代心理学表明,人类和动物皆有合群的倾向,人们都有交流的需要,有合作的欲求。著名教育家雅斯塔认为,“教育不是有知带动无知的偶发事件,而是人们一同去发现真理,寻回自我的唯一途径”。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强调“如切如磋”“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要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重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这些阐述都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语文合作学习将大行其道。

语文课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双方都是极具个性的。相对其他学科而言,语文教学更具有“切磋”、“探讨”和“商榷”的合作优势。

不同的人读同一篇文章肯定会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人笔下的世界和人生肯定有不同的个性;这些不同的见解和不同的个性在交流沟通的时候,也肯定能够相互触动,彼此启发,碰撞出心灵的火花、智慧的光芒。

我们不能将本应有的分歧和争鸣拒绝于语文学科教学之外。我们早就深切地感到,无视学生的个性,忽略师生间合作的语文教学注定会“少、慢、费、差”,注定会极大地阻碍学生语文学习的可持续发展。21世纪语文教学的天地更趋广阔,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实践性,社会化、现代化趋势尤其需要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 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合作学习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我们今天强调合作学习,既是为了提高群体学习效率,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帮助学生克服自我中心的思想倾向,使之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活动,学习敞开心扉、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学习尊重他人意见吸纳他人意见,在追求共同目标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协作和分享,学会宽容和沟通。

“语文味”是要“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语文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所决定的语文课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个性魅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得到共同发展”。“语文味”既可以体现为个体的语文素养,又可以表现为语文学习的人文氛围,它不是与生俱来或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一两个语文教师教出来的。“语文味”应该是在师生较为长期的相互交往和合作学习中潜移默化渐染渐成的。

我们看到,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络媒体的广泛应用为语文教学的合作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背景和更为便利的条件;与此同时,也必然会对以前那种“心与书交流”“思以笔述说”情景中的“语文味”产生巨大的冲击,给传统语文教育的“语文味”带来巨大的变革。

一、为浓厚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语文味”,语文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语文教师要理所当然地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语文教学中教师本人应当是一个学习者,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教师要通过平等和诚挚的对话,和全班学生一起积极地参与合作的学习活动。作为一个学习伙伴,教师可以是一个相对优秀的学习者,他能够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求知,积极探索,热烈讨论,充分合作;能够促使学生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去渐染“语文味”;能够有效地培养和优化学生综合性的人文素养,并使自己在合作的过程中从众多学生的身上学习到新的东西(必须承认学生在某些方面会超过老师),实现教学相长。

在师生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组成一种交互的网络,任何人在这个网络中都是一个结点,他对于整个网络运行的重要性都是一样的。

就阅读教学而言,教师要注重对教材的初步印象,要以像学生一样的初学者的身份去深入、充分地感知教材,钻研教材。这样,才更易于接近学生,更易于和学生保持平等,更易于和学生一起合作地学习教材。贪图简便,先入为主,照搬硬套现成结论,强行灌输僵化概念,就会忽视学情,就会使语文学习活动变成枯燥空洞的说教,语文教师也就只能成为高高在上的指手画脚的“当众孤独者”。

“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出现时,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欲望外,还带有特定的情感和感知世界”,语文合作学习讲究的是和谐与共同发展,但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为前提。我们不能认为学生一无所知,不能“只认领受者一个空袋子,不问情由地把一些叫做知识的东西装进去”。我们要千方百计地鼓励学生去参悟作品,要百般呵护学生的独特感受与情感体验,要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为我们语文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成为语文学科的学习爱好者。如此,语文教学才会常教常新,不,常学常新。

语文教师要责无旁贷地作好合作学习的设计者

一方面,教师要在与学生的合作交往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差异和学习要求,提供丰富的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营养和能够多向度发展的有效途径,向学生展示层次多样的语文学习活动图景,并和学生一起共同设计出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策略,让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在语文学习方面的潜能和发展方向,用自己的方式去盘点自己的生涯计划,在自己喜爱的领域(如书法、朗诵、写作等)有所发展,获得成功。

另一方面,教师还应从宏观和微观上对合作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精心的设计: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方式和情景并科学预见其结果;精心设计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并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精心设计班级文化建设,使黑板报、学习园地、标语条幅等显性文化和班规班纪等隐性文化相互整合,共同构成进步向上的“智力背景”,并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精心设计学校、家庭、社会相互结合的合作学习环境并营造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大气候”;精心设计问题情景,重视讨论的群体性和多样性,想方设法地鼓励所有的学生都参与交流合作,尽量避免班级授课制“少数人表演、多数人观看”的流弊;精心设计研究性学习成果交流会、读书报告会等多种活动,导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合作学习中去。各项设计都要力求更多更浓烈地让“语文味”弥漫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

语文教师要义不容辞地当好合作学习的管理者。

教师毕竟应该比学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所以他要以管理能力、人格魅力来凝聚人心,占领语文阵地,建立语文合作学习的良好环境。

就写作教学而言,说实话,一学期5-8篇课堂作文训练,对学生写作实践和思维活动,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思维能力确实是无关痛痒的。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已经意识到,课外练笔实在好处多多。但是,怎样让学生自觉地去多写、认真地写、快乐地写呢?

我们认为,与其煞费苦心地对每一篇作文精批细改,大讲方法技巧,还不如引入合作学习机制,大胆创新,科学管理——把更多的实践和精力放到引导、督促学生培养勤写乐写的良好习惯和浓厚兴趣上来。

笔者曾对学生写作的合作学习做过一些尝试:

规定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写2篇课外练笔(周记),提倡“我手写我心”,让学生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兴之所至,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当然,这需要教师花很多心思费很大气力,通过耐心说服、严格督促来加以落实。一段时间以后,每位同学都要将自己的作品在三五知己中交流评阅,教师与科代表定期组织习作交流,举办个人专刊、专题佳作展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生,展示自己的真实性情。

一旦学生的写作有了读者和观众,他的热情就会空前高涨,他的态度就会十分认真,他就会情不自禁地有一种把每一篇习作都写得很好的欲望和能力。而且,每一个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还是评论家,在这样一种互动的合作学习中,自然会更多更深更全面地渐染“语文味”。

二、实践中,语文合作学习的方式很多,有诵读感悟法、专题作业法、合作探究法、质疑交流法、情景模拟法。

 

诵读感悟法,以个人、同桌、小组、全班(范围不限)为单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感受和领悟文章的主题思想,感悟任务的品质,或深奥的哲理,或作者的情感体验等。强调“以读为本”,读出情味,培养语感,让学生在分组合作和领悟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修正,既完善理解又增强合作。要让学生充分调动阅读的积极性,通过读来理解、感悟,通过读来表达,进而实现互动,产生共鸣,渐染语文味。

专题作业法,在学习某一单元或某篇课文后,由教师或学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兴趣的有意义的问题编制成作业题,让学生根据专题作业题目,自行组织成小组,进行探究性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参与某一小组的研究活动,并关心每个小组的进展,及时予以指导。比如,学习《巴尔扎克葬词》后,让学生分成不同小组,以“巴尔扎克的人格魅力”“巴尔扎克笔下的人物赏析”“悼词的赏读与写作”等专题,进行合作探究,学生在积极参与的时候,往往会有课堂上无法获取的意想不到的收获(这种“语文味”是老师无法教出来的,只能在实践中渐染)。

质疑交流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想,围绕课题发现、提出问题,并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合作来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质疑的兴趣,让他们畅所欲言,鼓励他们大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哪怕是暴露自己思维的缺漏)、大胆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进而在相互质疑和交流中,相互触动相互启发相互借鉴。比如,学习《故都的秋》,就有学生发现,作者对故都的“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等自然风物是无比眷恋,十分向往的;但是,他的笔调为什么那么颓唐、悲凉呢?(能发现并提出这种有一定深度的问题,老师为何不可以大加赞扬并及时鼓励大家一起质疑?)通过质疑交流,学生进一步了解郁达夫的悲苦身世和当时处境后,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作者“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古城与历史赋予它的文明似乎在时代风云和战争硝烟中朝不保夕,这不禁让人生出怎样的眷恋呀!留住过去的辉煌、过去的色彩、过去的北国的秋天,缠绵于既往的久久不能释怀的眷恋,是《故都的秋》颓唐悲凉情调的深层意味。学生在质疑交流中自然会受到“语文味”的熏陶。

其他方法,不一一列述。

三、无论哪种方式的合作学习,都应以学生为本,要突出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要让学生在互动中渐染“语文味”。

以前,我们习惯把教学仅仅理解为“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而合作学习,则认为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的过程,它还涉及诸如单向型互动、多向型互动、成员型互动等多种互动过程,是多种互动过程的有机统一,是一种复合互动。

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曾发表过精辟的论述,他指出:“由于教育工作者认为,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没有什么好处的,所以没有人主张对这种关系加以建设性的利用,也就不去系统地训练学生们相互交往所必备的基本社会技能。毫无疑问,‘成人——儿童’双边活动的教和学的观点,低估了课堂上‘学生——学生’相互作用和关系的重要作用”,“实际上,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的。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但课堂上同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儿童健康的认知发展和社会化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事实上,与同伴的社会相互作用是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赖以实现的基本关系”。

合作学习将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基础之上,使教学活动带有浓厚的情意色彩。从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看,其情意色彩渗透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尤其是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与竞赛。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同时,“在一个理想的课堂里,所有的学生都应能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为趣味和快乐而竞争,自主地进行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并不排斥竞争与单干,在适合时宜时,竞争和个体活动能够增益于合作学习。”当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工作出色时,他们学到的就会更多,学得也就更加愉快,由此,包括认知、情感等在内的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更容易得到培养,在这种濡染之中,学生身上自然会洋溢浓郁的语文味。

合作学习的观念和方式,必将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的长足发展创造更为广阔的天地,必将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更加具有生气勃勃的“语文味”。

 

 

参考文献

程少堂:《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

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詹姆斯·H·麦克米伦:《学生学习的社会心理学》

周宏、谷开林主编《研究性学习》

叶圣陶、朱自清《精读指导举隅》

 


 

 

 

 

 

 

 

 

 

 

 

 

 

 

 

 

 

 

 

 

 

 

 

 

 

 

 

 

构建网络时代的“语文味”教育理念

 

       张汇汇


 

 


 

现代网络技术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模式那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CAI为手段的教学方式指导语文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网络时代学生接受知识的需要。伴随着数字化媒体成长起来的网络一代,极大地将认知、思维、情感和审美引入了一个更广泛的领域,他们的信息来源除了传统的方式外,还扩大至整个互联网载体,使得他们能够做到随时从网上截取及时有用的信息,从而更大范围地开拓了他们的视野。这就向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这个网络时代,如何把语文课上得更有“味”,更能适应新的要求,新的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很多语文教师认为在语文课上有激情能煽情就是语文味;能将课文上得慷慨激昂或声泪俱下就是语文味;能把语言品得五味俱全就是语文味。那么到底该怎样来理解“语文味”呢?我也想发表一下自己的思索与理解,以期大方之家指正。

      

一、利用网络载体,使语文更有时代感,更有“语文味”,是我们适应新形势的第一步。

 

      《网络一代的成长》一书的作者坦普斯特这么说:“现在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以广播模式为主的世界,但是这些网络新一代的孩子们的生活、学习、娱乐、工作将会使社会的环境更开放、互动和理性。他们在孩子时所掌握的东西将会影响到一辈子的生活状态。他们才是21世纪的主人。” 兰达·图恩以前是一个小学教师,她谈起了一段让她毕生难忘的经历:“一次,我与孩子们决定搞一次野餐,但是怕下雨。当我跑到窗口看天气的时候,没想到孩子们早已登上了国家气象局的网站。”兰达·图恩说,“这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是从来没有过的。”

是的,当我们的教师还在用一支粉笔、一本书在课堂上一遍又一遍教学生读书的时候,当我们的教师还在费力地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当我们的教师还在吃力地翻看字典编写教案的时候,网络软件却在你写完作文之后,可以自动为你计算字数,自动显示你的作文等级;它可以自动查出你的拼写错误和语法错误,帮助你自动修改错误;网络中的百科全书可以在几秒钟查出你所需要的内容,它能让学生听到各地的名人演说,观看世界名著,进行有趣的听说游戏,这是以往的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可以想见,信息时代的到来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怎样的挑战。国际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使得网络语文成为现代语文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观念落后,知识老化,教学手段陈旧,当然很难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自然更难将语文课上成真正有语文味的课了。

我校国际互联网的开通,将现代教学技术的概念进一步扩大至整个“互联网”这一庞大载体,本人就曾利用网上信息较成功的完成了一次语文自主探究选修课,我要求学生把从网上下载的诗人海子的资料搜集整理在一起,根据他们上网搜索到的信息制作成了课件或网页,在课堂上展示,选出一个公认最好的,作为大家学习的模板。在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气氛热烈,短短的一节课使学生捕捉到了大量的信息,了解到课本以外的大量有关海子生平、作品及评价等内容,大大增加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能力。网络,成为我们语文课堂的延伸,也有对课堂有限的时间不满足的学生,课后继续走进网络,探讨更深层次的问题。

 

二、网络时代的语文味教学理念,还应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使语文教学真正具有文学性。

 

