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课题纵横
文章标题: 《语文课件制作随想》
   作者:赖敏   阅读次数:3474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语文课件制作随想

信手拈来,巧为我用

── 语文课件制作随想

上步中学   赖敏

在当今信息发达、提倡资源共享的时代,老师们制作的各种课件可谓是百花齐放,五彩纷呈,然而这背后却透着几许艰辛几许无奈 ──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改革的整合同样也会产生“少费差慢”的现象, 这是始料所不及的。且看下面几种随堂展示的语文课件:

1)“枯燥型”。一个模式的白底黑字,从导语、作者与时代背景简介、字词、提问题、问题的答案以及小结和练习等等几步曲无一不漏,几乎是板书的样本,多媒体课件的丰富生动在此却显得这般苍白无力;

2)“艳丽型”。边框、背景、音效、图片等等过于讲究,花样百出,老师忙得不亦乐乎,学生却是应接不暇:这样的课件不仅制作过程费时费力,而且并不能起到真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不能收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3)“借鉴型”。或者请他人帮忙制作,或者干脆照搬他人的作品,这样“借鉴”的结果往往是讲完这一步迈不出下一步,不知所以然地被别人的思路牵着鼻子走,更不用说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如何了。

  可以看出,要让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改革中发挥它真正的作用,必须本着实用性、通用性、辅助性的原则,并融入自己的教学特色,才能形成一种个性鲜明的现代化“整合”的教学形式。那么,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制作出自己得心应手且学生赏心悦目的课件呢?我们备课组的心得是:“好学” 、“善寻” 、“巧用”。

㈠“好学”。这个“好学”不是传统意义上费时费力的苦学,而是善于寻找规律的勤学,掌握一些基本灵活的技术对我们制作课件不无裨益。

⒈掌握幻灯片的制作技术。一般来说,我们制作的课件以实用简便为主,AUTHORWARE、FLASH等软件的功能尽管比较强大,但难于掌握;PPT则相对较为简单,而且易于修改,符合教学上不断更新不断变化的特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较为广阔的空间,实为必学易学的一门技术。

⒉掌握基本的图形处理技术

一个简易实用的语文课件最生动之处在于丰富多彩的图片,因此掌握基本的图形处理技术是制作语文课件的关键。基本的图形处理技术一般可以以下面三种方式中获得:PHOTHSHOP、WINDOWS随机附件、PPT图形剪辑。         

PHOTHSHOP功能强大,其中的“图象大小”功能对我们的帮助最大,它能够改变图片的像索和大小,使图片在课件中占用合适的内存和位置;

WINDOWS随机附件中位图的功能最为实用,可使用其中的画图工具绘出自己需要的图形、改变图片颜色、转换图片角度等等;

PPT图形剪辑功能更易掌握,因为大多数实用性和通用性较强的课件都是采用PPT制作的。

⒊掌握一些制作课件的小窍门。比如,识别PPT支持的音乐格式、视频格式有助于我们恰到好处的使用PPT的插入和链接功能来制作课件;上网查资料时多留意一些课件制作的小知识,如怎样在PPT中插入FLASH 动画等等。巧学才能巧用,这是做好课件的基本前提。

㈡“善寻”。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对纷繁的信息世界,该如何寻找制作课件的材料以“信手拈来”呢?只要善于寻找,也不难:

⒈进入百度、GOOGLE等搜索网站,输入与旅游、文化、地方志介绍相关的关键字就可寻找到各种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我们在制作《雁门太守行》的课件时,只要输入“雁门关”三个字,就可找到山西大同的旅游网站,不但可以从中发现许多雁门关的图片,还能了解到“易水寒”等一些与诗中内容相关的历史资料,使学生感受到古代雁门关的雄奇与险要的同时也体会到诗中运用典故的作用,加深了印象增强了理解,真可谓一举多得。

⒉查找“备课素材”。进入各种语文网站中的“教学资源”的备课素材,即可查找到各种课件小制作或课件积件:录音、录象、图片、音乐等。比如,进入“学科教育”     中学语文 教学参考   多媒体教学资源    教学图片,就可查找到最新版的初中语文各册讲读课文的教学投影图片,另存并下载其中之一使之形成一个带文件夹的网页,把它保存在自己的硬盘里,以备需要时点击一下就能随时进入并选择。这样既不占用硬盘内存又方便查找,非常实用。

