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试题下载高考试题
文章标题: 《07山东高考卷》
出处:岭南闲樵 编辑      阅读次数:3339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7山东高考卷

绝密★启用前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第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作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第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幸 色 枉过正

B. 好 卜 才傲物

C.烂 职 私 瘦骨嶙

D.客  濒危 五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辨别 筹码 颠簸 秣马厉兵

B.忽略 题词 肄业 优哉悠哉

C.联手 召唤 惆怅 屈意逢迎

D.伏法 寂寥 任性 对簿公堂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国家有关部门的____结果表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运行一年,废液、废气排放量均大大低于国家标准。

②事发当日,看守所民警值班期间未认真履行看管职责,____离岗,外出吃饭,造成在押人员脱管。

③像孩童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见阳光,作者目光是那样惊喜,____着饱满的生气。

A.监测 私自 充斥   B.监控 擅自 充斥

C.监测 擅自 充溢   D.监控 私自 充溢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既然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绿色旅游”这种注重修正行为习惯的休闲方式,又怎能等闲视之

B.   被动挨打的尴尬,疲于奔命的惊险,猝不及防的惊喜,绝处逢生的狂欢,让上海申花在中超联赛首场就经历了“最长的一天”。

C.   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有助于增加酒店的收入。

D.   关于这个问题,无论伊朗还是美国,其媒体报道都与美国官方、军方的表态自相矛盾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B.   济南惨案纪念钟于428凌晨从广州运抵济南,至此,济南惨案纪念园的布展工作全部完成,53将开门迎客。

C.   每周四发的薪水,往往在周五、周六两天里就被挥霍一空,有些上班族甚至连下周二、周三的伙食费都提前预支了。

D.   “五一”期间,植物园在“百花展”系列游园活动中将展出郁金香、牡丹、连翘等花卉,并举办民族舞蹈表演和莅风车展。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龙城”还是“卢城”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传诵千古的《出塞》,抒发了王昌龄追昔抚今的感慨。一般认为,诗中的“飞将”指西汉名将李广,他长期戍守北部边境,以勇敢善战著称,匈奴呼之为飞将军,一听到他的名字就畏惧、惊退。那么,诗中的“龙城”又指何处呢?

历来唐诗集多作“但使龙城飞将在”。清朝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持此说,认为“唐人边塞诗中所用地名,有但取字面瑰奇雄丽而不甚考地理方位者”。此处的“龙城飞将”,“乃合用卫青、李广事。指扬威敌境之名将,更不得拘泥地理方位。而诗中用‘龙城’字,亦有泛指边关要隘者”。就是说,“龙城”不过是象征性的地名,并非特指某一具体城邑。

宋朝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将“龙城”改为“卢城”,为何作此改动呢?阎若璩《潜邱札记》作了解释:“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号曰飞将军,避不敢入塞。右北平,唐为北平郡,又名平州,治卢龙县。唐时有卢龙府、卢龙军。”所以龙城就是右北平,应为卢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唐诗选》即取此说,将“但使龙城飞将在”改作“但使卢城飞将在”,认为卢城即今河北卢龙。但是,无论汉朝还是唐朝,右北平从来就没有称过卢城,只有《汉书.西域传》中有一个无雷国,其国王“治卢城,去长安九千九百五十里”。显然,此卢城不是右北平。

清朝孙洙《唐诗三百首》引《晋书.张轨传》的记载:匈奴曾筑姑威城,“地有龙形,故曰龙城”。据此说,“龙城”是指姑威城,即今天的甘肃武威。

张际在《“龙城”考》中则认为,据《史记》《汉书》等多处记载,龙城是匈奴祭祀龙神、祖先之地,地方并不固定,但在匈奴境内统称为“龙城”,汉代史籍往往采用音译,分别被写成“龙城”“笼城”“龙庭”,“龙城”可能是音近而误讹为“卢城”两词实为同义。西汉初年,匈奴连年犯境,汉朝无力抵御,汉武帝时,国力强盛起来,才命卫青、霍去病等实施反击。元光六年的龙城一战,首战告捷,一扫70多年的屈辱,大大振奋了军心民心。龙城之战成为汉朝军民以上中扬威敌境、雪耻大胜的象征。李广是屡建战功、威震敌胆的英雄,是汉家大将的杰出代表。因此,王昌龄将大捷的象征——龙城,冠于西汉名将的象征——李广头上,将卫青和李广的业绩糅合在诗中,表达杀敌制胜、扬威敌境的意思。

王昌龄取“龙城”一词,还出于音律的需要,而且字面又瑰奇雄丽,选用了它,使诗句达到了音、义、色俱佳的境地。

6.《唐诗选》不取“龙城”而用“卢城”,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A.        宋朝王安石在《唐百家诗选》中,将“龙城”改为“卢城”。