因为文学可以视为从文化中升华出来的理想的结晶,即闪烁着理想光芒的文学,它象黑暗中的灯火一样引导人们摸索前进。诚然,语言的本质是工具,但人类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语文已从一种工具变为一种培养能力、传递思想、陶冶情操、提高素质的手段。网络介入语文,也使语文文化性更加浓厚。学生在网络遨游时,不知不觉对世界各国文化有了大量的了解,但理解却是模糊的。因此,需要语文教师正确的引导和指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对文化意识能力的培养至少有这样三个方面的作用:(1)网络载体中的大量信息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语言输入;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利用这一载体,传承文化丰富的内涵。(2)通过网络提供的信息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的轨迹,通过大量阅读,可以使学习者对各民族的文化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3)网络中的经典文学作品及大量历史文化的介绍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可以从更高层次上提升人的文化素质,乃至整体素质。语文教师通过正确的引导,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三、利用网络进行研究性学习,在研究性学习中体现语文味的教育理念。

 

     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的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以前的那种单一的知识传授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构建起课堂教学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作为课堂教学的另一种形式-----研究性学习正方兴未艾,是由以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了有机整合,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都希望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来追求一种理想的课堂教学。语文味的教育理念,正是体现出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这一原则,世界已进入中国,中国已走向世界。人类彼此间的交往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方便,越来越频繁。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应率先融入大的潮流中去。

怎样利用网络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在研究性学习中体现语文味的教育理念,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课题。我们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和资源进行教学和学习,基于Office软件套件,主要有Word(字处理软件)、IE(因特网浏览器)、PowerPoint(多媒体制作软件)和FrontPage(网页设计软件),此外还有中国大百科全书等资料光盘。从进行自我介绍、合作学习,到制定为实施研究性课程使用的单元计划,以及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电子作品、制作网站等,使语文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方式体现出富有时代特征的语文味理念。

      我在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中,让他们体验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教育以后学习和教学的情境(“未来教育”的情境),学生所使用的工具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利用这种开放性资源,把研究性课程的学习放在信息技术平台上, 学生自己去学习体会,这样做会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并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在教师的耐心辅导下,学生精心地不知疲倦地利用互联网在语文的海洋里遨游,真切地感受现代教育技术给语文教育带来的挑战以及“语文味教育"新理念的强大冲击波。”可见,网络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和技能,同时使传统的教育理念受到了一次大的冲击,并对语文味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实践有了亲身的感受。

四、 网络时代的语文味还包括怎样整合、分析、加工语文信息,使之有效储存,再用适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利用网络载体,决不仅仅是用多媒体制作几个课件、放几个图片、展示几个板书。面对网络中铺天盖地的的信息,学生不可能照单全收,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对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加工,才能显示出了它的极大的与从不同的优越性.

我在讲授《荷塘月色》时,学生已经将在网上的搜索到的文章和作者的信息塞满了我的邮箱,特别是有关对“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理解的文章非常多,虽然每篇文章都有独到的见解,但学生对此缺乏鉴别能力,我在上课时,将这些文章分门别类,归纳为几种观点,简要介绍给学生,使他们明白了“文眼”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也使我们的语文课具有网络时代的特征,同时,也会更有“语文味”。我们只是刚刚开始探索,随着它的深入和加强,它的更大更优越的作用必将得到更淋漓尽致的开发,

  

五、网络时代的语文味教育理念还应该是开放的、自由的和宽松的教学模式。

 

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识的无限的,学生光学会教材是不行的,也是不够的。网络时代的语文味教育理念中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将成为21世纪教育实效性、自主性、终身化发展目标的基本模式和基本途径。这种新型教育模式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据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无校园围墙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现在的语文存在着一些误区,教师仍以传统教育思想及观念指导自己,仍以落后的教学方法教授语文,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获得的是数学式的唯一答案,因此必须改变观念,要做好打开学生视野大门的钥匙,就要求我们不能整天围着课本转,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开放性的环境,让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走向课外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任何时间与自己需要的、高水平的人士相沟通,获得最需要的学习指导建议、学习信息和学习资源,采用最有效的学习模式实现学习目标。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所担任的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交流者、帮助者的角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最重要的作用是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利于他们主动学习和发展的环境和条件。通过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学习者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现信息;以最快捷的方式传递信息;以最符合人的思维规律和思维习惯的方式处理信息。构建起新型的、有效的语文教育模式。


 

 

 

 

 

 

 

 

 

 

 

 

 

 

 

 

 

 

 

 

 

 

 

 

 

 

 

 

 

 

第三只眼看“复习课”

——也谈“复习课”的语文味

                       

沈丽珍

 

 


 

    复习课,就是分析历年高考试题,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然后进行针对性的专题训练。这是很多高三语文老师复习课的教学基本步骤。久而久之,复习课难免程式化,难免枯燥机械。结果是老师教得索然,学生学得无味。

与其这样,我们何不换个角度,换换方法?展现给学生的复习课兴许会另有一番趣味,别有一片天地!

本着这样的想法,我做了如下一些尝试:

一、          让“古诗鉴赏”有趣

 

中国古典诗歌,内涵丰富深刻,聚集、积淀了人类智慧和文化精髓。但现如今的中学生读起来,总有几分隔膜。因此,教师应注重提供感悟背景,铺设欣赏情境、渲染欣赏氛围,诱导学生兴趣盎然的走进“古诗鉴赏”世界。

方法之一是和学生一起分享品读过程中感悟研究的心得。如,学生对诗人们总喜欢抒写自己的怀才不遇及孤独寂寞非常不解,认为这些诗人心态有问题,做不了官就愤世嫉俗,有朋友家人怎么会寂寞呢?这大概和中国文人的精神追求有关。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中国文人的成长都绕不开儒家思想的浸染,因而都会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象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苏轼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远大志向。“学而优则仕”,实现政治抱负是中国封建文人人生价值是否体现的最主要的标志。而实际上,相当一部分的文人因种种原因“学而优”但“不仕”,或“仕”途坎坷不平,所以把满腔的抑郁情怀寄寓诗中了。诗中的孤独,有离别的因素,而更多的,应该是才华找不到施展舞台的“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

方法之二是“专题讲座”,即把相关内容或具有相同因素的诗歌串在一起,进行专题性介绍,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歌,进一步深刻理解诗歌内涵。把高一、高二学过的诗词进行重新组合,把婉约派李清照、柳永、晏殊等人的词放在一起鉴赏,充分解析婉约词派的风格及语言特点。讲苏轼词的同时,联系前后《赤壁赋》,还引入余秋雨的文化散文《苏东坡突围》,一个可爱、高贵、乐观,用优美诗文超越凄苦命运,极具才华而有魅力的诗人形象便会深深地吸引着、感动着学生。

教师的“铺垫”、“蓄势”,目的在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主动性,学生由津津有味的“听客”转为兴趣盎然的欣赏主体。

首先是兴趣盎然的诵读。可微闭双眼,边诵读边想象诗歌意境:可摇头晃脑,边踏节奏边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节奏、对仗、押韵);配乐朗诵,感受豪放、婉约的不同诗歌风格。总之,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

其次是个性化的解读,把诵读中“泡“出的意境用文字表达出来,或调动自己的阅历、学识、文化积累,就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某一方面,作出个性的评述,力求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并写出自己思考的结果。当学生把与诗人思想碰撞、心灵交流、感情融合的动态过程书写出来的时候,其实就是在体验、在创造。这种体验与创造也许尚嫌稚嫩,但学生也会感到其中的乐趣的。正如一位特级教师所说,当

学生的创造精神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发挥,课堂就会有真正的欢乐时光。

 

二、          让“现代文阅读”有味

 

   语文,是信息的载体。从文章中,学生能够得到对自己成长、发展有益的信息,会觉得不虚此“读”。语文,是传播文化的工具。从文章中,学生能够领略到中外博大精深的文化,会觉得意味无穷。因此,首先要选择有“味”的文本。所选文本,应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高雅的文化品位,学生从中能发现、感受生命与生活之美,获得人生启迪,实现生命的重塑,提高获取精神幸福生活的能力和素养。

读完一篇文章,要求做题,给人感觉这样的阅读太功利,在一定程度上也束缚了学生思维的角度。阅读,是一种生命的体验,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交流,读者试着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产生某种程度的共鸣。因此,应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可以读完全文,也可读几段,关键是一定要读有所得。找出一处或几处自己喜欢的字词句段,品一品,嚼一嚼,含蓄蕴藉的段落悟一悟,把品悟到的阅读体验写一写,优秀的心得佳作师生们赏一赏,精彩的语句在感悟的基础上背一背。

这样可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积极深究的习惯,促使学生主动积累吸纳。学生在对文本亲身“会心”的、“有所得”的体悟中,文化底蕴不断夯实,思辩能力得以提高,“语感”越来越敏锐。这些“积累”的“成果”激发着学生阅读中的成功感、满足感、愉悦感,而这些感觉又牵引着学生的阅读兴趣日渐浓厚。

有了阅读的意愿,良好的语感,对文章精深的理解,再辅以科学而又严格的书面表达技巧的训练,“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效率就事半功倍了。

 

三、          让“仿句训练”有意思

 

仿句,首先要使学生感受仿句、理解仿句。方法是在训练之前,先进行相当数量的分类“听记”练习。所谓“听记”,就是老师把仿句练习的参考答案读一遍(不重复),学生凭记忆记录下来。如有疑问,就相互订正(错别字),相互提醒缺漏的语句。接着读一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各类仿句的要求,语言优美、内蕴丰富的仿句,还要求“快速记忆”,背一背。有了一定数量的感性认识,再上升到理

性高度分析句式、修辞、语言风格、感情基调等如何协调一致,学生就容易理解得多了。

这样一来,每一个学生都能亲身感受、认识仿句,积累语言素材,不知不觉中还提高了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和做笔记的能力。

仿句是一个开放性题型,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新舞台。教师应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充分体验和享受创造的快乐和自豪。或用实物投影仪,现场点评仿句佳作;或录入电脑,出一辑“仿句精品坊”;或“未来诗人”(部分仿句相当于写一首小诗)作品即兴朗诵表演。如果学生的习作十分出色,不妨用它来替代参考答案。下面是以“光阴”为话题仿句,参考答案和一位学生的习作:

当太阳普照果满枝头的桃林时,当老人恋恋不舍得凝视周围的天地时,她不慌不忙地走着,叹息声不能让回头。(答)

当秋风吹落了枯黄的叶子时,当银丝爬上了父母亲的双鬓时,她无影无踪的溜走,叹息声不能使她回头。(习)

    写到这,不由想起了一个故事。大意是一位艺术家朗读一篇“文章”,声情并茂,令听众感动不已。谁料,这篇“文章”其实是一份菜单。想一想,语文复习课的“味道”不会亚于一份菜单吧?

比如思乡是古诗中常见的题材,诗人们仿佛不约而同的都有思乡情结。这因为汉民族没有宗教,当人年老的时候、失意的时候,最大的愿望便是回乡。故乡,既是曾经的生存之地,又是诗人们的精神居所,是心灵的最后归宿。从中我们可看到诗人们执着的精神追求。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多角度、多层面理解作品。

 


 

 

 

 

从文言文教学中体会“语文味”

 

 董丽丽


 

每次和学生谈到语文,谈到语文学习,尤其是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就会抱怨,我们现在又用不到古文,为什么还要不停的学习,不停的背诵呢?每次考试,我们最怕的就是文言文的阅读理解,一做就错,真不明白是什么原因?

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现在的考试经常会有文言文阅读,而学生往往惧怕这种题目。我认为,学生缺乏的就是品味。语文味不仅可以用于现代文的阅读,而且适合于文言文,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将语文味的概念用到文言文中,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品出味道,进一步了解我国深厚的古典文化。

基于此,我在教学生学古文时,首先就使学生明确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意义。

我们中学阶段所选文言文,一方面能够体现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使学生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另一方面能够体现我国古代文学的特点,使学生在总体上了解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所积累下来的文学、文化精粹。此外,鉴于“文、史、哲”不分家的基础上,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同时,更能进一步理解中华几千年的深厚历史,以及扎根于中华大地的深厚的伦理哲学所蕴含的意义。将这些内容告知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之前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便于他们更深入的学习。同时,提醒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品味,坚持用欣赏的角度去分析、理解,真正品出“语文味”。

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诵读

俗语说得好:“熟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一方法用到学习文言文中非常恰当,因为古文讲究的就是韵律,所以,读时要提示学生掌握好句读,这也需要向学生讲解一定的方法,以及关于句读的知识。不仅要学生大声诵读,而且要求学生真正读进去,真正走入文章的意境。讲解一篇文言文之前,首先就要学生大声朗读三遍,该停顿的地方要停顿,注意读出句读,并且在解决字词问题的同时疏通大意;然后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一遍,整体感知全文。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以及特殊句式等等文言常识。最后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最终达到背诵的目的。

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学生总会有一种与学习现代文不同的感觉,总觉得很难,心理上不占什么优势。针对此问题,我会采取以下两种方式引导学生诵读:第一,我可以直接利用

网络找一些影音文件,然后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中播放出来,这些一般都是古人摇头晃脑诵读文章时的精彩文件,学生都是有好奇心而且非常善于模仿的,因此采用这种方式会更为直接,让学生边看边读边摇头晃脑,这就很容易引导他们诵读了。例如:我在教《劝学》这篇古文时,就采用了这种方式,当时学生都很兴奋,纷纷模仿朗诵的人,读出来的文章很有味道,体现了语文味所提倡的诵读要有情感这一方面。

第二,教师直接作示范,或者放录音,使学生能够正确把握文言文的诵读,知道该如何停顿,如何才能读的抑扬顿挫。我每次教文言文,都是首先教会学生诵读,我们所讲的语文味提倡的就是要体现出情感,而朗诵是很重要的一环,所以我总是要求学生听录音的同时在下面小声跟读,并且手中的笔要随时动起来,将停顿的地方用竖线划出来,做好标记,自己再读时就没有多大问题了。总之在课堂上就是要手动,脑动,眼动,耳动,嘴动。做到这“五动”,诵读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了。

