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考试大纲
调 研 题(B)
学校: 班级:高三( )班 姓名: 座号:
题号 |
一 |
二㈠ |
二㈡ |
二㈢ |
三 |
四 |
五 |
六 |
总评 |
得分 |
|
|
|
|
|
|
|
|
|
注意:五、六两大题是选考题,考生只选做其中一道,记分也只记一道的分数。
Ⅰ 必考题(125分)
一、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论述文,完成1-4题。
在传统哲学思想中,儒家与道家所提倡的天道与人道的合一都是一种单向度的合一。
儒家关注的焦点是社会人伦道德问题,重视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从整体上说忽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家关注的焦点是自然的法则,重视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家主要把人作为一种自然的存在,并从否定现实社会文化道德的角度来否定人作为社会存在的属性。
实际上,人的存在具有多质性。最基本地来说,人既是自然的存在又是社会的存在,同时又是一种自由的存在。在对待社会的关系上,人既有认同的需要,也有独立个性张扬以及独立价值判断的需要;在对自然的关系上,人既有与自然相融而和睦相处的需要,又有改造自然的需要。这些方面都是对立统一的。所以,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双向度的或多向度的而不应是单向度的。人作为自由的存在,其自主性的选择和活动是最本质的东西。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通过自身的选择和活动去创造合乎目的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任何既定的文化和文明的成果,都只是人的创造物,是人本质的表现。乃至于自然万物都深深地印上了人类选择与活动的印迹。所以,儒家用道德性来否定人的自然本性,道家用自然本性来否定人的社会属性,都是对于人的丰富本质和自由本性的片面化乃至否定。
因而,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扬弃儒家的模式,又要扬弃道家的模式。在重视人与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统一的同时,以尊重和发挥人的自由本性为出发点,重新定位现代教育的价值。一是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把人作为适应性、选择性与创造性的统一体,立足于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双向度的关系。二是建构认同和帮助个体自主选择的教育环境。承认受教育者选择的能力和权利,重视个体自觉的道德实践与价值判断,把外在个体的社会伦理规范定位在指导性功能上,通过受教育者自主的选择和教育者的指导性影响来实现社会规范向个人规范的转化。
(选自《传统教育哲学问题新释》,有删节)
1.下列对“多质性”一词含义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人的存在是具有多种存在的本质和属性。
B.社会对人有多种认同和选择需要。
C.自然与人的关系既有对立又有统一。
D.自主选择是人存在的最本质的特征。
2.从原文看,对人的“自由本性”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人具有自主性的选择和活动,并创造自己的生活。
B.任何已有的文化和文明的一切成果,都是人类的创造物。
C.自然万物都深深地印上了人类选择与活动的印迹。
D.人作为一种自然的存在,需要与自然自由和睦相处。
3.根据文意,对儒道“天人合一”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关注的是人对社会关系的单向度的认同,把人道德化。
B.道家主张“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对自然关系的单向度的复归,把人自然化。
C.“天人合一”本质上都是把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片面化,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和自主选择。