B.        李广曾做右北平太守,右北平在唐为北平邵,治所卢龙县就是“龙城”。

C.        中国社会文学研究所的编写者们认为,“卢城”就是今河北卢龙。

D.        汉代史籍采用音译,“龙城”与“卢城”音近而生误讹,两词实为同义。

7.从体会“但使龙城飞将在”寓意的角度看,以下表述中不含象征意味的一项是

A.        唐人边塞诗中所用地名,有但取字面瑰奇雄丽而不甚考地理方位者。

B.        诗中用“龙城”字,亦有泛指边关要隘者。

C.        “龙城”是指姑藏城,即今天的甘肃武威。

D.        将卫青和李广的业绩糅合在诗中,表达钉敌制胜、扬威敌境的意思。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沈德潜认为,“龙城飞将”是把怀青的事迹加到了李广身上,不能过于拘泥。

B.        无论汉朝还是唐朝,从来就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被称为“卢城”

C.        张际认为,龙城是匈奴祭祀龙神、祖先的地方,因其地点并不固定,故而在匈奴境内统称为“龙城”。

D.        王昌龄用“龙城”一词,除着眼于诗句的深刻寓意、字面的瑰奇雄丽外,也是出于诗歌韵律的需要。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王戎,字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灿灿,如岩下电。”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槛中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魏明帝于阁上见而之。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兢趣之,戎独不往。或问其故,其曰:“树在道边多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

阮籍与浑为友。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谓浑曰:“冲清赏,非卿伦也。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谈。”及浑卒于凉州,故吏赙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由是显名。戎尝阮籍饮,时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无恨色。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答曰:“胜公荣,不可不与饮;若公荣,则不敢不共饮;惟公荣可不与饮。”戎每与籍为竹林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戎笑曰:“卿辈意亦复易败耳!

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戎曰:“道家有言,‘为而不恃’,非成功难,保之难也。”及会败,议者以为知言。

征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赂戎筒中细布五十端,为司隶所纠,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然议者尤之。帝谓朝臣曰:“戎之为行,岂怀私苟得,正当不欲为异耳!”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

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母忧去职。性至孝,不拘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而容貌毁悴,杖然后起。裴往吊之,谓人曰:“若使一恸能伤人,冲不免灭性之讥也。”时和峤亦居父丧,以礼法自持,量米而食,哀毁不逾于戎。帝谓刘毅曰:“和峤毁顿过礼,使人忧之。”毅曰:“峤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戎先有吐疾,居丧增甚。帝遣医疗之,并赐药物,又断宾客。永兴二年,薨于郏县,时年七十二。

[注]①虓(xiāo ),怒吼。②赙(fù),赠送财物助人治丧。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明帝于阁上见而之  奇:认为……奇异

B.        籍每浑,俄顷辄去   适:往,到

C.        公荣,则不敢不共饮 减:不如,比不上

D.        以知而未纳,故得不  坐:犯罪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树在道边多子,必苦李也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已

B.        戎尝阮籍饮  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

C.        戎每与籍为竹林游  师道不传也久矣

D.        母忧去职 不赂者赂者丧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戎聪明睿智的一组是

①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

②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

③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

④故吏赙数百万,戎辞而不受

⑤及会败,议者以为知言

⑥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戎小时候视力极佳,看太阳时眼睛不花,裴楷看见后称赞说:“王戎眼睛有光芒,就像山崖下的电光。”

B.        阮籍与王浑、王戎俱为好友。阮籍每次拜访王浑,时间都很短暂,但与王戎交谈的时间却很长,主要是阮籍认为王戎比王浑清逸可赏。

C.        王戎不拘礼法,在母亲去世后仍然饮酒吃肉,经常下棋娱乐,以致容貌憔悴,拄着拐杖才能站起来。

D.        和峤在服丧期间,用礼法约束自己,吃饭限量,皇帝认为和峤哀伤过度,并为些担忧,但刘毅认为王戎比和峤更让人感到忧虑。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

2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

3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

14.阅读下面这乎清诗,回答问题(8分)

出关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诗的前二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6分)

1)子曰:“见贤思齐焉,________。”(《论语.里仁》)

  ________,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2)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3)渔舟唱晚,______。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4)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12分)

16.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只写句子的序号)(3分)

①百般不能排解思情,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

②王维的乡思亦有画意: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③从古至今,乡愁是诗人的惆怅。

④没有什么再像乡愁一样令我悲伤,这么美丽的文字,这么伤感的情怀,只有诗人才能表达。

⑤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序号:________

17.今年69日是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学校开展了保护文化遗产的宣传活动。如果你是该校的志愿者,发现游客在景区文物上刻字留言,你将如何劝阻?请针对以下不同对象,各写一句话。要求:语言得体,有说服力,每句不越过30字。(4分)

