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俗套?李敖不俗
——反驳“浙江学者” 傅国涌
深圳市翠园初中初二(12)柯浩然
不避俗话俗字。
——题记
在某网站看到了一篇名为《李敖:只剩下一个“俗”字》的文章,感觉不过只是一篇自
视清高、沽名钓誉而又居高临下的一番道德评价罢了。
我是个欣赏李敖的中学生,在此,请不要因为我的身份而看低我的意见。
李敖,一个愤青式的古稀老人;李敖,一个自认白话文无敌的人;李敖,现代批评家的
典范;李敖,貌似俗套却不俗的人。
李敖媚俗?
李敖是一个批评者,是一个历史学者,是一位文化人。可以说,李敖的文章涉及多方多
面,包括:政治、史学研究、文化生态等。
他博古通今,有常人没有的勇气。
他立传著书,为的只是向众人展现一套不同的史学观与文化观。
有人说,李敖是一个有“生殖器崇拜的人”,他“整天在碌碌红尘中打滚”,那么请问
这些人,你们又清高到哪里去了?
李敖并非是单纯的知识分子,有人干脆说它不是知识分子。
有人说李敖好财、好色、追逐名利。
那么你们呢?你们扪心自问,你们真的不好财?你们真的不好色?你们真的不追逐名利
,一生只做“王国维式白首穷经”的学者?
如果不是,你们又有什么资格说李敖的道德修养不足?你们又有什么资格说他好色、好
财和追逐名利?
所谓知识分子,是否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难道说只有像屈原、陶渊铭、朱自清那样的人
才有资格称作“知识分子”?
李敖他自认是“五百年来写白话文的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三名”,请问这位清高的“学
者”们,你们有这样的勇气吗?你们拥有他李敖一般的资格吗?
如果没有,请问你们说什么?
其实,李敖的思考方式是与你们不同的。他在政治压力下,开辟了中国白话文的一条新
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请问,在你们这些“学者”的人性中,你们就没有一丝“堕落”?你们就没有对于色、
财、名利的想法?你们充其量不过是“小乘佛法”,真正的“大乘佛法”却因你们这些
清高的思想而将你们拒之门外,而你们却想当然的人为自己已经是“大乘佛法”的履行
者了。
你们是“吃肉”的,你们自己抬高了自己,从而认为自己有资格居高临下的批评别人是
媚俗。
李敖并非好色,而是通过一种人人都能看得懂的文化方式,将一种深层次的文化介绍给
所有人,他真真正正的是最“清高”的人,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文化“比
丘”。
正如太史公的《史记》所记载的一样:“始皇帝益壯,太后淫不止。呂不韋恐覺禍及己
,乃私求大陰人嫪毐以為舍人,時縱倡樂,使毐以其陰關桐輪而行,令太后聞之,以啗
太后。太后聞,果欲私得之。呂不韋乃進嫪毐,詐令人以腐罪告之。不韋又陰謂太后曰
:“可事詐腐,則得給事中。”太后乃陰厚賜主腐者吏,詐論之,拔其鬚眉為宦者,遂
得侍太后。太后私與通,絕愛之。有身,太后恐人知之,詐蔔當避時,徙宮居雍。嫪毐
常從,賞賜甚厚,事皆決於嫪毐。嫪毐家僮數千人,諸客求宦為嫪毐舍人千餘人。”
请问,你们看懂了吗?对于色的描写,史家千古绝唱的《史记》是这样记载“性表演”
的,你们难道认为这种活脱脱的记述也是好色吗?
真正的文学,是原始的。真正的人性,也是原始的。
李敖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比我们纯净。
请你们这些学者,在说李敖这类人媚俗的同时,扪心自问一下:“我们者的有资格去评
论他媚俗吗?”
对此,我想改写一下胡适先生的一句话“不避俗人俗物”,这是一半积极的,一般消极
的。
正所谓“俗文化雅,雅文化俗”,当你的“高雅”文化没有人能够再欣赏的时候,它也
势必变成“俗文化”。
“俗文化”才是大众最为根本的文化。
就像“他妈的”这个国骂所包含的,是需要你们学者研究一生的“俗人文化”。
李敖媚俗?李敖不俗。
深圳市翠园初中初二(12)
柯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