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八面来风
文章标题: 《推荐:与邵建兄商榷》
出处:语文味网转贴,少堂编辑      阅读次数:1613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与邵建兄商榷

tianya.cn 天涯网文

再论鲁迅和胡适——与邵建兄商榷


刚才读了邵建的《事出刘文典》,觉得有许多话哽在嗓子眼,不吐不快。那个帖子太长了,所以单独发在这里。
  鲁迅和胡适,这两个人物真是不好说,一说就是错。以我的学力,不敢乱下断语。感情上的偏重某一方,并不足以判断孰是孰非。我知道。
  但有些话还是想说说。将这两个人拉在一个平面上来言说,究竟是否可能,我一直在怀疑。这两个人就好象天上的恒星一样,并不在一个球面上运转,若要言说,只能靠投影在天球模型上的影子来审视。他们又好像两条异面直线,各自向不同的方向飞奔而去。你可能会说,他们曾在《新青年》并肩作战啊,但那时他们的言论就在一个层面上吗?
  邵建兄的文章的确是发人深思。我手头没有多少资料,无法引经据典。但我以为,邵兄似乎是仅仅依据天球上的影子来立论的,为了让论点更鲜明、更醒目,硬将不同轨道的恒星放在同一个惯性系里,舍弃了二人的异质性。这个天球球面是什么呢?就是社会政治。所以,邵兄说:“仅在这一点上,胡适比欣赏用‘火与剑’来解决社会政治问题的鲁迅要深刻些,尽管鲁迅已成为‘深刻’的代名词。”剥离鲁迅所有的丰富性,仅仅剩余一个政治的骨骼,这能代表鲁迅吗?这让我想起十项全能比赛。显然,鲁迅在“政治”这一项上,远远不如“深刻”的胡适,一开始就居于劣势了。否则,他能那么天真,尽管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还是屡屡上当吗?如后来在左联。例子太多了,举不胜举。这就是邵建兄据以比较的标准。我无意贬低谁,只是觉得悲哀,为这两个富有良知的中国知识分子。合作也罢,不合作也罢,先合作也罢,后合作也罢,都是悲剧。
  如果我们跳出这个层面,站在天球以外来看二人的论争,会得出什么结论?那肯定会是另一番景象。但我们谁都不是上帝。
  我们只能是事后诸葛亮。
  仅此而已。

最后更新[2006-10-5]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