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口才》高度评价少堂读书演讲
我国著名演讲学家蔡顺华精彩点评
本站报道:程少堂老师在深圳市南头中学的演讲《及时读书就是及时行乐》在语文味网站发表后,好评如潮。近期,程少堂老师又把这篇文章作为今年8月出版的专著《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的代自序。我国最著名的演讲学杂志《演讲与口才》2006第12期将发表这一演讲实录主体部分。我国著名演讲学家、《演讲与口才》杂志副主编蔡顺华先生对程少堂老师的讲演作了精彩点评。蔡顺华先生点评如下:
这是一篇别开生面、十分感人的演讲辞。它突出了一个“真”字。
其一,讲真话,真实感人。读书的动因是什么?演讲者不讲空话、套话、假话,不讲人们常说的那些“豪言壮语”,非常真实地坦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为了“不被同学打”,为了超越“长得又瘦又丑”的自卑,为了“吸引女孩子的眼球”,为了“吃上一大碗荷包蛋”,为了“能给母亲体体面面地做寿”,为了“借钱给同村人”。凡夫俗子,芸芸众生,类似的想法谁又没有过呢?难能可贵的是演讲者讲了真话!在这些真话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弱者的图强,一个贫者的奋发,一个儿子的孝心,必然引发广大受众强烈的共鸣。
其二,诉真情,真挚动人。请看他对人生的憧憬:“一个人最大的成功,就是当自己事业有成时,把父母接到自己的身边,下班了,掇一张小板凳,坐在父母的身边,摸着父母粗糙温暖的手,给母亲剪剪指甲,跟父亲聊聊天。”对父母的关爱、体贴真是无微不至啊,而把对父母的回报视为“一个人最大的成功”,实在太动人了!他挨了同村人一个耳光,他想的是:发奋读书,出人头地,有钱了就借给“没出息的同村人”。他不想以牙还牙地“报仇”,而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要激发他们、帮助他们,自强而又善良,讴歌了人性之美。
其三,用真正的口语,真切喜人。演讲的语言,应该是朴实无华、明白如话、生动活泼的口语,而不应是词藻华丽但不易听懂的书面语。这一点,这篇演讲辞做得特别好。请听他讲上大学那天吃荷包蛋的情景:“我是我们家也是我们村第一个大学生,乡亲们送了不少鸡蛋来祝贺,那一天,我母亲给我煮了一碗荷包蛋,那个大碗里一次装了12个荷包蛋,还没有装满,我一口气把它吃完了,还觉得没吃够,真是没吃够!”真切流畅、贴近生活,这才是地地道道的叙述性演讲语言啊!
程少堂先生这篇演讲,用真正的演讲语言,讲真话、诉真情,讴歌为人之真性情,畅谈读书之真快乐。
纵观全篇,怎一个“真”字了得!
(蔡顺华 点评)
(感谢《演讲与口才》杂志副主编蔡顺华先生惠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