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试题下载中考试题
文章标题: 《连云港2003年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次数:2120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连云港2003年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连云港2003年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

一、    语知及运用(20分)

1.      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2分)

    莫名其妙   首曲一指    惩前毖后    暄宾夺主

 合颜悦色    惴惴不安    任劳任怨    循私舞弊

错别字

 

 

 

 

改正

 

 

 

 

 

2.写出下列诗文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写出相应作家或作品。(7分)

1.安得广厦行千万间,                        。(杜甫《              》)

2.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进学解》)

3                      ,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梅岭三章》)

4                      ,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

5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1.在美国的20年间,钱学森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活上拥有丰厚的待遇。然而,他始终           着生他养他的祖国。

2.一些文士,士大夫喜欢把自己宅第的正房叫做堂,如“世伦堂”“秉礼堂”“慎德堂”等等,以          其风雅和有德。

3.激光不是一种普通的光,它能击毁真坦克、真飞机        导弹和卫星。它就是几十年来人们绞尽脑汁找寻的所谓的“死光”。

4.(威尼斯)60米宽的大运河便是“大街”,两旁大部分是古老的建筑物,偶尔可见现代化的低层楼房,(沿河)几米宽的路面上充满了             的人群。

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三处表达有误,请把它找出来,并加以改正。(3分)

             目前,研制出抑制冠状病毒的有效疫苗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还没有特效药物的情况下,就要求我们发扬和衷共济这一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传统美德,激发广大生物、医药研究人员的积极性,群策群力,尽早研制出便捷的检测方法,开发出一整套检测系统,以遏制“非典”疫情的蔓延。

              处。改为                                               

                     处。改为                                               

                     处。改为                                               

             5.依照句子,从“成功/失败、得意/失意、顺境/逆境”三组词语中任选一组(也可自拟一组)仿写句子。要求:1句式基本相同;2修辞手法基本相同;3语意通顺。(2分)

例: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

    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仿:朋友是什么,朋友是                                          

    朋友是                                                       

 6.阅读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回答问题。(4分)

               1954年,巴西足球队在世界杯上意外地输给法国队,与冠军失之交臂。足球可是巴西的国魂。球员们沮丧、懊悔,他们准备承受球迷的嘲笑、辱骂。可是,当飞机降落时,眼前却是另一种景象:总统和两万名球迷默默地站在机场,人群中打着一条醒目的横幅:“这也会过去!”球员们顿时泪流满面。4年后,巴西队不负众望,赢得了世界杯冠军。在宏大而激动人心的欢迎场面上,人群中依然打着那条格外醒目的横幅:“这也会过去!”

1前后两条同一内容的横幅各表达了什么意思?2从故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答:1前一条:                                                

     后一条:                                                 

                      2                                                          

二、阅读(60分)

(一)诗歌欣赏(4分)

             7.读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川》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品味:“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简述你对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答:                                                               

2 感悟诗人的情怀,说说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

答: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8——12题。12分)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辞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惟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方羲之之不可以仕  强:              今为州学舍                        舍:      

于楹间以揭之                             揭:                                              以勉其学者邪    勉: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            B. 以勉其学者

C. 精力自致辞者                   D. 而因以及乎其迹邪

                10.与“而又尝自休于此”一句中“于”意义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其一犬坐            B.箕畚运渤海之尾

C.苛政猛虎也                D.天将降大任是人也

                11.翻译下面句子。(4分)

                1然后世未有能及者     译:                                

                2夫人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   译:                                 

                12.简要概括曾巩写作此记的目的。(2分)

答: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15题。6分)

                世间不但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也有缺少智慧的书。我们可以把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智慧的,一类是无智慧的。有智慧的书,是每字每句,都如珠玉似的晶莹,斧凿般的犀锐,可以启发人的心灵,开辟人的思想,有时可以引申成一篇论文,或成一本专书。这就是英文中所谓“灿烂的书”(brilliant book)。无智慧的书,往往材料堆积得和蚁邱一样,议论虽多,见解毫无。纵然可以从他得报导,却不可以从他得启示,在著者是“博而寡约”,在读者是“劳而无功”。这就是英文中所谓“晦涩的书”(dull book)。然而这类的书多极其了,读者要不浪费时间,就不能不精为选择。须知著书固要智慧,读书也要智慧。“读书得间”,就是智慧的表现。“鞭辟入里”、“豁然开朗”,都不是容易的事。若是像讽高头讲章的读法,则虽“读破五车”,有何用处?

