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课题纵横
文章标题: 《强化教读课文的示范作用》
   作者:刘昕昱   阅读次数:2611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强化教读课文的示范作用

强化教读课文的示范作用

 

------浅谈说明文的写作教学

 

深圳市上步中学  刘昕昱

 

   说明文的写作是中学语文写作中的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将说明文的阅读学习视为畏途,说明文的写作更被认为是难于上青天。而我今年所带的上步中学初二(11)班的学生在第一次说明文写作时就取得了成功。全班共49人,其中40.8%的人能做到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并有意识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其中黄瑞端同学的《荔枝》一文中分类别介绍荔枝种类时活学活用画图表的说明方法,将其不同种类的荔枝画出来进行说明,邹锐在介绍电脑时也采用了画图表的方法,真正有图文并茂之感。30.6%的同学虽然存在着对所说明的事物了解不够,语言不简明准确,甚至语句不是很通顺等等方面的问题,但可喜的是已掌握了说明文的写法,提纲中呈现出的思路清晰,在文中也有意识地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通篇以说明为主,体现出非常鲜明的说明文的特点。还有28.6%的同学在文中以记叙议论为主,尚未掌握说明这种表达方式,初次写作失败。从统计资料来看,近期的说明文教学较为成功,这种成功得之于对说明文教读课文示范作用的强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教书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方法技能,让学生凭借着这种方法和技能在实践中学习、完善。说明文的教读课文作为精讲篇目,绝不是让学生了解诸如死海的成因、统筹方法的运用这类知识,而是通过课文本身让学生理解体会说明文的特点和说明文的写作方法。教读课文就如实验室的标本,学习它的过程就如解剖的过程,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个过程认识到它的构造、它的特点。它区别于其他文体的地方,从而在学习生活中熟练地使用,使其成为学生自身能力的一个部分。鉴于教读课文的这种特点。它在写作训练中的示范作用就必须得到强化。如何强化这种示范作用呢?

 

一、宏观把握、深入体会教材编排的特点

 

语文教育体系是一个完整而系统的体系,呈现初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特点。教材的编排多样化并显示出阶段性每个阶段都有非常鲜明的训练目标和重点。作为教师,必须明确各个阶段的任务并努力做到衔接自然,这就要求每个教师具备宏观把握的能力不光要注意到每篇课文的字、词、句、段,更重要的是要将其放在整个的语文学习中,明确它的位置和重要作用,从而突出其重点。这种宏观把握的能力建立于深研教学大纲,深研教材编排的基础之上。以初中第三册语文课本为例: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初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学习的重点是联系生活,培养说明的能力。那么第三册的训练重点就体现为对说明文知识的掌握和说明能力的培养。一篇好的说明文必须具备以下几点:(1)科学地说明事物的特征。(2)恰当的说明方法。(3)合理的说明顺序。(4)准确严密的语言。初中第三册语文课本的教材编排就非常科学地体现出这几方面的特点。第三册语文课本共8个单元,其中教读课文18篇,说明文占9 篇,分布在一、二、五、六共四个单元中,分别突出了特征、方法、顺序、语言四项。   

 

二、             逐个攻破,突出单元、课时重点并及时训练。

 

每一篇课文都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分析,都可以从特征、方法、顺序、语言四个方面展开研究。但对于初学者,面面俱到反而会影响其掌握。倘若能突出强化每个单元、每节课的训练重点,一课一得,就某一方面的知识给学生以深刻印象,学生就会产生成就感,从而逐渐理解掌握并对说明文产生浓厚兴趣。在此仍以初中第三册语文课本为例:

单元

单元重点

课文

课时重点、训练重点

 

抓住特征进行说明

《中国石拱桥》

《北京立交桥》

作片段练习。以说明实物为主,要求抓住特征。

 

 

 

 

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

《死海不死》

以列数字、打比方、引用为主作片段练习。

《统筹方法》

以列图表、作比较为主作片段练习。

《向沙漠进军》

以分类别、打比方为主作片段练习。

 

安排合理的说明顺序

《故宫博物院》

学习空间顺序

《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馆》

学习时间顺序

 

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苏州园林》

《核舟记》

深入体会说明文准确、简明、严密的语言特点

 

在突出了每个单元每个课时的重点之后,花较少的时间作一些片段练习可起到趁热打铁的作用,既能强化示范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又及时训练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引起学生学习的极大兴趣。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呢?在《统筹方法》一文后的片段练习中,绝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为说明文字插图,或为插图写说明文字都非常踊跃,所取得的效果之好令人难忘。本文开头所举例子《我的好朋友————电脑》 《荔枝》的小作者就是受这个训练的启发,在作文中大胆运用列图表的方法的。

 

三、悉心指导,在作文训练中提出明确目标

 

至此,说明文的几个主要环节已逐一训练,如何利用这些已掌握的知识来完成一篇说明文,如何由一个个的片段练习上升到写一篇完整的文章还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指导。

1)、温故知新,理出清晰思路。

面对众多的作文题目,如何说明一个事物,如何介绍某种事理,怎样的顺序最符合一般人的认识规 呢?当学生在写作时有这样的困惑。教师以教读课文为例,理清课文思路,温故知新是打开学生思路的一把钥匙。在这次写作中有一位同学面对《深圳红树林》这个题目陷入迷茫,头绪纷杂,不知如何组织材料。当我指导她理了理《死海不死》和《向沙漠进军》的思路后,她很快写出了两份提纲:

其一:

材料安排:

1、  红树林的地理位置

2、  红树林的特征及得名的原因

3、  红树林的作用

4、  红树林的现状和将来

其二:材料安排:

1、  我们要珍视红树林

2、  红树林的特征及其重要性

3、  保护红树林的方法

虽然模仿的痕迹很重,可是她从教读课文中学到了说明文的思路,很快她就完成了这次作文。她喜滋滋地对我说:“这两种写法都可以,都能说明红树林的特点。”

2)明确目标、提出具体要求

虽说文无定法,可是对于初学说明文的学生来说,有了具体的要求就等于给了题目一个目标和方向,可以使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在这次作文训练之前,我首先带领大家复习了有关说明文的知识,然后组织大家逐个讨论每个题目可以用哪些说明方法,最后将要求逐条写在黑板上:

1、  写出作文提纲,体现文章思路、材料安排

2、  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3、  要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4、  要求语言准确(具体数据可查资料)

5、  字数500字左右

这种作法最大特点就是目标明确,操作性强。

以上是我在说明文教学过程种的一点体会,还望得到方家指正。


最后更新[2003-12-17]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