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名师频道 > 叶德卫频道
文章标题: 《叶德卫博客文章选登(一)》
出处:岭南闲樵 编辑    作者:叶德卫   阅读次数:3863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叶德卫博客文章选登(一)

 

欢迎光临叶德卫博客:http://www.szlcgz.cn/blog/user1/yiye/index.html

有一种鸟叫乌鸦

住在这儿,除了经常看到雄鹰之外,更多的就是看到乌鸦。

每天早晨,还在睡意朦胧中,或者是一觉醒来,都可听到乌鸦在窗外大树上哇哇地叫。有时感觉到他是对着天空叫喊,有时觉得他分明就是对着自己的窗台叫喊。

乌鸦是全身漆黑的,有“天下乌鸦一般黑”为证。乌鸦的叫声是不动听的,有“乌鸦嘴”为证,再有就是形容他人唱歌“唱得比乌鸦还难听”。

乌鸦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不吉利的象征。这方面例证就更多。京剧《打渔杀家》中萧恩的唱词有:“清晨起,开柴扉,乌鸦叫过。飞过来叫过去,却是为何?”后来果然大祸临门。小说或电影中要表现凄情惨景时,大凡都荒草连天,寒鸦点点。我还在念初一时,读到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下子就被其孤寂情、凄凉美打动了。鲁迅的《药》结尾中也有这一招:华大妈与夏瑜的母亲在自己的儿子坟头相遇了,无语话凄凉。最后,坟头古树上一只乌鸦哇哇大叫飞走了,只剩下漠漠昏乱的天空和两个发愣的苦命老妇。格林童话中有个故事,说小公主被施了魔法,变成了乌鸦,于是她终日以泪洗面。

与之相对的是,人们无疑都喜欢喜雀。清晨要是听到喜雀在门外叫,无疑是会有贵客到或有喜事临门。所以我估计,平时在路上,喜雀要是见到了乌鸦时,神情大概是会很不屑的。

在这儿已住有半个多月了。除了每天听到乌鸦(们)的叫声外,还能每天看到他们的黑色的身影出现在自己的视野。

有一天,我抬头看到天空的很高远处,有几只飞鸟,翅膀伸张很平稳、很有力,在蓝天下很高傲自在、挥洒自如地飞翔着。我感到莫名的激动,连叫几声:看,雄鹰!结果,同行之人告诉我:那是乌鸦。我不信,于是同行人说出了种种理由,我仔细一观摩,也不得不悻悻然地承认那是乌鸦。

过后,乌鸦在高空中流利地、平滑的飞翔着的形象,经常在脑中闪现着。我慢慢地对其产生一种敬意。原来,这在人们心目中如此尴尬生活着的乌鸦,其实是这样自由地放飞自己在高空。

还有几次,下午时分,我绕着PARKWOOD跑步。夕阳映照下的树叶一片金黄,这时候,我每次都能见到乌鸦在树林中飞跃着。夕阳也把光泽辉映在他们的身上,黑色的羽毛闪闪发光。我感到自己化成了一片树叶,仰着脸看着他们在树丛中飞来飞去。

原来这种叫乌鸦的鸟类,也是那么惬意地生活着在世界中,他们会在清晨就开始放荡不羁地叫着,他们会在黄昏自由自在地飞着。

于是,我逐渐地想起了乌鸦许多的好处。《菜根谭》中有“乌鸦叫”的故事,故事中的乌鸦为自己不被人喜欢而感到很自责。这不说明乌鸦有一定的自省精神嘛。我最喜欢的导演之一-------希区柯克有一部电影叫《乌鸦谋杀案》;前年时候有部什么另类的留学生小说《乌鸦》,在报刊杂志上闹得沸沸扬扬,作者好象是叫九丹。星座中似乎也有“乌鸦座”一说。这不说明乌鸦这一形象很有表现力,能让人借助他来表达自身的情感或观念嘛。

其实,在儿时我们就知道乌鸦是聪明的:它利用小石块使瓶里的水位升高而喝到了水。现在我五岁的儿子就也会拿一个玻璃瓶,给大人讲《乌鸦喝水》的故事。可见小孩子应该是对他印象不错的。

有一次还在报上看到过一篇报道:英国有只叫贝蒂的小乌鸦,科学家们将食物放进一个细高玻璃瓶中,看小贝蒂如何反应。只见它围着瓶子转了几圈,然后灵机一动,从实验室内叼来一根铁丝,并用嘴将铁丝做成钩状,然后叼着这个“鱼钩”钓“鱼”吃。这令科学家们又惊又喜。不禁感叹:鸟儿们比人类想象的要聪明得多!