D.儒道两家都倡导人对伦理与自然的单向度认同和复归,不过儒家更注重人的自由存在。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指出儒道哲学的弊端,论述人的丰富本质和自由本性,从而提出现代教育价值的主张。
B.文中以人的存在多质性和现代教育为例,辩证分析了我国传统教育无视人的主体地位的弊病。
C.现代教育要扬弃儒道模式,以尊重和发挥人的自由本性为出发点,重视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D.现代教育的价值既要确定人的主体地位,又要构建认同和帮助个性自主选择的教育环境。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王志,字次道,琅邪临沂人。志年九岁,居所生母忧,哀容毁瘠,为中表①所异。弱冠,选尚孝武女安固公主,拜驸马都尉、秘书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寻除宣城内史,清谨有恩惠。郡民张倪、吴庆争田,经年不决。志到官,父老乃相谓曰:“王府君有德政,吾曹乡里乃有此争。”倪、庆因相携请罪,所讼地遂为闲田。征拜黄门侍郎,寻迁吏部侍郎。出为宁朔将军、东阳太守。郡狱有重囚十余人,冬至日悉遣还家,过节皆返,惟一人失期,狱司以为言。志曰:“此自太守事,主者勿忧。”明旦,果自诣狱,辞以妇孕,吏民益叹服之。视事三年,齐永明二年,入为侍中,未拜,转吏部尚书,在选以和理称。天监元年迁冠军将军、丹阳尹。为政清静,去烦苛。京师有寡妇无子,姑②亡,举债以殓葬,既葬而无以还之。志愍③其义,以俸钱偿焉。时年饥,每旦为粥于郡门,以赋百姓,民称之不容口。志为中书令,及居京尹,便怀止足。常谓诸子侄曰:“谢庄在宋孝武世,位止中书令,吾自视岂可以过之。”因多谢病,简通宾客。卒,时年五十四。
志家世居建康禁中里马蕃巷,父僧虔以来,门风多宽恕,志尤惇厚。所历职,不以罪咎劾人。门下客尝盗志车卖之,志知而不问,待之如初。宾客游其门者,专覆其过而称其善。兄弟子侄皆笃实谦和,时人号马蕃诸王为长者。
(节选自《梁书·王志传》)
【注】①中表:这里指与姑母、姨母、舅父的子女。②姑:丈夫的母亲。③愍:通“悯”。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累迁至中书侍郎 迁:升官
B.所讼地遂为闲田 讼:打官司
C.及居京尹,便怀止足 居:居住
D.因多谢病,简通宾客 谢:推辞
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志“清谨有恩惠”的一组是(3分)【 】
①居所生母忧,哀容毁瘠
②为政清静,去烦苛
③既葬而无以还之
④愍其义,以俸钱偿焉
⑤时年饥,每旦为粥于郡门
⑥专覆其过而称其善
A.①②④ B. ①③⑤
C.②④⑤ D. ③④⑥
7.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叙述王志遣囚还家过节、以俸钱代人偿债、荒年周济百姓等事,反映了王志的宽厚个性和爱民思想。
B.王志审理郡民张倪、吴庆争田一案,最终以双方谦让结束,表现了王志的德施政措施对老百姓的感化作用。
C.王志一是不想在仕途超过前任谢庄,二是因有病想断绝与宾客的交往,因而怀有隐退之心。
D.在王志的禀性和声望的影响下,他的兄弟子侄都为人纯朴忠实谦让平和,他被当时的人誉为马蕃巷王公贵族的长者。
8.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⑴ 冬至日悉遣还家,过节皆返,惟一人失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明旦,果自诣狱,辞以妇孕,吏民益叹服之。(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时年饥,每旦为粥于郡门,以赋百姓,民称之不容口。(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阅读(12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9—10题。
春日书事
张耒
虫飞丝堕两悠扬,
人意迟迟日共长。
春草满庭门寂寂,
数棂窗日挂空堂
春 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①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①泗水:水名,春秋时属鲁国。孔子曾在此讲学授徒。
