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教案荟萃
文章标题: 《《故宫博物院》教案》
   作者:刘昕昱   阅读次数:2882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故宫博物院》教案

《故宫博物院》教案 

  上步中学       刘昕昱

 

教学目的:

1、理解说明的空间顺序

2、理解本文方位词的准确应用

3、学习以立足点为中心按一定顺序进行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说明的空间顺序

教学难点:学习以立足点为中心按一定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方法

教学设想:这篇说明文资料丰富,景物众多,一般不大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如何提起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篇文章最大的优点在于脉络清晰、详略得当,作者按空间转移顺序来说明,线路非常清晰,可采用边读边画示意图的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增强学习兴趣,体会空间顺序。

本课预设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空间顺序

            2、理解总------总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很多同学曾去北京旅游一定会去故宫参观。说起故宫,人们常常会举出三个引以为傲的“九”:九千多间房屋,九十万件藏品,九百万件档案材料。面对如此浩大的建筑,丰富的资料,如果让你来介绍的话,你很可能就会茫然四顾,不知西东了。那是你在游览参观时没有选择一条最恰当的路线。古语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今天让我们仔细读一读《故宫博物院》,认真参观一番故宫吧。我相信学习了这节课后,如果你再去故宫游玩,定是一个较出色的导游。

二、             检查预习

1、请同学们读出预习提示中的生字。

2、请同学们辨析下列形似字

卸(         拢(  ) 湛(   ) 缀(    

御(         珑(      斟(        辍(    

谐(         赐(      琐(        蟠(    

揩(         踢(      锁(        潘(    

三、             讲解课文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示意图。(教师在黑板上示范)

1、读完1---2自然段,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整体的示意图,标出长方形和四大门即可。

2.读完第4自然段请同学在黑板上画出“三大殿”,教师同学共同评议修改(一般同学会忘记画白石台基)。

3、5---10自然段。教师引导:这些段落是重点说明白石台基上的三大殿的,不必也很难将其画出来,我们在此作图只要把各个殿的位置标出来就可以了。

4、读第11段,请同学画出“小广场”,并用红笔标出“前朝”“内廷”以及分界线小广场。

5、12---14段,画出“后三宫”。

6、15---18段,画出“东六宫”、“西六宫”,并指导学生在西六宫画出“养心殿”、“东暖阁”,并介绍储秀宫和慈禧的故事。

7、19---20段,画出“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

四、             总结

1、请一位同学将刚才参观的路线复述一遍。

明确:天安门——端门——午门——金水桥——太和门——三大殿——乾清门——小广场(分界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西六宫的养心殿和储秀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景山

基本上是沿着中轴线走,参观完后三宫后向西拐向西六宫的养心殿、储秀宫,又回到御花园,沿着中轴线出神武门。(如果同学在复述时能运用刚才所学到的知识,将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并指出是基本沿着中轴线前进就给予表扬。

总结:文章的顺序也就是作者的参观路线,故宫的建筑顺序。故宫的建筑顺序是由南到北,作者的参观路线也基本上是沿着由南到北的中轴线前进,同时还辅以东南西北、前后左右等方位词,使人对其位置有比较清晰明白的了解。这种说明顺序就是空间顺序,即按照空间移动的顺序来进行说明。这是说明文特有的顺序,记叙、议论一般不用这种顺序。

2、思考:这篇说明文的结构有何特点?

明确:这篇说明文采用了总------总的结构。

1—  2自然段概括介绍了故宫的位置、历史以及总体布局、艺术风格。

2—  19自然段则分别说明了故宫的“前朝”和“内廷”的部分宫殿。

20自然段则写了在景山上回望故宫全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方位词的准确运用

2、学习以立足点为中心按一定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识

1、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空间顺序)

2、这篇课文的结构有何特点?(总------总)

二、             讲析新内容

(一)上节课我们讲了作者以小广场为分界线将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大部分,那么前朝和内廷各包括了哪些建筑?哪些是详写的?哪些是略写的?

(引导学生先读第11自然段,再读第二部分)

明确:(出示投影片)

 

            太和殿(详)

      三大殿   中和殿(略)

            保和殿(略)

前朝  文华殿(略)

 

武英殿(略)

 

后三宫(略)

 

      东六宫(略)

内廷           养心殿(详)

      西六宫   储秀宫(较详)

               其他(略)

御花园(略)

 

(二)问题讨论:

1、为什么要详写太和殿?

2、为什么要详写养心殿?

3、写储秀宫时作者的感情有何变化?为什么?

明确:

1.三大殿是故宫的中心,而太和殿是中心的中心。皇帝的宝座就在太和殿。另外,太和殿是最显故宫气派的地方,所以介绍最为详细。

2.详写养心殿有两个原因:一是自雍正以后200多年间皇帝大都住在这里,并常在这里召见大臣,批阅奏报。二是军机处的设置于它有关。

3.写储秀宫时,作者的感情由以前的自豪、赞颂变成了憎恨和揭露,因为储秀宫是慈禧大肆挥霍,置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不顾的地方。

(三)   讨论思考:作者是如何详写太和殿的?说明的顺序是什么?

齐读5—6自然段

指导分析:(1)第5自然段写太和殿的外观,第六自然段写太和殿的外观,用的仍然是空间顺序。在第5自然段中对外观进行说明时,作者的说明顺序是从屋顶---殿檐---额枋---------台基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

2)请同学们找出 6自然段的方位词:正中  上面  背后   两旁   中央   周围   下面。这些方位词都是相对于一个具体位置而说的,这个位置就叫立足点。在按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时候,找准一个立足点非常重要,只有找准了立足点,再以这个立足点为中心按一定的空间顺序进行说明,就能将位置说明得非常清楚。以第6自然段为例:在写太和殿内部景观时,作者就选取了“朱漆方台”和“雕金蟠龙”两个立足点,然后分别以从中间到两旁,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进行说明,从而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3)读第7自然段。提问:文章中强调中轴线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说明建筑意图——把皇帝宝座安在中轴线上以象征皇权。

4)提问:这一部分为什么多次写龙?

明确:主要原因有两条:一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决定的。故宫建筑突出龙,对故宫的说明就必须突出龙。二是龙的象征意义决定的。历朝历代皇帝都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是皇权的象征。

三、             小结

这篇课文是一篇非常典型的按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文章。沿着中轴线由南到北说明,这是整体上的空间顺序;介绍太和殿由外到内、介绍太和殿外观从上到下、内景从下到上是局部的空间顺序;介绍太和殿内部陈设时,选取了两个立足点,并以此为中心介绍其他陈设,也是空间顺序。

四、             布置作业

1、以《我们的教室》为题,按空间顺序写一段说明文字。字数200字左右。

2、课后练习第二、三、四题.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示意图在电脑中很难画出 ,故略

第二课时

 

太和殿

(由外到内)

外观                                内景

屋顶                          立足点:

  殿檐                         1、朱漆方台

  额枋                         2、雕金蟠龙

        

                         空间顺序   

   台基             

 


最后更新[2003-12-17]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