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百家争鸣
文章标题: 《"蜡烛精神”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出处:初中语文资源网 wbs转载    作者:不详   阅读次数:1896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蜡烛精神”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文海撷英》第三期有一篇题为《每一朵花都有绽开的理由》一文,文中提到一位“优秀教师”在作经验介绍时,声泪俱下叙述了自己因丈夫长年工作在外,自己又忙于初三教学,无暇顾及发高烧、年仅四岁的女儿,在不带她就医甚至于把她独自锁在家里几天后,致使女儿双目永远失明的惨痛经历。读到这里,我的心被揪得很痛很痛。然而,更让我锥心刺骨疼痛的,是这位优秀教师接着说的话:“那一届学生特别听话,有不少考上了重点中学……我觉得值!”
  作为一个教师同时也作为一个母亲,我对这位优秀教师充满了悲哀和反感!生命孰轻孰重?情感孰轻孰重?学生的知识与家人的健康孰轻孰重?
  一直以来,人们喜欢把教师喻为蜡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做教师就意味着牺牲——牺牲家庭欢乐,牺牲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甚至于牺牲自己的生命?
  我听说过一位教师为了早于学生到校,急忙赶路中出了车祸,全身鲜血淋漓,却咬牙坚持赶往学校,因不及时处理伤口而导致感染;我看到我的一位同事阑尾炎发作,捂着肚子痛得头冒冷汗却坚持站在讲台上,应该躺在手术台上的她恳求医生为她打针让她吃药,原因是她教了六年级两个班的数学。结果,病痛持续了一个多星期!我听过见过太多的老师,父母卧病在床却不能侍奉左右;儿女生病在家却扔给看迈的父母;家里有急事委托妻子丈夫全权处理;自己身体不适,咬牙坚持上课……这就是教师的牺牲精神!
  我不禁要问:是谁剥夺了教师健康、亲情、家庭这些人人视若珍宝的东西!是谁在苛求教师必须透支健康、透支青春、透支生命才是“崇高”的、“伟大”的!
  君不见,在深圳机关事业单位实行“早九晚六”工作制度一年来,我们的教师仍然在七点刚过就进了学校大门,晚上不过六点进不了家门;君不见,我们有多少教师,为管理中午留校的同学而自觉自愿地放弃午休,坐在办公室甚至于坐在课室讲台上,一本本面批学生作业;君不见,多少教师下午放学时,周五下班时一兜兜提了作业本、试卷和备课本带回家……教师就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不知疲倦地、超负荷地运转着。
  那么多年的教书生涯,我所看到的同事大多比同龄人苍老,他们皱纹密得多,头发白得多,更让人感到心寒的是身体差得多!
教师,首先是有血有肉的情有欲的凡人,其次才是教师!我们不需要虚幻的神坛!不需要虚张声势的套上炫目的光环!不需要自欺欺人的理想化“标准”!我们不需要做蜡烛,一点一滴地将自己燃为灰烬,而如过眼云烟般地在这个世界来去匆匆!
  因此,我迫切地希望,在以后的“优秀教师经验交流会”、“师德报告会”……诸如此类的表彰会上,身居高职工领导者、组织者别再让我们的“模范教师”字字泪声声血地介绍他们如何蔑视亲情,如何摧残自己!
  是否能让我们见识一下“另类”的模范教师?他们像电灯一样,平时蓄满了电,只要一按开关,就能让通屋透亮,普通的电灯——节能电灯——能调节光线的节能电灯……张驰有度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愿健康的身体、幸福的家庭、孩子的欢笑、父母的舒心与我们的教师同在!
  这就是我——一位普通教师发自内心的呐喊!


最后更新[2006-3-9]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