9.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古诗的写景往往是为了情或理。张诗景中含情,题中的“书事”就有“抒怀”之意;朱诗题目中虽然没有“抒”、“书”之类文字,但同样也是借景抒情,寓理于景。
B.古人写诗很讲究词语的互相照应,但角度不尽相同。张诗注重一二两句之间的相互照应,如“两”与“共”;而朱诗则注重全诗前后之间的照应,如“寻”与“万紫千红”。
C.张诗首句说蛛网落了,虫子当然不会撞上,因此,两者都飘荡起来。暗寓诗人万事落空,心灰意冷。朱诗首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寻芳”二字,更突显了诗人的得意之情。
D.张诗专门捕捉萧疏、枯寂的景物来构造意境,衬托出主人公的寂寞与孤独。朱诗则选择生动、浅白的词语来点染色彩缤纷、生意盎然的景象,以抒发“寻芳”所得的愉悦。
E.读张诗后心上如蒙一层暗淡的色彩,禁不住为诗人惨淡的人生掬一把同情泪。而读朱诗后却如春风拂面,同诗人一样眼有所见,心有所得;朱诗的第三句今天常用来比喻生气勃勃的大好局面。
10.简要回答下列两个问题。(8分)
⑴ 赏析张诗“数棂窗日挂空堂”一句中“空”字的意蕴。(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南宋时,泗水已为金人掌握,朱熹从未去过泗水,但诗中却说“寻芳泗水滨”,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 故 _ ,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___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⑵ 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⑶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______ ?____ 。(李煜《虞美人》)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2.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清明时节,我们相伴去郊外踏青。一路上,四野风光宜人,大地一派生机。途中在田埂上休息,真有如坐春风的感觉。
B.最近,长江流域水灾严重,小陈又将奔赴灾区采访,临行前他有个不情之请,求我帮忙照顾他生病的年迈的母亲。
C.平儿明知是谁偷了茯苓霜,但投鼠忌器,怕伤了那主人探春的体面,所以不愿去起赃。
D.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 这次再版的长篇小说的作者都是很有名气的,如陈忠实的《白鹿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B.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要有前瞻性,要为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这一办学宗旨服务。
C.巨能体饮平衡饮料作为竞赛指定饮料将为运动员在长跑过程中保持身体良好状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D.恐怖分子的猖獗,要求国际反恐怖主义力量要更加紧密地联合起来,才能保证世界范围内的和平。
14.英华学校为了让学生了解社会,要求学生们暑假期间各自联系一个单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假如你是该校高二的学生,想去联系一家福利院,当你走进福利院主任办公室时,向主任说些什么,怎么说呢?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要求用语准确、简明、得体,不出现真实姓名。(5分)
答: 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扩展下面的句子。要求使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并保持原意。(不少于100字)(4分)
阳光照在他脸上,为了父母的期盼,朋友的嘱托和自己心底的那份信念,他迈开步子朝前走去。
四、写作(60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一名英国登山者因为极度缺氧倒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路上,这是一条登山者常走的登顶之路,几十个登山者从他身边走过 ,都不愿意耽误自己的登程。几个小时后,这个34岁的登山者就离开了人世。
