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试题下载中考试题
文章标题: 《2006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出处:岭南闲樵 转贴      阅读次数:3453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06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06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说明1. 全卷4大题,共8页,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和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

不得在试卷上做任何标记。

3. 答选择题时,请将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内;答填空题和简答题时,请将答案写在指定的位置上;作文写在本卷作文格内。

 

 

1

2-8

9-19

20

 

 

 

 

 

复核人

 

 

 

 

 

 

一、拼音与书写能力考查(5分)

阅卷人

 

 

1.请将下面成语,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下面的方格内,并依据材料中的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jiáo                   cuò

 

 

 

 

 

 

 

 

 

 

 

二、古诗文阅读能力考查(25分)

阅卷人

 

 

(一)课内文言文实词考查(4分)

2.下列各组句子和词语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两组分别是:(              

 A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鞭长莫

 B.故有所不辟也 难与共

 C.至若春和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不同

 D.得之心而之酒也 意深长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考查(6分)

阅读《醉翁亭记》中一段文字,完成下面三个问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写出选文中一个流传千古的名句和一个成语;从两段中文字中你读出了什么“美”?(2分)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翻译:                                                                

5.回忆全文内容,本文与《岳阳楼记》相比较,思想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2分)                                                                       

                                                                          

                                                                          

(三)古诗文默写考查(10分)

6.填写下面诗文的上句或下句,并填写相应的作家或作品。

1)感时花溅泪,                        。(         《春望》)

  2                   ,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谁道人生无再少?                       !(苏轼《浣溪沙》)

  4)飞来山上千寻塔,                        ,                          ,

                               。(王安石《                  》)

  5请用下列两部古典名著人物的姓名补全下面的回目。

(1)_______________ 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水浒传》)

(2)_______________ 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三国演义》)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考查(5分)

阅读下面文段,并回答后面问题。

狼施威

狐笑猪曰:“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猪曰“汝何必笑我,汝亦不见得能立功于世。”狐曰:“我之皮,能衣被苍生(造福百姓),如何言无功?若汝则无功耳。”猪曰:“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功?”羊贸贸然(莽莽撞撞地)来,曰:“汝等不必争,我能兼二者之,又当如何?”语未,狼突如其来,尽扑杀而食之。笑曰:“这一般奴隶性质的畜生,动辄言功,只合做我的牺牲也。”

                        (选自吴妍人《俏皮话》)

7.翻译文中加点字。(2分)

长——                               竟——

8.在人们传统的观念中,许多人对狼有一种厌恶和憎恨的情绪,把它看成是邪恶的化身,你是怎样理解本文中狼的形象的?

                                                                       

                                                                        

 

三、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30分)

 

阅卷人

 

(一)     课外说明文阅读(12分)

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答题。

地球的外衣

①大气是地球最重要的一件外衣。它拦截阻挡着太阳射来的热,同时也阻拦地面的热向宇宙中散失。假使没有大气,被太阳照着的地方就太热了,而晒不到太阳的地方就太冷了。宇宙飞船便可经历这种奇妙的境界,飞船在阴影处的温度可低到接近-273℃。在高空,尽管还未飞出大气圈的外层,但那里空气已稀薄到接近地面上人工制造的真空,不能起到吸热保暖的作用了。

②空气中含的水蒸气多,吸热能力就强,所以海洋上潮湿的空气比沙漠上干燥的空气更能吸热保暖,调节温度。

③在高山上,空气稀薄,水蒸气的含量也少,尽管热量来得多,但是去得也快,到了一定程度,支出更超过了收入,所以那里常常终年被冰雪所掩盖,穿起了白色的衣裳   

④两极也是终年穿着白色衣裳的地区,那里因为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阳光是斜射的,阳光在大气中旅行的路线长,沿途被拦截阻挡掉的热就多,所以到达地面的热量少,因此两极的气候严寒。地面得到的热量已经少了,白色的衣裳更将这些热大量反射掉,这就使温度更低了。

⑤包括两极和高山地区在内,地球上约有1/10的陆地终年穿着白色的衣裳。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穿上白衣裳的地区就更多了。这些白色的衣裳对地球上的气候有重要的影响,我国气象学家吕炯等已发现,北方海洋的结冰量和我国长江流域旱涝现象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至于那种面积广大的终年积雪的地区,更是冷空气的制造厂,广泛地影响着天气的变化。

