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高考园地试题分析
文章标题: 《弱智化:一个不容忽视的倾向》
   作者:王雷   阅读次数:1722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弱智化:一个不容忽视的倾向

弱智化:一个不容忽视的倾向
——谈高考现代文阅读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王雷

 


  我们来看看2002年和2003年的现代文阅读选文《话说知音》和《乡土情结》,前者是对“知音传说”的现代解读,后者则直接抒发和讴歌了乡土之恋,两文都涉及到对传统文化的阐释和体认。说实话,我不喜欢这两篇文章,因为两文在阐释传统文化时都存在着认识上的庸俗浅薄和情感上的矫情夸饰,两文中多次出现诸如“华夏子孙”“崇高”“纯洁”“神圣”“祖国”“民族”“神州”“炎黄子孙”等等空洞的概念,完全是意识形态话语,除了煽情和撒娇外,根本不能触动读者的灵魂,也进入不了读者的经验和情感世界。
  《话说知音》里有这样一段话:“像这样美丽动人的乐曲,难道就不会熏陶出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知音?而如果不再去弹奏这迷人的弦索,哪里还能引出心心相印的知音呢?知音总是越多越好啊!”
  什么是“知音”?知音是心灵的契合和精神的和鸣,不但知道你心里想什么,还知道你为什么这样想,茫茫人海,知音难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因为知音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是想要的话,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熏陶”出几个来,那还叫知音吗?我看,“总是越多越好”的“东西”应该叫做“狐朋狗友”吧。《话说知音》的作者不懂得何谓“知音”,也不理解“伯牙摔琴”的人生悲怆感,而是用一种完全世俗化的感情去解读这个千古悲情,实在是隔靴搔痒,不知所云。作者还“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俞伯牙,真是可笑。他根本无法进入伯牙的内心世界,缺乏与伯牙进行心灵对话的精神高度。
  作者接着说:“更何况伯牙学习鼓琴的道路实在是太艰辛了……像这样花费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轻易放弃了是多么严重的损失。”“既然已经耗尽了毕生的心血,投入了如此巨大的工夫,确实就应该永不停顿地奋斗下去,将自己美好和高尚的憧憬始终存留在人们心中,获得更多更多的知音。”
  我明白了,作者“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俞伯牙继续鼓琴以获取更多的“知音”(应该是更多的现实利益)的原因是,伯牙已经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不能让它白白地付出,现在是获得回报的时候。然而,这只是作者自己的想法,也正是我们今天大多数人的想法——学艺是为了卖艺,付出是为了得到。然而,伯牙恐怕不是这样想的,伯牙的人生是艺术化的人生,他在付出的时候已经得到了,得到了艺术和人生的真谛,而且还得到了一个真正的知音,夫复何求?他已经“将自己美好和高尚的憧憬留在人们的心中”了,后人一再为这个故事感动,不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吗?作者对伯牙的劝慰不只是“唐突”,简直是莫名其妙!设想伯牙在子期死后,化悲痛为力量(中国人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永不停顿地奋斗下去”,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知音”,那我们今天的成语词典里恐怕就不会有“高山流水”这个故事了。


