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论语 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教育和研究的意义在于评职称、分房子、出书卖书、当博导......一句话,在平静的校园里以知识的方式复制不平等的权利关系,再将它推广到社会去。 ──北大学者韩毓海撰文《有话好好说》,对本世纪中国文学的教育和研究嗤之以鼻 一根链条,最脆弱的一环决定其强度;一只木桶,最短的一片决定其容量;一个人,性格最差的一面决定其发展。 ──论初出校门的大学生应适应最基础、最琐碎、最没有成就感的打杂扫地工作 想吃的时候赶上三年灾害; 想学的时候出了个黄帅; 想结婚的时候姑娘都想嫁老外。 ──电视演员葛优谈自己那一代人 老师太多,滥竽充数的人太多; 学生太少,真才实学的人太少。 ──这是我们中国落后、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么多年来,我同情那些最顽劣、最可怜、最卑下、最被社会不容的人,我时常记得老师说的:“在这世界上,关怀是最有力量的。” ──林清玄在《捧喝与广长舌》中写道 你到这地方来,先是恨这种生活,然后是适应这种生活,最后离不开这种生活。这就叫体制化。 ──美国电影《刺激1997》中老犯人教育新来的犯人说 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 ──老教育者的感悟 管好老公方显巾帼风采,相夫教子尽显女性温柔。 ──杭州一位小学生毕业册上的赠言 深入浅出,深入深出,浅入深出,浅入浅出。 ──老师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四种方式 中国的知识界非常需要考问自己的灵魂。我们往往习惯于考问别人的灵魂,却很少考问自己。 ──著名作家陈建功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男人,幸运时看树撞女人;倒运时看女人撞树。 ──某学校“课桌文学” 高度近视的眼睛,凝视模糊的未来。 ──即将面临高考的某中学生的感受 历史系云:“历史证明,历史有惊人的相似”; 计算机系曰:“舆论公认,计算机将改写历史”。 ──某大学篮球赛,上届冠军历史队与计算系队同入决赛,赛前两队互打海报,以助声威 长大要当慈善家,因为每一位慈善家都很有钱。 ── 一位小学生在《我的理想》一文中解释他要当慈善家的理由 昨天、今天和明天,一生只有3天时间,抓紧吧。 ──美国夏威夷岛学生上课前的祈祷词 小学生是一队一队,中学生是一堆一堆,大学生是一对一对。 ──当代校园大观 大一──《仿徨》;大二──《呐喊》; 大三──《伤逝》;大四──《朝花夕拾》。 ──某些大学生大学四年读鲁迅的四本书 中国的文字太深奥了,“中国队大胜美国队”,赢的是中国队,“中国队大败美国队”,赢的是还是中国队。 ──在中国学习汉语的美国青年汤姆的困惑 考试成绩不行是你学习的失败,考试作弊则是你做人的失败。 ──学校期终考试考区告诫语 稳定情绪轻装上阵,涂抹标准,解题规范,该得的分一分不可丢; 看清题目广开思路,认真分析,仔细作答,会做的题一题不能错。 ──某高考考场对联 情话请对情人讲,我是木头! ──河海大学常州分校“一句话征文”获奖作品,写给在书桌上乱刻乱画者 姓名:克林顿,时间:11:50,原因:看录相 姓名:克林顿夫人,时间:同上,原因,陪同克林顿 姓名:林青霞,时间:0:30,原因:考研...... ──某大学男生宿舍楼每晚11点关门,晚归者在值班的“老花眼”阿伯处登记入内的记录 食堂内不准喂饭。 ──某高校看到大学生恋爱率上升而在食堂墙上贴的标语 如果──罐头不如果汁好吃; 天真──今天真热,是游泳的好日子; 从容──我做事情,都是先从容易的做起。 ──初学造句的某小学生的作业 结了婚的女人不一定会生孩子;生了孩子的女人不一定结了婚。 ──河北石家庄某小学生用“不一定”造的句子 多云的天气未必下雨;多情的女人未必爱你。 ──某高校的课桌文学 汇江海之灵气,育时代之英才, 承做人读书之校训, 扬改革奋进之风帆。 ──江苏省启东中学的口号 如果一个人只是知识的载体的话是没有用的,电脑比人脑的容量要大还更精确,人就应该是创造性的人,教育就是要培养这样的人。 ── 一位教育行家如是说 难以发现的是消逝的时间;极易发现的是时间的消逝。 ──某中学生的格言 报国之心不可无有,治学之志不可稍怠。 ──梁 衡 读书时,不可存有己见;读书后,不可丧失己见。 ──凡人语丝 明天的希望从这里起步,美好的未来从此处开始。 ──某学校招生广告 我国教育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一个是教育普及率要提高;一个是教育观念要转变。 ──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说 一个学校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代教师的质量。 ──著名教育家科南特说 大海在退潮时,把贝壳留在沙滩; 太阳在谢幕后,把星星留给苍穹。 ── 一中学生在作文中的锦句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教人善于思考,勤于钻研。 ──《芝麻开门》中说 要把学生培育成人,须着力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而要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教师自己必须是一个火把,必须心中布满了炽热的阳光。 ──于 漪 学法化,多边化,合作化,个别化,组合化。 ──面向21世纪教学方法的改革趋向 把安贫乐道的教师推上令人眩目的明星位置上。 ──某领导在教师节上的精彩讲话,教师听后热血沸腾。 一流的师资队伍是一流学校的核心,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无锡南洋国际学校的办学理念 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两重的力量。 ──《学会生存》指出 我们同在一个太阳底下,新世纪为什么不能属于中国?! ──北京景山学校校长崔孟明说 今天一个工程师知识的半衰期是5年,在这个信息迅速淘汰的时候,如果我们将一位大学生培养成才,那么五年十年后他将面临被淘汰的境地。 ──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说 学生,学生,就是学习人生,恋爱是人生的一部分,我在学习谈恋爱,怎么说我不像个学生? ── 一个中学生谈恋爱受到批评后,理直气壮地对老师说 后会有妻! ──中学生毕业留言册上的如此留言 真正意义的人要经过两次诞生: 第一次由母亲诞生了人的躯体和灵魂; 第二次由教育者诞生了人的知识和智慧。 ── 一位资深的老教师如是说 昨天的文盲,是不识字的人;今天的文盲,是不会电脑的人;明天的文盲是不会主动求取新知的人。 ──联合国科教组织下的定义 在所有的主任中,权力最小的是班主任; 在所有的主任中,对人类贡献最大的是班主任。 ── 一个校长的感言 你买赵文君那一股好啦。 ── 一名12岁的小学生回答母亲的话。 他对母亲每天在耳边将他与同班同学赵文君做比较感到深恶痛绝 数学系:不知现今度量衡标准是否有所改变,一个二两重的馒头几口就完了? 历史系:香肠和咸鱼是哪个朝代的,我们考古专业的对此非常感兴趣。 中文系:想不到食堂里充满了浪漫主义,青菜里吃出了头发丝,请问这是哪个流派? 美术系:师傅的大衣和我们的调色板一样色彩斑斓。 ──某大学食堂意见薄上的妙语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人是宝贵的;对于人,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 ──中学语文考试试题,要求学生选出其中正确的表达。作家王蒙说他做过几份中学语文标准化试题,最好成绩是60分 家里“家长制”式的训斥,学校“封闭式”的考试,都让我头痛。我现在要把失去的童年补回来! ──在世纪末,新人类们以他们的言行宣布 “今天下雨,比赛暂停”。 ── 一小学生在做一篇“足球比赛观后感”作文时苦思冥想后写出的一句话 旧经济的教育以传授技能为目的; 新经济的教育以终生教育为目的。 ──新旧经济体系下的教育不同点 如果你听了一课之后发现不喜欢这门课程,那你可以要求退回你的学费,但必须用法语说。 ──某一法语学习班招生广告 写出形容“最长的脚”和“最短的季节”的成语。 ──小学生五年级寒假语文作业题。标准答案要求是“顶天立地”和“乍暖还寒” 最好的教师是最会运用语言的人。 ──某教育行家如是说 具有出众的学术才能,非凡的个性魅力,卓越的领导才能、创造能力和体育特长。 ──哈佛大学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昨天的教育是充满作业的劳役和考试的恐惧。明天的教育是充满求知的渴望和劳动的欢乐。 ──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冯恩洪如是说 知识本身没有力量,只有化为行动,才有力量。 ──对“知识就是力量”的真正理解 治校如行棋,全盘棋要统筹。 ──治校原则 一本学术性的,一本职业性的,一本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 ──世界教育改革提出的未来教育应当给人的三本“教育护照” 一个发展很好的头脑,一种学习的热情,以及把知识融合到工作中去的能力,是通向未来的关键。 ──美国劳工部的报告《工作要求学校做些什么》 因为大脑无法注意每一件事,所以索然无味令人厌烦或者单调沉闷的课将完全不能被记住。 ──《学习时大脑必须做些什么》劳娜·埃立森说 学校所举办的应该是城里最好的聚会。 ──彼得·克莱恩《天天天才》 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 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 ──大学校园流行的顺口溜 家长对子女的期盼──“望子成龙,小霸王” 作文课──“喝××宴酒,做天下文章” 同学聚会──“××豆奶,欢乐开怀” 放学路上──“××家酒,叫人想家” ──溶入日常生活的广告语 屈子泽畔行吟,魏武观海遗篇, 陶公问津桃源,东坡赤壁作赋...... 骚人临水之际,是何等兴致淋漓! 范蠡五湖泛舟,达摩一苇渡江,宗泽三呼过河,符坚投鞭断流...... 志士凭流之时,又是何等意气风发! ──“炎黄杯”第三届全国中学生文艺作品大赛一等奖文章《溪水如斯》的佳句 爸爸、妈妈: 你们好,我最近身体好( ),一般( ),不好( )。学习累( ),不累( ),一般( ),有钱( ),缺钱( )...... ── 一位母亲企盼能收到一封在内蒙古上大学的儿子的信, 而替儿子写的家书,信中只要打“√”就行。近年来,大学生除了索要钱物外,不与父母交流已成了普遍现象 如果现在这个时代能出全才,那便是应试教育的幸运和这个时代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没有,所以我们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拿掉,时代需要的只是人才。 ──全国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长篇小说《三重门》作者,上海松江二中学生韩寒在《穿着棉沃洗澡》一文中写道。该文获第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二等奖 最喜欢:《纵囚论》(欧阳修)、《赤壁赋》(苏 轼) 《留侯论》(苏 轼)、《哲学家皇帝》(陈元藩)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 轼)最不喜欢:《我们国家的立场和国民的精神》 《一位平凡的伟人》(蒋经国) 《灵山秀水挹清芬》(潘琦君) 《革命哲学》(蒋中正) 《这一代青年的新希望》(蒋经国) ──台湾台北中学生评选出的高中课本最喜欢与最不喜欢的文章的前五名 “这儿有蚂蚱” “好呀,这么大的狗。” “这树上是核桃吗?” “这是什么动物叫?什么?是驴?” ──北京的一个“吃苦夏令营”参加者是三十多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到距北京100公里叫罗家沟活动时发出的陌生话语 从长远来看,电子书很有前途。但目前,我看到的只是很多要卖出的书。 ──亚马逊网上商店的图书频道负责人林·布雷克说 “减负”符合一个数学法则:减去一个负数等于加上一个正数。 ──在用人制度、高考方法、考核学校和教师的标准依旧不变的前提下,一些学校在“减负”的呼喊声中变本加厉,变“双休日”为“无休日”,师生如是无奈叹息 支援大西北?要看待遇怎样了,收入没有北京高我不去! ──北京某旅行社一见习生在回答记者随机采访时如是说。