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名师频道 > 王君频道
文章标题: 《王君:听少堂老师扬州评课》
出处:语文味网,小应编辑      阅读次数:3028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王君:听少堂老师扬州评课

王君:听少堂老师扬州评课

                                       听少堂老师评课

                           ——全国“主体发展活动教学”高峰论坛侧记

   2006年7月10日11日,全国“主体发展活动教学”高峰论坛在扬州中学举行。会议期间,深圳市语文教研室程少堂老师受主委会邀请,在第一天会议结束后主持评课。当天,参加评课的有全国中语会陈金明老师、上海陈钟梁老师、江苏李震校长,《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刘远主编和各位编辑、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教师。整个评课精彩不断,笑声满场,睿语慧言让人茅塞频开。当天的两节青年教师研究课分别由重庆外国语学校王君老师和河南省民权县程庄镇一中校长申宣成老师讲授。这两节课有亮点也有败笔。抱着对青年教师的爱护和提携,专家和老师们的评课循循善诱,深刻而不尖刻,多幽默点拨,少严厉批判。

  评课结束后,我和几个老师一起与主持评课的程少堂老师有一席长谈。台上的程老师妙语如珠如春风化雨,让人于酷暑之中似沐清凉。台下的程老师却严肃沉重,他结合才读完的《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第七八期合刊青年名师这样教语文》点评了现今的青年名师们的教学。用语犀利,入木三分。虽让人如芒刺背如坐针毡,但又醍醐灌顶猛然警醒。

  我自己也是被程老师严肃批评的对象之一。但回味这些点评,却感到前辈们用心之切,用情之真。特辑录程少堂老师几句点评,以为自勉。

  

  程老师说:你这个课,有新意没创意,有想法没思想,有机灵没灵魂。总的来说,是一流的素质,二流的选材,三流的构思。

  洗耳恭听:这几乎是我听到的对我的最“残酷”的否定了。“新意、想法、机灵”这些无可争议的褒义词被程老师一番排列组合之后,却一下子呈现出了它们的虚弱与委顿。“新意”和“创意”的距离何在,“想法”和“思想”的差距为何,“机灵”和“灵魂”之间又有多远,这成了我这段时间思考得最多的问题。其实这堂课的上法也曾经被另一位恩师质疑过,但我沉迷于这堂课所带来的学生的神思飞扬而不赞同恩师的点拨。这次的扬州之行,我固执己见,为这堂课注入了更加时尚的元素,提炼了自以为更加准确的主题。课堂现场效果不能说差,但是事后专家和老师们的问询却让我发觉自己又回到了原点。

  我品味程老师这句点评之后的意思:你的主题是明确的,但对于作文教学却是空泛肤浅的。你的材料是新颖的,但应用却是浮光掠影的。你的引导是自如流畅的,但效果确是似有似无的。你有上佳的素质,上佳的素材,但却没有给学生上佳的收获。

  程老师说,你自己写文章阐明青春之语文的起点在于“真和诚”,但这堂课喧嚣多彩的后面,是对教学目标的无意漠视对教学手段的过度倚靠。新意要过滤之后才可能成为创意,想法要提炼之后才可能成为思想,机灵要沉淀之后才能成为灵魂。你的这堂课,还是暴露了你急功近利的缺点。你不要老是从想把课上得好看去设计课。你的课堂教学如果永远从“好看”这点出发,那你也永远只会是三流的教师。

  我汗颜,恩师们的眼光总是“独”而“毒”的,一语而切中我在教学中经常犹豫徘徊的根本原因。

  想起恩师的一句话:

  重剑追求的不再是花架子,而是缤纷浪花下面深广的潜流,于是你的教学力量凝聚了,坚实了,成为岩石,微笑着迎向潮汐风雨。你的教学力量是岩石,不是美丽却有点脆弱的珊瑚尸体。

  对于教学的“花架子”,我向来是警戒且不屑的。但是在警戒之下依旧不知觉地“花架子”起来,这其中的问题何在?恐怕本质还是与自己教学追求上的浮躁和教学力量的不足有关吧。

  

  程老师说:我看了几十节课,大体的感觉是这批青年名师教学气质时尚但不先锋,教学内容丰富但欠立体,教学方法时髦但缺个性。青年教师不能只是表面上有青年特点,但是本质上却呈现出老年特点和儿童特点。

  洗耳恭听:陈钟梁老师笑着评我的课说,这堂课啊,展现了非常典型的现代女教师的风采。他还风趣地说,别人说三个女人一台戏,现在是一个女人就一台戏。台下的人哈哈大笑,陈老师又接着幽默,他说,比如那个清华附小的窦桂梅,那可真是了不起,她是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该出手时也出手……

  全场爆笑。我却沉思良久。

  陈钟梁老师的这番话诙谐得体,亦褒亦贬,让人咀嚼。我想,他如果是在台下,会不会也像程少堂老师一样痛心疾首呢?

  一定会的。因为,这两位前辈其实都一语言洞穿了青年教师们的弱处。

  对于课堂教学是不是“戏”,是怎样的“戏”的问题我至今还有保留意见。这不是关键的问题,关键的问题是在这似戏非戏的课堂教学中,语文老师是怎样把握好“演”和“导”的尺度,不至于“不该出手时也出手”。

  程少堂老师曾善意地讽刺我们:全国都在模仿语文教学大师级人物余应潮老师的教学风格,甚至某些青年教师的所有教学实录都像是余应潮老师课堂实录的仿制品。然后他无奈地说,中国有一个鲁迅就够了,还来第二个干嘛呢?

  这些话的确是切中青年教师发展时弊的。

  模仿和学习固然重要,但青年教师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个性形成自己的风格。跟在名师的身后亦步亦趋,最后不外乎两个结果,或者老态龙钟,还没有学得像所学的就已经过时;或者拒绝成熟,画虎不成反类犬,因为邯郸学步而永远幼稚。

  青年的特点是先锋性,只有当青年教师们有了敢为天下先的奋斗开拓精神的时候,语文教学才会摆脱虚假的繁荣而真正呈现处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的盛景。

  程老师说: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喜欢吃羊肉是好的,但吃羊肉不能长羊肉,要长人肉。

  洗耳恭听:这句话让我哑然失笑,颇觉其中有点儿禅宗拈花微笑的禅机。对于语文教学而言,羊肉是什么,错误的吃法是什么,正确的吃法又是什么?人肉又是什么?羊肉要长成人肉,其中是否更有玄妙……

  我求教于程少堂老师,但他微笑不言,只是挥一挥手,要我自己去想。

  我也知道,语文是界于感性和理性之间的一门学科,其中的很多东西,点破了也就没有意思了。更何况,更多是点破了也没有用。没有哪门学科,像语文一样更靠自身的悟性。

  那就——慢慢地去悟吧……

  



最后更新[2006-10-22]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