(二)理解

过了诵读这一关,接下来就要求学生能真正理解文章。我认为,我们要随时将“语文味”贯穿在教学过程中,所以,在讲解文言文时,教师最好少讲,而要发挥学生的特长,要学生自己动口、动脑、动手,在学生自己翻译的基础上,看学生有什么问题,然后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真正使课堂活起来,达到师生互动的目标,达到学生学懂的目的。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即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而不是以前的填鸭式教学。

我在教文言文时一直采用的是这样的方法:先引导学生阅读,然后给一定的时间引导学生自己朗读原文,并结合文章所给注释自己试着翻译,如果自己有什么问题完全可以做个记号或者和周围的同学讨论,或者直接问老师。时间一到,我会叫学生停下自己的活动,然后有问题的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每次这时候,我就发现学生非常活跃,有问题的大胆的提出来,会回答的同学更是积极举手,有时候甚至会出现激烈争论的场面,同学们一个个争得面红耳赤,真是非常投入。当然了,实在非常有争议的那就由我出面“调停”了。不过,有时候有个别思维非常活跃的同学对我的“调停”也不是很满意。我认为,这种现象是可以存在的,语文味不就是要品出味道吗?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有自己的感触,有自己的见解正是我们学习语文需要的。所以,我一直在“鼓动”我的学生,要求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要非常认真的思考问题,而且要与其他同学一起争论,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自己的体会,充分体现语文味。我从来不要求学生有多么高深的见解,只要他们言之成理即可,完全不要用什么“正确答案”来约束学生,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深入去思考,才能有惊人的见解,独特的发现。往往在上课时,尤其是文言文,我发现学生都有自己的思考,有的同学讲的非常好,真可谓“头头是道”,大家在讨论的过程中不仅能受到启发,而且能互相学习,引出许多新的观点,能够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理解文章内容,这样对学生作阅读理解也有较重要的作用。

(三)落实

学完一篇文言文,要知道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比较好的办法就是拿练习题来测试,最主要的是文言文阅读。这里,就简单谈谈我自己的想法。

在平时的教学中,课堂上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按以前的教学,我们都是将练习放到课后去做,学生积极性不是很高,练习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根据自己的观察及实践觉得,课堂上讲的东西不需要太多,完全可以利用讲完课后的十分钟时间引入一些典型例题让学生试着去做。当然这些例题都是有针对性的,是根据课堂所讲内容设置的。比如我在讲《寡人之于国也》这一课时,先将字词句都落实好了,然后有针对性的引入了一个关于实词的练习,一个一词多义现象的练习,一个关于虚词意义和用法的题,一个特殊句式的练习,一个有关词语解释的练习。我发现学生对这样的形式很欢迎,他们能够积极思考,大胆回答,而且有不同的看法也能提出来。我认为这样做充分体现了“语文味”,因为学生能把老师的“讲”,自己的“练”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

此外,在每个单元学完之后,我仍然鼓励学生反复诵读,不断揣摩,仔细体会,一定要品出“语文味”,然后,我就利用单元测试的机会,给学生一个锻炼的机会,让他们自己独立思考,利用我们平时所学知识去做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这样就会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内容及时巩固,并且提升自己的能力,也能达到“语文味”所要求的品味与感悟。

总之,我认为,“语文味”概念的提出是颇有现实意义的,给我们语文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们的语文教改提出了新的思路,对于面临尴尬境地的语文教育确实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我们这些语文教师更是从中汲取了不少的养料,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我相信,只要我们真正在每一堂课中落实了“语文味”,那么,学生将会对语文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语文教育也会走出目前的尴尬境地,人们对语文也不会再用老眼光去看,而是愈品愈有味道。


 

激发课堂情感  浅尝“语文味”

  孔佩霞

 


 

程少堂先生提出的“语文味”的理论把语文味概念的内涵界定为:“指在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又把语文味的最高形式概括为:“主要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涵养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这向我们广大语文老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激发语文课堂情感。

的确,语文和其它学科相比,似乎更强调情感。翻开中学语文教材,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中充满着对祖国、对人民、对大自然、对亲朋好友、对同志的深挚情感,字里行间洋溢着或优美淡雅或清丽委婉或崇高悲壮的美感。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不是凭借简单直白的道德说教文字承载的,而是借助于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可能仅仅传授语文知识,而必须同时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南朝梁时刘勰说过:“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文心雕龙·知音》)。教语文就是要让学生“披文以入情”,在这种情的熏陶、冲击、融汇之中,身临其境,方能“沿波讨源”,达到“其言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的境地,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果离开情感,语文课堂教学就将是一张失血的脸,显得苍白无力。因此,语文课堂必须要有情感的激荡,本人刚刚走出学堂,踏上三尺讲坛,短短的两年时间里,首先听说“语文味”感到很新鲜,在蹒跚学步的过程中,我对课堂“语文味”也作了一些初浅的尝试,发表在此,请各位老师赐教。

 

一、   吃透教材,披文入情。


   
全国著名教师于漪曾说:“我的教案是用泪水写出来的”。这说明了教师首先要在备课过程中自己先被感动,对授课内容有了发自内心的感情,讲课时才能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教师的倾情投入既不是故弄玄虚,也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源于对课文的深刻理解与深情感受。为此我们教师需要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做到深研教材,把握作者的思路脉络、细心揣摩和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激起自己的感情共鸣。没有这种情感的积聚也就不可能倾情,情不动就辞难发。纵然言于声也非出于心,不是伪饰,就是矫情。如讲《记念刘和珍君》,不深入了解鲁迅先生的人生经历、思想变化和写作背景,就难以讲好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悲愤之情,难以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深沉的意境。

 

二、 精心设计,怀情而教。


   
情感,应该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教师除自己充满激情外,还要根据所授内容的文章风格和文体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步骤,细致考虑课本中的情感因素,认真组织课堂教学,最终达到巧妙激情,使学生与作品的人、事产生共鸣,从而达到美的熏陶,美的享受。

从文体特点而言,诗歌、散文、小说、戏曲都既是语言艺术,又各自具有其本身的文体特征。因而教学中教师在紧紧抓住都是语言艺术这个共性的同时,还必须根据其文体特征来组织课堂教学。诗歌教学主要是多读,适当引导学生体会其中韵味,进入诗歌的意境;散文教学主要是注重品味其“形散神聚”的特点,再现散文的意境 ,将动人的画卷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把感情的清泉引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深情的“涵泳”、“赏析”中, 把握文脉,习得语言,领悟其蕴含的思想感情。当然,也要注意朗读;小说教学主要是立足于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了解文章结构特点,分析文章中主要人物性格、环境描写戏剧教学主要通过分析语言及矛盾冲突来概括人物形象及戏剧主题,让学生进入角色,沉浸在戏剧中角色的情感世界里。因而从课堂教学方式上讲,教师不能采用一个模式、运用同一种手段、按照一样的程序,而必须立足于文章的风格与文体的特征,引导学生品味课文文本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三、 巧设导语,创设意境。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课堂导语不仅能先声夺人,磁石般吸引住学生,而且能有效地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为新课的展开预设良好的教学气氛,开启学生的心理通道,给教学定下成功的基调。但是要设计良好的导语并非易事,正像高尔基说的:“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多时间才能找到它”。那么语文教学中怎样的导语才是优良的教学导语? 有人很形象地形容优秀的文章开头、中间、结尾应该是“凤头”、“猪肚”、“豹尾”,言下之意,是说开头应该短小精悍,神秘动人。而语文课堂的导入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
  

四、 巧妙朗读,体验情感。

 

情感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而朗读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称为美读,要“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读的过程便是了解和欣赏的过程,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有情感色彩的抑扬顿挫的语音,往往会还原出作者本身所要传达的情意,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使学生受到直接的感染。文学家苏轼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启发学生进行富有节奏和感情色彩的美读,并品味其情调,领略其精神,激扬起情怀,对于引导学生更好地进入文学的境界大有裨益。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课文的感情和韵味,或慷慨激昂,豪放悲壮;或凄楚哀婉,低沉感伤,以读带讲,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中去,感染熏陶他们,激发他们的情感,定能收到满意的效果。例如林觉民的《与妻书》一文的教学,可用沉凝,悲壮的语调有表情地朗读这首诗,把学生引入课文意境中,把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融汇在一起,师生共同沉浸在作者缅怀爱妻的情感海洋中,这样,就能收到以情动人的效果。

 

五、善用语言,唤起情感

 

为了语文课的情味,教师要善于课堂教学语言。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要富有感情色彩。对不同的内容,不同情调课文的教学,应用相应的语言给予表达。或感情奔放,或脉脉含情,或直抒胸臆,或委婉含蓄。喜怒哀乐悲恐惊都要适度、合拍。这样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产生出如闻其声、如见其貌、如历其境的艺术之感,达到“神与物游,心与理合”的那种境界,实现读者与作者情感上的和谐共振。

 

、运用多媒体,化抽象为直观。

 

情感的产生往往来自于直观的、生动的、具体的形象。多媒体教学通过声音、图像、文字、颜色、光彩、视听并举,左右脑并用,眼、口、手、耳、脑多方位调动,全身心投入,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更趋灵活、全面、立体。这样,学生能够见人见物,在兴趣盎然的情景中,学习知识,变抽象的东西为具体的东西、易懂好记,情绪为之振奋,思维也变得活跃,逐渐进入高度注意的情境之中,情感亦会油然而生。

人类的情感正如大地蕴藏的金矿一样,在后天的开发(启蒙)、提炼(培养)中变成闪闪的金子。“情”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任何没有动情的语文教学,将是枯燥乏味的,不会产生感人的艺术力量。把情感引入语文课堂,对于净化心灵,完善我们的道德情操都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优化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基本策略

 

 

 


 

教学策略是根据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指导思想、行动方针和操作方式,是教育理论联系教学实践的关节点。近几年来,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CAI)的应用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但要提高CAI效益,要把教学理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教学实践结合起来,需要讲究策略。

    一、体现出“三化”要求

   1.教学观念现代化。要使教学观念现代化、教师一要树立以人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念,一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二是培养创新教学观念,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三要确立大语文教育观念,由语文知识的微观教学升华为语文能力创造思维的培养以及人格完善的教育。

   2.教学目标多元化、语文教学目标不能只着眼于认知领域,而且要重视非智力心理因素、品德等方面的培养。这里的要求是同完成指向明确的教学目标联结在一起的,结合网络与CAI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等特点构成了紧张智力活动的条件和动力。具体说,就是注意考虑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认知水平和非智力因素,合理运用多媒体来组织表达各种教学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多媒体课件轻松愉快地学习,使学生身心获得全面发展。

    3.课堂教学个别化。班级授课制下的个别化教学只是一种理想境界。而CAI的运用使个别化教学有了物质保证。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学习内容的组织,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学习速度的调节上尽可能做到个别化,要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上尽可能做到个别化。从而真正实现个别化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二、   树立起“三种”意识

 

    1.主体参与的意识。现代教学理论非常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语文能力的发展必须通过亲身的言语实践。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增加个体独立学习的时间,扩大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参与面,提供学生情感参与、思维参与及行为参与的机会,使学生真正做到动脑、动手、动口。

    2.自主学习的意识。多媒体的图形化交互界面技术为学生创建了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发扬民主,鼓励尝试,使学生达到一种不由自主的学习状态。特别要给予学生自主选择权,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程序,自主确定学习进度,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进行适应性和发展性选择。

3.创新发展的意识。为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利用多媒体的有利条件让学生自己探究知识,引导质疑问题,鼓励标新立异,使学生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三、   把握住“四个”原则

 

    l.适时。适时就是要求多媒体的运用要选择最有利于学生掌握吸收教学要点,或使训练效果达到最佳的时机。运用多媒体的时机主要有三种:(1)抓住理解需求的时机。教师不要轻易把难点、矛盾交给CAI,应让学生充分进行思维活动,产生“愤悱”之情,进而激发其解决问题的激情和动力。(2)抓住语言文字训练时机。(3)抓住感情需求时机。注意学生的感情变化,不失时机地运用多媒体,创设一个最适宜产生情感共鸣的环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情感。

    2.适当。多媒体要用在“精彩”之处,用在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之处,用在有利于活化和内化教学内容之处。在实践中,应避免两个误区:一是完全以形象代替想象,容易造成抽象思维能力培养不足;二是过分追求声像效果,搞一些与课堂无关的动感画面和声音,容易造成学生过多无意注意,使学生无法专心于视听媒体所蕴含的教学内容。

    3.适度。适度指当用则用,不当用则尽量不用。CAI有许多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但也有弱点,千万不可滥用。要正确把握课件演示总量的度。那种用计算机屏幕代替黑板,实际上是一种新的满堂灌形式——机灌。要注意把握课件与学生、课本结合的度、有针对性地适度选择那些适合学生特点和实际水平的内容加以使用。

    4.效率。CAI其目标是解决传统教学所面临的难题,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效率包括两层意思: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是借助多媒体、CAI教得更轻松省力;从学生角度来说,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多的东西。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哗众取宠到追求表面热闹,要坚持原则,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倡实用、高效。

 

 

本文发表于《深圳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4期.


