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试题下载中考试题
文章标题: 《浙江省200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出处:岭南闲樵 编辑      阅读次数:2447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浙江省200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浙江省200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考生须知:

1.   全卷满分为150分(含书写分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共6页,有四大题,26小题。

2.   本卷答案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答卷共4页。

3.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本想(zèng      送你一座山、一片海,可我只有一滴水、一枝叶、一(lǚ

      阳光、一弯素月和在心中积聚了多年的一句殷殷的话语、一份浓浓的企盼——朋友,揣着一(kē      自信的心上路,目标就不再(yáo      远。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自然界的物体,多数呈曲线状。崇山峻岭,是         着的曲线;江河溪流,是

         着的曲线;大海汪洋,是         着的曲线。

A、流动        B、屹立        C、翻腾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我国正考虑在最近的2030年内建造5条跨海隧道。

B、大气污染影响了农作物的播种、培育、收获。

C在首个国家湿地公园终于撩开了神秘的面纱。

D、连战、宋楚瑜对大陆的访问,在台湾引起了巨大反响。

4.古诗文名句默写。(⑴—⑸题必做,⑹⑺两题任选一题)8分)

⑴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⑶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

⑷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⑸什么是心系天下的情怀?早在北宋年间,范仲淹就在《岳阳楼记》中告诉我们:

                                                          。”

⑹请写出古诗文中表现自然美景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⑺请选择你喜爱的古诗文中的名句作为座右铭,提醒自己正确对待困境。(写出连续的两句)

 

5.《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请选择其中一部,仿照示例,完成读书卡片。(示例中的人物、情节、评价不能照抄)(3分)

示例:

读书卡片   

 

所选作品:《西游记》

主要人物:孙悟空

相关情节:三打白骨精

人物评价:机智勇敢,富有斗争精神。                

 

 

6.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4分)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7.浙江乃人文荟萃之地,人物俊雅,文章风流,素为海内瞩目。凭借丰厚的文化积淀,我省人民正致力于将浙江打造成文化大省。现在请你协助制作一份宣传“文化浙江”的小册子,相信你一定能够完成以下任务。(6分,每小题2分)

⑴这份宣传小册子已拟有两个栏目,请你仿照它们再拟两个栏目,可以从历史、艺术、名胜、民俗等角度来拟写。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同。

栏目一:点击文化名人

栏目二:遍数名优特产

 栏目三:  ▲   

 栏目四:  ▲   

⑵在“栏目一”中,需要介绍浙江籍的文化名人。请从下列备选的浙江籍文化名人中选择一位(示例所选人物除外),介绍他(她)所取得的成就,可以从文学地位、代表作、影响等角度来介绍。(50字左右)

备选文化名人:骆宾王、陆游、张岱、龚自珍、鲁迅、郁达夫、徐志摩、丰子恺、艾青、琦君、余华、王旭烽、余秋雨

示例:

余华,当代著名小说家,代表作有《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其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活着》还被拍成了电影。

⑶在“栏目二”中,需要宣传浙江的名优特产,如杭州的龙井、金华的火腿、宁波的汤圆等。请选择你所熟悉的浙江的一种名优特产,为其拟写一则宣传语。(不超过20字)

 

二、现代文阅读(33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8—17题。

(一)(18分)

生死胡杨    邢增尧

①世上有好多地方,到过一次就不想再去;唯有一处,我去了不仅依然向往,而且岁月愈久,迷恋愈深。它就是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中的那一片胡杨林。

②八月的南疆,难躲热浪。为品赏胡杨,我们奔波在一望无涯的戈壁滩上。(1熊熊燃烧的烈日将大漠当成硕大无朋的锅,金黄的砂砾成了锅中热炒的花生,“毕毕剥剥”的声响不时爆起

③远远望见塔里木河畔的胡杨林,眼眸便倏地一亮:在无休无止的干旱瘦瘠、无始无终的沙尘风暴的折腾下,竟会有如此灿烂的胡杨——巨帚般的树冠撑天摩云,浓浓的翠绿在天幕上写意般地勾勒出波涛似的线条;巍巍身子将脚下的戈壁绿地护卫得严严实实,好一派“泰山石敢当”模样。在目力所及的无边无际中,这里简直是一个最为苍凉壮丽的生命场,铺天盖地的是生命和自然的交响。