13.语段中作者认为“须知著书固要智慧,读书也要智慧。”请结合上下文简要概括什么是“著书的智慧”,什么是“读书的智慧”。(2分)

        著书的智慧是指:                                                     

        读书的智慧是指:                                                     

14.简要阐述这段文字中作者的观点。(2分)

         答:                                                                  

15.作者认为读书“若是像讽高头讲章的读法,则虽‘读破五车’”也是没有用处的,这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观点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

          答: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章,完成1619题15分)

               落雪之声大如雷

       (1)在人们的印象中,落雪好像是无声无息的,尤其是落在水中。但是关于落雪的最新声学研究却有了惊人的发现。

       (2)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怀疑雪花落在水中时是喧闹纷乱的,但是却没有人去查找其中的奥秘。直到六年前的一个雪天,美国物理学家克鲁姆博士在弗吉尼亚的劳克城,将声纳的传声线和传感器放进旅馆的露天泳池里进行探究,才解开了谜团。此后,克鲁姆又对落雪声音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他发现,雪花落到水面上时,其声响是长而尖的,只不过这种声响的频度太高了,人类的耳朵几乎不可能觉察,但是这种声响对于海豚等可以听到这样高频率声响的动物来说,简直就是“震耳欲聋”的。具体一点说,这些动物听到的是一种人类听来像刹车时轮胎发出的尖锐刺耳的声音,还有点像是雷雨打雷时那种长而略尖的雷声。

3)克鲁姆还专门就此问题与普罗斯伯雷蒂教授合作写了一篇论文。克鲁姆在论文中说,落雪可以将水下高频声响的声强增大30分贝,即等于将办公室正常交谈时的声响增加到了手持式凿岩机凿岩时的声响。普罗斯伯雷蒂解释说,空中飞舞的雪花实际上充满了空气,在雪花落入水中时,这些空气就变成了气泡。水面的拉力试图要拉住气泡,而这些气泡则摇摆着想脱离,于是就产生了这种水下动物听到的长而尖的声响。这种声响的频率在50200千赫兹之间,许多水下动物可以听到这一频段的声响,而人类可以听到的声音却在20千赫兹以下。

4)关于落雪对利用声纳进行水下探测的影响,生物学家代姆最有发言权,他每年秋季都要在昌达拉尔河用声纳探测大马哈鱼。他说,在正常情况下声纳设备可以探测到一条大马哈鱼的轮廓,但是在下雪时,声纳探测器的整个屏幕几乎都是黑的,就像是有人在屏幕上洒上了胡椒粉,声纳发出的探测声波简直没有办法探测出水下的东西。(选自《语文报》,有删改)

             16.第(3)节画线句子“即等于将办公室正常交谈时的声响增加到了手持式凿岩机凿岩时的声响”在表达上有何作用?(3分)

             答:                                                                  

     17.依据第(2)节的内容 ,简要概括雪花落入水中的声音所具有的特点 。(4分)

             答:                                                                    

18.雪花落入水中对海豚等水里的动物来说,为什么会产生“大如雷”的声响?(4分)答:                                                                     

19.综观全文,概括出第(1)节画线句子中“惊人的发现”所包含的具体内容。(4分)答:                                                                   

                                                                            

(五)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0——24题。23分)

