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代表课展
文章标题: 《王义芝:《我的空中楼阁》实录》
出处:don编辑      阅读次数:4028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王义芝:《我的空中楼阁》实录

我 的 空 中 楼阁

——传统文化与美文教学

襄樊市田家炳中学 王义芝

 

教学设想

1.   传统的绘画技艺可以传情达意,新世纪的学生素描、彩笔画随手挥洒。

通过学生绘画带动学生欣赏作家精美的语言。

让学生在传统的绘画艺术中领略散文的美。

2.   结合语言的美再回到绘画中,领略文章深邃的意境。

3.   丰富语文学习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   提高学生鉴赏能力,提高学生能力品位。

 

课堂实录

第一节课学生赏读文章,整体领略文章的语言美、绘画美、意境美,好像兴趣不高。“门

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用画画来欣赏这篇散文不是很有创意吗?对了,我们还有个语文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用画画来欣赏散文”就是传统绘画艺术与课堂教学结合。现在尝试一下,不是正好吗?于是征求学生的意见,学生听后,眼睛闪亮,好似充满期待。于是我们现场讨论了操作方法:分三组分别(17  812  1318 )品文、绘画。两两结合,一人绘画,注意绘画技法;一人做好助手,在旁边轻轻朗诵,注意文化韵味,同时出谋划策。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喜气洋洋,乐在其中。

第二节课(两节连上)开始交流,现摘取当时精彩片段。

 

   同学们,宋代大诗人苏轼称赞王维“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李乐薇先生的这篇文章可谓是“文中有画”,现在我们来“味乐薇之文”,赏“文中之画”,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齐声答道)。纷纷举起手中的作品。

   看来同学们配合得挺成功的,哪一对搭档先展示自己的作品?

话音刚落,迅速站起几对同学,只好依次而来。

生甲 请看我的这幅画,有大山,有小屋,有绿树。大山是厚重的,我涂了浓浓的铅色;而小屋是轻灵的,我用铅笔画了轮廓,轻轻地刷了刷。我配的文字是“绿海一片/山峰两座/小船几只/太阳当头/大雁掠过/大树丛中/小屋一座”,画的是哪组画面呢?我的搭档再精彩描述,请同学们猜猜。(文字虽然不押韵,但还整齐,一二十分钟又画又写,难得啊!)

生乙(深情地描述)苍翠的高山伴着一望无际的河水,天空飞过一只大雁。山上的树有的苗条婀娜,有的清健挺拔。山的一角立着一座小屋,像一个古典女子眉梢的一颗美痣,在绿的树林中若隐若现。

   (我惊叹生甲的才华,忍不住抢着说)画面看起来像一个女子的美丽脸庞,两座山峰像两边弯弯的眉毛,而小屋恰好藏在树丛中“眉毛”的一角,“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眉是青山,眼若秋水”,还真有传统绘画的神韵那!

   迫不及待地高声嚷道:“哇!太棒了!是第一组画面!”

   第一组哪些自然段体现了画面美?

   12357

   我们齐诵这几个自然段,在我们大脑里想象这幅美丽含蓄的画面。

     第一幅画面就吸引了学生,学生的情绪高涨。马上就有第二对搭档站起来,他们还是第一组画面,略去。

生甲 该轮到我们了吧!第三对搭档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请看我们这幅画:远远望去,高高低低的是树,颜色苍黑;树丛中露出楼阁似的小屋,一角屋檐,一排屋瓦,小屋被鲜花环绕着,漂亮极了。还有蝴蝶飞来飞去,一只小猫咪在看家呢!我们用油画棒涂上了鲜艳的色彩,多漂亮!我的搭档还在上面题字了,请她给大家读出来吧。(两组学生都注意了绘画的布局和色彩)

