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课题纵横
文章标题: 《邹林:程少堂《咏雪》解读》
出处:清境无限编辑      阅读次数:2442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邹林:程少堂《咏雪》解读

让灵魂自由的飞——程少堂《咏雪》解读

深圳市翠园中学    邹林(《荷花淀》课实录整理者)

  
 我没有去听程少堂老师的《咏雪》一课,前段时间听说实录登出来了,看了一下,我什么都不敢说——我没通读《世说新语》,家里倒是有,但缺乏毅力去读。经常在眼前晃的是蔡志忠漫画《世说新语》,儿子买的,我偶尔一翻,只有些只言片语的印象。
   
近几个月,我读完了《世说新语》,还读了一些相关的文章,才知道魏晋时代生活着这么一群卓尔不群的名士,“他们生在名门足以养尊处优,却不以此为意,整日陷于忧世愤俗不能自拔;他们贵为皇亲国戚,仕途通达无碍,却不知珍惜转而钟情于思想自由,个性张扬;他们身居高位,甚至位及人臣,却不安分,喜欢探究些不合统治当局口味的义理玄谈;他们明知自己的行为前程险恶,却不愿屈从苟且,义无反顾地走自己的路。(徐斌《魏晋玄学新论》)
    
程少堂老师把自己的课题定为千古文人世说梦,也许就想通过一节课告诉我们曾经在中国的土地上有人是如此地独立自尊、率真任性、超凡脱俗、才情并茂地生活着,世人所看重的所谓功名事业、节操学问全让位于精神的追求,个性、才情、气质、风貌才是最让人羡慕的,追求精神自由,人格独立,在学而优则仕的沉重的正统济世情怀下真是千古一梦啊!遗憾的是,这种情怀不断地被误读。我们从讨论中对于幽默的无谓的争辩,包括支持者一味的袒护,都觉得人们相互的理解太难了。
   
就我个人看来,以一篇文章为例,让人走进一本书,走进一个时代,走进一种精神状态,是极为可贵的探索,当然对整体学生而言,不见得会多么有效,但是,哪怕只是点燃了星星之火,这个火种就有燃烧的可能——因为一些老师都不能进入状态,比如我。
    
当然,在教材处理的一些细节上,我还不理解。如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明明是句很有诗情画意的比喻,也表现了她的才情,絮柳才是源于此吧?不分析这才女的性格却转而由分析谢安的性格,似乎重点不明,学生也难答道点子上。
    
另外,在扩展部分的选文上,考虑还不够细致。如写谢道韫的:王凝之谢夫人既往王氏,大薄凝之一则应是谢道韫对丈夫才情不如家中其他人的抱怨,表明当时人对才情气质的重视和向往,同时还可引用《世说新语贤媛》中的另一则济尼评价谢道韫的: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之风说明谢道韫才华出众,气度风采不凡。还有,对《世说新语贤媛》中的赵母嫁女好尚不可为,其况恶乎的点评如果是点出它反映了一种既生活得幸福、自由又符合道德规范的中庸的人格追求,是一种生活态度,岂不是把世说梦解得更明了?
   
其实,我更喜欢嵇康,风采卓越: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特立独行:岩岩若孤松之独立,以悲怆的心态隐而傲世,他的人生选择充满诗情和幻想,一曲《广陵散》,从容赴死,傲然谢世。那种浪漫和激情,是不是千古文人一梦?
    
让灵魂自由地飞!这就是我的解读。


邹玲
2005
1115








最后更新[2005-11-16]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