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八面来风
文章标题: 《50岁《洛丽塔》,11张中国脸》
出处:cst      阅读次数:1642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50岁《洛丽塔》,11张中国脸

50岁《洛丽塔》,11张中国脸




南方周末    2006-03-16 14:54:32


台湾皇冠出版社1967年版封面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封面

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封面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封面


  □本报记者 张英 实习生 黄敏
  
  作为上世纪最有争议的文学作品之一,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出版已有50年了。2005年年底,美国兰登书屋、英国企鹅出版社、法国伽利玛出版社、德国苏尔坎普出版社,不约而同推出了这本小说的纪念收藏版。
  2005年12月,国内最早出版纳博科夫作品的上海译文出版社也推出了主万翻译的《洛丽塔》。该社称,虽然《洛丽塔》中文版至今已有10个不同的版本,但他们的新版是第一部“全译本”,“字数最多、没有任何删节”。1989年大陆漓江出版社黄建人译的《洛丽塔》为23万字,而最新版的《洛丽塔》35万字,二者相差整整12万字!
  作家苏童很吃惊:“我的天!12万字,那是一本书的1/3内容”。17年前,在看完《洛丽塔》后,苏童曾写过一篇《读纳博科夫》。
  和苏童一样,作家叶兆言也准备到书店里去买本新的《洛丽塔》,看看它到底多了些什么内容。
  落地中国不容易
  和在国外的经历相似,《洛丽塔》在中国的出版过程并不容易。1964年,台湾皇冠出版公司出版了赵尔心翻译的《罗丽泰》(台湾译名),这是《洛丽塔》的第一个中文版。
  大陆最早翻译纳博科夫作品的人是梅绍武。纳博科夫1977年逝世后,1978年出版的《外国文艺》杂志就发表了梅绍武翻译的《普宁》,1981年《普宁》的单行本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据译文社的老编辑回忆,当时《普宁》的责任编辑曾想让梅绍武翻译《洛丽塔》,但被梅拒绝,理由是“虽然这个小说是纳博科夫最好的小说作品,但它讲的是一个老头和一个未成年的小姑娘谈恋爱,我觉得这和我们中国的道德观念不太相符,我不太喜欢它”。后来,梅绍武又翻译了纳博科夫另一部小说《微暗的火》。
  1989年,内地的漓江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不约而同推出了不同翻译者的《洛丽塔》。
  据内地最早出版的漓江版《洛丽塔》的编辑刘硕良回忆,当时他是在一本外国文学史上看到纳博科夫和《洛丽塔》的内容介绍的,“我当时就想,纳博科夫这样著名的作家,不可能写一本色情小说。《洛丽塔》虽然在西方引起了争议,但它毕竟在文学史上还是一部站得住脚的作品。”
  于是,信奉“读书无禁区”的刘硕良把《洛丽塔》、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和尼采等一大批人的书列在自己的出版计划中。
  漓江版《洛丽塔》翻译者黄建人回忆,1986年她接触《洛丽塔》的时候,还在湖南师范大学读英语系研究生。有一天,湖南文艺出版社的一个编辑找到她,问她能不能找到《洛丽塔》的英文版,还说漓江出版社的刘硕良想出这本书。过了两天,黄建人在学校图书馆里找到了《洛丽塔》的英文版。按照出版社的要求,她把书借出来全部复印,花了一年多时间把书翻译完。
  黄建人把译稿全部校完,准备寄给刘硕良的时候,恰好发生了《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出版风波。1986年12月,当时的湖南人民出版社,仿照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删节本《金瓶梅词话》的办法,出版《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结果遭人举报,书被查处,刚上任一年的总编辑朱正被行政记大过并撤职。
  出于安全起见,刘硕良将《洛丽塔》的出版推迟。1989年1月,漓江出版社正式出版黄建人翻译的《洛丽塔》。据黄建人回忆,第一版的封面非常恶俗:“书封面上放了一个像妓女一样半裸的人,比较俗气。我当时就打电话给编辑,问他们怎么做这样的封面,因为书的内容并不低俗。他们说为了好销一点,太高雅的文学,书不大好卖。”