④陪同的友人介绍说:“戈壁滩,独领风骚的乔木就是胡杨,它们只生长在这一带;胡杨,生是戈壁的精灵,死是戈壁的魂魄;它以磐石般的信念独守千年岁月,你走近它、体味它,方知什么是真汉子,什么是伟丈夫……”听罢,旅途的疲惫和困顿霎时成了过眼烟尘。于是,(2我一马当先,跃入胡杨林,让这卓尔不群的雄奇浸润自己的眼睛和心房。

⑤越往前行,越显幽静。蓦地,一泓波平如镜的海子裸呈在我眼前。阳光轻洒,映现高天流云的碧水便忽闪出锦缎般的光来。掬一口,每一根神经都透着清冽怡爽。在这仿佛混沌初开的漠野中,除了胡杨,还有什么能护住这晶莹透亮的海子呢?

⑥怀着依依不舍的心绪,我驱车赶往另一片已然死去的胡杨林。

⑦那是一幅怎样惊心动魄难以忘怀的景象啊!

⑧放眼望去,千姿百态的胡杨,在静默中挽一抹斜阳,被岁月消弭了生命颜色的身躯紫黑发亮。①有的似骆驼负重;有的如龙蛇蜷地;有的似狮虎雄踞;有的如骏马嘶鸣;有的虽树冠被摧,肢断骨折,却依然挺起足以使世人瞠目的脊梁。大气中闪跃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威光。站在它的面前,你的心灵会接受庄严与神圣的锻打,你会忽然悟彻生命的壮丽与永恒其实是无声的——无声无息地成长,无声无息地壮大,无声无息地辉煌……

⑨据说,世界上,似这般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烂的胡杨林已是屈指可数的了。所以,我特别珍惜,将它当成城市中的绿化地,小心翼翼地逡巡,认认真真地思量。我忆起了劬劳(劬:qú,劳苦)的张骞、艰辛的玄奘、骁勇的霍去病、刚正的林则徐……一股干云豪气洋溢胸腔。是的,不深入胡杨林,也许永远不会清楚什么是生命的坚忍和昂扬,什么是生命的风采和永恒,什么是震撼人心的本象……

⑩这时,“打道回府”的唤声响了!②从沉思中猛醒的我只得随车离去,然而心却是留在胡杨林中迟迟难归。

(文章有改动)

 

 

 

 

 

1           

 

 

 

 

 

 

 

 

 

 

 

 

 

2         

 

 

 

 

 

 

 

 

 

 

 

 

 

 

示例①:这组排比句从多个角度细致描绘出胡杨千姿百态的特点。

 

 

 

 

 

 

 

 

 

 

 

 

 

示例②:“只得”二字表达了“我”依依不舍的心情。

8.文章第③段中加点的“苍凉”“壮丽”在此段中分别具体表现在哪里?(4分)

9.第⑨段中,作者看到胡杨林,为什么会忆起劬劳的张骞、艰辛的玄奘、骁勇的霍去病、刚正的林则徐等人?(3分)

10.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可以从品味语言、理解内容、分析作用等角度入手,参考文章右边的示例①和示例②,自选一个合适的角度,为文中⑴⑵两处加上批注。(4分)

11.作者在文章开头说:“唯有一处(指胡杨林),我去了不仅依然向往,而且岁月愈久,迷恋愈深。”除胡杨奇特的外形及生长环境外,还有什么让作者如此向往迷恋?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回答。(3分)

12.常说一个人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环境,读完本文,你也许会有自己的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4分)

 

(二)(15分)

聆听植物的心声       秦岭

古老的印第安人有这样一个传统:他们在砍树或锯树枝之前,会做上一段祷告,以此来请求树木原谅。现在一些科学家认为,美洲土著居民的这种传统习俗,可能会成为科学家们研究植物也有语言的一种依据。

德国波恩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在对植物进行最新声学研究后发现:人采花时,花朵会“哭泣”;人摘黄瓜时,黄瓜会“尖叫”;甚至连正常生长的水果也会发出咯咯的声音。看来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似乎还真为民间的传统提供了佐证。不要以为植物会“说话”是一个古怪可笑的问题,法国物理学家施特恩海默说:“20年前也没有人相信鲸鱼会唱歌,而现在鲸鱼的歌唱已经被破译了。

为了探索植物语言是否真实存在,科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后来他们发现:当植物的叶子被昆虫咀嚼时,植物身上所发生的反应与动物抑制疼痛和创伤的反应几乎一样。例如在虫咬叶子时,叶子便释放出一种激素,类似于动物受到伤害时释放的内啡呔。它们对待伤痛的化学反应如此相似,在植物组织表面喷洒阿司匹林或布洛芬后,就会像在动物身上喷洒此类物质一样,都能消除伤痛反应。对此,纽约州立大学植物生理学家伊恩·鲍德温说:“这就是植物喊哎哟的方式。”