1)对同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年长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列图表是对我国少儿电视节目有关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请仔细阅读,用简明语言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儿童专题节目25.6%

少儿其它11.6%

少儿演出类1.6%

动画类61.2%

日本73%

美国7%

中国20%

 

 

 

 

 

 

 

 

 

 


      图1 少儿节目中各类节目收视份额  图2 播出时长前15名动画片来源格局

1)由图表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结论提出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8分)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灯火的温情

叶延滨

不知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段经历,在记忆中留下一段对黑暗很深的、难以忘怀的感触,我把这种感触叫做:“荒野无灯”。小时候怕黑,怕一个人呆在家里,怕窗外那些与神怪故事相连的响动。这种恐惧不是对黑暗本身,而是对藏在黑夜里的鬼怪的敬畏。长大了,常走夜路,在乡间,在大山里,一次又一次地强化了我对黑暗的印象。天地浑然于漆黑的夜幕之中,天上无星无月,有时飘洒一些无端的雨丝,黑影憧憧,或是浓云或是山影或是树阴,黑暗在你面前悄然分开,又在你背后迅速合拢,只有路面上的水洼是亮的。这时候,我往往疾走如飞,目光朝着前方茫然地摸索,直至一盏灯像萤飞进心田,猛地点燃温暖全身的火——一种热爱和感激之情。

  人生之旅,总会经常穿行于荒野无灯的境界,如火车会钻进漆黑的隧洞。当列车在长长的隧洞中穿行时,虽然身处险境,但作为乘车人,我们处之泰然,泰然是因为一种信任感和依赖感。是的,我们处于这个闹哄哄的世界,常常身处黑暗而不惊,有时来自一种盲目依赖和盲目信任。我读高中时正值“文革”,深夜值班站岗,四周万籁俱寂,心头还是害怕的,但回头看一眼同伴的眼睛,便相信这两个小时不会出事。现在回想起来,因为无知,反而坦然。

   孤绝是一种人生境界,它对我们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独行夜路所给我们的刺激。有时我身处闹市,四周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两旁是红红绿绿的彩灯,而我却如处荒野,心里刮着凄冷的风。谁都可能产生这种体验,你明明被这个世界紧紧搂着,然而内心却感到自己是无人理睬的弃儿。不仅在闹市里,甚至在熟悉的人群中,也会有这种孤绝感。那些熟悉的脸一下子变得陌生了,没有一张嘴向你说真话,没有一双眼睛使你感到温暖,无靠无助的感觉紧紧攫住你的心,从环境到心境,都真是:荒野无灯。乞助和寻求怜悯是常被人采取的解脱方法,可惜这种解脱是以出卖或出让尊严与自信为代价的。

   人生之旅常常有一段难以摆脱的黑暗,它对每个人都同样严酷。这种黑暗 也许是一个大时代的国家民族的浩劫,个人只分担了其中的一份。这种黑暗也许只是个人命运中的小插曲,诸如失恋、被诬、疾病等等,对其他人而言是微不足道的琐事。然而每个人在通过这段黑暗时所产生的心境是不同的,解脱的方式也会各异。

  说到这里,我可以认为人是有灵魂的,因为我们平素看不到的内心世界,在这个时候往往会显影,会左右我们的言行。柳宗元的《江雪》一诗,应该是孤绝心境的最美描绘。“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在此绝灭之境,能心平气和地垂钓,是一境界。能够不与人伍的独钓又是一境界,而能在绝灭孤独之中钓寒江之雪,乃是最高境界。以前老师讲课总说这是诗人失意心态的写照。

    其实,人难免不失意,失意时不失人格,不失风骨,不失高洁,才可独居寒冷的江峡中,成为高天银雪世界的惟一自持者。假如你在蓑笠翁的位置,会如何呢?我曾问自己。我说,我不如他,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

19.作者在文章开头详细叙述了自己走乡间夜路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20.第一、三段都出现了“荒野无灯”,请分别指出它们在文中的具体含义。(4分)

21.作者最后说:“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云的灯……”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深刻含意?(5分)

22.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你怎样看待这种人生态度?假期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你的看法。(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梦碎雅典

杨明 马小林

奥蒂又输了,这次依然输给了坏运气。

这位37岁的牙买加老将具备夺取世界百米冠军的实力已达17年之久,运气却从来没有降临到她的头上。当奥蒂闪着泪花走出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赛场时,她追求了一生的梦想化作一场噩梦。

  奥蒂已经赢得过20多枚世界大赛银牌和铜牌,参加过5届世界锦标赛,但还从来没有赢得过一次百米冠军。没有任何一个田径选手的付出比奥蒂更多,没有任何一个女子田径短跑选手能在37岁的“高龄”依然在世界赛场上奔跑,也没有任何一个世界名将遭遇到比奥蒂更多的莫明其妙的不幸。