  不久,该版《洛丽塔》被读者举报。新闻出版署组织专家组审读,认定《洛丽塔》是个好作品,但是发了一个文件给广西出版局,责令漓江出版社改换封面。1993年,台湾林郁出版公司也出版了黄建人译的《洛丽塔》。
  江苏文艺出版社的《洛丽塔》,由刚从北京外语学院英文系毕业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的于晓丹翻译。据当时还在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外文学》杂志当副主编的安波舜回忆,当时于晓丹在《中外文学》杂志发表了一些翻译小说,给他印象最深的是诺曼·梅勒的《刽子手之歌》。
  安波舜与于晓丹聊天时,谈到了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安波舜非常兴奋。“那是一个刚改革开放的时代,一切都是阳光明媚,面对打开的大门,看见一个美丽的世界,大家都憋足了劲儿抓紧时间读书。所有的外国文学作品在中国都非常畅销,不管是一流作家还是二流作家。大家已经读过了《普宁》,因此对《洛丽塔》的期待就更强烈。而且这个近似乱伦的主题也让大家非常好奇。”安波舜说。
  后来,写小说的于晓丹开始翻译《洛丽塔》。据当时还在《人民文学》工作的朱伟回忆:“那时候她住在北京南小街后拐棒胡同社科院的宿舍,是筒子楼里的一个小间,冬天屋里非常阴冷。她翻译得很费劲,因为其中充满双关语与典故,需要借助词典并请教老师。”
  于晓丹把《洛丽塔》译完了,但安波舜已离开了春风文艺出版社,于是于晓丹把《洛丽塔》给了江苏文艺出版社,许金灵(小说家鲁羊)就成了江苏版《洛丽塔》的责任编辑。1997年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纳博科夫文集》、2000年译林出版社出版《洛丽塔》时,都采用了于晓丹的译本。
  苏童家里书架上放的《洛丽塔》是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这个版本的翻译者是彭小丰、孔小炯,责任编辑曹洁。这个版本的《洛丽塔》是由冯亦代主编的“兔子译丛”丛书之一。
  曹洁回忆说,《洛丽塔》是“兔子译丛”的第一本书,当时出版这本书的主要考虑是,创一块品牌必须有硬通货,而《洛丽塔》是本好书,又是禁书,肯定好卖,“我们找来了英国企鹅版的《洛丽塔》,当时想早点把这本书翻译出版,所以找了两个翻译者,彭小丰、孔小炯都是老师,外语扎实,文笔也特别好。”后来,这本书果然不负重望,第一次开机就印了2万册,一个月就卖光了。
  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洛丽塔》是一个奇怪的版本,这本书由华明、任生明翻译,书上没有责任编辑的名字,1989年2月第一版,开机4万册。
  化中国妆
  不同时期出版的《洛丽塔》中文版,在翻译、编辑、出版过程中,无论是台湾还是大陆,在内容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删减。
  以台湾的两个版本为例,记者手上的《罗丽泰》是皇冠1978年推出的修正版,仍由赵尔心翻译。这个中文繁体字版本只保留了故事情节,去掉了其他内容,内容不到20万字。
  据在“一塌糊涂”BBS上翻译完《洛丽塔》的一位网友考证,2000年台湾先觉出版社出版黄秀慧翻译的《罗丽泰》更是奇怪,该中文版不知道为什么,在出版时索性删掉了第31、32、33章的全部内容。
  大陆出版的中文简体字版《洛丽塔》虽然比台湾的繁体字版本字数多,但比起译文版的35万字全本,字数相差仍然巨大。
  比如1989年大陆4个版本的《洛丽塔》,漓江出版社黄建人译的版本为23万字;河北人民出版社华明、任生明翻译的版本为22.8万字;浙江文艺出版社彭晓丰、孔小炯翻译版本为27.7万字;江苏文艺出版社于晓丹翻译版本为27万字。
  主万翻译的《洛丽塔》何以如此“丰满”?难道以前的中文版《洛丽塔》都是动了大手术的“洁本”?
  现为中南大学教授的黄建人说:“《洛丽塔》英文原版里也没有直接描写性行为的内容。我在翻译的时候,只有极少数的删节,因为有的非英语的词汇我实在译不出来。删其实顶多就几句话,没有成段删减的,更没有成章节删减的。”
  而刘硕良承认,在拿到黄建人的译本后,他曾根据1988年12月27日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布的《关于认定淫秽及色情出版物的暂行规定》对《洛丽塔》进行了技术处理:“当时出版社在处理黄健人的译稿的时候,对一些细节、露骨的场面描写方面有一点删节,但不多,究竟删了多少我记不清了。因为翻译者风格不同,同一部书的差别也会有,但绝对不可能相差几万字甚至十几万字。”
  黄建人拿到出版社寄给她的样书以后,还特地就着自己的翻译底稿进行了对比。她发现出版社的改动并不多:“他们只有很小的改动,我现在还记得,有一个地方原文是rape(强奸)这个词,男主人公说实际上这个小姑娘‘强奸’了他,出版社后来改成了‘诱奸’。这是我惟一发现的他们动了我稿子的地方。后来我一想,他们改的‘诱奸’比‘强奸’更准确,我觉得编辑改得对。”
