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模下水作文
点醒
民间有关苏小妹的智慧传言可谓多矣。然而读到上一则故事,仍不禁为之钦敬。佛学,佛道,佛心,佛理,岂一般人可以等闲得之?聪明如苏轼者尚且要揪着胡子发愣,学问之缺失可见,而佛道之参悟亦需时日。苏小妹之脱口秀,是否能够点醒他老哥苏轼之外的人? 世人大多蒙昧。官亦不免。自以为是,自称优秀者更是在所难免。 世有蒙昧,当然也应该有点醒之人。点醒他人固然是一福人,被点醒者更是一福人。试想苏轼在顿悟之后将是何等的快哉! 所以为人师者私下是幸福者,可以上学的人更是幸福者,而自以为是,自以为优秀者恰恰是糊涂的蒙昧者。 科学之理,从学校可以点醒;为人之理,从德高者可以点醒;处世之理,从法律可以点醒。治世之理呢? 人之求“醒”,是一种高尚的境界;甘于蒙昧则等而下之,乃猪栏里的酣睡;陶陶于一己私见,自以为是自以为优秀则更其不堪! 此必为自以为是自以为优秀者戒。 在我国,做成了官的大约要算优秀者一流。为官不以为自己优秀者鲜以闻,可是不幸的是,为官不贪者亦鲜以闻。 那么,贪官的“优秀”在哪里?没有一个贪官在任时不是大叫特嚷反贪的,边反边贪,愈反愈贪,“点”而不醒,“前仆后继”。约束机制也有,惩戒了一批又一批,但贪欲如疯长之草,随处可以生根发芽。贪欲其实是一种病,这种病以自以为是自作聪明为遮羞的幌子,以反贪的豪言行真贪之实行。自以为得计,蒙骗了世人,到头来全是自欺。其糊涂蒙昧之深有如潭渊。 戒贪必以重典,有人如是说。可是,只靠惩杀,怕不是唯一的路。不然,为什么“前车之鉴”,并未成为“后事之师”呢? 欲借点醒之术。佛印之点醒之术太过高深,难以为优秀如苏轼者参透,反至其有沾沾自喜之势头。而今之点醒术大多类此,温情脉脉,嘻嘻哈哈。苏小妹的彻悟固然是好,可是女流之辈,少有像苏轼这样的擅长兼而听之者。 “佛心自现”,乃佛道家语,可以点醒东坡,难以为而今之优秀的贪官所接受。 想起了陈毅将军的一句诗:“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 众目睽睽难逃脱。”我们要做的只是将伸手者如陈毅将军所言“必被捉”变成活的现实,绝对不要有一点姑息同情,则优秀者怕能够闻到一点“悟”的气味。 苏轼已古,但聪明机智,文韬武略,为政之成绩,少有与苏轼匹敌者。苏轼者,在贪占佛印之便宜以后尚待苏小妹点醒。点醒以后的苏轼就绝不是以前的苏轼了,因为苏轼真正是悟性极高的人,聪明人。 遗憾的是,点醒之术依然很是寡淡,贪的成本太低,贪的火气太旺,落后的灭火剂怎奈它何?此乃当今戒贪之现状。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