张抗抗

             1)去敦煌不全是为了莫高窟。其实心里惦念了很久的,是茫茫大漠中那座神奇的鸣沙山

       (2)血红的夕阳隐去后,天空纯金一样烁亮。在山脚下能听见沙子呜呜的鸣响伴着月牙泉汩汩的水声,这鸣沙山就是沙漠中的音乐城。

       (3)也许是最初的创造只是出于一声无意的游戏。千古寂寞,朔风把大山和岩石揉成沙砾,然后又把白灼的细沙重新捍成一座山岩——当鸣沙山成为鸣沙山之时,它已是一群雄健而威武的西北汉子,壮硕的胸膛上刻着重重深邃而峻峭的线条。绵延的山脊如一道锋利的刀刃,挎于腰间、举过头顶。曾有过千姿百态的想象,可是没想到,一座沙子聚成的山,居然能聚得如此坚实如此刚硬台此有棱有角如此轮廓分明。那沙了是如何一粒粒汇拢堆积聚合又浑然一体地升高壮大的呢?我读不懂鸣沙山。

4)脱去鞋袜,光脚走上沙丘。沙极细且柔软,有一种温热的暖意,从脚跟缓缓浮起。沿着山脊上坡,瘦削的山顶如地平线在远天呼唤。沙中的脚窝很深,却不必担心会陷落,沙窝似有弹性,席梦思般地托着,起起伏伏,沉沉浮浮,跳着即兴而随意的舞蹈,在自已的身后扔下一长串荡逸的脚印……

5)忽然恍悟,沙山原来还很温柔。

6)沙山的温情别有一种表达方式。它从来没有外衣没有包装,没有树林有青苔,只有金沙连着银沙,一无遮拦地铺陈开去,裸露的身体无需任何一点覆盖,从从容容地展示着它优美的体态和曲线。坦坦荡荡,清清白白,冷峻中含有几分柔韧,野性中尚有几分羞怯,从春到冬,永远敞着胸怀,呵护着来往西域的路人。

7)我惊异我惶惑。我读不懂鸣沙山的性别

       (8)夕阳已完全沉落。月亮从磊漠尽头悄悄升起,沉浸在月色之中的沙山,如海上漂流的冰峰,烟笼雾绕,白璧无瑕。回望沙峰之顶,沙坡笔陡如削,四壁悬空。山上还有用木头和竹片做成的滑板,人坐在上面,可以从沙坡上溜溜地滑下来,如同离弦之箭,只要几秒钟的时间就滑到了山下。只见每个游客滑到山脚,都削下一层沙子。

       (9)人,生性也许是喜欢玩沙的吧,那是一个童年的游戏,也是成年后过于放纵的渴望。于是伙伴们都索性纵身跃入沙海……

10)前来膜拜沙山的人,几乎每个人都要从沙山上带走些许沙子,带到山下,带回他来的那个地方。可是,这鸣沙山它一日日依然如故,巍然耸立,每日里流失的沙子,为什么竟没有使它低矮下去呢?我仍然读不懂鸣沙山。

11)有人说,当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游人留在鸣沙山上那行行凌乱的脚印,就会消逝得无踪无影。鸣沙山重又恢复了原状——杳无人迹的雪峰、缎子般的金沙滩。

12)是月牙泉的神女,在黑夜里辛劳而奇巧的创作吗?也许是来去无踪的风。是风之手,在人们歇息之时,抚平了沙山的每一道印迹,又将沙子驱赶到它们原来的位置,将它们重新凝聚、整合、磨砺。每日每日,风都在这样不知疲倦地完成它手中不配的雕塑。所以鸣沙山每天都是新的。而当人们发现风儿揉捏了修复了再造了沙山时,风,已飘然而去。

13)于是我再次仰视再次攀登鸣沙山。在这西域的吉祥宝地,风,已成为聚合物的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它来去随缘,挥洒自如,从不刻意而为,却能移山搬山,还能潇洒地在沙山上拨响它的琴弦。

14)沙之聚,有自由的风之手。那么人心呢?人心之聚,更求八面来风。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删改)

20.依据文章(3)到(6)节的内容,简要概括第(7)节中“我读不懂鸣沙山的性别”的原因。(4分)

答:                                                                   

21.综观全文,概括出文章所写“神奇的鸣沙山”的三个“神奇”之处。(6分)

       答: 1                                                               

            2                                                                

        3                                                                

   22.作者三次写到读不懂鸣沙山,综观全文,感悟作者最终读懂了鸣沙山的什么?(4分)

       答:                                                                  

2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主旨。(4分)

答:                                                                   