这件事传开之后,有人感到震惊说,以前只有经验最丰富的才能攀登到那么高的地方,不管认识不认识,除非会危及营救者的生命,濒临死亡的攀登者是不会不营救就被遗弃的。但也有人说:不管是公众还是登山者都要明白,人总是要死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和压力,要不,人们还以为这是花钱逛公园呢。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 文 评 分 表(供评卷员填写)
|
一等(20-16)分 |
二等(15-11)分 |
三等(10-6)分 |
四等(5-0)分 |
基
础等级 |
内
容
20
分 |
|
|
|
|
表
达
20
分 |
|
|
|
|
发展等级 |
特
征
20
分 |
|
|
|
|
Ⅱ 选考题(25分)
请在以下五、六两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不跨大题选做小题。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7-20题。
有时候人在掠夺自然的时候,会忘记自己也是生物之一。
狼情 飞藏飞藏
夜黑风高,强劲的北风呼啸而过,鹅毛般的雪片在空中全无方向地乱撞。这样风雪交加的夜晚正是偷袭的好时机。
两只小狼擅自采取了行动,一旁的公狼突然发出一声惊悚的嗥叫,因为就在小狼扑向羊羔的一刹那,他看到了那只羊被捆绑着的四肢。与此同时,两只小狼就在他的嗥叫声中从半空中擦着羊羔颈项上的皮毛猛然向下坠去,接着,紧跟其后的母狼,几乎同时在他视线里消失了。吓破了胆的羊惊恐地嘶叫着,公狼从另一个方向冲了上去,他果断地一口咬住了羊的脖子。羊绝望的叫声骤然间被卡断在喉咙里,公狼强有力的下颚奋力一拧,羊的脖子无声地断裂在狼的利齿之间。公狼警觉地扫视着四周,他担心刚才羊撕破了嗓子的叫声会将村子里的人引来。四周静悄悄的,除了面前黑洞洞的坑里传来的呻吟声,并无其他动静。他朝着那个黑黢黢的坑口往下张望,一双痛苦的充满哀伤的绿眼睛闪了几下,妻子正用自己的目光和低嗥告诉丈夫她和小狼都受了伤,让丈夫放弃救出她们的念头,趁着天还没亮赶快回到山林里去。公狼用充满关切和焦虑的叫声坚定地告诉妻子,他是决不会离开的,他要从那黑洞洞的坑里把她们救出来,因为她们是自己惟一的亲人。
天边渐渐泛起了鱼肚白,浓浓的晨雾弥漫开来。借着微弱的晨光,公狼终于看清了坑里的情况。两只尖锐的镖尖从一只小狼的胸膛和腹部穿透出来,上面染满的血已经冻成了冰,小狼的头一动不动地垂在一边,显然他已经死去了。另一只小狼的后胯处被一只竹镖深深地刺透,他奄奄一息地靠在也受了伤的母狼身边。母狼银灰色的皮毛染满血迹,她用舌头吃力地舔着小狼的身体,那伸出的舌头上没有一丝热气。公狼的心如刀割般撕痛着。他大声地呼唤着自己的妻子,一双痛苦的绿眼睛几乎撑裂了眼眶。他疯狂地用前爪刨挖着井边被冻得如石头一样坚硬的土。就在这时,他的身后传来了人的声音,公狼头也不回地继续用力刨挖着。
举着木棍铁锹的人们围拢过来,他们大声叫喊着,试图吓走井边上的公狼。公狼转过身体,撑直前腿,竖起背毛,呲出利齿,瞪着一双闪着寒光的绿眼睛,他怒目圆睁地瞪视着离他只有十几步远的人,用从喉咙深处发出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吼叫声警告着企图靠近井边的人。人,不敢轻举妄动,他们远远地看着眼前这只守在井边上的公狼,他们准备等待下去。
井下的母狼,突然哀嗥了一声,公狼掉转身看见母狼悲伤地舔着身边的小狼,他明白那只小狼也死去了。公狼又开始疯狂地刨掘井边上的土,坚硬的土上染满了血迹。
人们一点点向井边靠近。井下的母狼清楚地听到了人的脚步,她奋力地挣扎着,拢起淌着血的嘴角,伸仰着脖颈,努力地向上抬起头颅,一声悠长凄楚的哀嗥划破了天际。公狼明白,那是母狼又在祈求他快快离去。公狼的眼里闪着温柔的绿光,他深情而又痛惜地看着母狼,反而卧倒了身体,他静静地趴在了井沿上,伸着自己的脖子一动不动地看着井下的母狼。母狼哀伤的眼睛里莹绿色的光正在渐渐淡去,她黑色的鼻头努力地向上翘着,嗅着,公狼的气息近在咫尺。一直没停的雪花落在公狼的身上,被风一吹又飘落到母狼身上,此时,她和他都停止了叫声。雪地里一片寂静,静得仿佛天地是独属于他们的世界。
母狼闭上了眼睛,她嘴角似有一丝浅浅的笑意。公狼轻唤了一声母狼,母狼没有回应,公狼有些紧张。就在这时,母狼突然从刺穿身体的竹镖上奋力地挣脱了出来,几股鲜红的血从她身体上血肉模糊的窟窿里喷涌而出。她拼尽了全身的力气扑向井壁,用直立的前爪支撑着身体。井上的公狼从地上弹起来,将大半个身体探向井里,他不知道母狼要干什么。母狼的目光和丈夫的目光碰到一起的一瞬,发出了一声凄厉无比的嘶嗥,同时她猛然将前爪推离了井壁,整个身体重重地向后倒去,井底直立的竹镖顷刻间穿透了她的胸膛……一声撕心裂肺的悲嗥骤然从公狼的喉中冲出,人们被这声震裂了积雪的狼嗥惊吓得向后退去。
