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如何审题
沙头角中学 宁家瑞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性的一步。审题准确与否、能不能扣题写作是衡量文章质量、衡量作者思辨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准。审题的具体任务,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思考与分析,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并确定文章的体裁。
下面介绍几种审题方法。
1、添加因素法
有些题目,看起来很大、很虚、很抽象让人往往无从下手。这时候,对题目适当添加些因素,就使题目变小、变实、变具体了,这样就很好写了。
比如,《追求》这个题目,看起来很大很虚,不着边际,这时,给它添加些因素,使题目成为《我的追求》、《追求,使人走向成功》、《要不要有追求?》等,马上就好写了。
又如,《赞美》这个题目,也可以通过添加因素法,变成《赞美如春风》、《赞美的魔力》、《难忘那一声赞美》、《假如世上没有赞美》等,就马上可能会“下笔如有神”了。
添加因素,实际上就是缩小写作范围,对一篇几百字的作文,从小处着眼,把它写得具体而实在,太有必要了,而空空洞洞,漫无边际,却是大忌。
2、反向思维法
有些题目,从字面上分析,从正面思考,很难找到突破口,不知如何下手。但是运用反向思维法,穿透字面上的障碍,从反面去思考,立即就能明确写作范围和对象,瞬间就能把题审好。
比如,鲁迅的作品《为了忘却的记念》,写的就不是真的要忘记那件事,而是要刻骨铭心地记住它,实际上,它运用的就是一种反向思维法。又如,《静静的黎明》这个题目,如果从正面去思考,就无从下手。黎明时分,万物还在沉睡当中,天地间静悄悄的,这有什么好写的?但如果运用反向思维,问题就豁然而解的。其实,《静静的黎明》这个题目,就是要写在黎明时发生的不平静的事!静静的黎明,万籁俱寂,但是清洁工的扫把在沙沙作响,公园里老人在舒活筋骨、随风而舞,下了晚班的工人急匆匆的脚步,种子在破土、小草在发芽……这样,就会有很多要写的内容。
反向思维是一种创新性思维法,运用得当的话,能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要注意的是,反向思维不是胡思乱想,它尽管新奇,但必须合乎逻辑。
3、匹配法
有些题目是一个比喻的喻体或一个象征性的事物,比如《暖流》、《春风》、《红叶》等,初看起来,审题的难度较大,那么,怎样进行审题呢?可以用“匹配法”来审,就是说,如果题目出的是一个比喻的喻体,写作时就配上它的本体来写;如果题目出的是象征性的事物,写作时就配上被象征的事物来写。简言之,“匹配法”就是,题目是喻体,写的就是它的本体;题目是象征性的事物,写的就是被象征性的事物。通过这样挖掘题目的深层含义,开阔自己的思路,把文章写得深刻些。
比如《暖流》这个题目,“暖流”是喻体,本体可以是老师的鼓励、可以是朋友的微笑、可以是一次成功等等。又如《红叶》这个题目,“红叶”是一个象征性的事物,作文时,显然不是真的写红叶,而是要写它的被象征性的事物,红叶象征的是老人的红心,树老叶红,人老心红,题目仅是象征而已,所以本文就要赞美老人如何不甘暮年,奉献余热。再如《在生活的考卷上》,本体“生活”和喻体“考卷”一起出现,显然,本文不是真的写考卷,而是要写生活对人的考验,以及在这种考验中体现出的诚信、道德、勇敢等问题。
有比喻意义和象征意义的题目,是比较难审好题的,但熟练运用匹配法,就能豁然开朗,难题就能迎刃而解。
4、辨明关系法
有些议论文题目,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词组并列构成的,比如《自由与纪律》、《自信·自负·自满》等。这类作文题,运用“辨明关系法”来审题。
所谓“辨明关系法”,就是运用辨证思维的方法,辨清楚构成题目的词或词组彼此之间的特定关系,关系辨明了,审题也就基本完成了,因为这类议论文的论点,一般说来,就是构成题目的词或词组之间的特定关系。
比如《自由与纪律》这个题目,首先就要辨明“自由”和“纪律”的关系,然后根据二者的关系立论。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为: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没有自由也就无所谓纪律,这实际上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自信·自负·自满》这个题目的三个因素之间是一种非选择关系,因此可以立论为:人要自信,但不能自负,更不能自满。当然,构成这些作文题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多方面的,审题时要根据具体题目做具体分析。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题目都存在审题的问题,有些题目是一目了然的,比如《一件有趣的事》,看一眼就知道怎么写,基本上也就无须走审题这一步了。但对有些含蓄、难懂的题目,审题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合理运用上述四种审题方法,往往会取得好的效果。
配套练习:
练习1:对《哭笑不得》、《心愿》、《理想》、《人生》、《攀登》、《珍惜》进行审题。
练习2:利用反向思维法对《静静的夜晚》、《古老的小镇》、《一件平凡的事》、《一个平凡的人》进行审题。
练习3:利用匹配法对《绿叶》、《灯塔》,《铺路石》、《小草》、《腊梅》、《阳光灿烂》、《这个冬天不太冷》、《桥》、《雨露滋心田》进行审题。
练习4:利用辨明关系法对《难与易》、《伟大与平凡》、《磨刀与砍柴》、《识才·用才·爱才》进行审题。
综合练习:对下面的题目进行审题:《阶梯》、《一件小事》、《经历》、《苦学与巧学》、《窗口》、《一朵生活的浪花》。