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点不顺
9月1日开学,那天高一新生进行入学教育,没有正式开讲。接着双休日,直至今天4号,科任课教师才陆续登台。为了上好第一节起始课,我昨天花了半天时间,写了一篇开场白《我们彼此幸运》,想在第一时间献上一份表明心志的“见面礼”。这堂课设计的思路和预想的效果是:打开电脑,接通网络,通过液晶投影仪,展示我的博客首页,再点击昨天挂上的文字,然后让学生在一片新奇和静待中屏住呼吸,边读边聆听我的浑厚而深情的朗读,掌声过后,我再引领学生走进新课程,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的设计思路、新课程的目标、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于是,一群可爱的学生,在强烈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下,领略一位“名师”的风采与魅力,以及对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全新认识。
然而,当8点10分我准时出现在高一(8)班教室门口时,只见电教员还在手忙脚乱地连接电脑网络,几分钟过后,满头大汗的电教员摇了摇头,说网络连接不上。我说算了,赶紧插上原先准备的优盘,进不了博客只好用WORD文档,哪知弄了半天,电脑与投影仪也连接不上!我只好对着电脑打开的文档,低着头,弯着腰,一句句读,学生一句句听。尽管我读得还算比较投入也算有几分激情,但感觉学生听得非常吃力,全无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更气人的是第二节去(4)班上课,别说网络连不上,连电脑也打不开!
一堂精心设计的起始课,就这样被网络和电脑搅乱得一塌糊涂。难怪有人批评,一味依赖多媒体的人,假如突然停电或者电脑网络系统出现故障,就不会上课了。好在我不是一味依赖多媒体上课的人,这堂课也并非没有亮点,但绝不是我所企盼的效果。
梅林中学——广东省现代信息技术示范学校,一流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常常令人称羡。平日里教学管理也比较规范,像今天此等情况也绝少出现。可能是刚刚开学许多问题难于一时解决,后来听说主要原因是总控室交换机坏了,致使学校B栋课室的网络全部瘫痪。坏了的交换机不能修,必须重新更换,开学了网络不通学校领导也很着急。本来如果由学校去购置并安装,一天功夫就可以搞掂。但学校无权,添置一台价值数千元的交换机必须由学校向教育局申请,审批同意后再由教育局有关部门招标购买,整个程序大概要十来天。
一天的事情要十天才办好。我不知道这种主管部门掌控的采购制度,究竟为国家节约多少资金?为下面基层提供多少方便?我只常常闻到招标采购的某某设备,比市场价还要高多少,质量也并没有高多少。而今却见证的是一天事需十天办好的办事效率,最终受影响的还是一线教师的教学,影响的是学校的教学质量。
由此又联想到我校综合楼的修建,该楼是申报省一级学校时批建的。现在省一级学校已挂牌两年,旧楼也拆掉半年多,只因某个环节没有及时请示某部门某领导,现在还在扯皮。结果是基建地杂草丛生,近两千名师生拥挤在狭小的空间,下课上洗手间都得排队。
体制内的官僚主义有没有休止的时候?
看来我又在瞎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