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我们当年
文章标题: 《段建红:我读程少堂》
出处:语文味网      阅读次数:1908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段建红:我读程少堂

我读程少堂

深圳市龙城高级中学   段建红

 

    我的面前摆着《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一书,眼前浮现着肩有点斜,但也有些酷的程先生的形象,总觉得有一种东西充溢在胸口,它涌动着,翻腾着……

过去的五年,我在先生的召集下,曾到市教研室和一些学校参加过不少的语文教研活动,也与他有过一定的接触和交往,他给我的强烈印象是:学术眼光深邃,为人平和清正,是一个在语文教育领域名实相符的实干人物。

先说学术。

洋洋六十万言的《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一书,厚厚的,沉沉的。我敢说,这是近十年我国语文教育理论上一部难得的佳作。它“投石冲开水底天”,打破了语文教育的沉闷;它正本清源,还花里胡哨于崇真尚本;它详实而周全,从理论到实践作出演绎与示范。十年来,我们空对空的书见得太多,像先生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好书实在见不到几部!

先生本科学的是中文,研究生学的是教育学,这本书的上编收录了他二十多万字的教育理论论文。这些论文大部分上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复印资料。有的人教语文,干了差不多一辈子,纵使上一篇的荣光也不曾有过,而他,竟上了十多篇。教育学规律探索,即使是专家也视为畏途,其他人就更遑论及。而先生动辄数千言,且观点独具,新意迭出,他的文章让不少权威刊物争相刊录,而且转载,引用的机率也特高。先生论文的份量与价值,于此可见一斑!

尤其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点,是他提出了“语文味”的理论。他的实践与探索,意义非同小可,具有里程碑上的意义!近二十年来,语文教学领域的教育理论众说纷纭,让人莫衷一是,偏偏忘记语文学科的原生态,不讲究文体语体的、语言的、情感的原汁原味,不讲究与之相配合的审美导引,以至将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德育课、语言课和其他穿靴带帽的标签课。面对这种异化倾向,先生以特有的深邃学术目光,洞穿迷雾,他思考、推敲,不光出理论,而且重实践,同时还作示范。作为市教研员,市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他亲自上公开课,凭深厚的人文底蕴,以直观的形式提供了“语文味”的范例,《荷花淀》一课,满堂彩一片,不说听课的一千多名老师,纵然是专家学者,也禁不住交口称赞。如果说,教育规律的探索是“究天人之际”,那么“语文味”观念的提出,便是“成一家之言”,学术上能达如此境界,先生颇有些笑傲江湖的风范。

再说为人。

先生是一位“不知被人笑为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是贬义还是褒义”的人,他按他的生存方式立身行事,学术上如此,做人上亦如此。他认为及时读书就是及时行乐,别人休闲他思考,别人买车他买书,别人玩牌他读书。深圳人心的浮躁出名,他偏能坐“冷板凳”,社交的应酬,他谢绝,请吃请喝,他回避,他神游于哲学、美学、文艺学、教育学等等学科之间,以他山之石攻语文教学之玉,这也是他做学术游刃有余的真实原因。

近几年,深圳市语文教研活动比较活跃,作为组织策划者,他民主而平和,没有长官意识,更无学科上的骄傲和霸气,一切事务,大家商量着办,遇到意见不合,别人吵起来,大动肝火,他忍得住。事后又能尽释前嫌。除了民主,平和,他还很清正,不但自律甚严,而且对家属也要求甚严,他不准自己的女儿参加由他主持的深圳读书月中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即使动这样的意念也不可以……

一个人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做人做事两个层面。做人,做到无愧于心;做事,做到无愧于自己的专业,对得起自己的称号,也很了不得。先生这两条都是做得好的,也正因为这,老师们才信服他,积极配合语文味的实践与探索。

《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读到最后,先生在“后记”中有这样一个结尾:“最后,我要向一切爱我恨我助我骂我的人们致敬!因为是你们推动了我的研究。希望你们继续爱我恨我助我骂我,推动我的另一本著作《语文味:当代中国语文教学的第四次浪潮——中国语文教学美学研究》早日问世!”这一段掷地有声的语言,与其说让我们读出了他的下一部力作的信息,倒不如说让我们读出了他的自信,他的以学问立根的本质力量,他的做人做事的人格魅力!

于是我明白了,充溢在我胸口,涌动的,翻腾的不是别的,这就是感动和佩服!

 

(感谢段建红老师惠寄)



最后更新[2006-11-22]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