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试题下载中考试题
文章标题: 《文言文阅读精选》
出处:岭南闲樵 转贴      阅读次数:4887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言文阅读精选

文言文阅读精选(附答案)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1 5题。(连云港)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妆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节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思惟北征,宜先入南       今贼适疲于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先帝知臣谨慎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   D.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B.  以奉先帝之遗愿
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        辍耕之垄上
C. 而议者谓为非计       D.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水落而石出者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4.翻译下面句子。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5.纵观甲乙两段内容,简要概括诸葛亮请求兴北伐的三个理由
                                      
                                      
                             (连云港)
答案: 1寄:托付 攘除:铲除 宜:应该 适:正好,正逢
2
D 3A 4 这就是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两天才吃一顿饭。(意思正确即可,关健词不能译错 5是自己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和忠于陛下的职责;南方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敌方受到东西方威胁,正处于疲惫之时。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6-9题。 (海南省课改区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下列划线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
、浩浩汤汤( tang1 B、衔远山( xian2
C
、互相轩邈( miao3 D、泠泠作响( ling2
7、、解释句中划横线的词。
1)横无际涯 2)先天下之忧而忧
3)猿则百叫无绝 4)窥谷忘反
8
、翻译句子。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译文: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
9、在景物描写方面,甲段主要从视觉角度进行描写,突出洞庭湖 的景色特点。乙段则从视觉和 角度进行描写,体现从富阳至桐庐沿途
(用原文作答)的特点。
答案: 6A7、(1)涯:边 2)先:在……之前;把……放在前面 3)绝:停止 4)反:通,返回 8、(1)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2)(有时飞速的)急流比箭还快的,迅速的波浪好像奔腾的马群。
予、求、心、奔等几个词落实较好,能将句子意思表达清楚准确,可得满分。如个别重点词落实不好,表意不够清楚、完整,酌情扣分,翻译的句子与愿意相差甚远,不给分。
9、雄伟 听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一个空如填壮阔”“横无际涯雄伟的近义词 为对;第三空只填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也对。(三)、 阅读《三峡》一文,完成10——14题:(岳阳市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
.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阙:通 B.良多趣味(良:实在)
C.晴初霜旦(旦:早晨) D.林寒涧肃(肃:严肃)
11.翻译: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2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的描写手法,其作用是。
13.文中对三峡景物的描写很有特色。请从文中再选出两处景物,仿照例句进行描写。
例:碧绿的潭水,怪异的松柏
14.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答案: 10D 11.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12.侧面描写(或间接描写)渲染出三峡秋景的凄清萧瑟。 13.示例:飞悬的瀑布,悲凉的渔歌 险峻的山峰,凄厉的猿啼。14A
四)阅读《管宁割席》,完成15—18题:(岳阳市)
管宁、华歆(xīn)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予非吾友也。
[
注释]席:坐具、坐垫。轩冕:轩,大马车;冕,大礼帽。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A.又尝同席: B.宁读如故:
16“/”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不要求加标点符号)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
17.翻译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一句。
18.故事中管宁、华歆两个人物能给我们很多的启示,请任选一个角度讲讲你从中得到的体会。

