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我们当年
文章标题: 《恍惚唐朝》
出处:中文在线 wbs转载      阅读次数:1921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恍惚唐朝

    午夜是宁静的,突然响起了爆竹声,我知道明天又有人要结婚了。这是我们这个城市的习俗,我讨厌这种半夜时分的声响,但我不能不接受这种习俗,在我结婚的时候不是也有人为了我第二天的婚礼坚守到半夜出去放炮吗?
    尽管我们这个城市早就发布了禁止放炮的条令;尽管其实很多人已经讨厌这种习俗,并视之为陋习,而且我还知道在别的地方并不流行这样的习俗,但半夜的炮声却没有终止过,这的确是一件无奈的事情。
听着远处的炮声,看着千古不变的夜色,我竟突然遥想到过去的某个朝代,比如辉煌的唐朝,那时候是否也有这样的炮声?我想大概是不会有的,起码不会是在半夜响起,在那个久远的农耕时代,人们崇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子夜已经很晚了,类似现在普遍而世俗化的夜生活是无从谈起的,也许宫廷或者权贵会有一些,但相信也是偶尔的事情,也断不会通过火药的声响张扬出来。
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有了半夜放炮的习俗呢?可能民俗学家可以给出答案,但这已经是一种猜测和研究了。
    所以有时候人们会幻想回到过去的某个时代看个究竟,比如幻想借助时间机器回到过去——尽管现代人知道不可能真的回到过去。这是一种源于必然源于因果的逻辑——未来如果真的方面了时间机器,那么他们就会通过这种时间机器改变现在的因果,但这种改变在我们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中还没有被发现!所以尽管我们可以相信那种理论,但我们却也可以绝对的说这种理论永远只是理论——如果未来人真的聪明的话,又如果他们真的发明了那种机器,他们也会制定强制的法令禁止使用,就像现在国际社会一致同意禁止克隆人类自身一样。姑且不说这种时间机器的使用失败。
    做为科学,人类可以研究发明时间机器,但对人类来说回到唐朝也只能以纯粹幻想的方式完成了。好在人类的想象还是足够丰富的,对不能亲自回到唐朝并不觉得尴尬(这辈子的事情还忙不过来呢)。于是想象和感觉成了人们认识的工具,甚至在某种情景之中人还会被这种想象和感觉俘虏。
人能够被想象和感觉俘虏往往是在陌生化的情况下发生的,我之所以罗嗦半天就是为此铺垫的。
就在今天下午的时候,在那一刻我被俘虏了。
    我走过一条窄巷,看到前面走着两个人,估计两个外地的民工,当然我并不认识他们。我的眼光是从他们的脚下开始的,因为天热,他们把裤子卷了起来,露出底下脏污的小腿。他们在不紧不慢的走着。
我不知道这种平日习以为常的场景在为什么那一刻竟搅扰的我不安起来,竟突然想起了久远的历史长河里的某个瞬间!当然我是无法确定具体年代的,但同样这也不会影响我把这种感觉嫁接给唐朝,毕竟这是谁都无法澄 清的事情。
    那么我就可以假设我看到了两个行走在唐朝的人了,因为他们的身体肯定与唐朝时候的人不会有什么差别,那时候唐朝的人就已经开始这样“行走”了,这一点谁都不会否定,至于他们身上的衣服完全可以看成是忽略不计的道具。而且我还相信在唐朝这样的窄巷一样普遍存在着。
尽管我已经感觉到我的这种错觉,但我并没有停止;尽管我已经猜到那是两个外地的民工,但我还是想跟着他们,借用他们延续自己的想象。
我跟着两个民工穿越时空。
    这时候已经是暮春时节,杜鹃花依旧灿烂如斯。当我亲手摘下唐城(唐朝的城市只能这样形容)的一片花瓣,蘸满诗情,写下激动的心情,唐朝就在那一刻重返我的心中。
    那一刻,我成了千百年来一直游离唐诗之内的唯一书生,剑匣诗囊长作伴,踏破晚风朝露。在这花开满城的季节,何不策马扬鞭,一日看尽这长安的花,这满皇都的烟柳,让花香浸透我的诗心。于是,唐朝的春天在我得得的马蹄声中醒来,十里的春风扬起满天的柳絮,以一种温柔的姿态落我一身,拂之不去。
    诗酒趁年华(幸好我还会喝酒),太白酒楼的酒旗在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中招展。长安市上酒家眠的斯人已被天子呼走,在沉香亭前用他那生花的妙笔,带着微微的醉意,为那位贵妃填写艳词呢。
烛光如炬,烛花在火焰中结得嫣红。华清池泉温而水滑,凝脂泛在水面,油油地招摇。人去楼空的寂寞,随窗外如水的月光流动。梨园子弟的幽幽琴韵,在千年的时空余音袅袅,我是唯一的听众。远处太湖的波涛隐隐,我的身影溶入这唐朝的夜,这唐朝的月色。
    几百年的唐朝终于在得得的马蹄声中走到尽头,踏过爱,踏过恨,踏过繁华与冷清。唐朝的风吹乱了我的头发。
    这时候我突然醒了,原来是一股黄风吹乱了我的头发,两个民工已经不见了,我眼前是一处正在施工的工地,一座二十八层的大厦就要矗立起来了。
    我不知道现代和古典为什么在这一刻被凝结起来。或许这里原本是一处唐朝的坟地吧,他们从我这里找到了通向未来的渊源——那么对于他们我又是“谁”?可能这是一个永远不会打开的幻想之门了。


最后更新[2006-6-1]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