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娜:泪读《我们当年》
程老师,出差回来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读你的“我们当年”。太感人了,我是边流泪边敲下这些字的。
我也是“没有当年”的一代,更是没有父爱的一代(父亲在我3岁时离世),我渴望父爱。我对父亲唯一的记忆是读过他1968年写在一张黄色纸片上的思想汇报,那是我大二的时候,是在很偶然的一个日子,奶奶知道后,把纸片烧掉了,我与父亲唯一的联系断掉了。我当时就想,我一定要找一个有父亲的男朋友,我要让自己在今生今世能大声地叫声“爸爸”。
我也有女儿,忙于工作的先生与女儿沟通的渠道是留言,几年不来,家里的留言簿已有好几本,字里行间,无不透出浓浓的父爱。天底下的父爱都是一样的,我见过先生喝醉酒时搂着女儿表达父爱时泪流满面的场面,我真羡慕我女儿呀!
我们的钥匙永远在她们手上,我们随时欢迎她们“滚回来!滚回来!滚回来!”
海天出版社 《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责编 徐丹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