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策略是根据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指导思想、行动方针和操作方式,是教育理论联系教学实践的关节点。近几年来,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CAI)的应用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但要提高CAI效益,要把教学理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教学实践结合起来,需要讲究策略。
一、体现出“三化”要求
1.教学观念现代化。要使教学观念现代化、教师一要树立以人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念,一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二是培养创新教学观念,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三要确立大语文教育观念,由语文知识的微观教学升华为语文能力创造思维的培养以及人格完善的教育。
2.教学目标多元化、语文教学目标不能只着眼于认知领域,而且要重视非智力心理因素、品德等方面的培养。这里的要求是同完成指向明确的教学目标联结在一起的,结合网络与CAI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等特点构成了紧张智力活动的条件和动力。具体说,就是注意考虑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认知水平和非智力因素,合理运用多媒体来组织表达各种教学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多媒体课件轻松愉快地学习,使学生身心获得全面发展。
3.课堂教学个别化。班级授课制下的个别化教学只是一种理想境界。而CAI的运用使个别化教学有了物质保证。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学习内容的组织,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学习速度的调节上尽可能做到个别化,要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上尽可能做到个别化。从而真正实现个别化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一、 树立起“三种”意识
1.主体参与的意识。现代教学理论非常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语文能力的发展必须通过亲身的言语实践。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增加个体独立学习的时间,扩大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参与面,提供学生情感参与、思维参与及行为参与的机会,使学生真正做到动脑、动手、动口。
2.自主学习的意识。多媒体的图形化交互界面技术为学生创建了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发扬民主,鼓励尝试,使学生达到一种不由自主的学习状态。特别要给予学生自主选择权,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程序,自主确定学习进度,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进行适应性和发展性选择。
3.创新发展的意识。为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利用多媒体的有利条件让学生自己探究知识,引导质疑问题,鼓励标新立异,使学生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二、 把握住“四个”原则
l.适时。适时就是要求多媒体的运用要选择最有利于学生掌握吸收教学要点,或使训练效果达到最佳的时机。运用多媒体的时机主要有三种:(1)抓住理解需求的时机。教师不要轻易把难点、矛盾交给CAI,应让学生充分进行思维活动,产生“愤悱”之情,进而激发其解决问题的激情和动力。(2)抓住语言文字训练时机。(3)抓住感情需求时机。注意学生的感情变化,不失时机地运用多媒体,创设一个最适宜产生情感共鸣的环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情感。
2.适当。多媒体要用在“精彩”之处,用在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之处,用在有利于活化和内化教学内容之处。在实践中,应避免两个误区:一是完全以形象代替想象,容易造成抽象思维能力培养不足;二是过分追求声像效果,搞一些与课堂无关的动感画面和声音,容易造成学生过多无意注意,使学生无法专心于视听媒体所蕴含的教学内容。
3.适度。适度指当用则用,不当用则尽量不用。CAI有许多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但也有弱点,千万不可滥用。要正确把握课件演示总量的度。那种用计算机屏幕代替黑板,实际上是一种新的满堂灌形式——机灌。要注意把握课件与学生、课本结合的度、有针对性地适度选择那些适合学生特点和实际水平的内容加以使用。
4.效率。CAI其目标是解决传统教学所面临的难题,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效率包括两层意思: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是借助多媒体、CAI教得更轻松省力;从学生角度来说,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多的东西。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哗众取宠到追求表面热闹,要坚持原则,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倡实用、高效。
本文发表于《深圳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