生乙 嗨,大家好!我家主人不在家耶,就由我咪咪来介绍我们的空中楼阁吧!(学生发出笑声)大家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看见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了吗?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是不是具有古代建筑的神韵……看清了吗?是不是若隐若现,她就是那么含蓄!这才有点像“大家闺秀”但又不失活泼吗!还有,看见周围的一圈鲜花了吗?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的,怎么样我们的空中楼阁漂亮吗?我可舍不得离开,呵呵……(学生们都跟着呵呵笑起来。)

     紧接着第二组又有一个学生展示了漂亮的作品。

     我看到另一组学生霍地站起来说到:

生甲 你们那一组的画面是漂亮,色彩鲜艳,可是有我们这一组的深邃意境吗?看我们的这幅图画:茫茫苍穹,明月朗照,星星调皮地玩耍着。山上云雾缭绕,万籁俱寂。瞧,那一片朦朦胧胧的光线中包裹的就是我的空中楼阁,她神秘、美妙、缥缈、含蓄。我们的朦胧美不亚于你们的鲜艳美吧。她是我的梦幻之旅啊!

   哇!真是美妙无比呀!(其他学生轻轻赞叹道)

   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的就是含蓄朦胧,这是一种别样的美啊!

生乙 还没完呢,听我的:眼前那一片“星海”何来?难道另有天庭?噢,原来是人间点起了万家灯火,把山下的黑暗照亮了,把山上的黑暗照淡了。(还真利用空白画出了灯光效果呢)我仿佛看到乐薇先生踏上山坡“幸福的阶梯”,走在山路“空中走廊”,奔向幸福的终点“我的空中楼阁”!(画出了长长的阶梯,小屋在山脊的一角深处,视觉效果出来了。)

     师生完全被感染了,心中憧憬无限……

   这么多的作品,有的浓墨重彩,有的清丽淡雅,有的含蓄朦胧,它们从不同绘画角度展示了小屋的美;同学们结合画面美赏读了文章,又用自己的理解描述出小屋远离尘世的清新脱俗、幽雅宁静的美。我们和作者一起返璞归真,怡情山水吧!

师生赏读背诵精彩片段。

 

后记 课后修饰自己的画作:涂色、文字润色,选取优秀作品,办出了具有创意的墙报“我秀‘我的空中楼阁’”(由于技术问题,画作没能附带,请专家见谅)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上完,我异常兴奋,来到办公室,忍不住向同事们讲起上课的情形,随后记下了这节“创意课”。我们深深感到:创新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会有喜人的收获。21世纪的学生兴趣广泛,各有所长,思维活跃,善于创新,甚至异想天开,他们每个人都是一座活性矿物质,把创新的机会提供给他们,他们随时爆发出能量。

创新,是在继承与发扬中进行;是新与旧碰撞产生的火花,是传统与现代的结晶。把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东西合理地利用到现代教学中,是提高课堂含量、课堂质量的一种“何乐而不为”的做法,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理解尊重,是对汉民族的贡献!

本节课结合传统绘画传情达意的文化特色,赏析散文,突破以往“‘咬文嚼字’肢解文章意蕴,‘墨守成规’分析艺术特色”的做法,开辟了一条“绘画法”赏析的新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锻炼学生动手动口动心能力:动手画画,动口诵读,动口表达,动心品味。绘画初始走进课文,画出神韵深入课文,生动描述又跳出课文,通过传统文化艺术形式领略课文诗意的语言、清丽的画面、深邃的意境。学生异常投入,沉醉在美的世界中!

“华美的袍子里藏着虱子”,本节课还称不上“华美的袍子”,当然也没有肮脏的“虱子”,但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师生文化底蕴的欠缺直接影响散文鉴赏能力的升华,传统绘画技法知识的肤浅、绘画艺术文化的无知更使本课“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显得牵强剥离,徒有虚表。但尝试在进行,找到新方法,开辟新路子,前进的路上加油充电,我们的语文课一定会锦上添花。

                                      200725


最后更新[2007-4-22]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