 

 

 

 

 

 

 

 

 

 

 

 

 

 

 

 

 

 

 

 

 

 

 

 

 

 

 

 

 

 

 

 

语文课堂也应注重培养动手能力

 

王 兴

        

        


 

一.  语文动手能力的意义

 

是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听和读的能力是获取信息、收集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而说和写的能力则是信息转换和信息输出的能力。写的能力,就是我们说的动手能力,属于创造能力的范畴。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人文性的教育是要通过长期熏陶渐染和积累感悟的,而工具性教育就是使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作为工具性的掌握语文,是绝对离不开动手能力的训练的。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都是离不开动手能力的培养,不会动手,或动手能力不强,是不可能具备很高的语文素养的。

实践表明,凡是语文能力强的同学,语文动手的能力都是很强的,都是很会写,写得很好的。而那些语文素养差的同学,大多是不会写的,写出来的字潦草不堪,写出来的文章,错别字连篇,前言不搭后语,不忍卒读。

走上社会那些会动手“写”的,“写”得好的人常常是能够很快抓住机遇的人。文学作品是动手“写”出来的,其他各行各业的成果的发布也必须先动手“写”出来。那么语文学科作为中学课程最基本的学科之一,无疑应该承担培养这种能力。那么语文课堂教学毫无疑问要把这种能力的培养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二.  语文课堂的动手能力

 

语文课堂动手的能力与其他学科的动手能力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它的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创造性地“写”的能力上。

语文课堂上“写”的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文字书写能力。

中国方块文字是中国文化的积淀,是音形意有机结合的整体艺术,传统的汉字书写离不开“练”,中国历史上著名书法家练字的美谈比比皆是,数不胜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练”字的工夫好像越来越显得多余,殊不知很多人的电子稿件错别字连篇,更不要说那些“网上的帖子”、“QQ语录”等快餐文化,就连那些报刊杂志的记者编辑们,也常常闹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错字笑话,我想如果他们从小在语文课堂上得到很严格的训练,也许会减少很多的错别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语文学科,在课堂上应该要求学生训练汉字书写能力。要想真正作到规范使用汉字,所有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努力做到,其中我们语文学科教学的责任肯定是最重大的。这样,自然就要落实到语文课堂。

一是文章写作能力

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写作的能力。生活中离不开写作,写作的最高形式就是文学创作。古今中外有那么多伟大的文学名著,都是文学家们动手创造出来的。

可是,经调查,现今我们的高中毕业学生能够用标准规范的格式写信的不会超过三分之一,大学毕业生真正能够写好论文的不到三分之二,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学生在正式报刊上发表文章的人不到十分之一,能够出版自己的专集或专著的人更是凤毛麟角。近日又闻“在上海1000余名作协会员中,仅有20%的人常有文章发表,10%的人常有著作出版。(朱大可《作协作家与作秀》见7月14日《深圳晚报》),我们不少的中学教师(当然包括我们中学语文教师)为了要评职称的必须的两篇论文,有的不惜降低自己的人格到处东拉西扯,东剪西拼,东抄西凑,真是“一把酸心泪,满纸荒唐言”,更有甚者某些“著名的学者”为了职称名誉地位,竟然把抄袭的“咸猪手”伸到人家国外去了;……作为语文老师,难道我们自己还不能作深刻的反思吗?我们的语文课,到底该怎样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心动就要同时行动。就要在我们自己的语文课堂里进行写作训练。仅靠传统的一个学期规定的几篇作文,星期一布置,下周星期六还没有收齐的做法,是培养不出语文素养高的学生的,文学家就更难了。

         

三.教育实际中,语文课堂动手能力培养并未很好落实

 

新的课程标准,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不少的地方正在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努力改进课堂教学,并且取得了提出的成就。但是你真的“走进”(而不是“请进”)一些语文课堂,一言堂者仍然大有人在,他们还在着力培养学生的“听”的能力,或者说他们仍然在施行“灌”的伎俩,虽然也有学生在埋头苦干奋笔疾书,他们可能还是在做那些永远也做不完的无聊的练习。真正的动手能力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很多教师受传统的思想影响太深,一时难以立即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生怕讲的太少不像上语文课,对学生不放心,不愿在语文课堂进行动手能力的训练。一是学校部分领导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管理评价的标准,一时还转不过弯来,老师们除了规定的练习课和作文课以外,不敢在语文课堂进行动手能力的训练。一是宣传力度不够,许多同学和家长由于习惯于老师讲得多而实的思路,不太理解新的教育理念,如果觉得一堂课下来,老师讲得少,而自己练的多,是不是老师不负责,因而不能在课堂里开展动手能力的训练。

 

 

四.加强语文课堂动手能力培养的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经常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方法有三:激趣、鼓励和反复实践。

首先,要激发学生动手的兴趣。老师自己要常“动手”——动手练字,动手写文章。树立好的榜样。

当今社会,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广泛运用,再提倡练字似乎不合时宜,但是作为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如果能够写一手好字,那种传承文化的作用和意义,将是任何多媒体技术无法代替的,老师在黑板上最原始的一笔一划,永远是学生顶礼膜拜的图腾。学生一定试图做得与老师一样,甚至超过老师。如果语文老师还经常带头写下水作文与学生交流,特别是老师的文章还能经常在各种报刊上发表并与学生共享,老师的威信自然会成倍提高,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会更加高大。“爱其师方能信其道”,这样再鼓励学生勤于动手并乐于动手,势必会事半功倍。

其次,要鼓励学生动手。教师要与同学们讲清楚,好的课堂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标准,而不是以老师讲得好坏为依据,老师讲得再好不能转化成学生的能力,也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学生在课堂里得到锻炼,得到最大的提高,才是最好的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要求和鼓励全体学生动手。一旦有些许的进步,要及时鼓励,让学生有成就感,并且要把全体同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样同学们才能乐意配合,积极进行动手能力训练。

 

第三,动手能力的训练要坚持反复实践。

 

课堂教学,就是要“教”和“学”,“教”就是“训”,就是“导”,就是“示范”,“学”就是“练”,就是要实践;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语文老师需要才华横溢,无论是学富五车还是才高八斗,都不足为过,甚至是需要的,但在语文课堂里老师是千万不能经常卖弄自己的学问的。就像体育教练,主要是为运动员讲解动作要领和技巧,也可以偶尔做一点示范动作,但是绝对不能从头到尾自己在那里瞎忙乎,而要让运动员去反复的训练。而我们的许多语文老师恰好违背了这一条。

传统的语文老师总是感到自己上课非常辛苦,而又劳而无功。因为他们一直在那里讲得唇噍口燥,死去活来,而学生并没有神魂颠倒,反而昏昏欲睡,效率很低。批改作文更是细致周到,一字一句地修,一标一点地改,自己是老眼昏花,腰酸背痛腿抽筋,而学生拿到自己的作文本后看都不看一眼,就把它藏之抽屉,束之高阁。

我们的做法是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动手的习惯,改进作文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动手的习惯。在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标出文章的主题句或优美的句子,写出文章的思路线索,对文章的精彩之处进行点评,模仿精彩的语段,压缩较长的语段,扩展语句……这些一定要学生在课堂里通过自主思考、同学讨论共同完成。

传统的作文教学集中进行“讲解——练习——讲评”的模式,常常搞得师生烦不胜烦,现在我们可以分散进行作文训练,穿插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可以在开头,可以在结尾,也可以在中间,只要穿插得好,形式可以多样花。可以仿句训练修辞,可以列提纲训练结构,可以描写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可以叙述一个简短的故事,可以训练各类文体的开头或结尾,可以改写优美的诗句……时间控制在五分钟左右,一定要动手写,要及时总结评价,往往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依照“有钱能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要求初一学生仿句训练,五分钟后,不少学生写出了闪光的句子,如:“有钱能买到书籍,但买不到知识”,“有钱能买到武器,但买不到和平”,“有钱能买到房子,但买不到家庭”,“有钱能买到婚姻,但买不到爱情”,“有钱能买到钻石,但买不到高贵”,“有钱能买到玩具,但买不到快乐”……在学生说出自己写的句子后,教师只要稍加点拨评价鼓励和表扬,整个一堂课的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比老师喋喋不休地讲解修辞的作用和效果不知要强多少倍。

纯作文的课堂也可以改进,先让学生自主,把班级的学生每五人分成一个作文兴趣小组,选出负责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活动。两个小时的作文课,先让同学自己动手独立完成作文初稿,然后各小组成员交换作文互相批改,提出修改意见,课后再按同学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作文,交上来的作文要求有同学的评语和修改意见,老师批改作文时既规范学生的作文思路又指导学生的打评语的方法,选出优秀的作文附带同学精彩的评语推荐到校报、校园文学刊物或其他各级刊物发表。这样,通过长期反复实践,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很快得到提高。

总之,真正好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有“味”的、讲解精到、训练效率高的课堂,动起来了,活起来了,才能乐起来。

 

本文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8期


 

 

 

 

 

 

 

 

 

 

 

 

 

 

 

激励主体写作动力的有效

  马恩来


 

在作文教学中,作为写作主体的学生,长期以来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未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更有甚者,将作文当作“苦差事”,东拼西凑,马虎了事,逐渐形成害怕作文,讨厌作文,躲避作文的心态。如何充分尊重并重视学生这个特殊的写作主体,激励主体写作动力,促进其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同仁们长期探究的课题。笔者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性工作。

一、注重课外练笔,鼓励放胆为文

传统的课堂作文除了传授作文技巧为主旨的技巧作文训练,更多的是“考什么就练什么”的应试作文训练,不注重生活与积累,脱离学生实际,加之诸多的条条框框,束缚了写作主体的个体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抑制了他们的自动力和积极性。长此以往,不但作文水平难以提高,学生的思想个性和思维灵性也将被压抑扼杀。为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减少课堂作文数量,淡化课堂作文功能,取而代之的是随笔性的课外练笔。每周二至三篇,不拘题材、体裁,不限篇幅,任学生自由成章、放胆为文。尽管有的基础较差的学生开初尚存对作文本能的畏惧,但经过一段训练和适应后,兴趣日浓,少有拖欠现象,基础较好的学生经常超额完成。阅读此类文章,全然没有批改课堂作文那样疲倦乏味,有的是亢奋和惊喜,翻开一本本精致的练笔册,时时感到汩汩清泉在流淌,感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跳动。看看这些文题:《飞越世纪》、《论贪官之“功能”》、《旅途中的暖流》、《网上惊魂》、《平安队,站直啰别趴下》、《酒吧见闻》、《“狗眼”看同学》(系列)、《我看徐志摩》、《写给自己的信》、《失望的台湾“大选”》、《思考的力量》、《铭记海伦》、《十分钟的精采》、《当今电视之我见》、《抚摸阳光》、《我看“韩寒现象”》、《“9·11”后美国走向》……我们从中不能不惊讶地感到学生涉猎之广泛、视野之开阔、触觉之敏锐。其实,他们只是“开广其胸襟,发抒其志气”(南宋·谢枋语),用稚嫩的文字叙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不矫情,不做作,直言其事,直抒胸臆,真切而坦率地表达出对自我、对周遭、对社会、对人   生的认识和感悟。

作文是一种内心积蓄的倾吐,是一种情感的自由抒发,而随笔式的课外练笔,正好提供了一个倾吐抒发的载体,写作主体的能动性得以有效而充分的发挥。

二、及时精当点评,肯定创造成果

   放胆为文,并非意味着信马由缰,放任不收,但“收”,不是收束思想,收束个性,而是通过定期检查,点评其思想,了解其心理,检阅其语言,鼓励鞭策中给予正确指导。评卷时,我非常注重下的评语,力戒空话套话。如系列文《“狗眼”看同学》的评语:“诙谐幽默,‘狗眼’看人并不低,只是稍稍走眼。” 《昨夜美梦》的小作者做了一个暴富后与影星张柏芝举行盛大婚礼的美梦。给的评语是:“美丽、谎诞、可怕——可怕少年富贵梦。” 当然,在学生思想心理困惑而需求助时,我又不厌其烦地疏导教育。一个学生脾气暴躁,动辄打人,打后又非常后悔。我洋洋洒洒千余言,运用心理学原理引导其学会自控。此篇评语以《别让情绪的火花燃烧自己》为题与学生的练笔一并发表在《深圳青少年报》。                                                                                                                                                                                                                                   

    及时精当的点评,既符合作文教学放收结合的原则,纠正写作训练中出现的偏差,强调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的重要性。同时又能沟通心灵,掌握其思想动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自省,培养健康的个性品格,达到“一石三鸟”的目的。

    写作是主体的富有个性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肯定其创造成果是进一步激发写作动力的重要手段。“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叶圣陶语),习作的发表即是对其成果的充分肯定。因此,我在激励学生个体的发表欲上下功夫。首先,鼓励学生向报刊踊跃投稿,并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作文竞赛。近年,先后有十余篇习作在《语文报》、《深圳青少年报》、《福田教育》等报公开发表,有近十人在福田区中学生国庆征文、环保小论文征文、新概念作文竞赛、深圳市“读书月”现场作文比赛等活动中获奖。习作的发表或获奖,无论对作者本人还是对班级其他同学无疑是莫大的鼓舞。同时,自办练笔选报,为班上更多学生提供发表园地。具体做法是:每次评阅中挑选出十余篇有特色的文章,按一定比例缩小复印,剪贴排版,然后速印成八开小报。两周出版一次,一次两至四张,发行到每个学生。小报具有容量大、出产快、发表面广、原汁原味等特点,深受学生欢迎。他们读自己和同学的文章,既可互相学习交流,又能在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时,激发出更大的写作动力。