答案:15A.曾经 B.原来、以前 16.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 17.译:管宁把席子割开,两人分开而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18.从择友的角度:应该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应该选择学习专注有修养的朋友,交友应慎重。从思想品德修养的角度:应加强自己品德修养,学习应专注,这样才能成才。从学习环境的角度: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才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五)阅读下列诗文,完成19——25题:(湖南湘潭市)
[ ]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堘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到则披草而坐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20
、对选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每天和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完曲折的溪流)
B.觉而起,起而归(睡醒就起来,起来就回去)
C.穷山之高而止(上到山顶才停止)
D.故为之文以志(所以写下这篇文章来表达自己的理想)
21.对上文意思的理解,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A.文章题目中的始得二字,表露出作者第一次游赏的欣喜,定下了全文情感的基调。
B.本文第一段概写在西山游览的情况,第二段具体描述西山的独物景象,突出西山的卓尔不群。
C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这是对西山宏伟气象的赞美,也寄寓了作者的心志。
D.本文写偶识西山的欣喜,写西山形势的高峻、气象的阔大,写宴饮之乐,写与自然的融合,表露了作者的傲世情怀。
[] 蔡磷坚还亡友财
徐珂
蔡磷,字勉旃(zhān),吴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君。卒辇而致之。
注:诺责:诺言和责任。敦:重视。风义:情谊。辇(niǎn):车子,这里是用车子运的意思。
2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亡何,其人亡 (逃走)
B.且父未尝语我也 (告诉)
C.而翁知我,故不语君(父亲)
D.卒辇而致之 (送还)
23、.对上面短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磷的朋友以千金寄之,不立券,是因为了解蔡磷重诺责,孰风义
B.朋友的儿子愕然不受,主要是因为父亲不曾把这件事告诉他。
C券在心,不在纸,意思是朋友之间的友谊、信任要铭记在心里,而不是写在纸上。
D.这则短文以具体的事例赞扬了蔡磷的诚信。
[ ]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垂緌:緌(ruí),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所以说垂緌藉:凭借。
24.你觉得诗人笔下的蝉具有怎样的品性?
25.第三、四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答案:19.用手分开 从前 20D 21B 22A 23B 24、品性高洁,不攀附权贵。 25.一个人品性高洁,有真才实学,即使没有外界的帮助,也可以声名远播,取得成功。

(六)阅读下列文言文 选段(一、二),完成26——33题: (南宁市)
(一)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蚁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26.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必细察其纹理 必先苦其心志
B.以虫蚁为兽 扶苏以数谏故
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D.驱之别院 盖追先帝之殊遇
27用讲述大意的方法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
A.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B
.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28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9.能体现本文主旨的词语是(
A.明察秋毫 B.物外之趣 C.怡然称快
30.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

(二)
公孙仪①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②受鱼,必有下人③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注释:①公孙仪:《史记•循吏列传》作公仪休,春秋时鲁穆公的相。③下人:迁就他人。
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枉于法,则免于相 免:避免。
B.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 尽:都。
C.其弟子谏日…… 谏:规劝。
D.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唯:正因为。
3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译文:
33
.公孙仪为什么将受鱼枉法联系在一起?这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性格?