  《话说知音》的作者没有读懂“知音”,命题者也没有读懂,这从命题者出的几道题目可以看出来。
    
首先,选这样的文章本身就已经可以看出命题者的人文视野和心灵空间的狭窄,这属于精神贫血,先天不足,且不去说它。题目的设计也是那么弱智,实在匪夷所思。
    
请看第一道题目: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
   这叫什么问题!遇到知音不高兴,那什么事情值得高兴呢?如果一定要我回答,我想到的答案是,因为知音难觅。但这样答是一分也得不到的。我们来看看标准答案吧:“因为俞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神秘莫测,钟子期却能够准确地感应他的琴声,领悟他的情思。”这个答案明明是在解释知音的本义,而不是回答为什么高兴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换成: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能够准确地感应他的琴声,领悟他的情思的人”,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你回答说因为钟子期“能够准确地感应他的琴声,领悟他的情思”。那不等于没有回答吗?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答案,查看原文,才恍然大悟。原文中说得明明白白:“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子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地兴奋和感激?”答案就是从这儿来的,只要把这段话里的两个形象化的比喻句去掉,剩下的内容稍微压缩一下,就能拿到满分。我有一个疑问,如果把这段话全抄下来,能不能得分呢?这两年现代文阅读的主观题的回答已没有字数规定了,照理,也应该得满分。那么,这样的题目究竟考学生的什么能力?究竟有什么意义可言呢?
  再看第二道题目: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答案:(1)神往和渴求知音,已经成为华夏子孙的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情操。(2)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传诵。
  对知音的神往和渴求是作为本质上是精神存在的人类的普遍心理,为什么一定要扣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帽子呢?人是注定孤独的,这跟生活在什么文化里没有关系。不要动不动就华夏子孙、炎黄子孙的,听着就别扭。原文中说“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倒还说得过去,而题目里上升到“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就没有必要了。再来看看答案,第一点是在原文中的“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这句话里嵌进“华夏子孙”一词,如果明白现代文阅读的答题就是遵循这样一个游戏规则——不允许有自己的理解,只要找现成的语句组装一下,那么,这一点是很容易回答的。第二点就有点勉为其难了,原文中的确提到一些古代典籍,但考生一般不知道这个居然就是答案。其实,如果把这个题目换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古代诗文里提到这个古老的传说?”恐怕能激起学生作更广泛和深入的思考。
  再看第三道题目:俞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意,简要回答。答案:(1)知音越多越好,俞伯牙不能因为失去钟子期而不去寻求更多的新知音。(2)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不应轻易放弃,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
  关于“越多越好”的问题,上文已经说过。我现在要说的是这道题目同样是一个非常弱智的题目,因为根据原文的内容,特别是原文第四段开头的“更何况”的提示,作者的两点理由很容易找到,稍微组织一下,就能答出来。这样按图索骥、寻章摘句式的解答题目有什么思维密度和思想含量可言?我不知道阅卷时怎样拉开差距,恐怕只能凭借与标准答案的文字出入来评判得分的高低吧,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太无聊了,而且也极不公正。
  其实,这道题可以这样出:作者“唐突地劝慰他”的两点理由能不能成立?谈谈你的理解?
  我们的试卷中为什么看不到这样开放性的题目呢?


  再看2003年的现代文阅读题。
  如果说《话说知音》的作者还对一个古老的传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尽管是浅薄的,表现出一种质疑——尽管是莫名其妙的——精神,那么在《乡土情结》里则完全看不到作者自己的思想,听不到作者自己的声音,通篇只是喧嚣的失语和美妙的呓语罢了。衡量一篇文章的标准只能是——它有没有为我们提供新的东西。《乡土情结》只是钻进祖国的怀抱尽情地撒了一把娇而已。什么安土重迁,什么叶落归根,什么鸟恋旧林,说到底就是一种传统的家乡观念,狭隘的民族意识,它是小农宗法社会的产物,尽管曾起到过一定的凝聚作用,但总体上是制约中国社会进步的惰性力量,根本不值得去讴歌。不管世界如何发展,乡土之恋当然不会消失,因为它有更深刻的人性基础,人既有向外的冲动,也有向内的渴望,这是超越特定民族文化的人类本性。乡土情结不是不可以写,但应该站到人性的高度作必要的反思,动辄“祖国”“革命”“民族”“炎黄子孙”云云,除了自作多情,还能怎样?这样的文章不要也罢。
  如果有人愿意这样说话写文章(他不知道还有其他什么说话的方式,也就是我上文说到的“失语”),那是他的权力;命题人喜欢这样的文章,也是他们的权力,但把这样的文章拿到高考试卷中来,就值得商榷了。我们知道,语文高考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力是十分巨大的,现代文阅读,包括古文阅读的选文,直接影响到中学生的阅读品位和审美趣味乃至价值取向,难怪中学生那么喜欢余秋雨的东西,而且平时的写作也开始余秋雨化,这实在不是什么好事情。
  再者,命题的方式也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方式和习惯——急功近利,浅尝辄止。
  我们来看看题目。一共三道主观题,前两道题同样是到原文中找找现成语句,拼凑重组一下了事,兹不赘述。第三道题是:“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我的疑惑是,题干中的“这样写”是指什么?如果是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那么,作者不写这个写什么呢?这不是“乡土情结”的题中应有之义吗?这样写的作用无非是为了抒发爱国之情,因为,据说,出国的人最爱国,最懂得爱国,也最有资格爱国。如果“这样写”是指“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那我就更不知道怎么回答了,你来回答回答:作者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的作用和好处是什么?是要我们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学习他们到国外去爱国?都不对,还是来看看标准答案吧:深化主题。哦,我知道了,这叫“深化主题”!
  这叫什么题目?