公狼从井坑里慢慢抬起头来,他修长有力的四肢坚定地支撑着他和母狼一样银灰色的身体,像一块岩石般他矗立在那里,竖起的背毛在凛冽的风雪中每一根都显得强劲无比,两只如短刀一样的耳朵坚毅地竖在他昂起的头颅之上。他神情傲然地直视着前方,寒光四射的眼睛里渐渐渗出血色,傲视着手握棍棒的人,他全无惧色。森林和山谷就在他的身后,他完全有能力摆脱面前的人,返回到山谷里去,然而,他却连头也不回一下。突然,他眼望天空,伸直颈项,将如刀的尖耳抿向脑后,对着飘雪的苍茫天际——仰天长啸。紧接着,他毫不犹豫地纵身一跃,扑向井底……四周里一片静寂,静得连雪花飘落的声音都是那么的分明。
人慢慢地聚拢过来,他们看见尖锐的竹镖穿过公狼的身体,将他与母狼紧紧地连在一起……一个曾经用猎枪射杀过狼的人说“可惜了两张好狼皮。”
萧瑟的草原上,再没有出现过狼的身影,成群的野兔和老鼠肆虐了整片草原,牧人的牛羊饥饿而绝望地啃食着光秃秃的草地。这片原本牧草茂盛鲜花似锦的草原变成了满目疮痍、风沙万里的牛羊的地狱。
17.下列对文段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开头有意描绘风雪交加的恶劣环境,为狼出去捕食创造条件,也为下文狼的悲情渲染气氛。
B.狼的本性是嗜血贪婪的,母狼小狼掉进陷阱,公狼还是冲上去咬断羊的脖子,继续完成捕食任务。
C.文章塑造了有情有义的狼的群象,小狼幼稚,母狼充满母爱,公狼不愿独自逃生,救护不成,只好悲壮死去。
D.看见尖锐的竹镖穿过狼的身体,猎手说“可惜了两张好狼皮”,表达了对公狼的死的惋惜与同情。
E. 文章向读者展示了保护生态平衡的主题,强调随意的猎捕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要注意做好草原狼群的保护工作。
18.母狼闭上了眼睛,为什么嘴角“似有一丝浅浅的笑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对公狼的叫声作了多次描写,请找出并作分析。可重点分析其中的一次,也可综合多次进行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有人认为,这篇文章用有情有义的狼,对比无情无义的人,深刻。但也有人质疑,赞美狼何必作践人,人捕杀狼无情,狼捕杀羊就有情?还有人质疑,文章开头结尾都说到自然生态,生态平衡是情感问题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1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21—24题。
银牌,重似金牌
在2006年冬季奥运会昨晚(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的花样滑冰比赛中,俄罗斯名将托特米安尼娜/马列宁以总成绩204.48分夺得双人滑冠军,中国选手张丹/张昊受伤获得银牌,申雪/赵宏博获得铜牌。
意大利都灵时间13日21时21分。意大利著名的《蝴蝶夫人》乐曲在都灵帕拉维拉体育馆响起,分别身穿黑白衣服的赵宏博、申雪深情对望,顺畅滑行、有力的起跳、优美的螺旋线……在短暂的动作稍紧后,赵宏博和申雪完全进入了状态。在一道完美的弧线后,赵宏博腾空而起,如一道黑色闪电,转体三周,稳稳地落到冰面——令人担心的后外点冰三周跳就这样轻松地成功了。之后的一切都是那么完美。五次热烈的掌声响起,为的是这个脚腱断裂后才半年就站立在冰面上的刚强汉子。音乐终止,掌声、欢呼声长达数十秒。
“124.59!”自由滑分列在已经出场的15位选手的首位,加上短节目的62.32分,他们的总分也排到了首位。不过十几分钟后,最后的决斗开始了。短节目中成绩最好的四对选手依次上场,倒数第二个出场的俄罗斯王牌组合托特米安尼娜/马列宁顶住压力,以近乎完美的表演得到高于赵/申组合的分数。中国队花样滑冰金牌的突破希望,寄托在了三对中国选手中最年轻的张丹/张昊身上。
22岁的张昊轻松地微笑出场,21岁张丹则神情有些严肃。表演开始不久,意外发生了:张丹在完成被认为唯一可以击败强大对手的秘密武器——抛四周跳时失败,她重重地摔在冰面上,再飞速滑行撞向挡板。张丹想站起来,又重重地倒了下去,她左腿内侧已经严重拉伤。
音乐突然停止,观众哗然。张吴轻轻拉起张丹,“还能滑吗?”这位清秀的哈尔滨姑娘点了点头,然而刚站起来又疼得蹲了下去。张昊把她扶到出口处,他已经不打算再上场比赛了。体育馆很静,观众都在关切地注视着张丹,掌声一阵响过一阵。两分钟后,张丹对拍档再次点头:我行!