答案:26A(A代它B把;因为。c被;给。D代它;的。)
27
.①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②庞然大物:指高大的东西。也用来形容外表强工团大实际却很脆弱的东西。
28.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
29B
30
.①童年的,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②善于观察和发现,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
31A
32
.这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啊!
33
.公孙仪认为接受了别人送的鱼,就欠了人情,顾虑到人情,执法就有失公正。这表现了公孙仪清醒自律、廉洁奉公的思想性格。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 34——38题。(甘肃省)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乙)与善人居,如入芝兰①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②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③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⑤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乙文注释:①芝兰:一种香草。②化:同化。③鲍鱼:咸鱼。④肆:店铺。⑤丹:丹砂,矿物名,红色。
3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是以:
35.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所欲有甚于生者 游于是乎始
B.即与之化矣 春冬之时
C.久而不闻其臭 妇拍而鸣之
D.亦我所欲也 亦与之化矣
36翻译下列句子。
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37人生经常面临各种选择,关键看你怎样取舍。请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式,用现代汉语另写一个句子,表明你的取舍观。
38.请分别说出两文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共同的论证方法。
甲文的观点
乙文的观点
共同的论证方法
答案 34.苟且偷生因此 35D 36.就像进入了放满香草的屋子,时间久了,也就闻不到香味了,就是被香草的气味同化了。 37.如:金钱是我所需要的,人格也是我所需要的,当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时,我将放弃金钱,保全人格。 38.舍生取义君子慎其所处 比喻论证。
八)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39——42)。(山东烟台开发区竞赛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蝼为类。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直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舍,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39两文都是____________(朝代)著名文学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所作。
4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其岸势犬牙差互 而不知日之入
A. { B.{
其如土石 辍耕之垄上
杂然而前陈 以其境过清
C. { D.{
苍然暮色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41翻译
(1)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42.这两篇文章写于同一年,所写都是永州山川景物,但《小石潭记》更偏重于客观描写,《始得西山宴游记》更偏于主观感受。试举一两个例子,作简要分析。
39.
唐朝 柳宗元 40C 41 直译、意译均可。
⑴(望过去,溪水)像北斗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一会出现或一会儿又隐没。
⑵(此身于山顶)使人悠悠然仿佛与整个宇宙的浩气融为一体,不能够知道它的边际;又像飘飘然与造物主遨游于天地间,无穷无尽。
42例:《小石潭记》全篇较少议论抒情,如:写潭中鱼的静态动态,都是工笔细描,刻画入微;《始得西山宴游记》则多议论抒情,写景也多寓意,如:写西山之怪特特立,实际上是抒写作者的襟怀和个性。( )文言文阅读 (长春市)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问题。( 43——51)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43.本文选自《 》,文章题目中意思是
44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 ( ) ②朝服衣冠 ( )
③私我也 ( ) ④王之蔽甚矣 ( )
45
.请就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的文字。
46
.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47
.威王一,政局迥异,初时门庭若市,后来无可进者,请根据无可进者写出门庭若市的反义成语。门庭若市体现了威王的广开言路,在我们学过的古文中,还有哪一篇文章也提到了广开言路的问题?
48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邹忌的进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
)阅读李肇的《王积薪闻棋》,回答问题
王积薪①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既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第几道②下子矣。妇曰:第几道下子矣。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③。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④,意思皆所不及也。
【注释】①王积薪:围棋高手。②道:本文指围棋布子的位置,唐代围棋棋盘纵横各十九道线,双方均在横竖线交叉点布子。这里,婆媳分居两室,都是心中虚设一盘,攻成过程全凭记忆。③伏局:认输。④复其势:复验那盘棋的局势。意思是按自己暗中记忆的,把那盘棋重新布子走一遍。
4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宿地逆旅 ( ) ②良宵难遣( )
50
.从本文结尾意思皆所不及也,可见媪妇二人棋艺之高,你认为她们技艺高明具体表现在何处?
51
.选文短小精粹,趣中寓理,从王积薪最初自谓天下无敌,到自叹棋艺不及媪妇,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
) 43(战国策)或《战国策•齐策一》 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用含蓄的话劝说或指责) 44.①长,这里指身高②穿戴③偏爱④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或:()蒙蔽 45.能围绕内容或写法的某一方面进行评述,言之成理即可,鼓励有创见的表述。示例,内容方面:邹忌能以自身为例,由家事巧妙地联系到国事,讽劝齐王纳谏除蔽;写法方面:把家事和国事进行类比,推己及人,以此达到讽劝的目的。 46.围绕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来答。示例: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 47门可罗雀门庭冷落《出师表》 48.忠言不一定逆耳。在与同学、父母、师长等的交往过程中,在向对方提出意见或建议时,如果能讲究说话方式,语言含蓄委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忠言完全可以顺耳,从而使对方愉快接受。
(
) 49①旅店②排遣,消遣(意思对即可 ) 50此题能答出隔墙下棋之意即可。示例:婆媳隔墙下棋,手中无子,心中有棋,进退取舍,全凭记忆。 51.符合文意、言之成理即可,鼓励有创见的表述。示例:天外有天,不可孤芳自赏。(或艺海无涯,不可夜郎自大。)
(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 52— 55题。 (哈尔滨)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5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薄: 景:
53
.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54
请从选文中找出概括迁客骚人”“情感的语句。
55迁客骚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是
答案:
52薄:迫近 景:日光
53.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璧
54.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55个人的遭遇 外物的触发(十一)文言文阅读 (浙江省湖州市)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56— 58题。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岳阳楼记》)
56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至若春和景明 2 把酒临风
5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 微斯人,吾谁与归?
58 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9 —61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资治通鉴》
59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处在道路中间
  B 但当涉猎      涉猎:粗略的阅读
  C 卿今者才略     才略:才干和谋略
  D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事:认清事物
60 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  
   蒙辞以军中多务。
  A 吕蒙因为军中事务繁忙而告辞。   B 吕蒙借军中事务多而推托。
  C 吕蒙因为军中任务很多而拒绝。   D 吕蒙说军中事务太多了。
61 仔细阅读语段,谈谈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案: 56 (1)日光    (2)执 持  
57

5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9A
60 B
61
紧扣选文内容,围绕读书”“大有所益即可。


最后更新[2006-3-17]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