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说语论文
文章标题: 《阅读愉悦的幻觉》
出处:江南时报 wbs 转载      阅读次数:1645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阅读愉悦的幻觉

                              [文化]软性写作:阅读愉悦的幻觉

  阅读的愉悦有两种:其一,与恋爱相若,所有的欢喜贯穿始终,一把箭射中心脏,一股股暖流随着疼痛一起舞蹈,理性渐渐走失,病来病去,如山倒,如抽丝;也似暴雨,倾泻而下,而后,树葱叶绿,一切归于静止,本质深处却也湿润着的。面对一本书,如此,当你合上最后一页,尽管心里激荡着无边无际的愉悦之情,却也无能为力说出它到底源于何处。它究竟表达了什么——书什么也没说。 

     一本书,好就好在什么也没说上,是现在进行时的狂欢愉悦。它不断地诱惑你持续性地阅读下去…… 

     第二种阅读,可能建立在一厢情愿的基础上。譬如翻开尤瑟纳尔,一忽儿,作为读者的你,便加入到文本之中,慢慢地,把自己替换为另一个尤瑟纳尔,甚至,你朗朗念出了声。纸上的句子,都是自己的朝廷——你旁若无人在一个夜晚或者清晨诵读着尤瑟纳尔,你成了自己的王,一个人,有了骄傲之心。有一种骄傲,就是被阅读所唤醒的,气势磅礴,汹涌而下,铿锵有力,日趋弥坚,而持久不绝。 

     往往,软性写作,可以给读者造成第一种阅读愉悦的幻觉。实则,它什么也没说。车前子就是这样的一位。他可以让一个读者对阅读重新产生了浓烈兴趣。譬如我。就是为了这个,才要下决心去省图申请借书证。这是一种彻底的唤醒,这对于一个长达半年之久不怎么主动阅读的人而言,是一个福音。  

     车前子的文字比较瘦,字一瘦,就有骨感,兼有着软性力量,力拨千斤的柔夷胜过高山大海的呼号喧哗。最关键,让人静下来,一下沉底,陷入,又不乏推手的绵柔韧猛隐藏其中。车前子的文字也轻,灵性写作的人均如此。相较之理性写作,灵性写作给读者造成阅读后果,就是一种纯粹的轻逸享受。更多的阅读都是力气活,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仿佛与书写的人打了一架,最后,双双力乏懈怠。 

     在《给斯泰因画像》里,车前子以三言两语,就把这个强悍的女人一生的实绩给总结了:我以为斯泰因一生的文学高峰,却是《软纽扣》,她爬到顶峰,把《软纽扣》一搁,就下来了。下得很慢,让人一眼看不出。 

     精确。灵性。这是秉赋。 

     据说,车前子在书房的墙壁上贴了几张卡片,其中一张卡片上是伊兹拉·庞德的一句话:陈述十分精确是创作的惟一的独一无二的原则。 

     但凡书评总归脱不掉删繁就简的路子,车前子是做得最出色的人之一。国内有几位书评家恰恰相反,他们喜欢增简就繁,视将书评推至别人看不懂的炫技派的路子上。譬如止庵,惯用手术刀的笔法庖丁解牛,大汗淋漓把一头牛肢解完毕,读者也未啃到一块骨头,甚至连微弱的腥味也走散了。 

     这本书里,车前子还用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句子,概括卡佛著名的短小说,他说“有一种腼腆。腼腆的气息忽浓忽淡,像旧家具裂缝中的尘埃,已与木质浑然一体。”他是抓住了卡佛小说里最本质的东西。 

     卡佛短小说有一种众人皆知的速度感。车前子又用上了一个传神比喻:小说看上去速度迅速,但节奏很慢,或者说质地很慢。像一只钟表走得快疯了,而很慢的下午并不因为这一只钟表而跟着迅速地过去。 

     广博的知识,决定了的开阔视野。远远望着一个人,他走来,清朗,温润,又骨感铮铮,这样的一派风范,便如此。 

     所谓书写,就是说尽破烂生活里的诗意,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也像一个有天赋的人,他的每一步,均可敲碎薄冰,危险而迷人,让人襟怀摇曳。


最后更新[2006-4-27]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