  这次大赛前,她以1096的成绩排名今年世界第三。奥运会冠军德弗斯和世界冠军托伦斯的缺席,给了奥蒂一次绝好,也是最后一次竞争世界短跑女皇的机会。

  经过三轮出色的表现,奥蒂最终站到决赛起跑线前,观众送给她的掌声和欢呼声超过了所有其他选手。她太珍惜这次机会了,这是她人生最关键的一次搏击,就像剑手要毕其全部功力于一击。

  奥蒂蹲下了,全场静默着。发令员举起手臂。反常的两声枪响预示着有人抢跑。所有人跑出后都停了下来,只有奥蒂没有听出是犯规的枪声。这对于比赛经验最丰富的奥蒂来说,似乎是不可思议。

  起跑通常不好的奥蒂这次飞身领先,她像旋风般地掠过跑道,人们惊呆了。孤独的奥蒂一人奔跑在赛场上,转瞬之间,她已经跑过80

  在全场观众的惊呼声中奥蒂停了下来。她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此时,全场再次静默得反常。在这片静默中,面无表情的奥蒂转身在跑道上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走着……

  人们想起在1993年的世界锦标赛百米决赛中,奥蒂和美国的德弗斯同时撞线,成绩虽然都是1082,但金牌却被莫明其妙地判给了对方。站在银牌领奖台上的奥蒂的那双泪眼给世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在1996年奥运会的百米决赛上,历史居然惊人地类似,奥蒂又是在同样的情况下输给了德弗斯。

  去年底,疲惫的奥蒂终于决定退役,捧着20多枚在世界大赛上夺得的银牌和铜牌,心怀不甘的奥蒂宣布自己将转做时装设计师。当时,世界上所有的田径爱好者都将深深的敬意送给这位不是世界百米冠军的“女皇”。

  奥蒂沉重地走着,一步一个坎,一步一个艰辛。那条百米跑道浓缩了她20多年的运动生涯,全场观众以静默表示着他们深深的同情。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奥蒂没有发脾气,没有沮丧,她的脸上现出坚毅的表情。

  她再一次蹲下,再一次使出毕生力量去拼搏,但结局是大家可以预料的(仅获第七名)。

  奥蒂以永不服输的精神感动着观众。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        《海外版》(19970805六版)

19.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4分)

20.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奥蒂参加比赛的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21.怎样理解“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5分)

22.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人口学不英雄!”请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你的认识。(5分)

七、(60分)

23.请以“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 ③自选文体,且文体特征鲜明。

 

 

2007年高考全国统一试题 语文科(山东卷)答案

15BACAD

6-8DCD

9-12 DDBC

13.1)王戎感到奇怪,有一天问阮籍说:“他是什么样的人?”

2)钟会讨伐蜀国,路过时与王戎告别,问有何计策。

3)皇帝虽然用这样的话解释此事,然而王戎被清廉谨慎的人鄙视,因此损害了名声。

14.1)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怀作了铺垫。 “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

2)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 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15.(1)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间关莺语花底滑

2)俯察品类之盛   沧海月明珠有泪

3)响穷彭蠡之滨   万里悲秋常作客

4)两山排闼送青来  烽火扬州路

17.(略)

18.(1)动画节目收视成为少儿节目主流;动画片来源,日本一家独大。

2)(略)

19.从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起,行文自然,为下文谈人生的孤绝境界作了铺垫。

20.第一个指记忆中留下的对野外黑暗很深的难以忘怀的感触。

第二个是指身居闹市与朋友之中却感到无靠无助的心境。

21.在作者看来,人生路上的孤绝(困难和艰苦)环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感受不到真情和温暖,没有自我救赎的灵魂。这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真情和温暖的渴望与向往,对人生信念和人格尊严的呼唤与坚守。

22.这都不是积极的做法。身处逆境,至少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在逆境中能在心中点一盏温情的灯,保持自我,不失人格,不失风骨,勇于进取。

19.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的导语部分。主要作用有:概括本篇新闻的要点,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0.文章这样写可以让读者全方位了解这位体坛老将的“坏运气“,更深刻理解奥蒂渴望圆梦雅典的迫切心情,突出奥蒂不屈服于命运的性格特征,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1.观众以静默的方式表示他们的深深同情。奥蒂一步一个坎坷,一步一个艰辛,她回到的不只是决赛跑道的起点,也是梦想的起点。

22.“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之一,奥蒂的”悲剧命运“令人叹息,她屡败屡战,不向厄运斧头的坚毅与执着,完美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失败者未必不是英雄,奥蒂虽败犹荣。

 23.作文(参照高考阅卷标准)

 

 

 

 


最后更新[2007-6-15]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