  联系到2000年的高考现代文阅读,我们的确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2000年的《长城》也是一篇发思古之幽情的抒情散文,该文对让中国人盲目自豪了几千年的长城进行了历史的反思和未来的展望。作者先指出,长城是一卷凄婉的历史,是民族封闭的象征和文化愚钝的标志,紧接着,笔锋一转,写到今天的长城敞开胸襟“显得十分开放,而又充满自信”,它将昂首阔步走进新时代。最后,作者激情满怀地重复了那个幼稚的错误:“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这样,终于与《乡土情结》胜利会师——两文是同一思路和腔调,都是从“凄婉的历史”到“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前者只是一个陪衬,后者才是作者要“深化”的主题。如果说这样的文章跟我们的中小学教育熏陶出来的中小学生作文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只是,语言更生动且似乎更有知识罢了。至于命题者出的几道题目我也懒得去说了,有兴趣的人可以找来看看,只是要做好大跌眼镜的准备。
  
中国人有浓得化不开的历史情结,因为中国的历史实在太悠久了,可以说的事儿太多了,五千年的文明史,随便翻开一页都可以说上半天,层出不穷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传说、掌故、遗迹等等让人目不暇接。但是说实在话,我们在发思古之幽情时,不要忘了这段历史中更多的是充满了血腥、野蛮、粗鄙和愚钝,让我们自豪的东西并不多,所以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反思和超越,而不是陶醉和欣赏。《长城》、《话说知音》和《乡土情结》三文均涉及到历史问题,但津津乐道有余,深刻反思不足。或隔靴搔痒,不得要领,或闪烁其辞,不知所云,或矫情媚俗,不能卒读。

基本上没有多少个人的经验和感情,与严峻的现实也相距甚远,显得飘渺而不真实。这些文章只适合中学生朗诵或演讲比赛上用,用作高考试卷的选文是远远不够格的。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命题的问题,我已经说过,题目或者太简单,按图索骥即可,或者太奇怪,叫人不知怎么回答,它们都没有什么意义,不能检测出学生的阅读和独立思考能力,更无从检验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创造精神。这一方面是由选文的特点决定的,一方面则是由于命题者本身的思想和水平的欠缺。当然更可能是,我们根本不需要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而选这样的文章以及出这样的题目刚好可以毁灭青年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意识。如果真是这样,我就没话说了,因为这恰恰表现出命题者的高超的技巧:不动声色地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力,轻而易举地扼杀了人们的批判精神和创造活力。


  我早就说过,我还要说,我坚持认为,现在的语文高考试卷必将成为后人的笑柄!从基础知识及运用到作文,从古代诗文阅读到现代文阅读,从选材到命题,从内容到形式,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它们不利于高考选拔人才,特别不利于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应该怎样考?这个问题并不复杂,但需要坐下来好好研究,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多了解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它已经混乱到了什么程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它已经糟糕到了什么程度,如何利用高考的指挥棒作用来纠偏补弊,如何兼顾能力和素质,如何促进中学语文教学健康地发展,也可以参考国外母语考试的经验或我国二三十年代的一些做法,尽快走出一条语文高考命题的新路子。我认为,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最迫切最现实也最具操作性和可行性的事情。只要语文高考试卷的面目依旧,语文教学行为和观念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改变。道理很简单,对付像现在这样的试卷,还需要读什么书,思什么考,书读得多,思考地深,反而答不好题目,应试训练最有效,不是吗?

 


最后更新[2004-1-13]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