        三、开发阅读资源,广泛吸纳积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间接生活的积累,只有广泛阅读,不断地积累生活素材和语言素材,才能写出思想深刻,文采斐然的高品质作文,才能使写作主体永葆高昂的写作激情。鉴于现行语文教材的政治性和工具性的选文标准,不仅难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同时造成阅读资源匮乏的状况,笔者大胆删除相当数量的不适时宜的课文,努力开发阅读新资源,重点将“两报”带进课堂。《语文报》以大语文教育为立足点,具有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情操陶冶等功能。我们从高一入学开始订阅,人手一份。为了达到最佳阅读效果,每周利用一节语文课进行导读,使学生在法定时间内放开心情,放开眼界阅读,学生对喜爱的文章,或讨论,或赏析,或朗读,或背诵,获得了教材中难以寻觅的知识信息和文化信息。

   《梅林剪报》是笔者从现今十余种报刊中选出的精品佳作剪贴而成,两周一期,八开单面复印,共五千来字。虽版面有限,容量不大,但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有讴歌改革成就,反映特区风貌的新闻特写;有针砭时弊,抑浊扬清的杂文随笔;有述说人生漫旅,抒发心灵世界的诗歌散文;有追踪文化热点,阐释文化现象的文艺评论;有循循善诱,劝勉积极人生的书信札记……在选文中,我们隆重推出了名家系列——《冰心专版》、《钱锺书专版》和《余秋雨专版》,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世纪老人左边是爱,右边是同情的文学人生,使学生认识20世纪最有智慧的头脑,同时使学生了解中国当代文化独特风景——余秋雨现象。贾平凹的《访兰》,冯骥才的《珍珠鸟》,刘亚洲的《给儿子的一封信》,冯炜的《论超脱》等都是重点推介的精品。

   《梅林剪报》已出20期,累计十余万字,它与《语文报》相辅相成,同时出现在课堂上,弥补了教材内容的先天不足,成为学生们爱不释手的阅读新资源。不仅如此,我们还在寒暑假开辟了长篇文学名著阅读系列,同时又推荐其他有品位的读物,如杰克·埃非尔和马克·汉杰编著的《心灵鸡汤》,考门夫人的《荒漠甘泉》,刘再复的《读沧海》等著作。

   通过广泛的阅读,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思想,加深了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积累大量的生活素材和语言素材,进一步激励了主体的写作动力,促进了写作素质和水平的提高。学生在广阔的读写天地里,逐渐领悟到作文的真谛。有个学生在练笔中写道:“作文是什么?以前老师告诉我;作文就是‘开门见山,开宗明义’,作文就是‘首先’、‘其次’、‘第三’,结尾要有‘号召力’。这是作文吗?进了高中,老师告诉我:作文就是生活,‘你的生活很重要,正确认识你的生活更重要’。生活是什么?是蓝的天,绿的地?是儿童的纯真,少年的痴狂?是青春的激情,暮年的悠然?是失败的痛苦,成功的喜悦?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和感动,我要写,我要自由的写,摆脱那些公式似的束缚,远离那些没有思想的随心所欲,用我的眼睛去观察,用我的思想去分析,用我的心去写!”

让学生用“心”去写,让学生自由快乐去写,我们眼前定会展现出一片亮丽的晴空。

(本文摘要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10期)

 


 

 

 

 

 


 

 

阅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教育的意义不在于灌满一桶水,而在于点燃一把火。

——题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纷纷倡导“主动探究”,“学会学习”。目前我国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从而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阅读能力在语文各种能力培养中占据首要位置。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是目前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办法谈谈一点感想,以就教于方家。

 

-、阐明意义,激励学生自主探究阅读

 

要教会学生自主性探究阅读,首先要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大多是五步程式化,即作者背景简介—范读—分段及归纳段意—分析思想内容并归纳主题—总结写作特点。往往是老师在大讲自己的阅读体会,设计一些自己原来无法理解后来“豁然开朗”的问题来为难学生,等学生回答不上时,老师就自我陶醉地把它讲得神魂颠倒,学生听得死去活来。久而久之,就习惯于老师提问题学生被动的回答问题,下课以后根本不知道老师讲了些什么问题。而如今实施自主探究式阅读,就是要学生在阅读课文中自己深入探究发现疑问,解疑释疑。这一变化,是让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功学习,让学生成为阅读中的主体。这样对学生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革命,要革命就不能不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所以上自主探究阅读起始课时,就有必要向学生宣传学习探究阅读的意义,最好是在一个阶段的起始(比如初一或高一开学的第一节课)。让学生懂得“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道理,懂得了道理,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培养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才能投入其中,仔细观察,深入思考;才能调动各种智力因素进行积极思维;才能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而自主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学会自主探究阅读,对于拓展思维,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并且鼓励学生大胆地对课文内容质疑,要求全体学生(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胆子较小的学生)心动同时行动。

 

二、把握角度,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阅读

   

我们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初次在课堂里进行自主阅读,往往会很不习惯,或提出一些没有多大思考价值的问题,要提高学生提出的问题的价值,可以先教会学生从整体把握文章的思路线索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了解文章写什么,为什么而写,怎么写,然后根据文体特点,把握好角度进行探究,可以从词语的运用、句子的含义、段落的安排、中心意思的表达、表现手法的选用等方面进行设问质疑。引导学生对动词、形容词表修饰、限制、补充说明的词语、似是前后矛盾的词语,表情达意的关键性词语,从“表达了怎样的意思”,“表达效果怎样”等角度发问。不同的文体各有不同的侧重。记叙性文章侧重于词语的感情色彩和生动性。说明性文章侧重于词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议论性文章侧重于词语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把探究的触角伸到具体语言环境中去,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对句子的探究,通常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篇章、段落、层次的中心句。比如记叙性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句子,描写环境气氛的句子,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性句子,结构上相互照应的关系句,集中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议论抒情、文中的警策句等句子,或从表达了什么意义,或从是怎样表达的,或从表达效果怎样,或从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等方面发问质疑。

    对段、篇的探究,通常可以引导学生就文章的立意,谋篇布局,材料选用,详略安排,先后次序,表现手法的选用,段落作用等角度提出问题。散文中那些看似与中心无关的文字,小说中那些不是主人公的小人物往往也有探究质疑的价值。

 

三、循序渐进,指导学生自主探究阅读

 

学生从被动学习到“学会探究”需要一个过程,根据教学观察和实践经验,其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敢于探究阶段。帮助学生达到敢于提出疑问,这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阅读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就学生而言是个突破;学生提出的疑问仅是一些简单肤浅的问题,教师可以完全不要管它,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写在黑板上,或者用实物投影仪投放出来,让同学们大家自己讨论合作探究解决。开始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多而乱”,教师也可全然不顾。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对学生充满信心,扶持他们,让他们在实践中看到自己的力量。使“外因”转化为“内因”,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积极性统一起来。慢慢的再让学生“渴望”提出一些能够引起大家思考的问题。

模仿探究阶段。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模仿,无论是生活习惯;人际交往,还是说话写字,语言表达。可以说,没有模仿就没有学习可言。在这个阶段里,教师的主导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可以根据典型的课文或文段举例提出问题,并阐述提出问题的依据和方法,然后指导学生按照教师提出问题的方法来提出问题,主要从提出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上模仿,至于提问的深度和广度,暂时不必计较。

自主探究阶段。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初步懂得提出问题的角度,探究问题的方法后,就可以进行有疑而问的训练。培养学生于无疑处生疑,一般可以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三看一查多问,发现疑问。三看就是,看课文、看注释、看课文后面的训练题;一查就是查词典与有关的工具书;多问就是,问自己阅读时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哪些地方有疑问,有什么疑问。教师指导学生深入到篇章之中,在整体把握课文思路线索和感情基调的基础上,从词语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的含义和感情色彩方面思考,把文章前前后后、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思考。在这个阶段学生开始有意识地思考问题,试图提出一些有思考价值的疑问。

   

四、析疑激疑,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是读懂课文,学生把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完毕,就万事万事大吉。而我们今天的新的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如何把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自然到社会,从小到大终身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工作。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要在析疑的基础上进一步激疑。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发现疑问提出疑问后,点拨学生分析疑问解决疑难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教师在课堂上要担任“辅导员”的角色,进行整体的把握,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提出的疑问,应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解决,不越俎代庖,能作些具体分析,帮助学生释疑。在学生析疑的过程中,教师力求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朝不同的方向思考,用开阔的思路分析疑问,然后由学生自己互相评价,教师不要急于做出评判,有些问题,可以不求统一答案,甚至不作评判,留下一些空白让学生独立思考。在析疑中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实现信息交流,互补思维漏洞,使课堂真正的动起来,活起来,乐起来,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认识水平能得到一定的发展和提高。并且在解析了课堂的小问题以后,要把学生的兴趣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尤其要让学生带着更感兴趣的问题离开课堂离开课本,通过各种途径去收集信息,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性学习。只有把学生的眼光引向课外那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将阅读跟学生既有、现有、将有的“生活”相联系,相沟通。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就能更加积极主动去阅读,吸收新知识、新信息,就能自由地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这就为阅读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真正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比如我们在学习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记念》后,就有同学把“左联”五烈士的生平与作品阅读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从网上查找了不少的资料,并写出了自己的读后感。

 

附:主要参考文献:

1.《教学的革命》梅里美  哈明 [美]

2.《教学行为指导》 Deborah.L.Bainer   Kim K.Metcalf[美]

3.《新课程标准(解读)》

4.《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管窥》 毛承延   程红兵

5.《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主要途径:个性化阅读》成巧云

6.《语文教育行为论》田瑞云

7.《阅读教学的对话理念与实施策略》 李容


 

 

 

 

 

 

 

 

 


 

 

 

 

 

 

 

 

 

 

 

 

 

 

 

 

 

 

 

 

 

 

 

 

 

 

 

 

 

 

教材动态转化的重要环节

           马恩来

 

摘 要:对教材使用和处理,不仅要用全新的理念和思维去对教材文本进行探幽发微,还要加强对教材的整体观照,并制订出符合教师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全学期的整体教学计划,构建清晰有序的教材教学系统和导学系统,使教师和学生明确“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怎么学”。这种从宏观角度整体把握和使用处理教材过程,是使教材由静态向动态转化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整体性  宏观层面  课程教学计划表

 


 

语文教材编成出版,其“产品”是静止的,一旦投入使用,使之成为教学实践中师生共同使用的读物,它便处于运动状态。静态的教材它所应发挥的功能暂时还处于“潜伏”期,换言之,这些功能还只是一种“潜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功能,必须要让教材从静态转化为动态。在这转化过程中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和处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新大纲和课程标准的颁发与实施,以及各种版本教材的“粉墨登场”,语文教育掀起了新一轮的课改高潮。根据课程标准和新大纲精神的要求,不少学校打破一元化的教材教学的传统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多本兼用或一本为主兼及其它的多元的教材体系。这就给语文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课题:在对教材使用和处理中,不仅要用全新的理念和思维去对教材文本进行探幽发微,还要从宏观的角度,加强对教材整体的观照。如教材编写的教学思想,教材的总体构思,教材的结构类型和编制依据,教材的完整的教学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各单元教学要求、讲授要点和训练项目等等。并由此制订出符合教师特点和学生实际的整体教学计划,构建清晰有序的教材教学系统。这种从宏观角度整体把握和使用处理教材过程,是教材由静态向动态转化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在新大纲精神指导下,我们进行了“开辟阅读资源,增加课堂容量,拓展读写空间”的教学改革实验。在教材使用中,除了人教版《语文》和《语文读本》外,还使用王尚文等主编的《新语文读本》。两套完全不同体系的教材同时走进课堂,这就更需要我们从宏观的层面对教材进行整体把握和部署。因此,我们在学期初,各年级备课组以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基准,对教材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审慎的选择,经过整合,确定了一个基本的教学目标体系和总体教学思路。然后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制订出全学期的较为详尽的教学计划,并将其中的课程安排以表格形式编印,发放给全体师生。(课程计划例表附文后)

该课程教学安排计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整体性:立足于全局观念,将本是同一体系的《语文》与《语文读本》更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读本的作用和功能;同时又从自成体系的《新语文读本》中尽可能挖掘出与前者的内在联系,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而又清晰的教材教学系统。

②有序性:以人教版教科书的阅读和写作(口语表达)编排思路为主线,贯串百余篇课文,并以教学周次为序,按照专题组织单元教学。每个单元有教学的主要目标;每一个单元,每一篇课文和每一个知识点都有课时分配计划。阅读课文以教科书为教学重点,两个读本的课文为拓展阅读,因而有主次、轻重之分。

③丰富性和灵活性:扩大了教学容量,百余篇阅读教学篇目是原阅读教学内容的两至三倍。除了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外,还规定了背诵课文和熟读课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浏览课文;写作教学分为片段作文和整篇作文,课堂作文和课外练笔;作文有命题作文,有材料作文,有话题作文,还有自由作文。

在整个教学活动的系统规划中,这种从宏观层面制定的计划安排,不仅可以避免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盲目和无序,更是为教师课堂教学整体思路的确定和具体施教方法的选择提供背景依据。有了这个计划,教师可以从整体出发,进一步明确单元教学内容和目标,深入、充分感知和钻研教材,合理而灵活处理教材,成为驾御教材的高手;有了这个计划,教师可以掌握教学的主动权,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个性和业务特长,更加彰显教材的“潜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的教,目的是为了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从这个意义上看,该课程计划不仅是“利教”,更在于“便学”。事实上,一开始我们的着眼点就是学生。在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背景下,我们一直在努力探讨引导学生学习的有效而具体的方法和策略。在探讨过程中,我们重温了著名教育家赞可夫的实验教学五原则,其中一条原则是“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所谓“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具体内容有两条:一是理解“学什么”,二是理解“怎样学”,从而增强学习的目标意识和学习的自觉性。我们制定并向学生公布较为详尽的学期课程教学计划,就是试图构建一个清晰有序的导学系统,使学生在学习每篇课文时都能理解“这一篇”在教学全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及与其他相关课文的联系,在前进的每一步中都能理解自己已经走过了哪些地方,正在走的是什么地方,将要走的是哪些地方,因而大大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效率,保证了学生“自主试”学习的实现。

 当然,这样按计划处理使用教材,并非是教材动态化的终结,也并非限制教师对新的教学资源的的开发利用,更不是不顾学生的兴趣而限制阅读空间,影响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它只是对已有教学资源进行宏观部署和制约,在微观上仍可获得充分的自由,而这种自由又不流于散漫无序。有专家认为“教材要成为制约语文教学过程的动态系统”,“语文教材规范了教师教什么,怎样教,学生学什么,怎样学,让教师凭着语文教材对语文教学进行宏观调空和微观操作,引导学生学好语文,提高素质。”(李寰英语)我们的课程教学计划安排,就是要实现语文教材对教学制约和规范的功能。在教学实践中,只要落实到位,操作得当,必能有效地促进教材由静态向动态的转化,教材的“潜能”,一定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附:       高二第一学期语文课程教学计划安排表

                

写作

   (口语表达)

《语  文》

(第三册)

《语文读本》

(第三册)

《新语文读本》(第3卷)

 

 

 

 

 

1至2

第一单元(共9课时)

目标:欣赏不同特点和风格的诗歌,培养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初步理解意象的意义;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

沁园春 长沙(2)

中国现代诗四首(2)

中国当代诗四首(2)

外国诗四首(1)

单元练习(2)

1中国现代诗选读

2中国当代诗选读

3外国诗选读.