24.文章最后写道:“人心之聚,更求八面来风”请你结合现实谈谈我们需要用什么样的“风”来凝聚人心。(5分)(不超过60个字)

       答:                                                                  

                                                                            

                                                                             

 

三、作文50分)

         25.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在面临种种挫折和不幸的日子里,在心情极为忧郁的日子里,在缺乏信心感到前途渺茫的日子里,在不被理解遭受误解的日子里……不要抱怨生活给了你太多的磨难、太多的曲折、太多的愁苦,请给自已一个微笑!早晨起来,对自己微笑,让自己带着一天的好心情出门;夜晚归来,对自己微笑,祝福自己人有一个甜甜的美梦。把每一次失败都归结为一次尝试,不去自卑;把每一次的成功想象成一种幸运,不去自傲。给自己一个微笑,把心胸打开,阳光会不请自来。从一个微笑开始,成功近了,幸福也就不远了!

        请以“给自己一个微笑“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注意:1围绕话题,可以记叙经历,叙说故事,也可发表议论,抒发情感;2文体不限;3字数控制在600---800字之间;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无题目、有错别字、卷面脏乱要适当扣分;卷面整洁,书写工整、美观适当加分)

题目:                   

 

连云港2003年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一、语知及运用

1、曲         2、略   3B
4
、①改为:研制出有效抑制冠状病毒的疫苗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或删除有效

②改为:就要求我们发扬和衷共济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改为:尽早摸索出便捷的检测方法(将研制改为探索寻找总结等也可以)

5、句子形式大致相同,比喻、对偶、拟人三种修辞方法运用了其中一种,意思连贯就得分。

6、①失败了别气馁,要着眼未来;成功了别骄傲,还是要着眼未来。

②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只能代表过去,要胜不骄败不馁。

二、阅读

(一)诗歌   7、①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②摆脱了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情调,表现了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

(二)文言文阅读

8、强:勉强  舍:校舍(房屋 房舍)揭:悬挂  勉;鼓励(勉励)

9C

10A

11、①可是后代没有人的书法能比得上他

②人有一技之长就使后丗尊重到这样的地步

12、阐明勤学苦练出才能的道理,勉励人们刻苦努力,提高道德修养。

三、

13、著书的智慧是指要使所著的书不但有知识,而且思想敏锐,能启发人的心灵,开辟人的思想;读书的智慧是指善于选择,能融会贯通,不但获得新知识,更能有所发现。

14、著书、读书要有智慧。

15、只要观点清楚,言之有理、有据就得分。

四、

16、通过办公室等场所声音的变化,形象说明落雪可以将水下的高频率声响的声强增大。

17、雪花落在水中的声音声响频率高,人类几乎听不到,而有些水中动物听到却是震耳欲聋。

18、雪花所带空气落入水中形成气泡,气泡在挣脱水面拉力时,产生了某些水下动物听到的长而尖的声响。

19、雪花落在水面上时,其产生的声响会让有些水下动物有震耳欲聋之感;在暴风雪天气,还会妨碍声声纳设备的正常工作。

五、

20、原因是鸣沙山既有西北汉子坚实、刚硬、有棱、有角的阳刚之美,也具有女性般的柔软、优美、坦率的温柔。或原因是鸣沙山既有西北汉子雄伟威武,同时也具有女性般的温柔。

21、①一座由一粒粒沙子聚成汇拢又浑然一体地升高壮大的山,居然能聚得如此坚实如此刚硬如此有棱有角如此轮廓分明。

②原本应是荒凉的沙山,却表现出柔软、优美、坦率的温柔。

③鸣沙山虽不断受损,它竟没有低矮下去,却一日日依然如故,巍然耸立。(或①它坚实刚硬,雄伟威武。②它温柔羞怯、温情脉脉。③它屡屡受损,却依然巍峨)

22、是风的力量塑造了鸣沙山,并使它保持着原状。(意对即可)

23、作者借写沙之聚写人心之聚,揭示了沙之聚需要风,人心之聚需要一种精神力量。(答出人心之聚需要一种精神力量的得三分,意对即可)

24、观点清楚,言之有理,有据就得分

三、作文(略)

 


最后更新[2004-1-9]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