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语文味呼吸
——读《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有感
深圳 陈一红
我一直没耐心去读完一些名师的文集,不是不敬佩他们,而是常常被那套体制下的话语系统吓着。我总是在那些文集里读出对教师职业这样的定义:刻板、单调、琐碎、庸常、触手可摸的教学经验,千篇一律,日复一日的无私奉献和自我牺牲。我看不到这一职业引起的教师自身的审美愉悦和教师个人内心的自由欲望。看不到教师至高的学识和智慧。
程老师的这本文集改变了我这样的看法。用了两天时间一气读完它。突然发现名师也可以是另外一种境界,在字里行间我读出了:“蓬勃的生命力,永远常新的、独一无二的创造活动。”(程老师语)感受到程老师教育思想的诗性美和他进行教育活动快乐的游戏风格,也感受到语文教师可以进入到一种审美愉悦的生存状态。
这本文集由“少堂教育视野”、“少堂看课改”、“少堂与语文味”三部分组成,上编理论性很强,收集了程老师近十年发表在全国各教育刊物上的论文。里面有很多著名的篇目。中下编重实践探索,有课程改革的研究和“语文味”的探索,有程老师精彩的课例和作文点评,这些文章的好处:一是从时间上说,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作者教育思想发展的脉络。二是作者写作它们时已经有了丰富的教育工作经验,对于那些没有时间和耐心去读大部头学术著作的一线教师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
程老师教育视野一个主要特征,是把对复杂的教育本质和教育规律的理解,建立在哲学、教育哲学、中外教育史基础上,并将其拓展于美学、心理学,从容贯穿于几个学科。既有开阔的视野又有深邃的历史眼光。处处可见作者研究的深入,令人惊讶和赞叹。他总是从教育的本质观、 从教育规律的主体性来论述教育活动,认为“教育乃是一种艺术的事业。教育活动是最灵活、最需要机智因而也最富于创造性的一种活动。”这一思想贯穿于他整个的语文教育研究和实践 。
以前不明白程老师的课为何上得那么富有艺术的魅力,为何每次听他的课总是一次强烈的震撼和深深的惭愧,为何他的每场报告都令人回味无穷,为何每次读了他的文章总是感到深刻、尖锐、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不深究以为那只是他的诙谐和风趣,读完他的教育文集,才懂了那是一个思想丰厚的学者的深入浅出,一个把课堂教学当作“艺术创造”去追求的人才能达到的境界。是十几年的潜心研究,决非朝夕之功。
真实地说,语文教师这个职业它本身具有的重复和局限,很难满足我们对意义的追求。尽管我们努力工作,严肃地对待自己,我们内心的冲突却常使我们感受到自己处境的荒诞。我们常常感到自己迟钝麻木、了无生趣、甚至面目可憎,也不知如何走出这种困境。在听了程老师怎么上课,怎么点评作文,怎么讲报告后,便恍然大悟,原来语文教师是可以以这样的精神面貌出现的。他的智慧、幽默和调侃,他的口无遮拦、语无伦次、甚至胡说八道,常常令老师们开怀。他对一线教师的理解和体谅,对工作的执着认真和孜孜不倦,令老师们倍受鼓励和感动。熟悉或不熟悉他的老师,不论是年轻的还是退休的,是深圳的还是外地的,都为他吸引,被他深深打动,这可以从许多老师写给他的信中看出。他从不认为作为教研员就可以对下面的老师指手划脚,也从不认为作为资深教授就可以轻视年轻人,他深入教学一线,上课、评点作文、为年轻教师设计教案、修改论文,宁可被人利用,也不愿对人冷漠,宁可失望,也不能没希望。用他自己的话说:“因为我们相信,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激情满怀。”可以说正是程老师这种对语文教育的热爱和追求深刻地影响着深圳的老师和学生。这种影响更多的是民间的而非官方的,更多的是程老师学识渊博和人格魅力而非盲目模仿。
程老师即便什么也没做,单是提出语文味这一概念,单是找到语文教育的这一美学逻辑起点,也是很值得骄傲的。或许有人认为它欠精确和科学,有些模糊,目前要从理论上界定它或许困难,但在人文科学中,模糊性认识是大量的、普遍的,而精确性认识则是相对的、特殊的。有时模糊比清晰更接近真理,这就是事物的辩证法。哲学家康德说:“美应当是不可言传的东西”。语文教学不能精确的地方需要我们主动去模糊。象“涵咏”、“意会”都是传统语文教育的模糊理论。
正如程老师所说,语文味“它本身虽然十分抽象,但它却潜在地包含了汉语文教学中一切事物和现象及其矛盾或矛盾的萌芽,同时,它能把有关汉语文教学的各种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囊括进来,也能把古今所有优秀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精华和语文教学改革中各家各派的长处吸收整合进来。”
如果你有幸是深圳的语文老师,你就可以强烈感受到程老师提出的“语文味”是一个早已深入课堂和教师心灵的理念,有意无意间我们用它衡量自己的教学。
我想“语文味”它不属于学究、经院派的东西,但它确实大气、有亲和力,通俗、平易近人、深入人心,并关怀教师自身。它昭示了语文教师一种崭新的生存状态:你不用戴着假面具,牧师布道似的宣讲千古不变的真理,你不是现存体制下的一件工具、一样物品、一个奴隶,你不必掩饰自己内心的真实生活、真情实感,不用屈从于五花八门的教学模式 ,你是一个有自由意志、独立精神、有血有肉、鲜活的大写的人,你对文本的理解源于你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源于你个人的性情抒发,你完全可以思考自己喜欢思考的问题,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讲出你心里碰撞、沸腾、激荡的情感,讲出你对生活的审视、批判和理解。你自己就是教材啊!“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 ,去丰化和磁化语文教学过程,是使语文课具有‘语文味’的核心。”当然要努力使教学变成艺术创作和审美实践,程老师有一个关键思想,就是要“克服审美疲劳”。如程老师所说语文老师不能“过分现实,缺少理想 ;过分功利,缺少激情;过分理性,缺少感性;过分练达,缺少纯真。”语文教师的文化价值和美的意义应该不同于其它学科,教师应通过对自身的关怀,使自己的生活艺术化, 通过思想情感、生活风格、语言表达和运用的艺术化使自己的教学生涯变成审美享受的过程。
“语文味”这一概念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还因为它他并不强迫我们接受,也不限定、控制我们,它的“虚”和“模糊”使我们感到自由、温暖、充实,我们没有在它里面迷茫和消失。它是一个需要一线教师在实践中去生成,并为广大教师留下了更多原创空间的概念。一个圆融通达、含蓄丰富的语文教学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