新一代年轻人的“实用主义价值观”越发明显 德国对大学教授的尊重远远超过商业巨子、银行家和官员,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德国政治家语录 中文专业:投笔从金;历史专业:谈古论金;医学专业:精业求金;外语专业:西游取金。 ──职业增值,职业精神贬值,从而造就了校园的拜金潮 Finders,Keepers;Losers,Weepers(谁捡到,谁收起;谁丢了,谁哭泣)! ──以上是美国人童年时代唱的儿歌,与我们中国人童年时代唱的:“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手里面......”是多么不同 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 ──西方白领阶层目前流行这一条“知识折旧”定律 这么多人一起做同样的事情,一起吃,一起睡,做一样的功课,就像一个小社会,分数就是一个人的身份,其实特没意思。 ──搜狐总裁张朝阳如此评价自己在清华大学四年的生活 为什么我们可以养活许多餐馆,就不能养活一两个电视院、小剧场?难道我们真的贫乏得只剩下上网了? ──某大学生质疑“校园文化” 教育是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找自己的幸福。教育不是为社会机器塑造一个合适的螺丝钉。 ──美国沃伦法官说 在课堂上,中国学生为了装懂而不发问,美国学生则为了装懂而发问,这就是中西文化的不同。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孙宪铎评中、美两国学生 “我要和我的学生讲,作文要拿高分,一要字写得好,二要烧高香!” ── 一位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老师事后嘲讽说 请告诉我们你在工作上、事业上有什么优势,以便我们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掌握家长资源。 ──北京十一学校为开发家长资源,打印在学生报名表上家庭情况一栏中的文字 诗人的工作是用优美文字将我们共有的感情──很深刻、很重要、却又非常难表达的感情──充分表达出来。没有诗,我们都活不下去。 ──《讲义》杂志 电话线那端的几句对话,一番鼓励; 成绩单上的一个签名,几声叹息; 周末酒店里那只买单的手; 生日会上一堆昂贵的礼物。 ──深圳孩子心中被物化了的父亲 懂一点电脑,化一点淡妆,少一点说教,多给点空间,有气质,爱学习,像个朋友一样。 ──上海浦东三林镇妇联开展的“母亲素质大调查”中显示出的孩子心目中“现代母亲”的样板 高中毕业你不会一年挣4万美元,你不会成为一个公司的副总裁,并拥有一部装有电话的汽车,直到你将此职位和汽车电话都挣到手。生活不分学期,你并没有暑假可以休息,也没有几位雇主乐于帮你发现自我,自己找时间做吧。 ──盖茨写给高中毕业生和大学毕业生的书里的一段话 不要把学生脑袋拿来填进知识,而应把它当成点燃的火种,教师的角色是点火种的人。 ──刚出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的中国物理学家杨福家说 如果你从耶鲁大学毕业,你就能当总统;如果你中途退学,那么你只能当副总统。 ──当年在耶鲁大学位列差等生的美国总统小布什自嘲之余,不忘挖苦比他更“次”的副总统切尼 ──这位副总统当年还没有拿到学位就从耶鲁退学了 其实,被大人们嗤之以鼻的孩童游戏,在健全孩子的人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孩子在群体游戏过程中能慢慢地学会忍耐、协调、合作、克制自我、学会集体活动规则,而这正是最简单、最基本的社会学课程。 ──一位外籍母亲认为,中国孩子集体活动的时间太少 一个人将来能否做点事,主要看青年时代是否受到学识、品德和素质上的教育。 ──薄熙来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关于父亲薄一波对其有何影响时说 善学者穷于一物,不善学者穷于物物。穷之于一物者如破竹,一节破而百节皆开;穷之于物物者如索珠,千处索而一处不获。 ──品味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