⑥能够使地球上冷暖干湿更加适合人类需要的,是绿色的衣裳。植物掩盖着地面,掩盖得最密的是森林,它对改善气候起着重要的作用。

9本文介绍的地球的外衣有哪些,请选出符合文意的一项(   )(3分)

    A.大气、植物、森林

    B.大气、冰雪、植物

    C.两极、冰雪、植物

    D.空气、高山、冰雪

10.阅读第段中画线的句子,并用文中的关联词语写一句话。(3分)

       “尽管……但是……所以……

                                                                           

                                                                           

11.  用简洁的语言写出第段中加点的“这种”指代的具体内容。(2分)

                                                                           

                                                                      

12.今年6月的深圳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市环境质量保持了良好态势。作为一位市民,请你拟出两条让我们城市的外衣更美丽的措施。(4分)

                                                                           

                                                                           

(二)     课外文学作品阅读(18分)

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最美的景色是心情

那日和友人一块去庐山游玩。庐山有一景点名曰三迭泉。那是庐山胜景之一。当地人有言:不到三迭泉,枉为庐山客。可见是极有看头了。

几个人结伴由导游领着从五老峰下来。那导游坐在一凉亭处便不肯走了。说:去三迭泉来回7公里,只有一条山道可走。想看三迭泉,要登四千级台阶。然后挥挥手:你们去吧。

听完这句话后,使我当时就傻眼了:四千级台阶!刚才爬一趟五老峰力气已快消耗尽了,再爬四千级台阶?我仰天长叹,脸上显出无力回天的神情。友人却不管,径自往前赶了。

我一个人孤零零落在了后头。

独自歇歇停停地走着。却发现去往三迭泉的路上景色十分的秀美。极目远眺,茫茫云海疏淡出山的轮廓,宛若瑶池仙境。近处青山如黛,绿树成荫。人在山谷里走着,早把一个夏天抛在了脑后。只当是走进了一个清凉幽静的世界。特别是山涧里哗哗作响的流泉,迂回曲折地从一块块突兀叠起形态各异的山石间流过,时而安详,时而暴戾,时而如暖流涌动,时而如决堤狂潮,让你不得不为大自然的奇妙造化惊叹不已,驻足流连。

我真是沉醉其间,乐而忘返了。心里哪还有什么三迭泉。

坐在山石上,我可以悠闲成山;涉水于清涧中,我可以明丽如水;牵一片白云走动,我便是天上的仙人,这才是旅游的心情呵!这旅游的兴致,哪里用得着刻意去装出来!

⑧突然觉得,游山戏水者若是你的心沉醉其中,那真是应了那句“一花一世界,□□□□□”。明明置身山水之中,怎可只有三迭泉才让你陶醉?

⑨一片云在飘。有人说是风动。有人说是云动。其实那是你的心在动。

⑩最美的景色是人的心情呵!

坐在一块状如卧龟的石头上小憩。头上是触手可及的天。前方是聚聚散散的云。两边兀立的是青山,拂面而过的是清风,耳边轰然作响的是流泉。这等景致你说应该叫什么呢?如果愿意,可不可以把它叫作“戏水崖”?

这样想着,我的心就如三月里翩跹的彩蝶了。再看那些行色匆匆忙着去看三迭泉的游客,心里就不免生出几分感慨:身边这么好的景色顾不得欣赏,却疲于奔命般认定一个三迭泉——旅游难道是在履行一种职责吗?

黄昏时分,我的那些朋友满脸倦容回来了。一个个累得东倒西歪,连说话的气力也没有了。哪里还找得出旅游的那份浪漫和闲适?这时我便知道了:与我的朋友相比,我少看了一个三迭泉,但留在我心里的那个秀美的庐山却是完整的了。  

(作者:邓皓  有删节)

13. 在横线上解释第段中“翩跹”的意思。(2分)

 翩跹:                                                               

14. 揣摩第段中“疏淡”一词的表达效果。(2分)

                                                                       

                                                                      

15.第③段中画横线处是一个病句,请你修改后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

    病句:听完这句话后,使我当时就傻眼了。

    改为:                                                                

16. 段的破折号在这里仅仅是表示话题的转换吗?说说你的理解。(2分)

                                                                           

                                                                           

17.阅读第段,在下面的方格内写出与“一花一世界”结构相同、数字相等的下句。(3分)

 

 

 

 

 

一花一世界,  

 

18. 段和第段都是作者“坐在石头上”看到的庐山实景吗?说说你对这两段内容的理解。(3分)