5中国现代诗歌.

6中国当代诗歌.

(共2课时)

美学的散步

宗白华 美学的散步

林庚 说诗

说“木叶”

唱不尽的爱情

聂鲁达 你的微笑

勃郎宁 爱我,请只是为那爱的意念

叶芝 当你老了

(共2课时)

第一单元 议论要有理有据

课堂作文 1.片段:从四则材料中任选两则 (教本 126页)

2.整篇:命题作文 不少600字的议论文。参考文题①中学生出国留学利弊谈②谈男女生交往③人类会自己毁灭地球吗 

课外练笔  写议论性日记   尝试写诗

 

 

 

 

 

 

3至5

第二单元(共12课时)

目标:初步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风格的诗歌在内容和表达形式上的异同;了解并掌握赋、比、兴、象征、暗示等艺术手法;熟读、背诵、领悟

诗经三首(3)

离骚(节选)(2)

孔雀东南飞(3)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2)

单元练习(2)

7《诗经》三首

伐檀

硕鼠

木瓜

8屈原诗两首

涉江

国殇

9汉乐府民歌两首

10读《三海经》

11 中国古诗

(共3课时)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举偶

(一)   大鹏

(二)   蟋蟀

(三)  

(四)  

(五)   斜阳、残阳、夕阳

 (共2课时)

第二单元 议论要有条有理 

课堂作文

1.片段: 《话说时文之弊》等三题(教本 135页)

2.整篇:材料作文 中学生该不该看武侠小说  中学生要不要读名著(教本 136页)

  课外练笔:编写议论提纲   写杂感

 

 

 

 

 

6至9

 

 

 

第三单元(共10课时)

目标:培养初步鉴赏唐宋诗词的能力;了解诗词不同风格流派的特点;养成反复吟诵,潜心吟咏的习惯

梦游天姥吟留别(2)

琵琶行(并序)(2)

近体诗八首(2)

词七首(2)

单元练习(2)

 

12古体诗选读二首

13近体诗选读四首

14唐诗

15唐、五代词选读二首

16宋词选读四首

17唐宋词

18词的欣赏

(共3课时)

 

殉道者之歌

安徒生 光荣的荆棘路

萧潇 行动的爱者

茨威格 列夫·托尔斯泰最后的日子

哲学与诗

尼采 查拉图思特拉如是说

克尔凯戈尔 语丝

(共2课时)

第三单元作点辨证分析

课堂作文

1.片段:《说“方圆”》等片段练习(教本 146页)

2.整篇:命题  ①说平凡②评新型的师生关系

材料: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多角度作文:近墨者黑

知足常乐 多多益善

课外练笔    针对热门话题写一两篇短文

 

 

 

 

 

 

 

 

11至13

第四单元(共8课时)

目标:整体把握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品味散文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故都的秋(2)

我的空中楼阁(1)

(2)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1)

单元练习(2)

20威尼斯   朱自清

22冰心散文两篇

27清塘荷韵 季羡林

28初访福建 汪曾祺

31雨的四季 刘湛秋

35桐花时节 李国文

37我寄情思与明月

郭保林

39在海边   斯妤

42沙田山居 余光中

45故乡的榕树  黄河

47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节选)海伦·凯勒

50中国现当代散文欣

   刘锡庆

(共2课时)

“人与自然”的再思考

 严春友 大自然的智慧

莽萍 观鸟

托马斯 自然的人

 (共1课时)

第 四 单 元  札记

课堂作文

1.片段作文:(教本 151页)

2.整篇作文: ①治学札记 就教材中某一问题的新发现和认知写一篇考证性短文

②读书札记 从课外任选一本书写一篇札记

课外练笔

 ①从学过的课文中任选一篇议论文写一篇内容提要,200字左右

②从课外读物中任选一本,一边读一边用简短文字记下自己的体会                                                                                                                                                                                                                                                                                                                                                                                                                                                                                                                                                                                                                                                               

 

 

 

 

 

 

14至15

第五单元(共7课时)

目标:感受课文中丰厚的中外文化;鉴赏说理散文中所表现的情和理,品味含义丰富的语言

灯下漫笔(2)

巴尔扎克葬词(1)

散文诗两篇(1)

记忆

门槛

短文两篇(1)

《鲁迅诗稿》选

我为何而生

单元练习(2)

52鲁迅序文两篇

55乡村与城市 钱穆

58哀哉肉体 颜元叔

59读沧海  刘再复

60长的一解 王蒙

61历史的回声 王大海

64人生寓言 周国平

67富有的是精神  谢冕

69认真的人 萧春雷

73外国名家随笔三则

74巴尔扎克之死

雨果

75婴儿 马克吐温

(共2课时)

小说语言的实验

余华 十八岁出门远行(并点评)

陈村 一天

林斤澜 溪鳗

王平 宜兴壶

从小说看民族性

库普林 冈布利努斯

 (共2课时)

 

 

第 五 单 元 随笔

课堂作文

1.片段作文: 随手记一件事,有情味,能发人深思  300字左右

2.整篇作文:

   用自己熟悉的题材写一篇随笔,题目自拟,800字左右

课外练笔

     学习用短章随手记录点滴的感想、体会和见闻

 

 

 

 

 

16至19

第六单元(共8课时)

目标:了解唐、宋、明三代散文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风格;熟读成诵,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抑扬顿挫、快慢节奏和各种语气

陈情表(2)

祭十二郎文(2)

愚溪诗序(1)

赤壁赋(1)

单元练习(2)

80登楼赋  王粲

81与陈伯之书 丘迟

82后赤壁赋 苏轼

83指南录后序

文天祥

84张岱散文两篇

85怎样分析古代散文

86中国古代散文

(共4课时)

民与君

《孟子》二则

李华 吊古战场文

方苞 狱中杂记

 文言标点练习

余怀 中山公子

袁枚 陈清恪公吹气退鬼

 (共3课时)

        

第 六 单 元

讨论和辩论

(要求详见教本)

自由写作实践

  ①评析同学的作文

②给自选作文集作序

 

 

 

 

(说明:《语文》中的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由教材指定基本不变;《语文读本》和《新语文读本》为拓展阅读,指定篇目由教师指导课堂阅读,以赏析诵读为主,其余篇目由学生课外略读或浏览。)本文发表于《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0期

 

 

 

 

 

 

 

 

 

 

 

 

选好阅读教学的突破口

 

秦建新

 


 

在阅读教学中,大家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当我们找到并打开了阅读教学的突破口时,教学起来就像庖丁解牛一样得心应手,反之则如老牛拉破车一样举步维艰。但是,突破口在哪里?怎样才能打开呢?在此,以新编高中语文第一册的部分课文为例子,我们来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阅读教学的突破口在文题。

1、点击文题,长驱直入。

许多文题本身就是这篇课文的主旨。借助对文题的理解,直接地开展阅读教学,可以达到势如破竹的功效。比如《拿来主义》这篇课文,文题本身就是课文的中心论点,我们可以直接向学生发问:什么是“拿来主义”?要“拿来”什么?为什么要“拿来”?怎样“拿来”?有了这些问题做导引,一切也就迎刃而解了。

2、反说文题,迂回包抄。

有些课文是借题发挥来引发主题的。我们不必纠缠文题本身,相反,从文题所“发挥”的一面去开展阅读教学,会有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如《内蒙访古》一文,课文的主题就没有停留在对内蒙古迹的介绍上,那么,哪些内容不是纯粹介绍内蒙古迹的?为什么要写这些?如此切入,比直接讲述内蒙古迹再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应该要好得多。

3、扩充文题,整体感知。

像《荷塘月色》这样的文题,主要表达的是这篇课文所描写的对象。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扩充人物、事件和主旨等内容的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去整体感知课文。如果学生在初学之时就能明确课文写的是: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踱步,驱散“颇不宁静”的烦闷,那么,学生对课文景物描写的理解也就有了深厚的基础。

4、压缩文题,抓住要点。

有的课文题目可能比较长,像《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就是一个例子。如果从文题的角度来寻找阅读教学的突破口,我们就可以把它压缩一下,抓住中心词“讲话”二字来开展教学,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讲话?跟哪些人讲话?讲了哪些主要问题?有哪些作为“讲话”文体的特点?这样,教学的口子变小了,教学的重点也就更加明确了。

二、阅读教学的突破口在正文。

1、扩展正文,促进理解。

《世间最美的坟墓》所写到的托尔斯泰墓其实非常简单,为什么就是世间最美的坟墓呢?原来它美在内涵,在于托尔斯泰那伟大的人格。可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文中没有这方面的介绍,而学生对此又知之甚少。这就给教学带来了困难。此时,我们如果扩展正文,把托尔斯泰人格魅力的介绍作为教学的突破口来抓,这就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了。

2、剪辑正文,提取精要。

“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师撤离”是《烛之武退秦师》的四个情节,其中“说退秦师”是课文的重点。试设想,如果我们直接选取这个精要部分先讲,使学生一开始就被烛之武那超人的胆识和雄辩的智慧所吸引,是否会对学生在进一步学习课文的积极性方面有着必然的积极影响呢?

3、抓住线索,顺藤摸瓜。

正文有着鲜明的写作线索那是最好不过的了。《琐忆》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很好的例子。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这条线索,指导学生明确哪些琐事是写“横眉冷对千夫指”,哪些琐事是写“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样开展教学,学生就能迅速有效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4、把握写法,明确主旨。

《冬天之美》全篇采用了对比的写法,将城市的冬天和乡村的冬天进行了比较,突出体现了法国乡村的冬天之美。这种写法也可以作为我们开展阅读教学的突破口。教学之初,我们不妨来个课内对比阅读,让学生明确丑在哪里,美在何处。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准确地理解课文的主旨。

此外,阅读教学的突破口还可以从课文的背景、练习等方面来考虑。像《记念刘和珍君》这样的课文,没有“三一八”惨案的背景资料的辅助,学生是很难理解鲁迅先生那愤怒控诉、沉痛悼念和谆谆告诫的话语的。对《勾践灭吴》这篇课文,我们则可以来个以练带讲,借助练习一对“卧薪尝胆”的诠释,借助练习三对课文内容理解的提问,逐步引导学生去开展阅读。

当然,抓住并打开阅读教学突破口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就是同一篇课文也许会有着多种多样的突破方式和方法。我们在这里所谈的这些只是冰山一角罢了。不过,在这些点点滴滴的积累中,我们认识到,只要我们把握大纲,熟悉教材,注意因材施教,因文施教,再结合教师的个人特点来探求,阅读教学的突破口还是易抓易打的。

 

(本文发表在《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10期)

 

 


 

 

 

 

 

 

 

 

 

 

 

 

 

 

 

 

 

 

 

 

 

 

 

 

 

 

 

 

 

 

 

 

不写则已,写则真情

——兼说深圳中考只考作文

 

赵 盟


 

 

深圳中考只考作文,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原因有这么三点:首先,要写一篇好的作文,需要扎实的文字和文学功底,包括谴词造句、情节构思、课外阅读等等,这些都可以在作文中体现,不一定非要把字词句单独成题来考;其次,考作文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特别是现在的话题作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每个学生都可以将自己心中所思所想写出来,体现了他们思想的多样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再次,能够影响改变学生长期以来的语文学习方式,将死记硬背一些枯燥知识的时间取出来,留给学生去阅读大量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在阅读中获取方方面面的知识。当然,这一尝试应该建立在学生评价机制相应改变的基础上。

那么,如果出现所谓“一文定终身”的方式,怎样写好每一篇作文自然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我觉得,要想写好一篇作文,关键就在于要全身心投入,写出真情实感。由于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影响,我们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搀杂了许多违心的、不是真正自己所想的东西,缺乏真情,目的只是追求一个比较好的作文成绩。

真情实感,似乎又是老生常谈,但做起来的确很难。因为“真”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实话实说、一字不差地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那是流水帐,不是文学作品;过分的文学虚构又显得很假,失去了一些本真的东西。文学上的“真”是在事实的基础上加以文学性的修饰和虚构,既不远离实际,又不拘泥实际;既尊重生活,又艺术化生活。

