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名师频道 > 陈爱萍频道
文章标题: 《陈爱萍:课堂教学的收与放》
     阅读次数:3485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陈爱萍:课堂教学的收与放

课堂教学的收与放

 

厦门禾山中学   陈爱萍

 

近日一连听了两堂公开课,开课的地点是一所薄弱校的高中部。两节课听下来,感触最深的是在课堂教学的收与放这一环节中两位老师的处理方式。

 

第一节开阅读指导课,执教者是一位有十年教龄的教师,选文是青冈卓行的随笔《米洛斯的维纳斯》。在完成了预习和文本的阅读理解之后,学生反应最为活跃的一幕出现了:

 

执教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赞同作者“为了如此秀丽动人,必须失去双臂”的观点吗?部分学生开始提出质疑,与作者的“必须失去”大唱反调,并言之凿凿地提出“完整的艺术品其实更具美的特质”。(这一拓展设计得不错:一方面促使赞同作者观点的学生在反方的逼问下,“被迫”更深入的品析作者的感悟,从中找出坚持的理由,同时又不只停留在作者的认识上,还得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及平时在阅读中积蓄的知识从记忆中调出来,加以补充。从而培养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习惯。另一方面则鼓励学生不迷信权威,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敢于大胆质疑,有自己的思索与判断,这显然是思维中一个很重要的品质。教师在课堂上对此进行开发训练,可促进高中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发展。)课堂上立马分成两大阵营,各自陈词,从圆明园的废墟到残运会,从大卫到厦门环岛路上的马拉松群雕……开始还和风细雨,到后面越争越激动,几乎要“吵”起来了。按惯例老师此时应该出来打住这混乱的场面,可是执教者依然不慌不忙面带笑容做观赏状,这显然鼓励了发言的学生,大家几乎是争先恐后的站起来表明自己的意见。此时真可谓短兵相接,火花闪现,让底下听课的本校和外校老师暗暗吃惊,想不到薄弱校的学生竟有如此的表现力!到后面群雄混战演变成两位学生的对决,而其他同学则饶有兴趣地变成观战者,老师这才喊停。(此时辩论双方经过一场拉锯战后,已出现思维跟不上趟的情况,开始强词夺理,所举之例频频出轨,再辩下去,只能离真理越来越远。此时打住正是时机。)

 

事后老师作结辩:1、“美是难的”:因为美的标准很难界定。残损的维纳斯与保存完好的大卫雕像同样具有美的特质。(巧妙的引用柏拉图的名言安抚辩论的双方,同时又不失原则。)2、大家对这两座雕像美的评判,是由不同的审美角度产生的:人们对美的追求,呈现出极为复杂的差异。环肥燕瘦,各有所好。(这里指的应该是审美主体的差异。其实人们对大卫这类雕像的喜爱,更多的是诉诸于视觉,通过视觉直观雕像的艺术魅力,偏向具体的感受。而作者对断臂维纳斯的赞赏,则更多仰仗思维活动,通过联想和想象来完成,偏重于审美意识。考虑到这些已属美学范畴,对薄弱校学生来说可能难度大,还是点到为止。)3、残运会上那些运动员身体的残缺本身并不美,带给人们审美愉悦的是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4、《边城》结尾翠翠与二老的爱情无结局是作者“有意为之”,作品本身依旧是完整的,并无缺失。这与断臂维纳斯“无意识的”残损不同。(明确界定,纠正学生发言中的偏差。但执教者没挑明:二者从审美的层面看,有一点是相同的,都给人们留下想象的空间。)4、美感的产生与人的素质有关;有发现美的心就不缺少美的感悟,要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这个结辩思路清晰:对学生的发言先肯定,再指出错误,最后积极引导。)

 

第二堂是作文指导课,由一位出道不久的老师开讲。课题是“记叙文如何写出出人意料的结局”。老师先是指导学生回忆学过的课文中有哪些“出人意料的结局”,(导入时用了刚学过的课文《三块钱国币》的结尾作例子,学生印象深,加上教师启发到位,学生很快联想到中学课文里有许多类似的案例。因此这部分完成比较顺利。)接着,执教者又让学生谈一谈在课外阅读时有看到哪些出人意料的结局,此刻出现冷场,于是老师把自己准备好的一些例子拿来展开。在分析这些例子时,执教者总结两点:1、结局与前文的情节应有联系;2、结局应考虑到如何突出文章的主题。(由课内到课外,体现了知识的迁移,执教者希望藉此打开学生思维之门,想法是对的。但作为薄弱校的普通班,这里的学生普遍缺乏阅读习惯。这显然已在执教者预设之中,事先收集了一些材料恰好用上了。)利用课内课外的实例铺垫之后,转入练习阶段。老师要求学生为“发生在公交车上的故事”设计结局,执教者抛给学生的话题是:

 

