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百家争鸣
文章标题: 《和菜头:要论战,不要道德战》
出处:cst      阅读次数:1885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和菜头:要论战,不要道德战

和菜头:要论战,不要道德战

2006-03-09 09:21:37 来源: 新京报(北京)   
 

[编按]白烨韩寒的交战,引发各色评论,双方支持者各执一词。这一篇的火气似乎大了点,倾向性也很明显。我们相信网友读者对此争论一定有自己的看法。我们也相信不同的论点的论争肯定对文坛和80后作家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白烨先生,中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最近在新浪开了博客(不过又关了),在博客里和青年作家韩寒对掐,教育韩寒要“走进文坛”,不要再做“文学票友”。被韩寒一篇千字文当头棒喝以后,回家运了两天气,提出来要“建设网络道德”。北京有媒体也顺风而呼,讨伐韩寒带脏字,一副导师气派。

掐架掐到比道德,高下立判。有理说理,有谱摆谱,只有讲不过人家,才会指责别人道德有问题。而一个人道德和他说的话有理没理是两个概念,诈骗犯道德和信用双破产,但是不等于说他讲“地球绕着太阳转”就是错了。

我个人觉得在使用道德大棒的时候,白老先生以及媒体应该比一般人更需要谨慎一点。还拿白老先生举例,如果我记得不错,几个月前闹过一次“蔡小飞”自杀事件。白老先生在媒体上言之凿凿地说自己读过蔡小飞的文集,而且觉得这孩子是非常有希望的80后作家。但是,媒体随后的调查发现这根本是个骗局,就是一个小孩子用自杀来炒作自己。不知道白老先生怎么读到的这本根本就不存在的文集?韩寒在私人博客上骂人与著名文学评论家面对媒体撒谎,不知道这两件事的道德指数又是谁高谁低?

作为传统意义上文学阵营里的评论家,白老先生上网写博客是一种进步。因为很明显他也看出了历史的趋势———所谓的文坛,所谓传统意义上的文学评论家们,已经被这个时代所抛弃。一句话,大家不带你们玩了,所以白老先生上网了,要跟上时代的脚步。但是白老先生不甘寂寞,还要在网上发挥一个长者的余热,教育文学后进青年。

这么多年来,白老先生的那个所谓的“文坛”出过几个有价值的作家,产生过几篇什么有价值的作品?就“纯文学”上了?远到王朔,近到王小波,都不为白老们的文坛所容,都不入白老的“文学评论”法眼。那又怎么样?50年后谁还会看那些各色泡菜坛子奖获得者的作品?而《我是你爸爸》、《黄金时代》永远有人会去读,会被震撼。

本来,白老先生们自己圈个山头,关了门自己玩,每年轮流分奖,没人会说你们什么。但是,跳上网络来教育人就是白老先生的不是了。

既然“文坛”那么高尚,那么高雅,何必走下神坛和网络上的人玩泥呢?恕我直言,白老先生,您老了。二十年后,中国阅读的主体人群是今天看《三重门》、《沙僧日记》成长起来的一批人,到那个时候您嘴下的“文学票友”就是作家。不用您来封,不用您批准,您手里的小光环就要熄灭了。

赖斯(CaleYoung Rice)在《青年人向老人说的话》(Theyoungtotheold)里,告诉老年人:Youwho areold,Andhavefought thefight,Andhavewonor lostorleftthefight,Weight usnotdown,Withfearsof theworld,aswerun!翻译成中文就是:你们老了。打过了这场仗,赢过,输过,又丢下了这场仗。当我们在奔跑,你们对世界的恐惧,不能把我们吓倒。

作为“文学裁判”的白老先生,还有拿帽子压人的“道德裁判”们,如果想在网络上建立你的文坛,我觉得这对于文坛还是网络,都是双重的浪费和侮辱。(和菜头 云南网络作家)


最后更新[2006-3-18]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