满族过年节时杀猪,把猪头和方块肉剁成肉馅与大米一起煮成小肉饭,然后,用这样饭泼撒在地上喂乌鸦。因为传说努尔哈赤曾被一群落满树上的乌鸦所救,为答谢乌鸦救驾之恩,于是立令逢年节祭祀。传说中,乌鸦还好象喜欢为政清廉之人。汉代有个乌伤县,唐代改为义乌县,在今浙江省。据说有一位叫颜乌的清官,其父亡故,他负土成冢,群乌则衔土帮助他葬父,为此乌鸦们的咀都受伤了。所以时人把乌鸦的这种行为用来称谓县名。更著名的是“乌鸦反哺“的故事了。小乌鸦的妈妈年纪大了,躺在窝里飞不动。小乌鸦天天叼来虫子,急急忙忙飞回家,一口一口喂给妈妈吃。

这样看来,乌鸦其实与许多历史人物和现实人物一样,与其它许多动物一样,都是属于毁誉参半之类。能不能得到认同,只是个时间和空间的问题。

06.6.3

 

关于《论语》和孔子

一、关于“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器”

我的理解,首先,君子不是器。把君子理解为知识分子。就是知识分子天生就是肩担道义的,就是治国平天下的。知识分子不要对俗务感兴趣,从来就远庖厨。知识分子的任务就是负责维系和指引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知识分子天天思考的是彼岸问题,承担的是社会责任。

第二,君子不能成为器。读书人要对人对己对社会保持警醒和自觉,不要盲从,不被异化。

当然,现在已是使命感失落的时代,是君子时代。没办法不成为器。

那就成为有思想有灵魂有己见的器吧。

在我的认识中,教师就应是君子,是知识分子。

二、再说“君子不器”

孔子说的君子不器,我的理解是君子首先是人,是有思想有灵魂有己见的人,不能被物化,不能被异化,尤其是不能被外物羁绊。只是对人事的理解我本人也总矛盾。比如,如果说人从来就是人,那又何以有担心人成为器的忧虑呢。

   所以只能说应然与实然永远相伴随着成立并成为客观存在。

       只是人的伟大就是人永远有主体性,有自觉性。比如孔子,他肯定地是已看到了君子成为的现实隐患和现实存在,但他能自觉地警醒自己不要成为器,也警醒他人。

       所以在现实中也是如此,其实君子是不是的争论并不最重要,而是我们能永远理性地存在,理性地对待工作和生活。

      感性是我们的本能,而理性却要后天养育。

三、不读原著是一件危险的事

昨天读到论语中的“父母在,不远游”时,才发现后面还有一句“游必有方”。

一下子愣了一下,应该是严重的愣了一下。一直以为孔子老先生提倡孝道是对,但有些话走向极端了,就比如这句:父母在,不远游。难道守在父母身边就是孝吗?孔子自个儿不是整天个在外奔波寻求思想认同吗?

没想到后面还有这句“游必有方”。看来孔子老先生并不反对人在父母健在的时候远游,而是反对人没有目的流浪。而且孔子要表达的意思更有可能就是后者。这也同时体现了孔子的理性主义,他反对没有目的的远游。他自己就是带着推广他的政治主张的目的而四处奔波的。

这又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就是没有读原著其实是一件危险的事。仅就“父母在,不远游”来说,以及“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来说,两者是可以生成出很相径庭的观点的。难怪很多观点不一致的人写文章时引用的却都是同一个人的话,只是有时引的是半拉子,有时引的东一句西一句,有时引的才是完整的句子。对于没读原著的人,一不小心就被牵着走了。 

 

 

           了 解 痛 苦

细化了的标准和琐碎的生活是痛苦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根源。

因为头脑中已在有意无意中形成了众多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标准,于是当外在世界的人或事的言行或状态与之有出入、相冲突时,便为之烦躁、不安、痛苦,甚至有为之歇斯底里的冲动,在虚拟中,人经常变得疯狂或逃离世界、一走了之。按阮籍的方式就是“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

怎么办?抛弃标准和原则。如当自我的追求与客观的实际统一时,如当理想中的自己与现实中的自己不对接时,如工作与生活不能兼顾时,如性情与现实需要有冲突时,如外在要求与内心思想不一致时,如他人的实行与你的工作标准和要求有差距时;又如字写错了,格式别扭了,地板脏了,抽屉乱了,物品乱摆放,茶具没收好;等等。那么,放宽标准,放弃原则,放掉自我,是不是就没有不快乐了呢?不,不。这也许还不能解决问题。

人生从根源上就是苦的。佛祖初转***开始传法,讲的“四谛”首先就是“苦谛”。即所谓“求不得、爱别离、憎相会”。总是在追求,求到的却总不是真正想要的;不别离、不隔着一段让人难受的距离就爱不起来;因为相处在一起,所以会有摩擦、矛盾、纠葛甚至相互怨恨。

