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香校园小景
荔香中学 萧明光
游廊
晨过游廊,大概因为头脑里没有太过复杂的记忆,突然蹦出这样的感受:墙高过人头,市声隐隐来。
游廊为什么会给我这样的感受?这话儿得从远一点说起;这游廊,原来是面街的一排小门店,人流穿梭,生意红火,曾经给学校带来颇为丰厚且名为勤工俭学的收入。后来全市对学校周边门店进行统一整顿,于是全部被拆掉。拆掉后改建成了铁槛围栏,再加以绿化种植,其上很快便青藤翠蔓遮掩。围栏内游廊曲折,卵石甬道逶迤,凉亭水池镶嵌其间,虽小家气象,倒也清雅宜人。因而,常有莘莘学子们在午间或者傍暮时分,留连徘徊,读书,聊天,作画。
校园身居闹区,围栏外红尘粉浪,车马喧嚣;这里,却红口白牙,雅语书声,烟火渺茫,难得一份清纯和洁净。古人云:大隐隐于市。然而,这是要出巨子大才的摇篮,与隐有什么关联呢?
棕榈
学校的道旁总有三五成排的棕榈在我们的视野里。
棕榈的造型大气磅礴,简洁明快。扶摇直上的生命程序里,主干就是棒槌,圆实饱满;阔大而对生的散叶像巨伞一般张开,绿油油,沉甸甸。这些,见怪不怪,已经不能给予我等更多的精神刺激,我等所看重的更多的是他在那五月间开出的腰花。这腰花的称呼,怕是我的发明和杜撰。她绽开在棕榈树灰铅胖干与葱绿叶柄之间,好比皇宫墙上镶挂的装饰。形状像珊瑚,像垂柳;纯然乳白的颜色,晶莹剔透,俨然高贵清雅的自我认同。
这高贵的活生生的物象应该会有“无声”的渗透效应吧,那当初的立意者、出力劳身人和如今的看护们,都理所当然是功德的共享成员。
铁树开花
进学校门口,正中种了三棵巴西铁树。大约每年的四月下旬开始,她们就先后从顶中冒出鸭头,渐渐拳头大小,后来成一尺长短的纺锤形的花棒,俨然一个超级的玉米棒子,颜色乳黄,镶嵌在树冠中心,好看极了。然而,这是早几年的风景了,如今不再。
大概是在取得市一级评估之后,得到了政府相当丰厚的建设资助,当局者在建立一幢迎面矗立的办公楼外,就是铲掉铁树及其依存的巨大草坪,改建成现今的文化广场。文化广场是一地的瓷砖铺就,主体工程设计为一个钥匙状,匙把朝外,正对校门的地方围高半圈,形成矮墙;圆圈凹陷,站立正中朝着矮墙发喊一声,即可听到地坛回声的效应。匙尖则对着办公大楼的正门,形成回廊,廊顶爬满青藤,两边分布几棵棕榈。与先前相比,绿意明显不足,夏日里,热浪霍霍生声,灼灼逼人。上班求学的师生们无法躲避,短短时间,短短距离,但也如同过了一趟火焰山,前胸后背淌下溪流般的汗水。
不知道为什么,老荔香人怀念的,首先是三棵铁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