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课题纵横
文章标题: 《刘玉弦:课例自我解读》
出处:岭南闲樵 编辑    作者:新亚洲学校 刘玉弦   阅读次数:2036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刘玉弦:课例自我解读

激励教育课例解读:课外阅读——古曲新唱

深圳市龙岗区新亚洲学校  刘玉弦

【教学目的概述】

一、本课缘起: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展学生的想像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他们正确的道德观念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否重视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直接关系着学生阅读能力、语文水平的培养。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的经验,他们会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阅读。”

二、课标要求:《全日制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总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三、课题实践:探索激励教育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途径。要想达到上述新课标的目标要求,语老师任重道远。虽然初中生已有一定的阅读基础,但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他们多数不喜欢课外阅读,缺少良好的阅读习惯,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也缺乏认识。为了引导他们完成这个阅读目标,本人认为首先还是应把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上。

【教学手段概述】

一、激发学习兴趣是激励教育关键手段之一。学生不喜爱课外阅读,主要原因是对那些浩如烟海的名著不感兴趣。因为那些古今中外的名著要么时代背景太遥远,要么是内容太深奥,要么是语言太艰晦,要么是篇幅太长,学生一看就有畏难情绪,提不起阅读兴趣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所以,激趣是有效开展课外阅读的前提。

二、采用有效的阅读手段。激发阅读兴趣常用的手段有:激起学生需要形成兴趣;优化阅读环境激发兴趣;利用故事激发兴趣;利用竞赛激发阅读兴趣……我平时喜爱听歌,喜欢欣赏古典诗词,歌词的时代感强烈,古典诗词的文学蕴味更是其它作品不可比拟的。所以我灵机一动:何不以此为契机,打开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门?

【教学过程述评】

一、听音乐《东风破》。感受音乐所营造的意境。

★这首歌大家都很熟悉,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歌词很美,比一般的歌词多了很多隽永的韵味。

好的歌词,不光节奏感强,形象优美,更在于它用精炼的语言创造了深邃的意境。学生在吟唱的同时,更能激起强烈的共鸣,从而调动阅读者的情感。动情了,兴趣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大家能否根据音乐和歌词想象一下其中描写的动人故事?

好的歌词,不仅仅语言含蓄优美,更在于它能调动欣赏者的想象力,结合自己的经历产生美丽的联想——而联想和想象,就是产生文学品味的要素。

★学生畅谈自己阅读歌词后的想象。

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思想在交流中更美丽。学生活动是这种鉴赏课主要内容,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才能发现他们的闪光之处,才能实时进行激励教育。

二、介绍歌词的创作源泉——陆游与他的妻子唐婉的凄美的爱情故事。

★学生介绍陆游。

事先布置学生上网查阅有关陆游生平的资料,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锻炼!这样比老师硬生生地把有关只是灌输给学生,效果要好得多。

陆游是个著名的爱国诗人,诗歌风格一向硬朗,风格豪放,但是,他也有感情深沉细腻、温婉含蓄的时候。他和爱妻唐婉的悲情故事酿成了他这一性格。今天我们学习他们夫妇俩一唱一和的两首《钗头凤》,走近他们的感情世界。

★《钗头凤》的故事背景简介:

陆游二十岁与唐婉结合,不料唐婉的才华横溢以及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终归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孰料,缘深情浅的这一对恋人竟于别后十年在城南禹迹寺的沈园意外邂逅,陆游“怅然久之”,于沈园内壁上题一首《钗头凤》,沧然而别。唐婉读此词后,和其词,不久即郁闷愁怨而死。

老师带有感情地介绍这个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是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必要步骤。

三、朗读感受两首词的意味。

★全班齐读。

齐读可以让全体同学都来参与欣赏过程。

★一男一女(朗诵水平较好的)深情朗诵表演。

带有感情地朗诵,是建立在深入理解原著的基础上的。朗诵诗文有下面的好处:它可以使脑神经处于极度兴奋状态,这本身就能刺激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书籍;朗读也需要集中精力,大脑处于“排空”状态,有利于记忆材料;大声朗读诗词是语感形成的必走之路,可以这么说,没有真正的大声读文章,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语感;大声读诗文有利于“诗性美”的再现——每篇文章、诗词都有着“诗”的美,都有着作者美的灵感,而大声读,可以将这种美还原。

四、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点评指正。

进一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如“泉路凭谁说断肠?断云幽梦事茫茫。”、“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自行作稽土上,尤吊遗踪一泫然”、“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发言精彩纷呈!

此次交流是在前一次学生畅谈初读后的想象的基础上进行的。有了前面的许多铺垫,这个教学中心环节就水到渠成,犹如有本之木了。

五、再读两首词。

一读是初步了解,是审美的第一感觉;再读,已经有了深入的理解了,学生已经是在品味、鉴赏了!上升到了对美的文字、对作品的情感体验和把握的层次。——加之教师的鼓励和激赏,学生的兴趣普遍起来了!

七、看歌词听音乐《东风破》。

再次感受感伤之美,体味现代歌词背后的文化古韵。

八、结语:

这样的故事这样的美文太多太多了,只要大家多读书,读好书,一定会有更多美好的体验!无形中,我们的视野就开阔了,我们的阅读能力就提高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就丰富了!

九、作业:

1、摘抄三首词。2、根据陆唐两人的故事创作一首新《钗头凤》或《东风破》,或者运用想象与理解编写陆唐两人爱情故事。

看学生交上来的作业,就知道这节课的效果如何了:

学生习作之一:钗头凤

雨如泣,灯如晦,风卷残云人已醉。女儿红,胭脂泪,一缕青丝,今朝为谁,退!退!退!

风空吟,人空瘦,西楼独倚恐跃坠。人已非,情已毁,那颗红豆,几时堪摘,累!累!累!

学生习作之二:钗头凤

冰封雪,孤叶飞,满城襟湿西厢泪。思无绪,痛无言,巴山独饮,孤枕难眠。念!念!念!

情犹在,泪涟涟,月洒西楼强欢颜。浊酒醉,鸿雁归,鸳鸯聚散,藕断丝连,恋!恋!恋!

十、教后记: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除了在教学课文进行激趣之外,有时候不妨教点新鲜的课外知识,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使他们形成习惯,感受阅读的乐趣。再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做多方面的指导。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对课外阅读有了浓厚的兴趣,语文能力还怕提不高?

 

〖附〗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东风破   周杰伦

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

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

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

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

水向东流时间怎

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

篱笆外的古道我牵著你走过

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最后更新[2007-5-21]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