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八面来风
文章标题: 《书评:得“珠”记》
     阅读次数:1340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书评:得“珠”记

得“珠”记
杨栋 发布时间: 2006-12-20 06:17 中华读书报

  黄裳先生是我景仰的一位老人。他的文字是真正的掌上珠玑,书斋妙品。前段上孔网,他的一本民国版《锦帆集》拍到1725元的高价,难怪有人惊呼“这真是纸黄金”了。

  “黄迷”有很多。我也喜收黄裳先生的书,许多年前是见一种买一种,买来后是有一本读一本。现在,我的藏书楼上,有一柜可名之为“黄裳专柜”。

  前不久,在网上知道,先生的《珠还记幸》出了修订本。此书虽已收藏,但再版本是彩色插图,又是大32开本,便决心买一部。隔几日,网上有帖子说还有精装本,更是欢喜不置,便把这好消息告诉了北京书友孙桂升,让他找三联朋友帮忙购一精装本。他多处联系,才知精装本是黄裳先生本人特制赠友人之礼品书,出版社也没有存书的。

  又上网搜寻,见先生已圈定赠京华书人名单,有姜德明、范用、杨之水、董桥、黄苗子、黄永玉等人,帖子介绍“是书制作精良,乃精装书目前最高水准”,还说:“黄老对此书极看重,不然不会下大力让华联作精装本。”精装《珠还记幸》这样珍贵,京华受赠者皆为大名士,我就有些失望了,“予何人乎?”敢跻身这些前辈爱书人中去求得此书?

  又收到苏州朋友王稼句的网信,他说黄老作品研讨会将在13号举行,也邀请了他,我便又请他帮我会海觅“珠”。我在当天日记中写道:“今年如能得到《珠还记幸》精装本,就该是今年最得意的书事了。”稼句兄复信说:“研讨会也邀请了《珠》的责编参加,他会尽力帮忙找。”我怕难找,便先从网上邮购了一册平装本先睹为快,收书之日,抚摩把玩,真如明珠在侧,光生几案,古色斑斓,照人眼目。

  有一天,我却意外收到黄老一封来信,去年我托一报社寄过他书,半年多他才展转收得,他来信给予说明。黄老书札,言简意远,翩翩有古人情致,我赶忙复信并提出想购精装本的事,还附了书资。过后一想又很后悔,精书仅百本,北京已赠送近30本,他的朋友多,恐是僧多粥少,难以分配了。黄老已届90高龄,这不是又给他添了包书寄书之劳了么?

  初夏的一天,绿衣人却送来一包快件,取出一看,竟是黄老寄来的精装本,布面精致,高雅庄严,书名下“黄裳”二个手写体签名字温润而美丽。他在扉叶上写了“赠杨栋先生,黄裳,戌年初夏”。内文也均用铜版纸印出,厚重雅洁,古色生香。先生在信中说:“《珠还记幸》印本一百册,为非卖品……因此汇款求购者纷至,不胜接应之苦。今以一册奉呈,尊款亦付还,我非卖书人,此意请谅鉴。匆此即问,近安。黄裳06.6.11日。”看快件之信函是黄老亲笔。我深深体会到了一个老作家对一个年轻学子的深情厚意。

  我终于得到了这颗“觊觎”日久的“明珠”,收书之后特配一礼品包装盒之,并吟成小诗以表对黄老感激之情:

  “深山初夏千峰秀,满目芳草翠欲流。绿衣报喜到书屋,沪上寄来一明珠。”“来燕榭中书香浓,笔下生花锦绣丛。古人美婢换珍籍,从来好书胜佳人。”“一部奇书万人求,咳唾生珠播九州。梨花楼里结书缘,得此一编胜封侯。”“无数‘黄迷’仰山斗,等身著作传世文。我在太岳遥相祝,天佑黄老作寿星。”(2006.6.14日)

  寒斋有4本《珠还记幸》了,初版本是高价从网上购得,品相很好,买到这本《珠还记幸》时,我曾高兴地在书的扉页上题了一首小诗:

  “不作老板不作官,卜居书楼天地宽。诗文书画随心写,经史子集任意观。送去肉禽老父笑,买回花衣小女欢。人到中年知天命,闭门寒斋如坐禅。”(2004年10月10日晨口占抒怀并记。)

  这本书是北方交通大学藏书,想不通堂堂高等学校也不重视书,使如此珍籍流落市肆。另一为香港版《珠还集》,乃以《中国青年》创刊号与河北董先生换得。再就是与旌旗网新购修订本和这本珍贵的修订精装签名本了,四珠入室,书香四溢,余可称为“四珠富翁”矣!

  《珠还记幸》(修订本),黄裳著,三联书店2006年4月第一版,68.00元


最后更新[2007-5-6]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