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百家争鸣
文章标题: 《基础教育决定未来》
出处:qbs001 转载    作者:邹之柳   阅读次数:1842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基础教育决定未来

                                    中国和美国,基础教育决定未来


  美国学者贾尼丝•萨博把培养“聪明的孩子”还是培养“智慧的学生”概括为两种教育:

  培养聪明的孩子         培养智慧的学生

  1.能够知道答案         1.能够提出问题

  2.带着兴趣去听         2.表达有力的观点

  3.能理解别人的意思     3.能概括抽象的东西

  4.能抓住要领           4.能演绎推理

  5.能完成作业           5.能寻找课题

  6.乐于接受             6.长于出击

  7.吸收知识             7.运用知识

  8.善于操作             8.善于发明

  9.长于记忆             9.长于猜想

  10.喜欢自己学习        10.善于反思、反省

  我作为一名教师,很清楚对于中国的教育来说只能属于前者。而且还仅仅是那些做得好的才能达到这个标准。这个标准到底是高还是低,我们是需要更多的聪明的孩子还是智慧的孩子?对此大家的意见正趋向统一——一定要有更多的智慧型的学生大量涌现,中国的未来才有希望!

  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我们的教育至今仍然只是要培养“聪明的孩子”,而且这个局面在短期内看不到任何可能改变的迹象!

  大家还记得笔者曾转载一篇文章,报道一九七九年中美两国各派出一个代表团考察对方的基础教育。中国的代表团看到:美国孩子加减乘除还要靠扳指头时,就整天好高骛远大谈发明创造;正课很少,下午只上一节课就玩,早早就放学了;课堂很随便,不举手就发言,闹哄哄宛若集市;下课时,老师不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于是得出结论:美国基础教育病入膏肓,20年后中国的科技将赶超这个不可一世的超级大国。美国代表团看到的是:中国学生起早睡晚特别勤奋,掌握知识既多又广,考试成绩特别优良,于是也得出结论说:再过20年,美国的科技将被中国甩在后面。

  但谁也不曾想到,至今已经过去27年了,这期间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又培养出了数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的科技仍然领先世界;而中国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似乎仍然遥遥无期,在科技领域里整体上与美国的差距并没有丝毫缩小。

  不同的教育观念已经决定了中美两国的过去,我认为还将决定两国的未来。

  最明显的差别在于:中国注重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近年来虽然也注意培养学生能力,但培养的是吸收知识的学习行为和接受能力。中国教育特别强调的是多学、多念、多记、多考。(大家可以去调查一下那些升学率高的学校,看哪一所不是靠时间加汗水,以牺牲学生的身体健康,以剥夺学生文体活动和个人兴趣空间来实现的)。而美国的学校注重学生的批判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美国教育特别强调的是多看、多问、多想、多干。

  有一个例子,是中美两国老师关于“西安事变”历史教学方法的比较。中国教师教学的重点是史实,要求学生牢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经过等,追求一个明确清晰的结论。而美国的教师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什么都不教,只要求学生自己在了解事实的基础上分别制作一份当时某一党派的报纸;或只给学生几个辩题,让孩子组成正反两方开展辩论;即便是常规教学,也提出发人深思的问题:假如蒋介石不妥协会怎样?假如张学良和杨虎城不与共.产.党合作会怎样?假如张、杨把蒋处死,或假如蒋逃出西安又会怎样?这些教育方式,都让学生在搜集材料、研究和组织材料,最终形成观点的过程中培养了思维和学习的能力,形成了独立的见解。

  所以我认为美国学者萨博对两种不同教育形成的两种不同学生恰好可以用来区别中美学生。

  孰为应试教育孰为素质教育,二者孰优孰劣?从以上两国教师的教学可以一览无余。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中国的教师要那样教学,难道他们不知道怎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受益吗?我这里只得很遗憾地告诉提问者:现在,中国的教师完全知道什么是素质教学,美国教师的那一套中国教师在上观摩课的时候现在也常常那样上的。但问题在于中国的教育是以考试为中心,单元考试、半期考试、期末考试、毕业考试、升学考试,学生需要过五关斩六将,教师也就一点大意不得。你教师要搞素质教育,须知那样做学生就不能很严谨地掌握书本知识,可能连教材的内容都上不完。这样一来你的学生还不要说最后走上中考高考的考场,先在半期和期末考试就会考得一塌糊涂,其结果,往轻者说校长主任会找你谈话帮你分析成绩差的原因,然后严肃提醒你要引起高度重视,否则将会影响学校在区、市的排名。往重者说可能影响你评先、或影响你职称的评定。

  有人可能还会说为什么不从高考开始,各级考试出题都按素质教育的要求来出,那不就逼得教师和学校都采取素质教育的要求来教学和管理吗?说起来好像很容易,做起来确实难度不小:首先,要考学生的素质,那种题就大多为开放式的题。这样的题不可能用“标准答案”来限制,阅卷老师在掌握给分多少时就可能有较大的随意性;其次是学生答题时就可能出现许多不同的观点,当然就会有反主流的观点,有在现在看来根本不能够容忍的观点,这样的题可能答得有理有据,但老师能给分甚至给高分吗?现阶段肯定做不到。

  最主要的还是“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制度,那次考试如此重要,分数如此重要,每一个老师都只有谨小慎微战战兢兢去对待每一堂课每一篇课文,对待每一次复习、考试和考后评讲,唯恐哪个地方哪个环节漏掉,到时候中考高考试卷出了这道题那就无可挽回了!

  然而中国的未来取决于教育,这绝不是应试教育所能够担负的重任,那就必须从整个教育体制方面来一个彻底的改革,第一步必须是打破一考定终身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唯有如此素质教育才可能建立,唯有如此中国才有可能在下一个20年缩小与欧美列强在科技上的差距!

最后更新[2006-9-20]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