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课题纵横
文章标题: 《王君:读程少堂作文点评有感》
     阅读次数:3852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王君:读程少堂作文点评有感

 

谁人解得心血丝

——读程少堂老师高分作文点评有感

重庆外国语学校  王君

偶然在网上读到深圳程少堂老师的高分作文点评,深感其用情之真挚,文风之活泼,思维之机智,见解之独到,语言之幽默,笔法之潇洒,不禁击掌叫好。

谁人解得心血丝啊!

一是这份“心”。作文是语文教学最难啃的一根硬骨头。对付它,步履蹒跚者有之,亦步亦趋者有之,退避三舍者有之,呼天抢地者有之。还勉强算语文教学有心人的我,在这块硬骨头面前,也长期处于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尴尬状态:对这根骨头,不晓得到底该如何烹调;手忙脚乱弄熟了,又常常不知道该如何享用。山重水复总无路之后,作文教学自然成了鸡肋——干脆就任学生随波逐流自生自灭算了。学了无数的作文教学理论,看了无数的所谓作文教改,多少有些“语文阅历”的我却依旧糊涂:喧嚣的理论和花哨的实践根本不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可能。作文教学不相信眼泪,也不相信幻想。

但是程老师的高分作文点评却让我眼前一亮!

作文点评并不少见,君不见,它们在各式应试的书籍报刊上频频现身妄图吸引更多的眼球吊来更显著的经济效益。这类功利化的点评弥漫着经济时代的铜臭味儿。程老师的作文点评显然是纯粹“公益化”的。作为语文教研员,没有责任和义务去做这样一项繁琐沉重的工作的。一线教师都明白,如此评改,哪怕就只有一篇,也是“伤筋动骨”耗费元气的事情。大部分语文老师,包括我自己,完全可能站了一辈子讲台之后,都没有勇气和心力去这样点评一次。程老师能够这样做,我想是源于他“语文味儿式作文教研”的指导思想,他是想以他自己的躬身实践来展示语文教师应该有的一种语文精神:下水舞得长河浪,上山量得齐天树。作文甘苦冷暖自知,语文教师应该多写下水文,即使不写下水文,也必须在作文的点评中展示自己对于写作的理解,对于学生的理解,对于教育的理解。唯有如此,写作教学才能扎扎实实的回到教学的真与诚的“元点”,语文教改才是有本之木有根之花。

程老师的行为,体现了深圳语文教研的务实特点。在中国这个最年轻最繁华最发达的都市之中,有这样一位埋头苦干的教研员,带动了这样一群兢兢业业的语文教师,实在是让人感动且赞叹的。

二是这腔“血”。中国不缺人,缺什么?在今日世俗功利的社会中,缺的是鲁迅先生所说的“筋骨和脊梁”,缺少“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我一直在想,这段话如果用来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怎么理解。当你读到程老师的课例和他的“语文味儿”研究理论,读到他的高分作文点评,你会有醍醐灌顶之感:语文教学的“筋骨和脊梁”,应该是一种天真烂漫的赤子情怀,应该是一种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探索精神,应该是一种我手写我心我心言我志的率性和大气。作为教研员,程老师挽起袖子亲自上阵,演绎出了《荷花淀》、《咏雪》等系列精彩语文课。从这些课中,你会看到一个积淀深厚,才思泉涌、奇思妙想源源不绝的可爱可敬的语文人。读程老师的高分作文点评,你更会看到一个坦荡幽默、点石成金、嘻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深圳语文总教头。指点作文,激扬文字,粪土一切陈腐的师道尊严和条条框框。南京大学的斐显生教授说,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心中有爱,肩上有担,腹中有墨、胸中有识、目中有人、手上有艺”,程老师是在这样的追求着,而他,也本来就是这样的一位身先士卒者吧。而语文的“为民请命”之“命”,“舍身求法”之“法”,也就聚焦在他的事事身先士卒中吧。

谁人解得心血丝?远在西部的普通一线教师读了这些点评尚且有如此震撼,那么,深圳的学生们、老师们、家长们读到这些心血文字个性文字时,又会有怎么样的感慨呢?

姑且用一句最时髦的话表达我的感动。他们——孩子们,老师们,家长们,心中的幸福一定会——

像花儿一样开放。

2006513日星期六   阴)

      

  (感谢王君老师惠寄) 

 


最后更新[2007-6-13]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