                                                                      

                                                                      

19. 作者少游了一处胜景,为什么他却认为留在心里的秀美庐山却是完整的?4分)

                                                                           

                                                                           

一评得分

 

阅卷人

 

二评得分

 

阅卷人

四、作文(40分)

三评得分

 

阅卷人

 

平均得分

 

统计人

 

 

20. 作文: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有着许多最美好的情感,从中你会有许多生活的感悟和感动。请以最美的_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1.补全题目,不少于500字,文体不限。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

2.要有真情实感。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否则扣分。如果不可避免,请用××代替。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题号   分数         一、拼音与书写能力考查(5分)

1        5     拼音部分:jiáo(嚼) cuò挫) (每写对一个字得1分)

书写部分:间架结构匀称,笔画优美,整体效果好得3分;间架结构较匀称,笔画较准确,整体效果较好得2分;间架结构变形,笔画不到位,整体效果较差得1分。写错一个字扣0.5分,涂改一处扣0.5分。(除正楷和行楷外,用隶书等体式书写均可)

    二、古诗文阅读能力考查(25分)

                           (一) 课内文言文实词考查(4分)

2        4     BD (每答对一组得2分。)

                          (二) 课内文言文阅读考查(6分)

3        2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水落石出  山水相映之美;朝暮变化之美;四季变化之美等。

4        2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酒上。           

5        2     《岳》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醉》抒发与民同乐的思想。这两种思想境界都是积极向上的,在那个时代是十分可贵的。

                          (三) 古诗文默写考查(10分)

6       10    1)恨别鸟惊心    杜甫     2)山光悦鸟性    3)门前流水尚能西

4)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 5林教头 曹操(填出一空得1分)

                           (四) 课外文言文阅读考查(5分)

7        2      长:长处,优点      竟:结束,说完

8        3      如:勇敢、正直等,意思对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30分)

(一) 课外说明文阅读(12分)

9        3      B

10       3      答案略

11       2      被太阳照着的地方太热,而晒不到太阳的地方太冷。

12       4      此题答案可多元化,学生言之有理,每答对一点得2分。

例如 1. 防止环境污染,让深圳的水更清、天更蓝。

                     2.植树造林,保持生态平衡。

3.加强教育,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

                           (二) 课外文学作品阅读(18分)

13       2     文中指轻快地舞动。(意思相近即可)    

14       2     一个“疏淡”生动逼真,境界全出。形象地描写了在云海的笼罩下,山的飘渺和若隐若现的景象。(意思对即可。)

15       2      去掉“使”即可。

16       2      不是。破折号在这里不仅是话题的转换,也是表示作者感情的变化,是情感的递进和深化。此题答案可酌情给分。

17       3      要求仿写的句子结构相同,修辞手法相同,字数相近。

参考例句:一水一沧海       一鸟一天堂

          一叶一菩提    

18       3      不是(1分)。两段在写法和表达方式上都不相同。段是虚写,是联想,写出了想象中的庐山美好景色,是想象美与现实美的完美结合,抒发了天人合一、物我相融的忘我心情。段是实写。是在心境完美的基础上,更突出了庐山景致的秀丽、神奇。此题答案可酌情给分。

19       4      此题答案可多元化,学生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参考答案:旅游不是在履行职责,不是疲于奔命的蜻蜓点水。旅游欣赏的不仅只是景观,也可以是一种心情的放松,是一种闲适、是另一种浪漫,是另一种完美等等。

                  四、作文(40分)

20      40      参考标准

    类型

项目

 一类文

 40

二类文

35-39

三类文

30-34

四类文

25-29

五类文

20-24

六类文

20分以下

内容

富有创意

真挚感人

材料精当

构思巧妙

详略得当

立意正确

感情真挚

材料具体

构思新颖

详略得当

立意正确

融入情感

材料具体

有详有略

立意基本正确

材料较具体

立意不明确;选材不恰当

严重偏题内容空泛

语言

富有文采

生动

流畅

通顺

连贯

较生动

基本连贯;

有一些语病

不够通顺

语病较多

文理不通

 结构

严谨

严谨

完整

有条理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杂乱无章

文面

卷面整洁

标点正确

卷面整洁

标点正确

卷面较整洁;标点正确

写字、标点错误较少

写字、标点错误较多

字迹潦草

标点不清

错别字较多

 

附注:诗歌的评分标准参照上表,可给予适当鼓励。

 


最后更新[2006-5-30]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