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学生写的高考作文
原文:花落有声(深圳外国语学校高二10班陈晨)
葛福安老师指导
清晨,空气中漂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它平静地,庄重地等待着下一刻的来临――飘零,只为那生命的传递,花落枝头,大爱在传递中闪耀。
遥想初生时的俪影,有的蓓蕾婷立,含苞待放,有的遮颜娇羞,微露金蕊,有的翩然怒放,流光溢彩。新生的华丽,展现无遗,但是它们知道,今天的风彩,是昨日落花的消逝,生命在传递,大爱在传递,永无止境。明天,将是它们繁华落尽。
微风吹拂,如同在倾诉着厚重平和的秋日私语,点点水珠洒落。序幕开启,地上一片落花的世界。花儿在洒泪,挥别逝去的落花,感激落花的真情,落花有声,一声声临行的嘱托,一声声永别的期望,无不都在倾诉着落华对树的情意。为那生命得以传递,它坦然无悔。
落花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中,安宁。也许昨天,它还俏立枝头,炫耀令人悸动的娇颜,招蜂引蝶,孕育生命。但是今天,它却了无眷念。去了,昨日的荣耀,别了,昔日的艳丽。它毅然决然地在风中飘然零落,为了新生儿的生长,为了生命的传递,它慷慨赴义,在生命的最后一瞬,展现大爱的光彩,显示生命的美好,翘望枝头新生的花蕊的生长,浮想明天的满枝芬芳,它舒心地笑了,落而无憾,花落有声,大爱无言。
生命,在喧哗中诞生,在沉默中逝去,年复一年,日得一日,轮回般地不断传递,不断延续。花落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一种回归,回归到朴实的大地,重新滋润来年的生命。
花亦如此,人亦如此,在传递中闪耀无私的爱。牺牲自己,孕育新生,无私奉献,在所不惜。该开时,勤勤勉勉地开,该落时,坦坦荡荡地落。俏立枝头也好,飘零凋落也好,为了生命的传递,不忘奉献每一丝爱,付出每一分力。
生命在传递,大爱在闪耀。花落有声,大爱无言。清晨,阳光温和地穿透大地,花朵以一种生命的芬芳,恬静绽放,招徕了无数只彩蝶翩然起舞,一代代生命的孕育,让人怦然心动。
改文:花落有声更传情(陈晨)
今晨,它们将从枝头滑落,轻轻地。
(今)清晨,空气中漂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墨绿中,它们是最后一点闪烁的点点火红,它平静地,庄重地等待着下一刻的来临――飘零。花落枝头,为的是传递大爱的无;花落有声,为的是那传递的生命。
明天,它们将是繁华尽落,委地成泥。
遥想初生时的俪影,有的蓓蕾婷立,含苞待放;有的遮颜娇羞,微露金蕊;有的翩然怒放,流光溢彩。新生的华丽,展现无遗,但是它们知道,今天的风彩,是昨日落花的消逝,今天的飘落,也是生命的延续,就这样,一世世,一代代,永无止境。
微风吹拂,如同在倾诉着厚重平和的秋日私语,点点水珠洒落。序幕开启,地上一片落花的世界。花儿在洒泪,挥别逝去的落花,感激落花的真情,落花有声,一声声临行的嘱托,一声声永别的期望,无不都在倾诉着落华对树的情意。为那生命得以传递,它坦然无悔。
落花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中,安宁。也许昨天,它还俏立枝头,炫耀令人悸动的娇颜,招蜂引蝶,孕育生命。但是今天,它却了无眷念。去了,昨日的荣耀,别了,昔日的艳丽。它毅然决然地在风中飘然零落,为了新生儿的生长,为了生命的传递,它慷慨赴义,在生命的最后一瞬,展现大爱的光彩,显示生命的美好,翘望枝头新生的花蕊的生长,浮想明天的满枝芬芳,它舒心地笑了,落而无憾,花落有声,大爱无言。
生命,在喧哗中诞生,在沉默中逝去,年复一年,日得一日,轮回般地不断传递,不断延续。花落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一种回归,回归到朴实的大地,重新滋润来年的生命。
花是如此,人是如此,万物如此。在传递中闪耀无私的爱。牺牲自己,孕育新生,无私奉献,在所不惜。该开时,勤勤勉勉地开,该落时,坦坦荡荡地落。俏立枝头也好,飘零凋落也好,为了生命的传递,不忘奉献每一丝爱,付出每一分力。
生命在传递,大爱在闪耀。花落有声,大爱无言。清晨,阳光温和地穿透大地,“一绿树成荫子满枝”,一种新的生命方式,一种新的生命的芬芳,已然挺立于枝头――这景象,让人浮想联翩,让人怦然心动。
提醒:一、切入更准确。切入之法一般有如下几种:1、叙述法,此法弱点在于切入慢,点题不紧;2、概括法,同为叙述,但是,这种概述已经把作者思维的结果提炼出来,又能点题,可弥补叙述法之不足;3、议论法,此法最为常用,而且点题也最为直接,开门见山,此之谓也。但是,此法之难在于议论的准确与尺度。直接议论话题,有单刀直入之弊,而且,议论也有高下之分,深刻与肤浅之别。所以,真知灼见可令文章切入高拔,不同流俗,其难也就在此。4、抒情法,此法常为学子所用,时弊为开篇排比,有滥情之弊,更有欲吐之人(有改作文老师见开篇排比就要吐)。其实,真情不必用排比,朴实入文更可喜。
二、让文章的脉络更清晰。我改过的单列几段,会让文章脉络更加清晰,可细细体会其中味道。
三、点题太频繁也不好。尤其是“大爱无言”太多,这也是你其它文章的弱点。其实,同一个意思,可能有很多表达,频繁用一种表达,只能是词穷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