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说语论文
文章标题: 《邓德森:关于汽车尾气及其它》
     阅读次数:2839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邓德森:关于汽车尾气及其它

关于汽车尾气及其它

 

邓德森

 

联合国环境署确定的2007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冰川消融,后果堪忧”。为呼应这一主题,结合中国环境保护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展示中国政府和人民减少污染物排放、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决心和行动,国家环保总局将今年6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确定为“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全球变暖,大气污染,与汽车数量增加,尾气排放量增大有直接关系;于是,国家环保部门提出,倡导首都的有车族每月少开一天车,据说已经有上十万人响应;环保局领导还动员干部上下班不坐小车,近的步行,远的挤公交车;这样既有利于环保,又锻炼了身体,还节省了开支,真是一举多得——这是从中央电视台崔永元的节目“小崔说事”里看到的。——近日又有报道说,“法国部长骑自行车参加内阁会议”,那真又是一大新闻,我们要想“赶超”恐怕又得几十年。

 

到底是管“环保”的环保局,考虑问题总是从“环保”出发。制定出这些措施当然好得很!

 

不过,我觉着还应当把问题想得复杂一点。

 

以前在南方时,看到大街上整日车如流水,风驰电掣,感觉的确是社会主义建设朝气蓬勃,万马奔腾,一日千里。有时遇到塞车,也就留心观察起来,只见不少货车是空的,只有驾驶员一人;小车大多只坐一二个人,公交车乘客多少不等。看到这里突发奇想,如果让这些车辆都满载——我不知道满载后尾气的排放量是不是会增加很多,但至少可以减少一半车辆,这不比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意义大得多得多吗?

 

有一天果然印证了我的想法,那是中央电视台水均益的“高端访问”。他访问的是古巴的一个什么部长,谈到环保,谈到节约能源,部长说,他们那里的部长们开车上下班常常一路带客,有一天他就带了12人——尽管古巴的人口少,但我相信决不会带的都是熟人,作为部长的他也决不会“捞外快”的,应当都是“为人民服务”吧。古巴的人口好像不到我们的百分之一,古巴的汽车尾气也可能比我们少得多。我私下想,他怎么就不怕遇到什么歹人?还有消息说,在发达国家小车要进入一些大城市,车主得等在路边“拉客”,满载后才让进,车主还很感谢乘坐的人呢!真是“怪事”——怪我“少见多怪”。

 

我们的国情不同,不好比较。从电视上看到,有些地方领导下去考察,和工作人员一起坐面包车,作风的确大大转变了——过去“下去”排场得很,一个领导(当然有的还有秘书)一部专车,似乎同级别的也没有坐同一辆车的,更不用说下级坐在里面会使人感到降低了身份别扭极了。可能那时确实认为我们是“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汽油有的是,汽车有的是,哪像小小的古巴!不知道是不是现在开始感到我们也应该节约了,也应该环保了?——不管怎么说,有了这个认识,有了这个行动,老百姓是很拥护很赞赏的。

 

但要想少开空车实行起来倒确实很难。营运大巴不用说,总希望客人坐得越满越好,但有时候就是淡季淡得没有客;拉货放空的车也不一定找得到返程货物;私家车自己买油自己缴费爱带谁不带谁谁也无权干预;最难的还是那些接送领导的专车,难道我们还妄想像古巴部长那样随便带人么?——有报道说有时路上有极危难的人拦车都还没人理呢。国情不同啊,安全重要着呢,遇到歹人怎么办?

 

所以还是国家环保局的办法有点可行性。——虽然对于一般无车百姓来说不存在一月一天不开车的问题,也没有排尾气污染大气的担忧;但少坐车多走路、不乱扔垃圾、不大量焚烧秸秆、不往河里倒污水这些小事还是不难做到的。进而推想,如果烟民都把烟戒了,把烟厂都关闭了,那空气污染就会减少更多——不过那样对烟财政又是一大损失。

 

唉,世上的事就那么矛盾着。

 


最后更新[2007-6-23]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