一位抱小孩的乘客上了车,尽管售票员再三提示“请给抱小孩的乘客让座”,但全车漠然,无人理会。请你续写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

 

学生先是沉默不语,老师提醒可以讨论。短时间的窃窃私语后开始发言。此时出现了异彩纷呈的场面。学生为了求奇求特花样百出,完全不顾“结局无论多么出乎意料,都必须有前文的情节作铺垫,并顾及到突显主题的作用”这一前提。(年轻的执教者有点沉不住气,每当学生设计的结尾不合预设要求,就忍不住插嘴,力图把学生引导到正道上来。而学生正说得兴起,加上有阵阵笑声助兴,并不理会老师的引导,还是自顾自地说下去。于是老师便象拉着头犟牛,不时用劲拽一拽,显得有些忙乱。据说陈钟梁老师对这类做法有句妙评“不该出手时也出手”。)

 

事后在评点时,我想到了预设和生成与课堂的收和放的联系。教师备课时研读文本,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材教法,这是一种预设,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课堂教学又是灵动的,不可预设的成分很多,特别是现在的学生,零不丁就会生出一个“出乎意料”的问题来,而且他们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信口开河也是常有的事。教师既要引导他们学会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又要有足够的耐心倾听他们的表述,从中分析问题的症结,及时找到调整的方法。这正是对一位老师教学机智和应变能力的挑战,执教者的底气与功力就体现在此。所以,课堂的放与收的确是一门很值得研究的学问:

 

放,要有预谋:放的口子开得多大,执教者要凭着对教材的把握和对学生的了解衡量一下。在“放”的过程中,执教者要有审时度势的洞察力,还要具备随机应变的灵活与机敏。何时收,时机的拿捏要恰到好处:早了,中断学生对问题的探讨,不能让学生在思考时出现的问题暴露出来;迟了,跑题太远,背离教学主轴,也不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如何收,一是对本课的教学主旨心中要有清醒的认识,教师的指点要到位。二是还要考虑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特别是薄弱校的高中生,知识积累不够,表达能力欠佳,普遍缺乏自信。加上正是最爱面子的年纪,很在乎同学和老师的看法和评价,怕出丑,怕被否定,不象小时那样“童言无忌”。此时教师的评点留有余地,给学生台阶下是很要紧的。

 

以第一堂课来看,执教者在收放的环节上是处理得比较到位的。学生在争执时显然已经“出轨”,比如联系到张海迪,讲到一个人身残志不残。还谈到《边城》大结局的残缺也很美。但老师并没有及时拉回,而是让他们畅所欲言。尽管后来有的老师认为此处是败笔,可我以为关键要看你面对的是怎样的学生。像这所学校收的几乎是市区最低录取线的高中生,以这样的生源,要让他们开口并不是太容易的事。所幸这位老师事先用多媒体展示了许多精美的雕像图片,为学生“反驳”作者提供了物证。当学生终于兴奋起来时,他们的积极性若不好好保护,很快就会转成万马齐喑的局面。评课时兄弟校的老师对此深有体会,同样的生源,他们的课堂气氛显然比较闷。而执教者在学生发言后总结陈词时,显然已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问题作了些分析。此时学生已经冷静下来,听声入耳,效果显然比在争执时老师跳出来指正好得多。

 

反之,第二位老师在“写结局”的训练时由于没有重申两点要求,放得太开,收又显得急了些。这一环节本该考虑到基础差的学生反应通常慢半拍,一旦兴奋起来又往往收不住。最好利用“慢半拍”的空档,教师再次强调两点要求(板书提示亦可)。这两点要求可使“口”不致开得太大,学生不会跑得太远。不要等到学生兴奋点来了,正急于把自己的构思结果表述出来时教师才来纠正。当时课堂情形是:有些偏题的例子虽然一再被指正,后来发言的学生仍继续犯同样的错误。

 

出现这种局面时执教者应该认识到:基础差的学生不是没有表现欲,只是苦于没有表现的机会和不知如何表现,现在好不容易“找到感觉”了,应该尽可能让他们倾诉,即使是错误的东西也让他们暴露得充分些。此时教师若急于纠正,一则出现上面的情景,就是学生不理会老师说什么;二则可能被老师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地评一通后,变得小心翼翼起来,或者干脆噤声。所以这时老师要沉得住气,等他们讲完后,再顺势肯定他们的设想够新够奇,的确是出人意料。转而再问:司机起身让座,合理吗?市长上了车,全体乘客都齐刷刷让座,这样的结局想表现什么主题?此刻学生已说得差不多了,正想听老师的评点,执教者把握这个时机进行正确的引导会比中途强行进入的效果好很多。

 

当然,这只是一个案例,并不代表所有课堂上出现的问题都要等学生讨论结束再纠正,执教者可根据学情审时度势,因势利导。

 

 (本文以发表于上海《语文学习》2007年第2期。感谢陈爱平老师惠寄)

 

 

 


最后更新[2007-4-3]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