音乐再次响起。那是《龙的传人》。张丹忍着剧痛滑向场中央。他们开始只是慢慢地滑,慢慢地做动作。顷刻,张丹加速了!张昊跟上,节奏又回来了!重新开始的表演是那么完美,那三周接两周跳、抛三周跳,张丹都完成得那样精彩出色。他们就在没有停过的掌声中完成了也许是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表演。
张丹在张昊的搀扶下滑到打分区,一直咬牙完成比赛的姑娘一见到教练姚滨,眼泪才簌簌淌下来:“对不起!”等候比分时,张丹的左腿已被队医包扎得严严实实。
“189.74分”,张丹/张昊超越了申雪/赵宏博夺得银牌!一旁的托特米安妮娜/马列宁如释重负地拥抱在一起,观众却把更热烈的掌声给了张丹和一旁的赵宏博。因为那一刻,他们感动了全世界。(2006年2月14日《羊城晚报》,记者周方平)
〖相关报道〗
何振梁:他们是英雄
新华社都灵电(记者阎涛、刘阳)中国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在冬奥会花样滑冰比赛结束后,对新华社记者说,张丹张昊和申雪赵宏博两对花样滑冰运动员“永不放弃的精神震惊了全世界,他们是中国的英雄。”
何振梁谈到中国运动员的表现时,眼含热泪。对于张丹/张昊在受伤后坚持完成比赛,何振梁说:“这种精神震惊了全世界,本来他们可以放弃比赛,但他们决不放弃,拼全力去完成,很了不起!” 对于申雪/赵宏博的表现,何振梁说:“他们的精神很顽强,虽然赵宏博的膝伤刚好,但他发挥得十分不错,两人的音乐表现力非常强。”
何振梁说:“比赛的名次已经不重要了,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这种精神值得全国人民高兴。”
张丹:我决定继续比赛
新华社都灵电(记者高鹏、王镜宇)张丹在赛后说,摔伤后继续参赛是她自己的决定。
开场后不久,两人便向至今无人在大赛中完成的“抛四周跳”发起冲击,然而张丹在落地时双腿叉开,重重摔在了冰面上。重新站起来后,张丹已经无法再继续做动作。人们以为他们将放弃比赛,只见教练姚滨同两人说了几句话,他们又重新回到了冰场。
“(继续比赛)不是教练的意思。奥运会四年才一次,我们不想错过这次机会。”张丹解释说。
姚滨:最残酷的大赛
新华社都灵电(记者王镜宇、阎涛)赛后中国花样滑冰队总教练姚滨说,这是他经历过的最残酷的比赛。姚滨说,当时张丹/张昊做“抛四周跳”那个动作时,起跳很好,但是张丹在空中转到最后一圈时有些犹豫。结果落地摔倒,左腿内侧膝关节重重地磕到冰上。
姚滨承认,在是否让张丹继续比赛的问题上,当时自己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从保护运动员的角度看,不希望她继续参赛。但是另一方面,我也不希望他们放弃这么好的机会。根据我们多年来训练的情况,这个时候决定权完全在他们自己。
21.下列对这系列报道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这组报道,从不同的角度,借助多人对该事件的态度,赞扬了张丹、张昊在赛场上表现出的永不放弃的精神。
B.张丹受伤后忍痛坚持比赛,记者周方平在报道中详细记录了她在比赛中精彩出色的动作及发自肺腑的拼搏之言、愧疚之声。
C.张丹/张昊第一次出场时没有介绍音乐,第二次出场才点明音乐是《龙的传人》,记者是想借音乐之名来表现运动员的精神之源。
D.中国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先生认为,中国花样滑冰运动员永不放弃的精神震惊了全世界,其实体育运动比赛的名次是不重要的。
E.在是否让张丹继续比赛的问题上,由于教练的不置可否、不敢负责的态度,促成了张丹独立自主、永不放弃的精神表现。
22. 一直咬牙坚持完成比赛的张丹,一见到教练,眼泪便簌簌淌下来:“对不起!”在“对不起”这三个字中,你读到了什么含义?(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获得的是“银牌”,题目为什么说“重似金牌”,有人认为,这样的笔法不符合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要求,你的看法怎样呢?(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通讯《银牌,重似金牌》浓墨描绘赵宏博转体三周跳的成功,更加浓墨描述张丹抛四周跳的失败,却没有详细描述张丹/ 张昊重新开始表演的完美。因此,有人认为银牌是裁判给的人情分,有人认为那只是记者写作上的疏忽,还有人认为这样写正是详略得当地表现了主题。对此,你是什么看法呢?(1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考试大纲