我想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有一次,我看到《深圳商报》进行“依依惜别的深情”为主题的征文,就据此要求学生写一篇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别离情景。可是,最终的结果却不是很理想,有的学生写初中毕业时,和朋友话别,一直谈了很晚很晚还舍不得离开;有的学生写几个朋友分别时,哭喊着不愿意离去;有的学生写几年前和一个朋友分别时,彼此送了很多礼物,至今他还放在自己床头等等。有些文章还算通顺流畅,但我觉得大家都在平铺直叙,没有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也缺乏一种新意。我讲评时说,固然长久话别、痛哭不已可以体现依依之情,但我觉得真正的别离,真正有情有感,是不需要多少语言的。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白居易“此时无声胜有声”,鲁迅“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那是一种无言的真情,一种熔铸了自己思想的真情。

我自己于是也写了一篇范例作文,后来刊发在2003年7月18日的《深圳商报》上:

无言的别离

顾城在一首《赠别》诗里说:“不要祝福/不要再见/那些都象表演/最好是沉默/隐藏总不算欺骗”,这几句诗写得很好,因为它生动地演绎了别离时的心情。

大学毕业离校时,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是7月2日,我们在同一个宿舍生活了四年的七个兄弟,心情都不是很好。大家无法忘记一起走过的日子,曾经一起登上华山绝顶,一览日出云海;曾经一起畅游乾陵,留影无字碑前;曾经深更半夜,在楼道中刻苦备考……这些都是大家心灵中永不褪色的回忆。而如今,就要和这一切诀别了,心中的不舍之情可想而知。但是,大家没有哭泣,没有呐喊,没有慨叹,甚至可以说没有怎么说话,舍长只是让我们用饭盒从学校的食堂中打来几样菜,他出去买了一扎啤酒,大家就围在宿舍的桌子旁,喝起酒来。酒一杯杯地喝着,大家依然没有过多的话说。我们都是学中文的,我想,大家可能都在体味白居易笔下那“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或者是表达王维笔下那“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感人友情。

七个人一共喝了12瓶啤酒,就连平时不怎么喝酒的人都至少喝了两杯。当喝得差不多的时候,舍长只是很伤感地说了一句:“那些客套话就别说了,我只希望我们七个人各自保重,好好工作,一定要混个人样出来!”说完,我们碰了一下杯,喝光了最后的一杯酒,从头到尾,我们的别离是无言的,因为我们认为,这个时候大讲特讲的人,其实是不伤心的。

后来,七个人分别去上海、北京、西安、郑州、贵阳、诸暨、深圳等城市工作,虽然身各一方,但那次无言的别离却成了彼此永恒的记忆。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痛哭流涕,没有多余的话语,有的只是一种无言的默契,一种无形的真情,一种心灵上的交流”,这是当年一位舍友看到文章后的评价。我想,我这篇文章能够在当时1500多篇征文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我是用一片真情去写作的。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表白了自己永远纯洁无瑕的心,我想,我们在写作时,也应该用一片冰洁的真情去演绎自己的思想。白居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的慨叹;刘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豪情,冰心“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读得出来”的提醒,无不体现了真情在写作中的作用,今天的我们是否也应该以前人的教诲为契机,呼唤真情,实践真情,用一颗纯真冰洁的心灵去写作,去谱写人生的华丽乐章。

 

本文摘要发表于《写作导报》

 


 

 

 

 

 

 

 

 

 

 

 

 

 

 

 

 

 

 

 

 

 

 

 

 

 

 

 

 

 

语文教学中的点点滴滴

 

董丽丽

 

 

[内容提要]:直面当前的教改,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做法,基于此,我也想把自己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总结一下,因为这些点点滴滴都是最实际的,是我在教改过程中自己真正走过的路,也是最为珍贵的实践经验。在此,我想将这些所思所想整理一下,或许对其他语文教师的教学能有有一点“铺路石”的作用。

[关键词]:热情    激情    切入点    手法

   授之以渔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面临着许多的问题,许多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此,我只想从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谈谈我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一)饱含热情,满怀激情

我从第一天走上工作岗位起,就深深地意识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尤其需要的是热情,是激情,不仅要对学生热情,更要对自己所从事的语文教学有极大的热情。

当你走上讲台,你已经不是普通的“人”了,而是一位光荣的,负载着历史重任的非同一般的“教师”!你只有将一切不愉快全部忘却,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满怀激情,饱含热情,你才能够真正达到一种境界——“无我”的境界,甚而至于“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然而也正是这种境界,感染、带动了学生,整个课堂沉浸在一种鲜活的氛围中,仿佛师生正在一起与作者交流、一起享受其中的愉悦、一起徜徉精神的殿堂。

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老教师,大凡听过他课的老师,都会这样说一句:“这老师真是有激情!”仅从这一句简单的话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这位老教师的教学风格,那就是满怀激情,用这种激情感染学生,令学生激动不已。

所以说,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有这种意识,给学生多一分关爱,多一点热情,为自己的课堂再增加点激情,那么,我们的课堂将会别开生面,充满着勃勃生机,而不会出现死气沉沉的局面。

当然,这里所说的热情和激情,并不是说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模式,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情感色彩。就拿现在的新教材来讲,其指导思想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①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必须体现出自身的特色,必须很有激情,使学生受到极大的感染,这样才能培养语感。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不论是讲什么类型的文章,不管是诗歌也罢,小说也罢,散文、戏剧也罢,甚至是文言文也罢,自己要首先沉浸于其中,深刻理解文章内涵,理解作者的感情,准确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在讲课时才能淋漓尽致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将文章的感情发挥到极致。

在我刚刚工作的时候,曾经听过一位老教师的课。当时,他讲的是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上课,这位老师就为学生示范朗读了这首古诗,他那饱含激情的朗诵真是堪称一绝,学生的热情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争相起来朗读,自觉的走入了文章,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直到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都还沉浸在老师带领大家走进的学习境界中,为李白那种豪放那种追求自由的精神所激动……

而我则陷入了沉思,正是这堂示范课,带给我不少启发。我觉得,身为语文教师,本身就是值得自豪的,学生可以从我们这里了解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学积淀,我们的使命是多么的崇高。《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语文教师的职责不单单是教会学生识字,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深入体验生活和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如何达到这一目标,我认为语文教师要把自己放入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在三尺讲台上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完全放开胸怀,满怀激情的投入其中,这种情绪自然会带动学生,激发他们学语文的兴趣,为他们打开文学、文化、乃至生活的大门。

(二)结合学生实际,注重切入点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高中语文课程的改革,凡是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都知道其中的艰难,但这是当前的一种必然趋势,“新世纪的高中语文课程面临着新的要求,要在课程内容和结构中,及时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在追求高中教育共同价值的同时,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要使全体高中学生都获得必须具有的语文素养,同时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②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注重切入点,引导学生从所学课文中把握重点,真正领略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有一次,我们在探讨课文《智取生辰纲》时,我们一起的一位老师就谈到了这里所说的切入点,她说:“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智取生辰纲》,而事实上直到文章最后才提到了‘取’,前面大部分的篇幅都是在谈杨志等人的押送过程,这样看似矛盾,却恰到好处的体现出作者的思想,这不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切入点吗?”大家听了都觉得有道理。

正是从这件事中,我发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热情,要有表演天赋,更要有缜密的逻辑思维,要能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他们平时上课的表现,每学一篇课文都要多考虑考虑学生会想些什么,如何以生动吸引人的导入语来带领学生走入神圣的殿堂,又如何由导入语切入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还要多想想学生真正从课堂中要学到什么东西,我们在设置一堂课的时候有没有学生的活动,学生的思考,能不能达到我们备课时的预期效果。

指导我们青年教师教学的老教师经常跟我说,我们要根据实际来教学,只要在课堂上学生能学到一点知识,或者是一种方法,那就已经达到目标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很注意这一点,总要设置好的导语来吸引学生,并且找准一个切入点,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把握一到两点知识。也就达到我的预期目标了。

(三)运用多种手法教学

如今的时代,已经是网络信息占主导地位了,这从我们现在的教学手段中就可以了解到。我们学校是一所市一级学校,全校每个班级都装上了先进的多媒体,每个老师都配有电脑,全校已基本进入了电教化时期。

当然,我在这里所说的多种教学手法,不仅是指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而是说教无定法,你采用何种方法上课,完全要根据实际,采用多种方法,常变常新嘛!

我的师傅(指导教师,下同)是一位从教十多年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他常说教无定法,就看你怎么去调动学生,怎么将这堂课讲的生动清晰,收到好的效果。他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采取一些很特别的方法,但他的课上的非常精彩,学生们都很喜欢听他的课,我很佩服他会有如此多的想法,如此多的方法。

当我们学习第三册时,我师傅根据教材编排的实际内容很好的设置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就拿当时的诗歌教学来讲,他一开始讲诗歌时就要求学生自己下去之后写诗歌,不管是古体诗也罢,格律诗也罢,现代诗也罢,只要是自己用心观察生活写出来的,他都认真的品读,认真的修改,并且抽出时间给学生讲诗歌的写法技巧等等。这是动手的一面。

此外,他在引导学生学习婉约派词的时候,专门找来一些改编成歌曲的词的录音带放给学生听,他自己也是利用课余时间边听边学,学会了就教给学生来唱。在学豪放派词的时候,他又想出怪招,让学生套用现有的曲子自己将苏轼等人的词唱出来。每次上课时他总要利用课前三分钟要求学生唱,这样一方面能带动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所学诗词都印象深刻,无需再下功夫去背诵。这则是动口的一面。

当我们学习小说专题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浓厚,除了课堂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对人物、情节的条理之外,我们还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找来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电影电视片断,让学生在鲜活的画面中对人物了解更加深入,对小说的理解也能进一步加深。事实证明,这也是较好的一种办法。

另外,学生的能动性是很强的,如果有机会,每个学生都能上台展示自己的才能。因此,在学完一个小说单元后,我要求学生自己组合,从四篇文章中任选一个片断,写一个短剧本,然后在五分钟之内表演出来。一个星期后,我从学生精彩的表演中又得到了一个不小的启示:

那就是,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充分的信任,充分的活动空间,他们会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向所有人证实他们的能力。

(四)授之以“渔”

古训曰:“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我们的语文教学都是要从实际出发,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现在对学生更强调的是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先做一个示范,然后请学生自己展开讨论根据教师所提供的方法试着去分析问题,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这里提供一个范例。

我们的一位老教师在讲《林黛玉进贾府》时采用的就是此种教学方法。她首先给学生介绍了几种读书法以及点评的内容和形式。然后以林黛玉为例,分析了人物形象。由此又引出了几种欣赏文学作品的角度。接着请学生分组讨论、点评,并请几个小组派代表将自己组的点评结果通过投影展示出来,并作一简单评点。之后请大家一起来分析小结人物形象。最后又给大家展示名家点评以及教师点评,并作总结。

这堂课给我印象非常深刻,我觉得这样上课对学生来讲是很有好处的,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都被局限在教师讲而学生被动听,这样一种模式里。学生始终是被框起来的,他们的能动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原有的活力激情被悄无身息的埋没掉了。而现在的教改却能够改变这种局面,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让他们在其中自由发挥,激发他们的活力。这是其一。其二,这样上课,学生有大量的活动时间,在这一时间段内,每个学生都有时间空间去思考问题,再加上每个学生看问题的视角不同,他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发现,这样来分析问题岂不是更加全面?其三,这样的课堂,改变了过去的单一模式,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老师与学生一起活动,学生不仅能主动思考,而且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解决问题,真正达到教改的目的。

综上所述,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丰富多彩的,是充满活力的,是非常有潜力可挖的,它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更是值得每个中国人骄傲的财富。身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感到自豪。我深知自己的路才刚刚开始,因此,今后无论多么艰难,我都将义无反顾的继续我的事业,我要继续向我身边以及所有优秀的教师学习,从他们那里吸取更多养分;同时,我还要不断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的探索、探究,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和教研。

注释:①见《语文》教材(人教版)

      ②《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初稿


 

 

 

 

莫奏前朝曲 “自翻”扬柳枝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王 燕

 

   


 

这已经是一个有人小心翼翼步入的禁区,是一方末被开垦的处地,是一片尚待填补的空白。就因为是禁区,是处女地,是空白,所以当这个刚开启一条缝的时候,便得到了有关人士的普遍关注——

    创造性能不能教?

    这是美国的美术教师达琳在一九九四年访华时遇到的一个最尴尬的问题。不少中国老师请教她是怎样教学生创造性的,并再三要求她上示范课。要回答怎样教,得先回答能不能教,可无论她怎么解释“创造性是不能教的”,中国老师还是不知所云。

    笔者认为:“创”指打破常规,“造”是在此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包括方法、理论、产品、事物等。因此,创造性或创造力是指打破常规去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的特性或能力。这种能力只能培养,不能教。

    要具有创造力,首先要具有一定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才能成为创造型人才。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上起着重要作用。

    那么如何认识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假如一个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能够自觉地、独立地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他所采用的思维方法和所得的答案或结论虽未能超越前人或成人,但相对于一般学生的思路和结果来说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那么,我们便可以认为这个学生的思维是创造性的。在中学阶段,我们所说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正是这种相对意义上的创造性思维或思维的创造性品质。

创造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呢?下边从几个方面分别谈一谈。

 

一、培养“自我”观念,重视个性发展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人都是有两重性的:即独立的自我和角色中的我。如果我们仔细比较英语和汉语,我们不难发现西方文化特别推崇独立的自我“ I”,而不太重视角色的我“me”。因为“I”在任何部位都必须大写,“me”只有在句首时才有大写的资格。再看汉语,几乎所有人称都与“人”有关,惟独第一人称例外:“他”“人也”,“你”“人尔”,“她”“女人也”,即使表复数的“们”也直接与“人”有关。然而根据考证,第一人称“我”,其象形字是一樽刑具,与人本身没直接关系,只是有间接关系,是惩罚人的工具。中国文化把“我”看作

“自私”,即为万恶之源,扼杀人本身的“自我”,推崇角色的“我”,鼓励“角色行为”,抑制“独立行为”。

    这种传统的只重角色教育而忽略对人本身教育的结果,必然是重共性轻个性,重义务轻权利,重服从轻自主,重外在纪律轻内在能动。由于个性受压抑,没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就不敢“为天下先”,就只会做那些别人做过的事。没有个性就没有独特性,没有独特性又怎能有另辟蹬径的创造性?