佛祖、庄子、叔本华、尼采等哲人帮助我们了解了人生的本源痛苦之处,那就是痛苦的宿命性,本源性,终生性,再生性。也只有意识到了痛苦的来源和不可回避,才可能减轻我们的痛苦。如《神雕侠侣》中的郭芙,经历到了人生中的某一处才忽然悟到了自己之所以总是脾气恶劣、心烦意燥,是因为对杨过潜在的情感渴望,可杨过从来就没喜欢她,围在她身边的人都是她不喜欢的人。即“求不得”。这之后,她恍然大悟,心境明亮了许多。

了解了自己痛苦的根源,看到了人无论选取哪种生活,都会品尝到人生的苦处。于是想,人要减轻痛苦就得提高承受能力,承受生活中繁芜丛杂的现实带来的种种烦恼;就得掌握多种化解方式,在歌唱中、在交谈中、在行走中、在觥筹交错中、在写作中,找到一点宁静、找到一丝平和。

 

"放心"生活

记得在很久之前,好像是大学毕业后工作的第二年。我读到了孟子的一句话:“求放心。”当时心中就如电击一般。

“求放心”。意思是收回流浪在外的一颗心,收回流放在外的灵魂。让精神和心灵踏实地与肉体、与现实融洽相处。工作后的我那时还依然与大学中的自己一样,满脑子的四处流浪、笑傲江湖的念头;满脑子的形而上的追求。想着这世界的无名之处才有自己的归宿。当时,有一忘年交赠一书法横幅予我:“处半醉半清之间,于半梦半醒之际,熙熙乎、攘攘乎,吾不知其所归也。”

读了孟子的这句话,仿佛一语惊醒梦中人。

流浪的世界没有尽头,飘渺的灵魂没有家园。在做梦一样的岁月中,时间却在无情地流逝,青春不会再来。正如朱自清文中所描述的,时间在我们不经意的许多细节中匆匆地远走。当我们醒悟过来,看到了时间渐行渐远的背影离我们而去时,我们的头发已花白了。孟子的话让我悟到了,自己要让心灵保持美好的渴望,但又应认真地生活在现实世界中。不要再放纵内心没有方向地飘荡。

再后来,到了深圳;再后来,一晃到了二十九岁时生了小孩;当三十岁那年时,工作的职责与动力发生了改变。逐渐地,工作成了一种很自然、愉快的生活方式。工作之外的时间则交付给了家人。

在这样的工作生活中、家庭生活中,心应该是被收拢的吧!应该是与现实生活沉静地、融洽的相处的吧!

可完全是这样的吗?

在安静的生活和工作时,在不经意的时候,我的眼前会出现一个场景:贾宝玉与一僧一道飘然前行,只把背影留给漠漠的大千世界。还有的时候,我会想起捷克诗人塞弗尔的故事:他在一个深夜穿着拖鞋出门买药时,就那样突然间穿着拖鞋出走了。

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永恒的呢?当安稳地生活得久了,似乎又发现,当下的生活其实只是临时性的。也许真正的生活是在别处。可这时候,背上已有很多的行囊,心里已有太多的牵挂。于是,平静的日子在每天日升月落中循环而来,循环中,人也就成了住惯笼子的小鸟,自由广阔的天空,除了给自己一些畅想之外,更多的就让自己充满犹疑和恐惧。

于是,其实并没有消逝的,只是化成了隐秘的渴望掩藏到了内心深处的梦想。它会不期而至,就像微风拂过水面荡起了涟漪。这时候就想,也许在异地远方,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存在。那是永恒的吗?

听一部电影中说过,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一直地飞翔,飞累了就在风中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落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在它死的时候。

如果是这样的话,人就不能只有一种生活方式。

   来到了这儿,工作和家庭都暂时放在了重洋的另一边。于是,我又开始“放心”地生活。只是这时候的“放心”,已是一种安定、沉着的“放心”。我早起晚睡。白天上课,晚上窝在床上抱着电脑或上网或写些文字到深夜或凌晨;或与伙伴正儿八经的说些荒诞的话,或荒诞地说着本很正常的、很认真的内心。每天,把风趣、幽默、俏皮带给旁人;每天,把忧郁、沉静、反省、孤独留给自己,独自一人在内心咀嚼着。

傍晚时分,在公寓周围跑步。跑在树丛下、跑在小径中,看夕阳落山,听飞鸟鸣叫。夜幕降临,踏着迷茫暮色回到住处。

与伙伴远足,沿着不经意的路线和方向寻找风景,每次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从来没有这么不由分说就可自在地,一连好几天地穿着运动鞋、休闲服。走起路来,倍感轻松。有时,内心涌现强烈的奔跑愿望。我想跑到远处,向着远处的山坡或树木奔跑。

“放心”,不再是无可归依的流放,而是自由的轻舞飞扬。 

 2003116

 

 


最后更新[2007-3-19]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