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山
最近讀唐吉柯德,覺得很有意思。
看其前言,就不禁想起紅樓中石頭和空空道人的那一段對話。他們都是在““陳腐舊套”,只不過前者破的是騎士小說,而後者破的是“才子佳人”。說得非常有趣。我們可以認為,塞萬提斯是空空道人,而他的那位朋友就是“石兄”。
書中的唐吉柯德和桑丘,也是一對可愛的人物。兩個人一個理想,一個現實,對比鮮明。這又讓人聯想起紅樓中的寶釵和黛玉。就像在播新聞時,男聲說一句,女聲說一句,這樣聽起來不容易令人疲倦。只是前者為主仆,而後者為“君”(蘅蕪君)“妃”(瀟湘妃子)。
塞萬提斯在生前只是一個傷殘的軍士,潦倒的文人。他的資料留下來的很少。這和曹雪芹也是類似的。生前的寂寞和死後的盛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唐吉柯德並不簡單的、只是一個可笑的瘋子而已。“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用在《唐吉柯德》上,也未嘗不可。《唐吉柯德》在西班牙人心目中,恐怕就和《紅樓夢》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類似。
《紅樓夢》是“荒唐言”,《唐吉柯德》恐怕也是如此。同樣的是,這“荒唐”中是有著滿把的“辛酸淚”的。唐吉柯德雖然可笑,但卻有著悲劇的意味。這“笑”中是含著“淚”的。從塞萬提斯的生平,可以看出,他寫書恐怕不只是為了逗樂的。他的經歷與曹雪芹相比,恐怕是更辛酸。
唐吉柯德在世人眼裏,是瘋瘋癲癲的;而寶玉在世人眼裏,則是癡癡傻傻的。兩者也有可比之處。
法國作家法朗士說:“我們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個唐吉柯德,一個桑丘 × 潘沙;我們聽從的是桑丘,但我們敬佩的卻是唐吉柯德。” 同樣,我們也可以說:我們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個黛玉,一個寶釵;我們聽從的是寶釵,但我們敬佩的卻是黛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