  得知自己译本和上海译文的新译本相差12万字,黄建人觉得非常奇怪,她最后这样猜测:“可能是我翻译行文简洁的缘故。别人译《飘》出来都是上百万字,我译出来就是80万字。5个版本的《飘》,我翻译的字数是最少的,可以比别人少一半。”
  全本全在注释上
  于晓丹的3个版本在不同时期出版,字数居然也有大的变化。1989年,江苏文艺出版社于晓丹翻译版本为27万字;到了1997年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时增加到了30.5万字,译者增加了廖世奇;2000年译林出版社出版时又减少到26万字,作者仍为于晓丹一人。
  远在美国的于晓丹在给记者的电子邮件中称,在翻译《洛丽塔》第一版的时候,她还年轻,在翻译上可能太主观了些。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在翻译时,她自己没有做任何删节,因为“实在没什么可删的”。8年后,她在美国根据Vintage的注释本,对江苏文艺版进行修订,增加了不少注释。因此,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洛丽塔》整整多了3.5万字。至于译林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洛丽塔》为什么只有26万字,比第一版的时候还要少,她说,我也不知道原因,这得问问出版社的编辑。
  译林版的责任编辑张遇说,“对现当代名著翻译,我们的原则是尽可能不删。这个版本离于晓丹的第一个版本已经11年了,环境越来越宽松了,我们不可能有大的删节。”
  后来于晓丹找到了一些资料,她发现美国Vintage公司1995年定本的《洛丽塔》注释本比普通本多了200多页,正文部分和注释差不多一样厚。但国内的出版社在出版翻译作品时,往往都把这部分内容去掉了。
  也许这多出来的12万字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注释内容?
  “我爸爸翻译的《洛丽塔》是根据公认的美国Vintage公司1989年定本,并参考了麦克米兰(公司)的详细注释本,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权威的版本,出版前曾得到纳博科夫本人的审定和确认。我爸爸是对着英语原文一句句翻译的,在忠实翻译原文时,他根据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和英语能力,除了翻译所有的注释外,还增加了很多新的注解。因为纳博科夫的作品是用英语写就的,很多精妙的对比、隐喻、转文,不加注解,中文读者是看不明白的。这个译本还补齐了此前因为各种原因删节和遗漏的段落。”主万先生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叶尊完成了书稿的最后校订工作。
  也就是说,最新版《洛丽塔》多出的12万字,基本上都是注释。至于“猛料”,绝非如巷里坊间渲染的那么多。
  也有人对这个新版的《洛丽塔》全本不以为然。听说《洛丽塔》推出全译本以后,陈村对记者表示,有全译本当然是好事;但对于读者来说,有没有全译本其实也无所谓。现在读者读到的许多出版物和网上能够看到的东西,情色的部分恐怕远远要胜过《洛丽塔》了。比如像《金瓶梅》,网页上就有足本,但今天还有多少人在看呢?
  (P1153552)
  
  “11张中国脸”      
  出版日期      出版社     译者       字数
  1.1964年(罗丽   皇冠文化出版  赵尔心
  泰)初版      公司(台北)
  2.1989年1月    漓江出版社   黄建人      23万字
  3.1989年2月    河北人民出版社 华明、任生明   22.8万字
  4.1989年     江苏文艺出版社  于晓丹      27万字
  5.1989年5月(罗丽塔) 海天出版社  麦穗    
  6.1989年8月(洛莉塔) 浙江文艺出版社 彭晓丰、孔小炯 27.7万字
  7.1993年     林郁出版公司(台北) 黄建人
  8.1997年     时代文艺出版社   于晓丹、廖世奇 30.5万
  9.2000年(罗丽泰) 先觉出版社(台北)  黄秀慧
  10.2000年     译林出版社    于晓丹     26万字
  11.2005年全译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主万      35万字

最后更新[2006-3-18]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