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说语论文
文章标题: 《春晚有28处文字差错》
出处:岭南闲樵 转贴    作者:王敏 鞠健夫   阅读次数:2095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春晚有28处文字差错

春晚有28处文字差错

王敏 鞠健夫

    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是全国人民乃至全球华人的一桌精神年夜饭。为了让这桌年夜饭做得更为精美,《咬文嚼字》杂志联合扬子晚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网易、东方广播电台等媒体,共同发起了“咬嚼春晚”活动。这次活动不但得到了中央电视台的支持和配合,更得到了广大观众和本报读者的热情响应。记者昨天从《咬文嚼字》杂志获悉,2006年“春晚”的文字质量较以往有一定提高,但仍留下了不少遗憾。据不完全统计,除去演员的口误和“你”“您”混用、“的”“地”不分、“哟”“呦”缠夹等一般问题外,可以认定的差错计有28处,平均每10分钟出现1次差错。  

  “神舟”误为“神州”  

  播放航天英雄的太空录像,是本届“春晚”的一个亮点。可惜忙中出错,当费俊龙、聂海胜亮相时,荧屏字幕把费俊龙指为聂海胜,聂海胜指为费俊龙。更明显的差错是,“神舟六号”被误为“神州六号”。这一差错在字幕中一连出现两次。“神舟”是神奇的飞船,“神州”是中国的代称,两者音同而义不同。“春晚”在重播时,前一错误已予纠正,后一错误依旧存在。  

  《火巴耳朵》既“火巴”又“粑”  

  今年“春晚”有较多的比较冷僻的方言词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众的欣赏。有些文字差错,也和方言词语有关,“火巴耳朵”便是其中之一。火巴,音pā,本义为煮烂。“火巴耳朵”即南方人说的耳朵根子软,引申指怕老婆。由于“火巴”字罕见,报纸在预告这一节目时,几乎全都把“火巴耳朵”误为“粑耳朵”。央视自己也未能幸免,字幕上节目名称为“火巴耳朵”,台词却全都是“粑耳朵”。粑,音bā,食品名称,和“火巴”字风马牛不相及。既“火巴”又“粑”,可以想见“春晚”剧组对这一方言词语并未真正把握。  

  “塌目”如何“敦”  

  “春晚”字幕差错,不少和音同音近有关,比如“招呼”误为“招乎”,“搅和”误为“搅合”,在《新说绕口令》中,则把“炖鳎目”误为“敦塌目”。“塌目”是比目鱼的一种,正确的写法应是“鳎目”。“炖”是一种烹调方法,放水烧开后小火持续加热,直至完全煮烂入味。“鳎目”作为一种鱼,是可以“炖”的。而“敦”是个多音字,读作dūn时,可指态度诚恳;读作duì时,则指古代的一种青铜容器。“敦塌目”让人百思而不得其解。  

  “开普敦”不是国家  

  “春晚”有些差错属知识性错误,如把“开普敦”当成了国家。这一差错发生在宣读贺信时,一次读到中国驻汤加、葡萄牙等国大使馆发来贺信,其中有“开普敦”。稍有地理知识的人都知道,“开普敦”是南非的一个港口城市,在南非属第二大城市。它是不能和汤加、葡萄牙并列的,正如上海不能和法国、日本并列一样。在开普敦只可能有中国总领事馆,而不可能有大使馆。  

  “他她它”和“吗嘛”  

  “春晚”的文字差错,大都不难辨识。以《“打工”幼儿园》为例,除写字板上“红掌拨清波”误为“红掌拨青波”外,都是代词和语气词错误。如马尚风主任说:“幼儿园他不能这么办啊!”“他”指幼儿园,应该用“它”。一个小女孩说杨六郎是“一只羊和六只狼”,另一小女孩说:“他说得不对。”“他”显然应该用“她”。老师对主任说:“他要成不了银行家呀,银行有多少钱你赔他多少钱!”主任说:“我赔得起嘛?”“嘛”作为助词用于陈述句,表示道理是显而易见的;此处是反问句,理应用表示疑问语气的“吗”。  

  “六年”还是“七年”?  

  也许是言多必失吧,小品的台词最多,差错同样最多。有些和文字无关,比如《邻居》,为了修水管、煤气管,手持“扳手”跳窗而入,当属“私闯民宅”,为了追求喜剧效果导演忽视了法制意识。又如《马大嫂外传》,剧中人物一会儿合,一会儿分,全凭一个电话,视感情为儿戏。更多的则是文字上的疏漏,如《招聘》中把印刷字体说成了“书法”,“红旗迎风飘,凯歌冲云霄”中的“凯歌”竟错成了“凯光”。《说事儿》是小品中的佼佼者,有观众指出剧中反复说的“六年以前”其实应是“七年以前”,因为《昨天·今天·明天》是1999年“春晚”的节目,屈指算来正是七年。  

  “天地君亲”质疑  

  当今流行歌曲的歌词,往往随心所欲,似通非通,胡乱拼凑。今年“春晚”的某些歌曲也不例外。《百家姓》便是一例。“百家姓里你姓李我姓张,骨血里淌的都是黄河长江。”这句歌词意思不错,但“骨血”一词似欠斟酌。“骨血”通常指子女后代,虽然有个“血”字,却和血管、血脉、血液并不是一回事。这首歌里还有一句:“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中国字”,“天地君亲堂堂正正的中国心”。旧时有“天地君亲师”的提法,表示这五者是最值得顶礼膜拜的。从中截取出“天地君亲”四字,已属不伦,还把“君”即皇帝作为“中国心”的代表,更让人有恍若隔世之感。  

  谜语是败笔  

  今年“春晚”,如果要排序的话,舞蹈第一,小品第二,歌曲第三,最差的是谜语。大部分谜作缺乏智慧,缺乏趣味,为应景,生拉硬扯。“金玉湖中结良缘”猜“日月潭”让人哭笑不得。“出水芙蓉”猜“莲花”味同嚼蜡。“笑声甜甜结硕果”猜“哈密瓜”,观众怀疑制谜者把“哈密瓜”当成了“哈蜜瓜”。“煎饼不在店里做”猜“外滩”,同样也违背了灯谜的游戏规则。这次“咬嚼春晚”没把谜语计入差错,但大家一致认为谜语是“春晚”的一大败笔。


最后更新[2006-2-13]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