调 研 题(B)
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和答案解析
Ⅰ 必考卷(125分)
一、现代文阅读(12分)
1.(3分) A(“人的存在”是有自然的存在、社会的存在、自由的存在等多种本质和属性的,因此A项是正确的。B、C、D项都只答到一种存在方式。)
2.(3分)D (人不仅仅是自然的存在,而且是社会的存在,不仅有与自然相融和睦相处的需要,又有改造自然的需要。)
3.(3分) D(不合文意,文中说儒家和道家都是对“人的自由本性的片面化乃至否定”。)
4.(3分)B(“以……为例”说法不对,同时也没有“辨证分析我国的传统教育”。)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㈠ 文言文阅读(20分)
5.(3分)C(“居”是任职。)
6.(3分)C(①是王志对母亲去世的哀痛,③是孝妇举债葬姑后无力偿还,⑥是为宾客掩其过而著其善。这三条均与王志“清谨有恩惠”无关。②是王志为政清谨,④是他对孝妇的恩惠,⑤是他对饥民的恩惠。这三句都表明了他的“清谨有恩惠”。因而C项为正确选项。)
7.(3分)A(B项对内容的理解有误,王志并没有审理郡民张倪、吴庆争夺田地一案,是张、吴两人在王志德政的感化下主动请罪平息争讼的。C项错在“便怀止足”并非“即怀隐退之心”,此外,因有病想断绝与宾客的交往也与原文文意不符。D项“兄弟子侄皆笃实谦和”不只是王志一人之功,还有家门的传承。)
8.(11分)
(1)(3分)冬至日都被王志放回家过节,过完节犯人都返回监狱,只有一人超过规定的期限。(译出大意,1分;译对“遣”、“失期”各1分。)
(2)(4分)第二天早晨,这人果真自己回到监狱,并解说是妻子怀孕,官吏百姓更加赞叹佩服王志。(译出大意,2分;译对“诣”、“辞”各1分。)
(3)(4分)当时年成歉收,每天早上在郡府门前备办稀饭,来施舍给百姓,百姓对他赞不绝口。(译出大意,2分;译对“年”、“赋”各1分。)
㈡ 诗歌阅读(12分)
9.(4分)A D(B项错在对朱诗词语间互相照应的举例,“寻”与下文中的“识”互相照应。C项错在对“寻芳”含义的理解有误,应是“点明了诗歌主题”。E项“等闲”句不能用来“比喻生气勃勃的大好局面”。)答对一项得2分。
10.(8分)(1)一个“空”字,写出了堂内的空旷,与上句“寂寂”二字相呼应,表现了作者孤寂的情怀。答出与“寂寂”相呼应的,给2分;答出表现作者情怀的,给2分。意思对即可。
(2)此处的“泗水”暗指孔门;“寻芳”即指寻求圣人之道。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将此诗仅看成游春之作,将“泗水”看作泛指的江河,只要言之成理,且语言通顺,可酌情给分。
㈢ 名句名篇默写(6分)
11. (6分)(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
(3)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每答对一空得1分。如有错别字或漏字、增字,则该空不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2.(3分)C (A项“如坐春风”,比喻同品德高尚而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其熏陶,而不是指在自然春风的吹拂中。B项“不情之请”指不近人情的请求,是常用来向人求助的客气话。用来指将奔赴灾区采访的小陈的请求,不当。D项“文不加点”,点:涂改,指文章一气呵成,无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不是没有加上标点,此处是误用。)
13.(3分)B(A项“这次再版的长篇小说的作者都是很有名气的”,这里强调的是作者,应改为如《白鹿原》的陈忠实、《平凡的世界》的路遥。C项“将”与“了”矛盾。“将”是现在还没有成为现实,“了”是已变为现实,要删去“了”或“将”。D项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可以在“恐怖分子的猖獗,要求国际反恐怖主义力量要更加紧密地联合起来,”与“才能保证世界范围内的和平。”中加上“只有这样”)
14.(5分)示例:主任,您好!能打扰您一会儿吗?我是英华高中的学生,我叫××。学校号召我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了解社会。今天,有点冒昧,希望您能在贵院给我提供一个实践的机会,我一定努力学习,尽力把工作做好!
