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名师频道 > 叶德卫频道
文章标题: 《叶德卫:“一苇杭之”》
出处:岭南闲樵 编辑    作者:叶德卫   阅读次数:3718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叶德卫:“一苇杭之”

★叶德卫“一苇杭之”系列★

欢迎光临叶德卫博客http://www.szlcgz.cn/blog/user1/yiye/index.html

(一)无题一二三四             

大早晨就出发。这次的飞机出乎意料之外的准点,按时登机,按时起飞,按时到达。我们一行有六人,后来才知还有一个在晚于我们一个小时后的飞机上。后来等我们安置好,找了个饭店点好菜后,后来者也赶到了。居然还有在天上追着我们跑然后又追到地面上的人。

大家一块吃饭聊天,笑声不断气氛很好,每个人都能把其它人逗得哈哈大笑。

这次外出学习的时间为十天,我自个儿掰着手指算了一下,这是我近年来外出学习时间长度排位第四的一次。二00三年在美国学习三个月,二00五年四月在上海参加教育部一个校本研修专题学习十二天,今年一月在北师大参加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课程班学习十四天。每次外出学习我都会写学习笔记。其中以在美国学习期间的笔记硕果最丰,从中整理出的好几篇都已发表。这次,我特意带了手提电脑。一是有些工作还须与学校在网上联系,另一就是习惯了用电脑记录。

有一次的学习笔记题为《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还有一次为《西游学记》,这两次是自己最满意的,共近十万字。还有几次的笔记质量不高,自己的思悟太少。这次的笔记我思忖着要好好的写一写。因此也就要定个题目。

这次带来了南怀瑾的《孟子旁通》和一本我那天偶然在自己的书橱中发现的,买于九九年的一本《重读古典》。翻开后者,第一辑是“《诗经》血缘”,不经意读到了这句:“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QI予望之”。读着前一句,一时间忽然有说不清的丰富感觉。从这句诗中读出了英雄和侠客的壮志凌云,人生自信二百年,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豪情;也读出了浪漫者的单纯和执著,不问前路通向何处不知前方何处是尽头;还读出了出世者的孤独和落寞心态,阮籍是“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陶渊明是在“晨光微熹”中“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苏轼则“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连孔子也偶有这种心态,他要在“道不行”的时候“乘桴浮于海”,还有好多人念叨着“人生在世不得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样想着的时候,我的眼前浮现着一个简单的身影,是一个背影,一叶小舟,一片大海没有边际地延生到远处远处远处的模糊天际……

古往今来的人总有共同的心态与情怀,尽管大家所经历的具体的人与事不同,但其实质其实是相通的。自己总在古人或别人的表述出看到了自己人生的记录。自然,我们有时很有豪情,是艘乘风破浪的坚实大船,眼前是明确的明亮的现实和未来;有时很有成就感,是一艘一路丰收一路歌的船只,踏踏实实的拥有着和开拓着。还有时候,越在人海中越有孤独感,不管场面多热闹,不管多么的笑语喧哗,不管多么有序的生活在现实的世俗生活中,我们的内心却经常象“一苇”,无依的“杭”在渺远的大海。

于是,以此为念,以“一苇杭之”为题。

 

(二)了解宏观背景很重要

上午的第一环节是研修班的开幕式和合影。很高兴,这个班人数很少,三十二人,学习地点是专家楼中相伯厅,设备设施不错。

接下来是听教育部基教司的郑增仪做报告,《基础教育面临的形势与任务》。这是个关于基础教育的宏观报告,郑展示了许多中外比较性的数据信息,谈了目前政府在基础教育方面的工作难点和重点,谈了对课程改革的认识,最后谈了对校长这个角色的认识。

在平时的培训中,我们一些老师对宏观性的讲座和思想理念性的讲座很不认同,没兴趣听,认为那离自己太远,对自己的现实工作起不到任何作用。这种认识很自然,因为我们教师处在整个教育系统落点最低处,直接面对和承受各种教育问题。我们要完成的是最基础性的工作,也是最具体最事务型的工作,大量的一件件的事务占据了我们更多的时空间。对基础教育学校的教师来说,具体的实践比系统理性的思考更具客观必要性和现实性。但如果因此而认为宏观背景和理论对自己工作起不到作用,这种认识也就偏隘。它使我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眼前不思未来,只顾现实不图发展,只有匠心没有境界,只把教育当自己的职业而没有更多地思考教育的社会责任。其实,了解自己工作所处的客观背景,很重要。我们要习惯于把自己的具体工作,把自己的学校,把自己要完成的教育任务,把自己要承担的教育责任等等,放进大背景中来思虑、决策,这使自己的教育行动更具理性,也就更有实效。

