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更多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
教育视野
>
百家争鸣
文章标题: 《让教学拨动学生生活的琴弦》
出处:源自:http://fep.jsgzx.com wbs转贴 作者:翁燕萍 阅读次数:2362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让教学拨动学生生活的琴弦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拆除了学校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壁垒,将语文教学变得开放而富有活力。语文教学要探索课堂教学、语文活动、综合性学习的结合,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结合,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之下,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语文教学拨动学生生活的琴弦,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不断地学语文、用语文中过程中感悟、体验文本和生活,恰到好处地实现教学和生活的整合。
一、语文教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做的好,使学生终生受益,还要靠教师的善于应用。”人教版第一册中的《小松鼠找花生》借小松鼠找花生这件事间接告诉学生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常识。(教材内容梗概:大树旁边的地里种了许多花生。小松鼠原本打算等花生结了果,摘下来留着冬天吃。可是,等啊等,等到花都落了,却找不到一个花生,它很奇怪: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花生在地下结果的特性,为常人所知。但在许多小朋友的眼里,却是个谜。
学习了本文,使学生对观察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及时抓住有利时机,激发学生探究生活常识,设计实践活动:
1、 通过查阅资料或向家长、农民伯伯请教, 了解花生的生长特性。
2、以《花生找到了》为题, 让学生把故事讲完,并说给父母和伙伴听。
3、 调查了解, 我们吃的食物当中哪些也是长在土里的。
这类食物很多,如土豆、山芋、萝卜、山药,学生汇报后老师应充分肯定。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常识,教会儿童从一般的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去动脑、去动手,通过运用自己的智慧,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享受生活的奥秘。
二、语文教学体现生活,让学生懂得生活
学生的生活实际是语文教学的宝贵资源,语文教学是生活的再现,将生活情节有机地渗透到教材之中是课堂教学的精彩体现。人教版第三册《蓝色的树叶》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课文中的事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互相帮助”,不应成为一句口号。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但要能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
学生对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仅仅理解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会生活并磨砺人生,以所明白的道理指导今后的生活,这才是真正解决了课文的难点。教学本课,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反思,丰富学生内心的感受。开展“我想对林园园说……”的扩展性活动,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切忌把她当作批判的对象。同时引导学生结合本班一些具体实例进行沟通和交流,指导学生的实际行动。
三、语文教学让学生感受生活
只有当教学触及到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用“心”去感受生活,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面向生活,教学才能焕发出活力。人教版第一册《借生日》述说的就是家庭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小云生日那天,妈妈送她一只布熊。因为妈妈总是忘记自己的生日,小云就想把生日借给妈妈,并将布熊送给妈妈。语言虽浅显,但体现了母女之间的真情。做母亲的,谁都不会忘记子女的生日;可是做子女的,有多少人记得母亲的生日?母爱是夏日清凉的风,是冬日温暖的阳光。人世间最珍贵的爱莫过于母爱。当你承受母爱的滋润时,是否该在心底留一分感动,一分牵挂,是否该为母亲做些什么?
说说今后打算怎样孝敬父母,把行为指导渗透到今后的生活实际当中,既拓展了学生感悟的空间,丰富了教材的内容,又实现了由感悟文本到超越文本的飞跃。
四、语文教学让学生学会生活
人教版第四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指引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享受大自然。要是在大自然的旷野中迷了路该怎么办?这首小诗就为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1)我国地处北半球,正午时太阳所在的方向就是南方,于是太阳成了我们的指南针;(2)晚上,北极星可以为我们指示北方;(3)阴雨天,大树的枝叶稀稠可以帮我们辨别方向,树叶茂密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少的一边就是北方;(4)冬天里,沟坡积雪的多少,也能帮我们判别南北的方向。这一切多有趣啊!丰富的知识,秀丽的小诗,一定会把学生带入大自然那美妙的境界。
在课文的启示下,原本平淡无奇的生活,此时在学生的眼中似乎变得五彩缤纷,似乎处处都充满了新奇,等着自己用眼、用心去找寻。此时安排学生调查实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听了大家的介绍,有些学生可能会恍然大悟,为什么我在平时的观察中却忽视了这个现象呢,从此之后会激励一些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个有心人。这就是语文的魅力,语文课堂就是要让学生感悟生活的奇妙,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与教育的最高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语文教学是体验性教学、生活化教学,学生从中学到生活的常识,生活的本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生活是体验的沃土。为了让孩子们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他们用心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结合语文知识去发现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
最后更新[2005-11-29]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
友情链接:
我爱语文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