德国德雷斯顿的生物物理学家魏泽教授认为,树木是通过声音来互相沟通和了解的,但由于这种声音频率很高,人耳反而听不到。而波恩大学的科学家弗兰克·朱利曼则不仅证实植物语言的存在,而且还研制出了能够探听植物语言的激光驱动麦克风。当植物叶子或根茎被切开时,植物就会发出痛苦的声音信号——在整个切面释放出乙烯气体。弗兰克·朱利曼一直在用钟形玻璃容器收集这种气体。这种气体的分子开始轰击标准激光束,然后产生振动,形成麦克风能够探听到的声波。朱利曼说:“植物受到的压力越大,麦克风收到的声音信号就越强。”

还有的科学家认为,植物是通过一种能量进行相互交流的。这种能量是微弱的光,它可以被测量出来,人们甚至可以通过“剩余能量放大器”使这种光转变成可以看得见的光。不管是通过高频声音还是通过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最终一定会破译植物的语言之迷。

                                             (文章有改动)

13.文章开头叙述印第安人的传统有什么作用?(2分)

14.文章第段中引用施特恩海默的话是为了说明什么观点?(2分)

15.细读第段,根据文中有关语句完成下表。(4分)

现象

反应

结论

叶子被虫咬

动物受到伤害

16.从目前研究进程看,科学家认为植物之间是通过哪两种方式来沟通和交流的?(4分)

17.根据文章的内容以及平时的积累,你认为一项科学研究的成功,应该具备哪些条件?请写出其中三种。(3分)

   

三、文言文阅读(22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1825题。

(一)(12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有仙则               2)谈笑有鸿

3)无丝竹之           4无案牍之劳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孔子云:何陋之有?

20.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   

      ▲    2分)

21.下列对文章内容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二)(10分)

东坡画扇 (宋)何

先生职临钱塘日,有陈诉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 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悔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

【注释】①先生职临钱塘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  陈诉:状告。  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  某:我。 姑:暂且。发市:开张。⑦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 ⑧:走出。bū):拖欠。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某家以制扇为               2父死

      (3至懊悔不胜而

    2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公呼至询(指代制扇者)           B负之也(故意)

C人抱扇泣谢而出(其中)           D付之曰(把)

    24.借助文后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

25.从文中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3分)

 

四.写作(60分)

26.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品读试卷所选文章,我们看到,生活虽然艰辛,有一类人却活得从容不迫,有滋有味。以快乐心面对人生,于艰难处寻觅快乐,生命便有了亮色。小室虽陋,但有苔痕草色、素琴金经,便自有一番乐趣,何陋之有?东坡妙笔一挥,烦难案件便成了赏心乐事。而《生死胡杨》“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烂”的生命状态,没有一点乐观精神,又怎能灿烂如此?

请以“乐在其中”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见闻、经历,谈谈体验、感受,讲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像,抒发感情,等等。

要求:

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②文章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16行。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浙江省200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⑴赠   ⑵缕  ⑶颗   ⑷遥  4分,每空1分)

2.⑴B   A    C3分,每空1分)

3C  2分)

4.⑴长河落日圆  ⑵春蚕到死丝方尽   ⑶沙场秋点兵  ⑷千树万树梨花开  ⑸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⑹例: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⑺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8分,每空1分。⑹⑺两题为选做题,所填诗句切合主题即可。漏字,加字,有错字、别字,该空均不给分)

5.略。(3分,其中“所选作品”一栏不计分,“主要人物”“相关情节”“人物评价”每栏各1分,“人物评价”一栏可以就相关情节评价,也可以就整部书评价,言之成理即可)

6.例:微笑是一片遮阳的绿阴,微笑是一句温暖的问候。(4分,每句2分,修辞手法不作要求,其他符合要求即可)

7.⑴例:追寻历史渊源,欣赏地方艺术,探访名胜古迹,品味民俗风情等(2分,每栏1分) ⑵略。(2分,内容须与文化成就有关。可以选择题干提供的角度,也可以自选角度,写出一个角度即可)  ⑶略。(2分,表述合理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33分)

(一)(18分)