这个问题明显地触动过我,使我端正了认识的是多年前的经历。那年,高中学校实行扩招政策,我们学校的学生人数急剧扩张,于是带来了大量的问题,如生源的素质差异很大,教育工作的难度更大、效果受影响,教师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对学校而言则有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教学设备设施需求十分紧张,学校安全工作面临更大的压力,学校的升学率面临更大的挑战等等。当时,很多老师都抱怨政府为什么要扩招,给老师工作和学校办学带来这么多困境。最初,我对这些抱怨也认同。但不久后,参加了一个培训班,记得是听省教育厅副厅长的讲话,他全面介绍了高中扩招的背景,高中教育的功能和任务。从那以后,我对教育的改造社会、促进社会发展,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功能认识更明确,更强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工作大背景观,系统工作观。这种观念体现在我工作的方方面面。如教师培训,我设计的方案一定是先思想、理论、政策、认识方面的培训,然后才是策略、方法、技巧的培训;如青年教师培养,我更注重的是“道”的提升,是教育理想和信念的树立,是教育思想和学科思想的建构;如高中新课程的实施,无论有多大的困难,我始终坚持要“积极而理性的推进”;等等。

 

(三)要学点系统科学

上午听讲座《和名校校长谈管理——创新理念和成功的管理》,一个老人家,精神矍铄,是北师大教授,原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国家教育学院兼职教授。

老人家语音清晰,语速适中,底气十足。他也是从国家教育发展的大背景谈起,起承转合到校长的管理问题。他展示了许多学校管理者要具有的理念、策略,听时颇有所感,听后颇有所得。如他提到两批校长,一是二十年来的一批名校校长,即目前5060岁这些校长,他们大多数是5-60年代的大学生,8-90年代走上学校领导岗位。他们扮演了“探索者”、“领跑人”的角色,现在他们纷纷谢幕了。而目前在任的这批校长,一般40多岁或40岁左右,这批校长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之后,在矛盾多发期来主持学校工作的。虽然他没有再分析这两批校长各自的特质,但这种类型的划分有明显的现实基础。接下来又讲了名校长要如何进行高位思考;管理者的压力来自何处如何缓解;校长如何做个教师欢迎的人;校长分为理智型、事务型、激情型、关系型以及各自的特点;校长要具备哪些管理能力;成功者具有哪些特点。

老先生的讲座不重整体逻辑性有机构建,以片断式观点为主。因此讲座呈现出的是点状的力量。讲座结束后,我邀请他近期到我们学校去给老师们做一次讲座,专讲教师如何缓解压力的问题,但老人家说他已七十多,不再外出了。只得做罢。我确实很想请个研究教师工作压力现状分析及指导教师如何自主缓解压力的专家到学校去。高中教师确实投入在工作的时间和精力很多,时有疲惫感,但在外在压力和这个职业的客观压力暂时没法减轻的时候,我们的老师要通过积极调整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的做事科学的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等方式方法来减轻压力,而且这种努力的空间很大。

下午听中央党校哲学部科技哲学教研室李建华教授的讲座《系统科学与战略思维》。教授神色不夸张,脸色和语气都平和但却有很强的风趣和幽默感,他语速很快信息丰富语言生动形象。他的讲座本身就是个完整有机的系统,从150亿年的宇宙形成讲起,然后是社会的发展,然后是经济的发展,最后落点到我国的发展战略特别经济发展战略是如何在这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背景下制定出来。他讲的是一个深奥抽象的命题,但因为有大量直观形象与来自于生活的故事和事例,于是能深入浅出,平易亲切。

系统论对我的工作影响很大,在工作实践中我由无意识的运用发展到了自觉的运用系统思维,使得工作有理念有策略有方法有步骤,这些年每做一项非常规工作,我都能马上将其放入一个大背景中考虑,然后以此为中心思考相关的问题。我自己曾做过归纳,我做工作的特点是:如果是一项“点”的工作,我就为这个“点”找“面”;如果是一项“面”的工作,我就为“面”找“点”。教授说,不同的系统组合就会产生新创造,就会有新效果,“一切事物都是通过不同要素的相互作用和搭配组合而创生出的具有整体性的系统”。我做的很多工作正应证了此,同时也要继续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在管理工作中,我很强烈的意识到系统论是很有指导意义和指导功能的一门理论,曾试图找机会系统的学习这门理论。今天虽听了这个讲座,但毕竟还只是很局限的一个命题。如能详细的学习系统理论及其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则更深得吾心了。

 

(四)不能沉没

下午的报告同样精彩。

讲课人是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副主任胡新懿,题为《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