以下内容一点给1分:写出①问好、②自我介绍、③说明来意;表达④得体、⑤完整。
15.(4分)阳光照在他脸上可扩充为比喻或拟人句;为了父母的期盼,朋友的嘱托和自己心底的那份信念,可扩展为排比句;也可以使用其他修辞手法。
贴切使用一种修辞手法、扩写恰当,给2分。
四、写作(60分)
16.作文
等 级 评 分 标 准
|
一等(20-16)分 |
二等(15-11)分 |
三等(10-6)分 |
四等(5-0)分 |
基
础等级 |
内
容
20
分 |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感情虚假 |
表
达
20
分 |
切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体漂亮 |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体工整 |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清楚 |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
发展等级 |
特
征
20
分 |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细节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点新意 |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内容”项以“题意”、“内容”为重点;“表达”项以“文体”、“语言”为重点。
二、 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 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②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 丰富:④材料丰富 ⑤论据充足 ⑥形象丰满 ⑦意境深远
3. 有文采:⑧用词贴切 ⑨句式灵活 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⑾文句有表现力
4. 有创意:⑿见解新颖 ⒀材料新鲜 ⒁构思新巧 ⒂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⒃有个性特征
三、 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四、 0个错别字(全文写够字数)的得2分;1个错别字不扣分;第二个错别字开始,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Ⅱ 选考卷(25分)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7.(4分)A C(B项公狼咬羊并非完成捕食任务,而是当心羊叫会引来人。C项猎手没有同情狼的意思。E项文章主题并非保护生态平衡。)
18.(4分)此处是用拟人的方式渲染了狼之间的情感。虽然身陷绝境,可母狼体味到了在危难时刻丈夫真挚而不离不弃的爱;同时,笑意似乎也包含母狼满意自己想到自尽而让公狼快快离去的办法。
19.(5分)文章有七次描写狼的叫声,每次描写都不一样。叫声反映狼的心理,可以从狼的心理角度进行分析。叫声是感情的集中体现,可以从狼的感情线索角度进行分析。
20.(12分)可以从四个方面考虑评分:①有没有探究味道;②是否言之有理;③会不会分析;④是否语言通顺流畅。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21.(4分) A C (B项在报道中,记者没有详细记录张丹精彩出色的动作和拼搏之言。D项何振梁先生认为是本次比赛的名次不重要,并非认为所有体育运动比赛的名次都不重要。E项对教练的态度概括为“不置可否、不敢负责任”是不准确的。)
22.(4分)在忍受巨大伤痛和精神挫折的情况下,还要说“对不起”,其内心含意不只是对不起教练,同时还包含了她对国家荣誉的一种歉意。
23.(5分)张丹/张昊的银牌,不单是花样滑冰技艺的评分,而且包含对张丹/张昊永不放弃精神的赞扬,标题“银牌,重似金牌”,正是用优美的文学语言赞美他们永不放弃的精神,并没有违反新闻的真实性。
24.(12分)可以从四个方面考虑评分:①有没有探究味道;②是否言之有理;③会不会分析;④是否语言通顺流畅。
附:文言文《王志传》参考译文
王志,字次道,是琅邪临沂人。王志九岁时,住在家乡的亲生母亲去世了,他满脸愁容,因哀伤过度而消瘦,他的内亲外戚对此感到惊异。二十岁时,他被挑选匹配给孝武帝女儿安固公主,任命为驸马都尉、秘书郎。连续升迁官职到中书侍郎。不久又被任命为宣城内史,他清廉谨慎对百姓有恩惠。郡中百姓张倪、吴庆因为争夺田地,经历多年还没能解决。王志一到职,乡里人就对他们说:“王府君以德治政,我们乡里竟还有争夺田地之事。”张倪、吴庆于是一起请求惩处,所争夺的田地就被定为公用土地。王志被征召任命为黄门侍郎,不久升为吏部侍郎。出任宁朔将军、东阳太守。东阳郡监狱有十多个重囚犯,冬至日都被王志打发回家过节,过完节后犯人都回监狱了,只有一人没有按规定时间返回,狱官向王志报告这件事。王志说“这应当是我的事情,你不用担忧。”第二天早晨,这个迟归的重囚犯果真自己回到了监狱,并用妻子怀孕说明迟归的原因,于是,官吏百姓更加赞叹佩服王志。任职三年,齐永明二年,他进京担任侍中,没有到任,就转任吏部尚书,在考核政绩之时他因为宽容治理而被称道。天监元年,升职为冠军将军、丹阳尹。为政清明平和,削减繁法苛政。京师有一个寡妇没有儿子,公婆去世,她借债安葬,安葬之后却没什么办法还债。王志怜悯她的情义,用自己的俸禄替她还债。当年发生饥荒,王志每天早上在郡门前摆上稀饭,来给百姓充饥,百姓对他赞不绝口。王志担任中书令,并兼任京兆尹,就想从官位上退下来。他常常对儿子侄子们说:“谢庄在宋孝武帝时期,任职到中书令时就不继续上升了,我自己同他比,怎么可以超过他呢。”于是常常用有疾病来推辞,并很少与客人往来。五十四岁时去世。
王志家族世代居住在建康禁中里马蕃巷,从他父亲僧虔以来,家风崇尚宽仁厚道,王志尤其淳厚。他担任官职期间,没有因过错而追究弹劾过人。门客曾经偷了他的车卖掉了,王志知道却不追问,像当初那样对待盗车人。与他交往的客人,他专门掩饰他们的过错而称颂他们的优点。他的兄弟儿子侄子都淳厚诚实谦和,因此,当时的人称誉王志是马蕃巷各位王公贵族中的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