8.苍凉:无休无止的干旱瘦瘠、无始无终的沙尘风暴;壮丽:胡杨巨帚般的树冠撑天摩云,浓浓的翠绿在天幕上写意般地勾勒出波涛似的线条,巍巍身子将脚下的戈壁绿地护卫得严严实实。(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

9.因为胡杨和这些人都具有不畏劬劳艰辛、骁勇刚正的特点,作者睹物思人,所以才会忆起这些人。(3分,能答出胡杨的特点与这些人身上的特点有相同之处,即可得3分)

10.例:(1)这个比喻句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八月南疆热浪滚滚的气候特点。或:突出了胡杨生长环境的恶劣。或:“硕大无朋”一词写出了戈壁滩一望无涯的特点。(2)句中的“一马当先”、“跃”表明了作者急于走近胡杨、体味胡杨的心情。(4分,每处2分,批注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11.胡杨磐石般的信念以及它身上所表现出的坚忍、昂扬、壮丽、永恒的特点。(3分,只答“胡杨的精神(品质、信念)”,不作具体阐述的给2分;只答“磐石般的信念”给2分;答出“坚忍、昂扬、壮丽、永恒”中的两点即可给3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其他的,合理也可)

12.例:胡杨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使生存在最恶劣的环境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也能成功。(4分,言之成理即可)

(二)(15分)

13.引出“植物也有语言”这个话题。或者:证明植物有可能有语言。(2分,意思符合即可)

14.不要以为植物会“说话”是一个古怪可笑的问题。或:植物也是可能有语言的。或:植物的语言最终有可能会被破译。(2分,意思符合即可)

15.(1)释放出一种激素。(2)释放出内啡呔。(3)当植物的叶子被昆虫咀嚼时,植物身上所发生的反应与动物抑制疼痛和创伤的反应几乎一样。或:它们对待伤痛的化学反应如此相似。(4分,⑴⑵处每空1分,⑶处2分,意思符合即可)

16.声音(或者:高频声音)和能量(或者:光)。(4分,每点2分)

17.如:⑴大胆的科学设想 ⑵广泛的科学研究 ⑶深入的科学研究 ⑷勇于实践的精神⑸科学技术的发展 ⑹雄厚的科研力量 ⑺锲而不舍的科研精神等。(3分,每种1分。答出上述7种条件中的任何3种即给3分;答其他的,合理也可)

三、文言文阅读(22分)

18.(1)有名(出名、闻名)(2)大(3)干扰(扰乱、使……乱)(4)形体(身体)(4分,每小题1分)

19.(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4分,每句2分。意思符合即可)

20.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分,每空1分)

21A2分)

22.(1)职业(2)适逢、恰逢、正赶上(3)离开(3分,每小题1分,意思符合即可)

23C2分)

24.暂且拿些你所制作的扇子来,我会替你开张起来的。(2分,意思符合即可)

25父亲去世或“适父死”;扇子卖不出去或“所制不售”。(2分,每一点给1分 在扇子上写字作画或“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1分)

  四、写作 60分)

26.评分标准

一类卷(6055) 符合题意,立意深刻、新颖,中心突出,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语言准确,有文采,标点正确,600字以上。

二类卷(5448) 符合题意,立意正确,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结构完整,语言基本准确,标点正确,600字左右。

三类卷(4742)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较充实,结构较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标点错误不多,不足600字,但字数相差不大。

四类卷(4136)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充实,结构不完整,语句不通顺,语病较多,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多,字数相差大。

五类卷(36分以下) 不符合题意,文理不通,结构不完整,层次混乱,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多。

说明:

1.评卷建议采用三人独立评分,取其平均得分的方法,当有两人评分差距在6分以上(即相差一个等第以上),应交阅卷组相关负责人审核。

2.评卷以45分为基准分,酌情增减。鼓励给好文章打高分。满分或42分以下的评分应慎重。

3.符合以下情况中的任何一条,可酌情加13分,加至满分为止。

⑴构思新颖,有创意。

⑵具有浓郁的个性色彩,不人云亦云。

⑶体现出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⑷语言优美,富有表现力。

4.缺少题目扣2分;错别字每三个扣1分(重现者不计),不足3个字不扣,扣完2分为止。若字数不足,因已在分类评分中有所体现,不作单独扣分。

   

书写(5分)

    由专人评分。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清楚即可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

说明:

1.卷面虽有修改痕迹,但仍保持整洁、规范,也可给满分。

2.3分或3分以下的评分应严格控制。

 

 


最后更新[2006-6-6]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