    那么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个性呢?首先要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发扬教学民主,创设轻松与和谐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他们发问,争辩,发表独到的见解。如我在讲《白杨礼赞》时,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后,就引导他们要从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的角度去认识事物,分析问题,让他们口头作文,不准重复前人的观点,也不准重复作者的观点。这对初中生是个新课题,唯其新,才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最后启发他们:对正确的事物,要善于摆脱固有认识的束缚,寻找新的认识角度,往往可以得到前所未有的新认识,这就是创造性思维。接下来让他们从白杨树的短处入手,口头作文,然后指出这种方法叫逆向思维。还可以利用线性思维,立体思维等去分析文章。如莫泊桑到底有没有认识到路瓦栽夫人悲剧的实质?《药》的主人公到底是谁?“狂人悲剧”的商榷,现实中的“别里科夫”应该是什么样子?在这样的启发下,好多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莫泊桑不知道路瓦栽夫人悲剧的真正原因吗?赵武灵王的长城并非最古,《孔乙己》中一道不严密的习题,《木兰诗》注释①让人费解等等。这些思维方式还在他们的作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时间一长,学生便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问题,不囿于前人的说法,这样大大发展了他们的个性,培养了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二、抓好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的培养

 

    发散——辐合思维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类思维是我们教学中要培养的重点。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引导学生吃透问题,把握问题的前提下,关键是要学生能够打破思维的定势,改变单一的思维方式,运用联想、想象、猜想、推想等尽量地拓展思路,从问题的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进行或顺向、或逆向、或横向的灵活而敏捷的思考,从而获得众多的方案或假设。就拿《薛潭学呕》这个材料来说,学生通过思考有如下多个立意:①从秦青角度说,身教重于言教;②从薛潭的角度说,成就事业必须持之以恒;③从薛潭“求反”的事实,联想到不少人知错能改;④从秦青能正确对待薛潭的自满,联想到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⑤从薛潭为什么辞归,联想到秦青未必是良师;⑤从薛潭“终不言归”,可以反向思维到要广投名师、博采众长。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又如对“胡服骑射”这个材料,学生通过多角度立意得出:①改革是被动挨打逼出来的;②改革可使国势大盛;③改革要战胜保守势力的对抗;④既要向朋友学习,也要敢于向敌人学习;⑤要承认先进制度也有落后之处,落后制度也有先进之处;③赵武灵王没有全盘胡化,只是学习敌方优点,等等。类似的材料还有很多,我们教师要善于利用。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发散思维是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发散思维是思维定势的突破,教学中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有效方法。但我们绝不可在充分重视发散思维的同时,把辐合思维打入冷宫。实际上辐合思维是发散思维的基础。“求同”和“求异”本来就是思维过程中互相促进、彼此沟通、互为前提、相互转化的辩证统一。“生活就像跳高,每征服一厘米的新高度都要付出巨大劳动”和“生活不像跳高,每个高度都给你三次从容试跳的机会”,不都有文章可作吗?发散思维的创造性离不开辐合思维,只有通过辐合思维才能对各种立意进行分析、比较,最终选择出自己认为最佳的立意,从而获得创造性结果。

 

 三、抓好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的培养

 

    直觉思维是对于突然出现在面前的新事物或新问题及其关系的一种迅速识别和直接的判断,认识问题的直接性、快速性是它的最大特点。灵感思维则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使原先想要解决的问题突然得到领悟,灵感出现的突发性和偶然性是它的最大特点。正因为直觉和灵感不需要分析、推理而使问题迅速得到领悟和解决,所以它在创造、发明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的培养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尽量给学生创造产生直觉和灵感的条件。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多为学生创设一些特定的问题情境,要学生对问题能够作出直接的理解和领悟,像设置悬念要学生作出各种猜想和推理。如《药》对夏瑜仅有几笔描写,我抓住那几句话,要学生展开想象讲述“夏瑜的故事”;《药》的结尾有些疑团,我依照自己的释疑之法,设题对学生质疑,启发他们的思维。《项链》的结尾留有想象的余地,通过点拨,可让学生补写出主人公的反映。

    2.要重视学生平时知识经验的积累。知觉和灵感的产生必须有丰富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由课内带课外,大到名家名篇,小到名言警句,鼓励学生一定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和前后知识的勾连,使其具有丰富的知识基础,为他们日后直觉和灵感的创造构建广阔的知识背景。

    3启发学生多思善想、质疑、研讨和争辩。

    直觉和灵感,乍看起来是发生在瞬息的事,实际上它来自于平时对问题的勤奋思索。比如灵感,它总是要在人们对某一问题经过一段苦思冥想或争辩之后,思维接近于临界点,才有可能在某种因素的诱发之下,使问题顿然领悟而得到解决。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质疑,每篇课文讲完后留给学生四五分钟时间,一个单元上完后,可以上一节“研讨争辩”课,让学生由疑而研,由研而辩。如《秋色赋》一课,学生通过质疑辩论,最后认为文中“老汉”和“春风”方面的内容,是作者在“三面红旗”的政治框架束缚下生硬的添枝,有损于文章的恬静美。多思、多疑、多辩,是灵感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要教学生善于思考,由思考而质疑,由质疑而争辩,要让学生养成这些好习惯。

 

四、课堂结构立体化,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发挥创造性的环境。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总是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的,因而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发挥创造性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既向教师反馈,又与同窗交流,最大限度地增加所交流的信息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生生相师、能者为师、教学相长的课堂教学局面。

    我在《阿房宫赋》的教学中,既注重教材内容,又不拘于此,而是选了几个知识点让大家在讨论中进行纵横延伸的放射性思维。如在分析亡秦之因时,让大家联系《过秦论》的观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认识杜牧“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这一观点所表现的不凡见地:任何统治阶级的衰亡都是从自身腐败开始的,均为自亡,并非他亡。这个观点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又如在讲到互文互现手法时,让学生联想学过的例子,大家一下子举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秦时明月汉时关”,“主人下马客在船”等句子;随后要求学生把“妃嫔媵嫱……为秦宫人”这一句群改写成对偶句,大家思考讨论后写出:“皇孙焉顾失家痛,身世沉舟犹抚弦”,“宫妃岂知亡国恨,江山易主犹唱歌”等句子。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创造性复述、质疑互答、即席演讲、口头作文、作文互改等训练。由于采用了这种立体化的课堂结构,使每一个个体都成为一个火球,辐射这个体系中的其他个体,共同汇聚了创造性思维之光。

人是教育的核心和精髓,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让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来辛勤地耕耘这片待开发的处女地,让千万个孩子都能获得创造能力,这样,我国才能拥有更多、更好的启动快而后劲足的科技后备人才,我们才能在21世纪的诺贝尔领奖台上看到来自中国的获奖者。

注:本文发表于2001年《语文教学与研究》第10期

 


 

 

 

 

 

 

 

 

 

 

突破平庸,写出个性

——高考作文指导教学设计

 

马恩来

 


 

【教学目标】

1、树立创新意识,体验个性追求;

2、总结作文得失,探寻提升方法。

【教学设想】

从分析深圳市高考一模作文样卷入手,指出其平庸之处,同时结合去年高考作文典型的平庸现象,归纳出种种平庸,然后以高考作文发展等级要求为目标,以满分卷为范例,寻求突破方向和提升方法。

【教学重点】

1、  透视种种平庸;

2、  突破平庸,写出个性。

【教学思路】

点击平庸——审视平庸——突破平庸

【教时安排】

一教时(60分钟)

【教学步骤】

一、              导言: 深圳市高考一模 ,写了一篇以“欲望”为话题的作文。这是一道既有很强现实性,又富于人文精神,同时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文题。同学们应该有许多话可写,无论是感性的体验,理性的认识,还是现实生活的冲突,内心世界的自省,都可任同学们挥写。但阅卷的结果,上了发展等级的佳作不多,平庸之作、“大路货”比比皆是。当然,只要不跑题,又能达到“三基本”(基本明白、基本完整、基本通顺),42分、45分乃至50分都有可能获得。问题在于:大家普遍这么写,你又怎能在选拔性考试中脱颖而出呢?基于这种考虑,我们设计了这堂作文课,与同学们共同探讨:高考作文,如何在发展等级上拿分,换而言之,就是如何突破平庸,写出个性。

 

二、评述样卷,点击平庸

 

1、学生点评42分卷:《“天使”与“魔鬼”》

平庸——缺乏典型、内容说教。

2、  学生点评45分卷:《让纯洁的欲望常在人间》

平庸——结构模式化、材料堆砌且陈旧。

3、  学生点评50分卷:《与欲望同行》

较平庸卷有一定特色,但也有平庸处:内容略显空泛,语言欠简洁。

三、“平庸”面面观(审视平庸)

在学生点评基础上,教师同时结合去年高考作文进行审视。

1、“考八股”(考场作文固定基本模式):提出论点——论证论点(正面论据反面论据)

——结论口号。(如《让纯洁的欲望常在人间》)

2、空话套话:官样文章,说教语言,千腔一调,面目可憎。(如《“天使”与“魔鬼”》)

3、平面运思:文章内容,只在一个“平面”展开,看不出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运思踪迹。(如去年高考,不少作文的思路:诚信不能抛弃——例①古人如何讲诚信——例②今人如何讲诚信——例③同学之间如何讲诚信——可见诚信不能丢)

4、堆砌材料(不等于材料丰富):同一性质材料不厌其烦地列举。(如《让》)

5、“低幼化”:如去年高考作文,有些故事编得象小学生写的,如小时侯拿了别人一只苹果,打碎了一只花瓶;售货员多找了钱退还人家;爸爸妈妈常常用“狼来了”的故事教育他等等,这些东西不是不能写,而是很难写出深刻内涵。一味小题大做,显得器识狭小。

…… ……

四、突破平庸,写出个性

 

1、展示并简析高考作文发展等级要求(标准)

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丰富:①材料丰富;②形象丰满;③意境深远。

有文采:①词语生动,句式灵活;②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③文句有意蕴。

有创新:①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②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③有个性特征

2、根据发展等级要求,探寻提升途径方法(个性化)

首先让学生就上述三篇文章如何修改提升进行讨论,再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归纳。

① 大胆创新,打破固有模式(范例满分卷《稀释欲望》,简析精彩开头,一破那种司空见惯、一览无余的“开门见山”的开头)

② 张扬个性,表现真我。袒露真实的心灵世界,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尽情挥洒情感,品味生活,力戒空话大话套话。

     材料典型,一以当十。材料丰富不等于材料堆砌。(《稀》文与《让》文用例的高下,区分出平庸与不俗)

     努力揭示事物的原因,探究事物发展趋势和结果,这样可以治疗“平面”运思的毛病。

     关注社会,关注改革,感受时代气息,把握时代脉搏;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重大事件,了解科技发展最新成果;探究社会和生活中的热点和焦点——作文中注入鲜活,告别陈旧老化。

     丰厚阅读积累,熟读、悟透、用活名著名篇。(《释》文以全新的视觉来解读《复活》)

     锤炼思想,优化语言,议论散文化、诗化。(《释》文语言精辟凝练,结束段犹如诗化的箴言)

     辩证思考,追求新的发现。“低幼化”完全可以避免。

 …… ……

4、  提高个性化作文的感性认识,师生齐读满分卷《稀释欲望》。

 

    强调创新意识

 

在前面内容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提升的途径和方法(扩展到议论文之外的文体)。

切入发展等级的创新要求。

“创新”在某种意义上,不妨视为发展等级乃至整个作文的归结点和终极要求,因为看问题深刻也好,形象丰富也好,文采飞扬也好,从本质上看都是“新”。

“个性化”,正是创新的具体表现。因此,突破平庸,写出个性,就是创新。创新,应该从立意、选材、构思、和语言四个方面下工夫。

 

六、个性化(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文体意识:文体不限,并非不要文体。将各种文体杂糅在一起,成为“大杂烩”;议论、抒情、说明、描写平均使用笔力,“三不像”。

     思想倾向:提倡批判精神,但一味反传统,反常规不是创新;过于离谱,不切实际的想象和毫无价值的推理,歪曲事物本质的看法和错误的观点不能算创新。应把自己积极、光明、向上的一面表现出来。

      要有思想基础和语言储备:文章的深刻来源于思想的深刻;文采斐然,生动形象应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创新也要量力而行。

七、结束语

哲人曾说:“艺术家的使命在于能够找出两件最不相关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在于能从平凡的事物的对比中引出令人惊奇的效果……他诅咒美景而为厄运欢呼;他赞美缺点并为罪行辩护。”这是不是也适用于同学们突破平庸写出个性化作文呢?

 

图示如下:

 

 


 

                          观念有突破(求异求新)

               立意新     多角度思考(多元辩证)

大胆写“我”(求诚求个性)


最后更新[2005-6-7]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