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课题纵横
文章标题: 《选好阅读教学的突破口》
出处:语文味课题组    作者:秦建新   阅读次数:2313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选好阅读教学的突破口

选好阅读教学的突破口

 

秦建新

 


在阅读教学中,大家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当我们找到并打开了阅读教学的突破口时,教学起来就像庖丁解牛一样得心应手,反之则如老牛拉破车一样举步维艰。但是,突破口在哪里?怎样才能打开呢?在此,以新编高中语文第一册的部分课文为例子,我们来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阅读教学的突破口在文题。

1、点击文题,长驱直入。

许多文题本身就是这篇课文的主旨。借助对文题的理解,直接地开展阅读教学,可以达到势如破竹的功效。比如《拿来主义》这篇课文,文题本身就是课文的中心论点,我们可以直接向学生发问:什么是“拿来主义”?要“拿来”什么?为什么要“拿来”?怎样“拿来”?有了这些问题做导引,一切也就迎刃而解了。

2、反说文题,迂回包抄。

有些课文是借题发挥来引发主题的。我们不必纠缠文题本身,相反,从文题所“发挥”的一面去开展阅读教学,会有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如《内蒙访古》一文,课文的主题就没有停留在对内蒙古迹的介绍上,那么,哪些内容不是纯粹介绍内蒙古迹的?为什么要写这些?如此切入,比直接讲述内蒙古迹再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应该要好得多。

3、扩充文题,整体感知。

像《荷塘月色》这样的文题,主要表达的是这篇课文所描写的对象。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扩充人物、事件和主旨等内容的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去整体感知课文。如果学生在初学之时就能明确课文写的是: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踱步,驱散“颇不宁静”的烦闷,那么,学生对课文景物描写的理解也就有了深厚的基础。

4、压缩文题,抓住要点。

有的课文题目可能比较长,像《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就是一个例子。如果从文题的角度来寻找阅读教学的突破口,我们就可以把它压缩一下,抓住中心词“讲话”二字来开展教学,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讲话?跟哪些人讲话?讲了哪些主要问题?有哪些作为“讲话”文体的特点?这样,教学的口子变小了,教学的重点也就更加明确了。

二、阅读教学的突破口在正文。

1、扩展正文,促进理解。

《世间最美的坟墓》所写到的托尔斯泰墓其实非常简单,为什么就是世间最美的坟墓呢?原来它美在内涵,在于托尔斯泰那伟大的人格。可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文中没有这方面的介绍,而学生对此又知之甚少。这就给教学带来了困难。此时,我们如果扩展正文,把托尔斯泰人格魅力的介绍作为教学的突破口来抓,这就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了。

2、剪辑正文,提取精要。

“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师撤离”是《烛之武退秦师》的四个情节,其中“说退秦师”是课文的重点。试设想,如果我们直接选取这个精要部分先讲,使学生一开始就被烛之武那超人的胆识和雄辩的智慧所吸引,是否会对学生在进一步学习课文的积极性方面有着必然的积极影响呢?

3、抓住线索,顺藤摸瓜。

正文有着鲜明的写作线索那是最好不过的了。《琐忆》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很好的例子。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这条线索,指导学生明确哪些琐事是写“横眉冷对千夫指”,哪些琐事是写“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样开展教学,学生就能迅速有效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4、把握写法,明确主旨。

《冬天之美》全篇采用了对比的写法,将城市的冬天和乡村的冬天进行了比较,突出体现了法国乡村的冬天之美。这种写法也可以作为我们开展阅读教学的突破口。教学之初,我们不妨来个课内对比阅读,让学生明确丑在哪里,美在何处。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准确地理解课文的主旨。

此外,阅读教学的突破口还可以从课文的背景、练习等方面来考虑。像《记念刘和珍君》这样的课文,没有“三一八”惨案的背景资料的辅助,学生是很难理解鲁迅先生那愤怒控诉、沉痛悼念和谆谆告诫的话语的。对《勾践灭吴》这篇课文,我们则可以来个以练带讲,借助练习一对“卧薪尝胆”的诠释,借助练习三对课文内容理解的提问,逐步引导学生去开展阅读。

当然,抓住并打开阅读教学突破口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就是同一篇课文也许会有着多种多样的突破方式和方法。我们在这里所谈的这些只是冰山一角罢了。不过,在这些点点滴滴的积累中,我们认识到,只要我们把握大纲,熟悉教材,注意因材施教,因文施教,再结合教师的个人特点来探求,阅读教学的突破口还是易抓易打的。

 

(本文发表在《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10期)

 

 


 

 

 

 

 

 

 

 

 

 

 

 

 

 

 

 

 

 

 

 

 

 

 

 

 

 

 

 

 

 

 


最后更新[2003-12-16]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