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这是厦门一中孙迅迟同学的来稿。文笔清醇细腻,情感半嗔半怜,意蕴温婉动人。原题为《生活在厦门的快乐》,本站编辑改为《厦门:没有欲望的城市》)
厦门:没有欲望的城市
厦门一中初三(7)班 孙迅迟
春节快到了,长假怎么安排或许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虽然担心出门的拥挤,选择旅游的人还是不少,闲时上网看别人的计划,才发现自己所在的城市居然也是一个焦点。
初到厦门的时候,有一种“惊为天成”的冲动;而长时间住在这里,就很快习惯了厦门的一切,风土人情。最近这三年在一所可说是厦门数一数二优秀的中学上学,接触到的大多是土生土长的厦门人,也从他们那里了解到很多有趣的风俗,诸如大年初三不拜年、客人进门不换鞋这类的。有些遗憾的是,到这里九年了,厦门人的母语--闽南话却还是一问三不知,常令人怀疑我的身份。
厦门是一座小巧温馨的城市,临着海,天总是蓝的,飘着白云几朵。因为是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除了终年绿油油的草坪、常绿的树木之外,各种鲜艳的花儿点缀着城市的每一个季节,而当中最有意思的当属夏天和冬天。
夏天是厦门非常热闹的时候。厦门的市花三角梅是少见的三个瓣的花,颜色以紫红色系为主,这是种灌木,城市里随处可见,在校园里小巷人家的墙头或者是高层公寓房的阳台上,常有三角梅静悄悄地开放;凤凰树开花一般在6月,伞状的树冠,火一样的花瓣红了满天,一天比一天开得旺,后来整棵树全都是眩目的颜色了,看不见绿色的叶子。每次看到它我总是不由想起《凤凰涅磐》,尽情燃烧着度过最灿烂的日子;台湾相思树开的是淡黄色小绒球花,镶嵌在细小叶子里面,风吹过,一树一树的相思随风摇动;另外一种夏天开花的树是羊紫荆,白色粉色或紫色的花幽雅地立着,树不大,花却多,花瓣常常落了满地。
有一种树我不知道名字,开的是金黄色的花,奇的是那花不是一朵一朵的,而是象葡萄一样一串接一串,一串有几十朵小黄花,沉甸甸地挂在枝头,摇摇欲坠,整棵树没有一片叶子;另外一种我不知道名字的开花的树,开很小的紫色的花,花谢以后接出绿色的小果子,也是一串一串的,花还在开着,果子也有了,一起挂在同样细小的叶子里。冬天开的花有两种,高大的木棉花是碗状的,花瓣大而厚,落到地上还是完整的,在学校里常能看到木棉在飞舞,也许因为高大和开花在冬天的缘故,它被称做英雄花;圣诞花是灌木,顾名思义是圣诞节前后开花的,其实那不算花,嫩时叶子是红色的,老了慢慢变成绿色,嫩叶子在上绿的在下面,看上去好象是开了红色的花。
在我的印象中,厦门好象没有什么新城老城之分,有很多旧时的房子。因为历史的缘故,可以看到不少欧风建筑,商业中心中山路犹为典型,整条街全是骑楼式的楼房,一般为两层,木结构,楼外人行道上都有屋檐,下雨的时候逛街也不用担心被淋湿了衣服头发。城里小巷子很多,弯曲没有规则,却四通八达。不熟悉的人常会迷失方向,而熟悉了以后却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几乎所有的小巷都是互通的。高楼常常在这些小巷里拔地而起,有时候,绕过一栋石头的小屋,却发现自己突然来到了宽阔的街道,整个现代化的城市呈现眼前,仿佛超越了时空。无论新旧,所有的街道都很整洁,让人不忍心随处丢下什么。
如果只是这些,也许厦门还没有什么吸引力。整个城市是悠闲的。早上坐公交车,等车的乘客们三三两两在车站或站或立,车来了,大家不慌不忙,按顺序排队从前后门上车,下车是从中门,倘若有老人孕妇,必是几人争着让座。
傍晚吃过饭,厦门人常在院子里的小桌上摆上茶具,边泡功夫茶边与邻居闲聊,喝的是乌龙茶或铁观音,一种半发酵的茶,巴掌大的小茶壶茶叶塞到不能再满。听老厦门说,第一遍的茶水俗称茶尿,不能喝只是用来洗茶杯,第二遍是最好的茶,水冲进茶叶以后马上倒进杯里。也是厦门人的设计巧妙,一溜杯子五六个全都倒满,正好壶里的水倒干,一人一杯。茶杯很小,但品茶者却不一口饮尽,先深呼吸以后闻茶味,仔细回味过后再小心一抿。普通人家喝茶多配些甜点,边品茶边评论了家里市里国家世界的大小诸事,不觉间一水瓶的水都下了肚,时候也不早了该休息了。
到了周末,一家老少坐车去了环岛路,在黄厝的沙滩上晒晒太阳,在草坪上放放风筝,租辆双人自行车来回逛逛,不知不觉中天黑了,到椰风寨吃海鲜,桌子摆在沙滩上,海风习习海浪声声,潮水不经意间涨到了脚背,趁着月光,说不定可以看到小螃蟹藏身的小沙坑。
如若去鼓浪屿,下了渡船往左转,沿着海边走,走过了一片海滩后就到了漳州路,路边是爬满绿滕的砖墙,墙头多有三角梅探出头来,墙内是一栋栋独门独院的别墅式小楼,都有了些年头,院子的大门是木的,门上的铁兽牌配着铜把手,泛着金黄色的亮光,古色古香。
作为一个从外地来厦的学生,我常常惊诧于厦门的这种悠闲。就算是面对最容易火爆的足球,厦门的态度依然不温不火,很自然地升到了甲A,降级了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没有什么痛不欲生,到了比赛的时候,照常带了小喇叭去体育馆,不离不弃的感觉。海峡局势特别紧张的那段日子,整个中国都沸腾了,很多北方的亲戚给我们家打电话,担忧厦门的前途和安全,问我要不要搬回黑龙江去。我总是笑着回答他们,觉得他们有些杞人忧天;厦门人照常早上喝稀饭就肉松,报纸上仍旧谈论着今年女装的流行趋势,这种悠闲感染了我,事情总会解决的,战争该来就来何惧之有?
新周刊曾把厦门评为中国最温馨的城市,许多杂志认为厦门是中国最适合居住的城市之一,我觉得这些都不错,只是少了点什么。我表姨曾在厦门生活过,后来去了广东,不到一年的时间她故地重游,深有感叹:厦门是个没有欲望的城市。此言一出,语惊四座。
是的,没有欲望,再没有什么比这更合适的形容了。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人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毫无疑问是人建造了城市,然而城市也在塑造着其中的人,历史的积淀造就了今天的厦门,今天这城市正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造就着厦门人(包括我在内本地人和在厦门的外地人),造就了这个没有欲望的群体,只是,我不知道这种悠然的利弊孰大孰小,不知道生活在这个城市里是幸福还是不幸。
但至少,我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