胡报告吸引我的不是其中的观点,无论是对素质教育,还是对教育管理,对新课程改革,他所提出的观点都是我所认同的,但没超出我自己的认识以及我平时所听到、看到的。他的报告精彩在那些以他的观点组织起来的丰富的信息:国内外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思想、校容校貌、管理制度、教学模式,还有丰富的个案和课例,大多以音频资料的形式呈现出来。

可以说,这些丰富的资料有强烈的冲击力,令我的内心不安,忧伤,激动,愉悦等等。

胡开始用图片展示了当今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又用很多数据资料展示了我国在自主创新、科技和文化前沿领域的弱势;接下来展示他到访过个很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学的教育情况,学生情况;又在谈素质教育和新课改时,边讲解边展示了大量的课例片断。开阔、丰富的信息引起了我的比较、忧思,也激发了沉重感、无力感、紧迫感、责任感。

课间有校长发表言论,观点不外乎是体制不同,高考压力太大,这些不改我们没办法之类。这是我不认同的。

在现实中可以看到,体制和高考成了我们一些人不作为、不思作为、无为的借口。中国获诺贝尔奖的问题、学生创新能力低于外国学生问题、我们的学生负担重的问题、我们的德育工作空洞无效的问题、择校、乱收费、新课改、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等等。我们首先开口就会说,高考压力大没办法,我们的体制是这样没办法。

可生存在同一体制下,面对同样的压力,为什么有的区域教育发展快,为什么有的学校发展快,为什么有的老师育人和教学的效果好呢。这就要问一下,我们教育主管领导,我们校长,我们老师在这其中所付出的努力了。我们可能做到的我们做到了吗?我们能突破的我们突破了吗?同样的目标我们用了更科学更遵循规律的方式方法吗?我们有承担暂时失败暂时看不出功效压力的心态和责任感吗?

再思之,体制的突破,使之更合理更科学,靠什么呢?靠体制自己改变?还是靠我们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体制的改造是在现有的体制中进行,目标的实现是在现实道路的前行中。

适应现实,一点点的持续的执着的做着,改造着,逐渐的,后来一看,居然走出了很远的一条路。

完全的适应现实,我称之为“沉没”。沉没了,也就意味着失去活力和走向灭亡;适应现实,又超越现实,生存在现实中,但不时的从现实之海中抬起头来呼吸,不时的浮出海面。

这样想着,并写出来,以此自勉。

 

(五)社会的“五官”和社会的“脊梁”

今天我把入世者分为两类人,并分别用社会的“五官”和“脊梁”来比喻他们。

今天上午听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周荫昌教授的课,课题是《教育与艺术教育》。他的课我去年在参加深圳市兼职督学培训班时曾听过,好象也是这个题目。当时他讲得什么我印象全无,只记得他一头白发,抑扬顿挫,讲话象个愤青。不过有个环节我记得很清楚,他讲到艺术教育时比较着放了几首歌,苏联歌曲中那从内心喷涌出来的豪迈和激情令人动容,而我们有两个版本的《义勇军进行曲》和《中国解放军军歌》,一听就只是一群衣著光鲜的人没心没肺地在舞台上扯着嗓子嚎叫而已。

老人家依然满头银发,依然精神抖擞,依然抑扬顿挫。

老人家的表述方式也没变化,依然致力于否定现实,声讨现实,批判现实。他重描述现象,不重分析和洞察;他习惯于描述一个个案,然后得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他本想阐述三个大问题,一是关于教育,二是关于人的素质,三是关于艺术教育,但一直到推迟了半小时结束时,他也没能阐述完整前两个问题。他将大量的时间用了在漫无边际的描述点状的社会现象或教育现象上,其中也做了点滴的提炼,但所提炼的观点缺少彼此的有机联系。

当然老人家不是学者,不是专门研究教育的专家,做为一个艺术教育研究者,一个还有强烈爱憎表达的人,一个对社会还有热情关怀的人,是社会和教育发展需要的人。 

社会需要批判者,特别需要没有功利心的批判者,要有这么一帮人天天睁着眼睛看社会,横挑鼻子竖挑眼,然后借助各种渠道把他们的批判表达出来。他们是社会的五官,直观的看、听、触摸外界环境,是一股更充满感性的力量。

当然社会更需要建设者,他们是社会的脊梁,受大脑控制,是一股更充满理性的力量。而且就教育目前的现实而言,更缺少的是理性的力量。致力于批判容易,致力于建设更难,无论是理论建设还是实践探索。我们人人都可以把应试教育批判得体无完肤,但我们一转身又成为应试教育的推波助澜者,因为要实施科学的应试就会承担风险,就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要消耗更多的心汗水和心血;但致力建设更重要,无论是理论建设还是踏踏实实的做事。

两股力量有机协同起来,才有社会的正常健康发展。


最后更新[2007-5-5]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