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深圳市语文教研论坛之
对香港学校语文学科教学的基本认识
香港中学语文教学既有内地的特点,又有本身独有的特色。下面简要分析。
一、教材选择的灵活性
香港中学教材的使用是非常灵活的,没有统一的行政命令,完全是自由市场。每个学校所使用的教材由学校学科老师自己研究决定。
全港具有出版教材资格的出版社很多,影响大的有五家(朗文、启思、教图、新时代和现代等)。各家出版社教材遵循考试大纲,落实知识点,具体选材各不相同。在具体选择教材的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先邀请各个出版社现场介绍,然后由学科老师各自认真审阅教材,写出分析报告,最后进行充分的商讨、取舍。如果有分歧,由投票决定,如果投票还不能决定,再次邀请相关的出版社进行详细的介绍,然后再投票决定。如果所有教材都不满意,可以自己编写教材。
二、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香港中学语文学科课程开设有《中国语文》和《中国文学》(高中及预科年级,总课时不少于每周12节)两门。《中国文学》教学内容既类似国内的中学语文教学,也有点类似国内高校中文系的文学课程教学。而《中国语文》的教学内容则由听、说、读、写和综合等五个部分组成,以阅读和写作为主。“听”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听清楚和听懂材料的信息,既有单一的信息,也有综合归纳的信息;“说”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有话说,围绕中心展开论辩,积极发言。发言次数和发言时间都纳入考试评核范围,当然更注重发言技巧的考核;“读”的教学内容与国内中学语文教学基本相同;“写”的教学内容既与国内的中学语文教学相同,又不同,最大的区别是重视常用文体的教学和写作,会考(高考)考试时也是常用的记叙、描写和说理三种文体,由学生自己选择一种文体写作即可,多年一贯制。“综合”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由听、读、写等组成,既有听的材料,又有读的材料,这些材料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假的,要求学生进行甄别,然后按照要求写作。
三、语文考试的实用性
07年最新的《中国语文》考试形式与传统的中七(预科)高考考试并轨。试卷内容由原来的考查读、写能力改变为考查听、说、读、写和综合五种能力,因此试卷结构由原来的两套试卷变为五套试卷。每套试卷的考试时间不同,其中《阅读能力》75分钟、《写作能力》90分钟、《聆听能力》45分钟、《说话能力》40分钟、《综合能力》75分钟,相比原来的总时间延长了85分钟,达到了325分钟,各部分所占分值是:阅读能力25%、写作能力25%、聆听能力12%、说话能力18%、综合能力20%,而这五套试卷的成绩占全科成绩的80%,另外20%的成绩由校本评核(日常课业、阅读及其它语文活动)组成。
“说话能力”考试是面试,由各个学校的学生抽签组成6-8人一个小组,然后就某个指定的内容进行辩论。先由每个人各自发表意见,时间是3分钟,然后再自由辩论,根据个人的表现评分。其余能力的考试是笔试。写作能力的考试更注重实用文(记叙、描写、说理)的写作,考查学生写作的规范性和熟练性,而语文运用部分注重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会写各种应用文。
校本评核部分则要求学生在高中阶段提交5份最优秀的作业(包括日常作业以及参加的语文活动记录等),灵活多样,并归于档案备查。校本考核成绩由学校自行评定,上报考试局,可信度由考试局决定。
这种考试形式更注重实用性,也符合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四、教师考核的模糊性
每所学校的工作安排都是不同的,差别很大。语文老师(无论是担任中层领导还是科组长)基本工作量是均衡的,上课时数是基本平均的。每人所承担的具体教学工作除了教授课本以外,都要相应承担课外活动小组的工作或者兼顾其他科目的教学工作。教学工作安排体现了多样性和均衡性的特点。
学校对老师教学工作的考核基本上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作为主要考核内容,在评价上以模糊为主,从不细化和量化。教师的教学是独立自主的,基本不受外界检查(听课和评估)的影响和干扰。上级主管部门也会相应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评估检查,并将评估检查结果形成书面报告,既交换意见,也存留档案,前提是要学校同意接受主管部门的评估。科组教学检查以自查为主,基本不涉及逐个检查核对,充分尊重个性。
五、教学面临的挑战性
1、学制改革和课程改革,给老师增加心理负荷,给教学带来比较大的影响。
09年实行与国内一致的“334制”(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改变原来的“3223制”(初中3年,高中2年,预科2年,大学3年),新会考已经于07年正式进行。这些变化对现有的教学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老师所承担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2、高负荷的工作量对教学质量的影响积重难返。
香港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形象的说就像是一个举重运动员那样,基本上是不堪重负的,长期疲于奔命,应付教学。很少有时间进行教学研究,基本上很少接触外界的最新教学信息,属于闭门造车。这样必然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3、教师专业化程度很低,这也是冰冻三尺。
香港教师基本上都是跨年级或者跨专业教学,这样势必影响老师的精力和业务水平,必然会降低教学质量。这种情况现在已经有所好转。尚需时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当然香港老师在教学过程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比如学习主体——学生等,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香港学校的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会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