⒊各种教学光盘里“淘金”。现在市面上出售各种教学教育光盘,这些光盘大都文字字号较小、教学内容单一,比较适合家庭个人实用,但上面多姿多彩的图片、形式多样的动画和视频都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光盘里,只要它没有打包就可以从中“淘”出自己所需的“金子”,保存为自己的教学素材,以备一时之需。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更多更好的找寻办法。我们不但要学会善于寻找,更要善于保存。如果把寻找来的文字资料、图片、音乐、声效、动画和视频分门别类加以保存,日积月累就会形成了一个自己的“积件仓库”,那样使用起来就更为方便快捷了。        

㈢“巧用”。巧用即活用、善用,就是把现成的素材加以科学地组合,利用各种处理技术通过PPT制作成精彩的课件。科学地组合不仅仅是指各种处理技术的“现代化”,而且还要求制作这种课件时必须渗透着制作者巧妙的教学构思、体现出其独有的教学个性,才能深深的打动学生、吸引学生。因此,面对现有的素材,必须在实用性、通用性、辅助性的原则下进行个性化的处理。

⒈科学的增删。网上下载的、备课组集体备课个人“承包”的科组内循环使用的课件,其教学思路往往与自己的教学实际不太相符,只要是采用PPT制作的都可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实际加以处理。如《气候的威力》这一课件,我们从网上下载时其幻灯片达到一百多张,当中有关南极的图片相当纷繁复杂,显然不太实用。于是我们删去了有关企鹅等三四种动物的种类介绍的图片,并将其他图片与自己的教学思路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只有20多张幻灯片的“精装版”课件。这样一番增删既省时省力又好用,而且还能显示出自己的教学个性,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课件。

⒉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巧妙的对比。在教《岳阳楼记》这一课时,我从“学科教育”下载了一幅洞庭湖的全景图,想以此表现“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感觉效果不理想,好象少了些什么。后来在做《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课件时,发现了另外一幅洞庭湖的全景图,远远望去上面有人在划着船,远山隐没在云雾中,岳阳楼下浪花卷起。于是我把这两幅图放在一起让学生做比较,学生一下子就抓住了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的诗句,并且把《岳阳楼记》里的句子“……浩浩汤汤,横无际涯……”都一口气背了出来,这才真正感受到了洞庭湖烟波浩淼的壮美。至此,怎样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怎样揣摩诗人的感情,就这样在巧妙的对比中不经意间完成了。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②恰当的引申。通过《核舟记》的课件图片学生可以了解到各种各样的微雕艺术;看了课件《公输》,知道了弓弩之别以及云梯、纸鹞等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高超……。可见,恰到好处的引申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在开阔视野、拓展思维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③有机的组合。象《变色龙》《皇帝的新装》的课件制作,可以用PPT“幻灯片的切换”功能把表现课文对话的图片加以组合,只要设置好切换时间和方式,并配上WINDOWS附件的录音功能制作的录音,就能够组合成一个近乎“完美的杰作” :分角色朗读以及对话表演的训练,不仅有益于学生对课文主旨和典型形象的理解,更有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思维想象力的发展。

④学生的参与。我们的课件教学不能忽视这样一个学生的实际——学生的现代信息技术水平普遍较高。鉴于这个情况,我们制作课件不妨尝试让学生适当参与,必要时甚至可以请他们当中的“电脑高手”来大显身手。比如《死海不死》的课件制作,我们就让一个学生用FIASH 制作了鸡蛋从高浓度的盐水中上浮的动画,有效的激发了学生们探究“死海不死”的兴趣。其它诸如上网查找资料、下载图片等等,只要老师指导有序,不仅不会耽误学生的功课,还能大大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信手拈来,巧为我用”,这只是我们备课组在长期的课件教学实践中获得的一些真实感受。只有在实用性、通用性、辅助性原则的指导下,积极开拓我们的教学个性,“信手拈来”的东西才不会瞎用滥用,才可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当今教学改革中的真正作用,才可能让我们老师和学生都成为现代信息化教育的真正受益者。

 


最后更新[2003-12-16]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