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说语论文
文章标题: 《“不瘟不火”还是“不温不火”》
出处:cst      阅读次数:5084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不瘟不火”还是“不温不火”

不瘟不火还是不温不火

 


http://book.sina.com.cn 20051116 17:50 新浪读书


连载:网友问字   作者:张碧涌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问:“不瘟不火”,还是“不温不火”?应当怎么使用?(网友:吴明亮)

  答:“不温不火”、“不瘟不火”都有人使用,相关的还有“不愠不火”,它们的共同意义是“不过火”。

  “不温不火”是指“不升温,也不过火”。例如:

 

  房价不温不火 消费需求不温不火

  “不瘟不火”是指“不沉闷,也不过火”。例如:

  他的表演不瘟不火 汽车市场不瘟不火

  “不愠不火”是指“不发火”,例如:

  大家对传言不愠不火 他心平气和、不愠不火

  “不温不火”最常用,使用范围宽,“不瘟不火”、“不愠不火”较少使用。注意“愠”读yn,不读wēn。(李智初)

 

 

 

黏性还是粘性
 http://book.sina.com.cn/nzt/ele/wangyouwenzi/28.shtml


   
语文出版社 杜永道
 
   
问:有人写黏性,有人写粘性,究竟那种写法正确?
    
答:黏性的写法正确。这两个字的读音和意思不同。
  字读nián,表能把一种东西附着在另一种东西上的性质。字读zhān,表黏性物(或用黏性物)把物体连接起来。
  字用于:黏稠、黏度、黏附、黏糕、黏合、黏糊糊、黏米、黏膜、黏土、黏性、黏液、黏着……
  字用于:粘胶、粘连、粘贴…… 参差
  说这东西真nián”,要用字;说把这张纸zhān,要用字。
 
   
做为作为的区别
 
   
社科院语言所词典室 杜翔


 http://book.sina.com.cn/nzt/ele/wangyouwenzi/28.shtml


   
问:我经常弄不清楚之间的区别,比如做为作为
   
答:是困扰许多人的问题。”“的关系和分合问题,可以说众说纷纭。从使用的现实情况看,人们总结出来的两者的大致区别是:多带体词性宾语(做生意),表示较具体的活动;而多带谓词性宾语(作报告),表示较抽象的行为。但是按照这些标准,实际上并不能区分清楚,有些学者把两者看做异体字,但是在使用习惯上并不都能互换。”“分合的标准是什么?
  王力和吕叔湘先生对这两字有过精彩的论断。王先生说是一对骈词,骈词是指一个词的旧形式和新形式同时存在,旧形式往往只残存在而新形式则存在口语里,////等都是骈词。具体到”“上,表达的表制造义的去声的写成以后,和有多种引申意义的读入声的构成了一对骈词,也就是说,相对于是新的形式,由于给不同的读音使用了新的字形,可以看做一组新旧词。吕先生说是文白异读的产物,古代只有字,是入声字,后来在说话中变成去声,造出字来代表这个去声读音。文白异读也体现了骈词的特征。
  这样,”“反映了新旧词之间词汇兴替的现象。按照词汇兴替的一般规则,新词先在常用义上替代旧词,接着,在从实到虚的各引申义上,逐步替代旧词,词汇兴替的结果是新词的领地不断扩大,旧词则渐次蜕变为不成词语素,从语体上来看,旧词从口语中退缩,保留在书面语中。旧词的本义是起来,在先秦时代就已经是高频词,基本义已经是制造。表制造义的后来在口语中读做去声,而且最迟在晚唐五代,为了在字形上有区别,专门造了字,来表示这个读去声表制造的意义。字产生以后,以制造义为起点,产生了一组引申义,跟制造义以后的引申意义一致,换句话来说,就是读去声的字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在口语中代替了原先读入声的制造义以后的各引申意义。
  简单地说,在现代汉语中,一般用于构词语素,作为一个构词成分,需要跟别的语素构成一个复合词以后才能使用,而则是一个单用的词,作为一个词,它单独就可以充当句子成分在句子中使用。根据这个标准,由于作为是一个复合词,是语素,以写成作为为宜。
  在普通话中读音已经混同了,但是在许多方言中读音并不相同,如果您的方言中能够区分两者读音,不妨也可以当做一个辨别的依据。
 
   
不瘟不火,还是不温不火
 
   
社科院语言所词典室 杜翔
 http://book.sina.com.cn/nzt/ele/wangyouwenzi/28.shtml


   
问:不瘟不火,还是不温不火?
 
   
答:不瘟不火不温不火两个词语现代都常用,使用的场合和语义不尽相同。我们从19461997年的《人民日报》电子版中检索了这两个词的用例,从具体语料来分辨两者的语义。
    “
指戏曲表演沉闷乏味。不瘟不火指的是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对角色的把握恰如其分。这是一个赞扬演员演技的褒义词。检索19461997年《人民日报》,使用了不瘟不火的文章共16篇,全部用于这一语义。如:
   
对待每次的演出他是那样的严肃认真,从人物性格和故事情理上精心创造,跟别人配搭丝丝入扣,不瘟不火,不任意抓哏,破坏剧情,取媚观众。(195813)
   
诸葛明同志很好地掌握了角色的特点,用句老话说,演得不瘟不火。(1964312)
   
这几位老演员演得不瘟不火,恰如其分。(1982919)
   
主要演员不瘟不火、感觉到位的表演,确保了《红十字》的质量。(19971025)
   “
不瘟不火也有写做不温不火的,19461997年《人民日报》中使用不温不火的文章共22篇,但在1980年以前仅见1例:
   
全剧的基调是:不温不火,有动有静,松紧相间,平淡中有兴味,严肃中有风趣。(19631021)
    1980
年以后不温不火的用例逐渐多见,逐渐跟不瘟不火并行使用。因为字形有了变化,照着的字面意义,旧瓶装新酒,人们按照一般人通常的理解,对不温不火的语义进行了改造,赋予它性格温和义和销售行情不火爆义。这类语义在《人民日报》上的始见用例是1994年。现举数例:
   “
八毛五分钱,也开发票?售书小姐简直烦得要上吊了。没办法,公事公办。那先生不温不火地回答。(1994823)
   
相比之下,中式快餐仍处于不温不火之状,缺乏自己严格的生产标准与特色,虽然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却难与自己的洋对手匹敌。(1996118)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瘟不火用于戏曲表演,而不温不火用于戏曲表演义时,可能是不瘟不火的误写,因此,在这个语义上,当以不瘟不火为正。但是,如果指的是性格温和义和销售行情不火爆义,那么只能写成不温不火了。您可以按照文章内容需要表达的语义来选择使用。
 
   
执着执著的区别
 
   
社科院语言所词典室 晁继周
 
   
问:执着执著有什么区别,如何使用?
   
答:执著执着是同一个词的两种写法,都读作zhízhuó。《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个词的解释是:原为佛教用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后来指固执或拘泥,也指坚持不懈。例如,可以说性情古板执著,这里执著是固执的意思;可以说不要执著于生活琐事,这里执著是拘泥的意思;可以说执著地献身于祖国的教育事业,这里执著是坚持不懈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以执著作为推荐词形。


最后更新[2006-3-25]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